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戏剧艺术》杂志是上海戏剧学院主办的专业戏剧理论刊物,上海戏剧学院宫保荣教授担任主编。该刊物主要刊登中外戏剧理论、介绍中外戏剧作品,富有海纳百川,中外并序的特点。《戏剧艺术》坚持高品质、严标准的用稿特点,强调新观点、新视角的态度,在学术界享誉良好的口碑。
关键词:戏剧艺术;理论期刊;栏目
一、基本信息
《戏剧艺术》创刊于1978年,采用双月刊的出版模式。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共出版209期。主要涉及到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等内容。该杂志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依托,是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杂志,并获得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荣誉。期刊刊登论文涵盖范围广,内容种类齐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栏目:戏剧理论与批评、表导演艺术研究、剧场演艺研究、戏剧教育研究、国外戏剧思潮、剧本译介。本文笔者将以2019年刊发的三期为调研对象,试图总结出《戏剧艺术》的期刊特点。
《戏剧艺术》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记载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的迷思与抵抗,发展与进步,见证了中国戏剧跨过泥泞后的辉煌。2019年上半年出版的杂志设计的风格不同与往年的色彩斑斓,统一使用白色封面,雾霾兰色字体,简洁,优雅。将上海戏剧学院校徽做成钢印版,在封面上若隐若现,低调的同时增加了触摸起的层次。
二、栏目内容
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2019年的杂志中开设了特别栏目——“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特稿。该栏目涉及戏剧理论与艺术实践前沿趋向、现当代话剧史、古代戏曲史、现当代戏曲发展、戏剧文化交流、戏剧教育等多个领域,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多元的研究方法,丰厚的学术含量,可谓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戏剧研究成果的集萃,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一)特别栏目
2019年,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特稿专栏中,刊登了田本相的《关于新时期话剧的断想》、廖奔的《新时期戏剧反观》、廖全京的《新时期文化生态与戏剧整合趋势》、傅谨的《20世纪戏曲现代化的迷思与抵抗》、姜凌的《论戏曲表演传承基本层面的问题与对策》、裴雪莱的《晚晴民国江南曲社与曲师关系论略》、等8篇文章。在特稿专栏中很多作者都围绕“新时期”展开了不同论述。在田本相先生的《关于新时期话剧的断想》一文中,他将中国话剧分为两大阶段:从话剧诞生到新中国成立“17年”以及“10年文革”,大约70年的前新时期,和1976年至今的新时期。
而廖奔站在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反观新时期戏剧,在他的《新时期戏剧反观》中见证一条蹒跚前行的轨迹下绽放活力与生机的戏剧大国。
廖全京则在《新时期文化生态与戏剧整合趋势》中认为:中国的戏曲和话剧从思维方式、美学思想、戏剧观念到艺术手法、舞台语汇的整体性融汇,称之为中国戏剧的整合趋势。文化生态作为一种文化成分,在新时期与中国戏剧人内心深处的话剧与戏曲趋于整合的愿景具有内在联系。
这些围绕“新时期”的戏剧探索。“新时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具体历史文化现象,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相互整合推动了这一形式发展,在多元文艺思潮的刺激下,这些艺术形式经历了深刻的蜕变与转型。
(二)固定栏目
在2019年上半年的三期杂志中均设有“学术评论”栏目,发表内容较有权威性。如汤晔就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的国际会议发表了一篇学术综述。文中将近期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情况作了总结,对会议内容做了梳理,总结了会议内容。
