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规律或定律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发展总结出来的,而高考物理试题中,实验题的分值占到了物理总分的18%。但是在考试中却发现学生物理实验的得分率确很低,有部分学生甚至放弃了物理实验题。
关键词:实验原理 仪器使用 数据处理 探究创新。
结合自己这几年的物理教学以及高三物理复习经验,总结了几点实验课或者实验复习的问题,如下:
(1)学生进到实验室之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少部分同学参考资料书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这一步的目的是什么。
(2)对于仪器的读数存在很大问题,什么时候该估读,估读到哪一位心理没底。
(3)数据处理的方法比较单一,不够灵活。
(4)对于实验创新拓展或者实验设计的问题,普遍认为难度大,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实验的目的不明确,对于实验原理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
(5)很多时候老师在讲实验的时候存在就实验讲实验,照本宣科,照实验步骤讲实验,甚至有时会将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或者放实验视频来代替,实验课缺乏逻辑性,导致学生对于实验的感觉就是很枯燥,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以及注意事项都需要记忆,任务太重,因此放弃实验题。
针对这些情况,我自己在复习物理实验时对于复习方法进行了调整,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还是有显著效果的,尤其是针对实验拓展创新部分的题,学生不再觉得它很难,甚至有些时候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在这一届高三实验的复习中我抛开了课本和资料,带着学生从实验目的人手,根据实验的目的,找出对应的定理、定律或者规律,根据定律、规律的内容找出我们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再根据所需物理量找到对应的测量仪器或者测量方法,接下来开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设计的过程中针对每一步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处理数据,总结结论,进行误差分析。
在做这些之前最好先进行一些铺垫工作:
(1)高中物理实验所接触的新的物理仪器以及读数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比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万用电表的读数等、
(2)测量某一个物理量对应的测量工具或者测量方案。比如:测质量m---天平;测时间s-一秒表;测力F---弹簧测力计、力的传感器、近似法;测速度v一一,一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計算速度,二是气垫导轨光电门v=d/t,d指挡光片的宽度,三是速度传感器,四是利用平抛运动知识计算速度,五是利用摆球运动计算速度等。
(3)处理数据的方法: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
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例讲一下实验的复习。
该实验实际就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F=ma,或者a=f/m,由表达式可以看出a与力F以及质量m均有关系,因此实验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需要测量的量有加速度a,力F,质量m,教材实验中实验器材选择了天平测质量,测速度、加速度选择了打点计时器,而跟打点计时器配套的仪器应该有交流电源、纸带、带滑轮的导轨、小车、处理纸带上的点需要刻度尺,测量力的时候由于没有力的传感器和弹簧测力计、所以选择了用近似的办法获得力的大小,根据动力学相关知识可以推出当钩码质量远远运动小车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绳子拉力才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利用这种近似方法就可以获得绳子拉力的大小,而且这样带领学生分析,会让学生明白m<
分析完课本实验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创新,创新的过程其实只是测量手段或方法的变化,所需要的物理量是不会变的,学生就可以根据前面铺垫的知识进行新的组合,设计出新的方案来。
将实验逻辑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实验原理,更能帮助学生应对实验创新,帮助学生打开解决实验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实验原理 仪器使用 数据处理 探究创新。
结合自己这几年的物理教学以及高三物理复习经验,总结了几点实验课或者实验复习的问题,如下:
(1)学生进到实验室之后,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