在2019年第三期的“学术评论”中刘于锋针对第一部以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在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的开创之作——评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一文中表示对复杂的批评形式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构建中国古代戏曲批评体系的重要工作。并对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一书中注重学理的分析、批评的实践操作,学科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创新角度表示深度认同。
“学术评论”栏目给国内外的戏剧理论研究专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给爱好戏剧的人们提供一个理论的阵地,在此各种关于戏剧的理论的思潮发生交流与碰撞,拓宽了戏剧研究的视野,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外戏剧理论的发展。
(三)其它内容
除了特别栏目和固定栏目以外,《戏剧艺术》还根据戏剧行业发展的环境变化设置跨文化戏剧研究、中国戏曲研究、中国话剧研究、舞台美术研究等特色栏目。孙惠柱在2019年第一期跨文化戏剧研究栏目中,发表了《从创作模式看梅兰芳与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一文,他依据其体系、方法、流派深入研究三位大师创作模式的特点,并给予梅兰芳高度的赞扬,认为梅兰芳的体系为完整的”戏剧体系“。
除了戏剧艺术本身的研究外,韩爽在2019年第三期戏剧管理研究栏目上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在《乌镇戏剧节的品牌发展和城市文化》一文中提出,在戏剧节品牌形成的过程中,乌镇结合自己的古镇特色,在文化、旅游经济的推动下,围绕戏剧界的品牌树立、维护和拓宽做了较为完善的基础工作,并以内容营销为基石,明确了品牌在戏剧节发展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戏剧艺术》还设置了彩页,分别刊登了“上海戏剧学院2015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剧目《沃伊采克》”、“上海戏剧学院2013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大戏《茶馆》”等学院学生毕业作品剧照,“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照片记录、“她说HERSTORY”主题艺术展、相关论文配图等信息。这些彩页以学报为依托,一方面传递了演出信息宣传了本校专业,另一方面也传递了国内外戏剧理论。
《戏剧艺术》曾以发起新时期“戏剧观”大讨论为学界所瞩目,又以系统译介国外当代戏剧思潮、及时发表国内戏剧学最新优质研究成果为学界所推重,是国内最重要的戏剧学学术期刊,在戏剧研究界享有盛誉。作为一个理论阵地,它给国内理论征名提供了平台,并为戏剧戏曲爱好者提供了演出信息。
作者简介: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19级硕士研究生
关键词:戏剧艺术;理论期刊;栏目
一、基本信息
《戏剧艺术》创刊于1978年,采用双月刊的出版模式。截止至2019年上半年,共出版209期。主要涉及到戏剧史论研究、戏曲史论研究、现当代戏剧、导表演艺术、舞台美术、影视艺术、戏剧教学研究、经典新探等内容。该杂志以上海戏剧学院为依托,是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杂志,并获得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的荣誉。期刊刊登论文涵盖范围广,内容种类齐全,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栏目:戏剧理论与批评、表导演艺术研究、剧场演艺研究、戏剧教育研究、国外戏剧思潮、剧本译介。本文笔者将以2019年刊发的三期为调研对象,试图总结出《戏剧艺术》的期刊特点。
《戏剧艺术》杂志自1978年创刊以来,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记载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的迷思与抵抗,发展与进步,见证了中国戏剧跨过泥泞后的辉煌。2019年上半年出版的杂志设计的风格不同与往年的色彩斑斓,统一使用白色封面,雾霾兰色字体,简洁,优雅。将上海戏剧学院校徽做成钢印版,在封面上若隐若现,低调的同时增加了触摸起的层次。
二、栏目内容
时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在2019年的杂志中开设了特别栏目——“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特稿。该栏目涉及戏剧理论与艺术实践前沿趋向、现当代话剧史、古代戏曲史、现当代戏曲发展、戏剧文化交流、戏剧教育等多个领域,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多元的研究方法,丰厚的学术含量,可谓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戏剧研究成果的集萃,具有深远的学术意义。
(一)特别栏目
2019年,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特稿专栏中,刊登了田本相的《关于新时期话剧的断想》、廖奔的《新时期戏剧反观》、廖全京的《新时期文化生态与戏剧整合趋势》、傅谨的《20世纪戏曲现代化的迷思与抵抗》、姜凌的《论戏曲表演传承基本层面的问题与对策》、裴雪莱的《晚晴民国江南曲社与曲师关系论略》、等8篇文章。在特稿专栏中很多作者都围绕“新时期”展开了不同论述。在田本相先生的《关于新时期话剧的断想》一文中,他将中国话剧分为两大阶段:从话剧诞生到新中国成立“17年”以及“10年文革”,大约70年的前新时期,和1976年至今的新时期。
而廖奔站在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反观新时期戏剧,在他的《新时期戏剧反观》中见证一条蹒跚前行的轨迹下绽放活力与生机的戏剧大国。
廖全京则在《新时期文化生态与戏剧整合趋势》中认为:中国的戏曲和话剧从思维方式、美学思想、戏剧观念到艺术手法、舞台语汇的整体性融汇,称之为中国戏剧的整合趋势。文化生态作为一种文化成分,在新时期与中国戏剧人内心深处的话剧与戏曲趋于整合的愿景具有内在联系。
这些围绕“新时期”的戏剧探索。“新时期”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出现的具体历史文化现象,在这样一个新媒体时代,多元化的艺术形式相互整合推动了这一形式发展,在多元文艺思潮的刺激下,这些艺术形式经历了深刻的蜕变与转型。
(二)固定栏目
在2019年上半年的三期杂志中均设有“学术评论”栏目,发表内容较有权威性。如汤晔就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的国际会议发表了一篇学术综述。文中将近期这个领域里的研究情况作了总结,对会议内容做了梳理,总结了会议内容。
在2019年第三期的“学术评论”中刘于锋针对第一部以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在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的开创之作——评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一文中表示对复杂的批评形式进行系统的研究,是构建中国古代戏曲批评体系的重要工作。并对李志远《中国古代戏曲批评形态研究》一书中注重学理的分析、批评的实践操作,学科体系的构建等方面的创新角度表示深度认同。
“学术评论”栏目给国内外的戏剧理论研究专家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给爱好戏剧的人们提供一个理论的阵地,在此各种关于戏剧的理论的思潮发生交流与碰撞,拓宽了戏剧研究的视野,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外戏剧理论的发展。
(三)其它内容
除了特别栏目和固定栏目以外,《戏剧艺术》还根据戏剧行业发展的环境变化设置跨文化戏剧研究、中国戏曲研究、中国话剧研究、舞台美术研究等特色栏目。孙惠柱在2019年第一期跨文化戏剧研究栏目中,发表了《从创作模式看梅兰芳与斯坦尼、布莱希特的“戏剧体系“》一文,他依据其体系、方法、流派深入研究三位大师创作模式的特点,并给予梅兰芳高度的赞扬,认为梅兰芳的体系为完整的”戏剧体系“。
除了戏剧艺术本身的研究外,韩爽在2019年第三期戏剧管理研究栏目上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在《乌镇戏剧节的品牌发展和城市文化》一文中提出,在戏剧节品牌形成的过程中,乌镇结合自己的古镇特色,在文化、旅游经济的推动下,围绕戏剧界的品牌树立、维护和拓宽做了较为完善的基础工作,并以内容营销为基石,明确了品牌在戏剧节发展运营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戏剧艺术》还设置了彩页,分别刊登了“上海戏剧学院2015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剧目《沃伊采克》”、“上海戏剧学院2013级表演系、舞美系毕业大戏《茶馆》”等学院学生毕业作品剧照,“纪念《戏剧艺术》创刊四十周年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戏剧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开展照片记录、“她说HERSTORY”主题艺术展、相关论文配图等信息。这些彩页以学报为依托,一方面传递了演出信息宣传了本校专业,另一方面也传递了国内外戏剧理论。
《戏剧艺术》曾以发起新时期“戏剧观”大讨论为学界所瞩目,又以系统译介国外当代戏剧思潮、及时发表国内戏剧学最新优质研究成果为学界所推重,是国内最重要的戏剧学学术期刊,在戏剧研究界享有盛誉。作为一个理论阵地,它给国内理论征名提供了平台,并为戏剧戏曲爱好者提供了演出信息。
作者简介: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与影视学19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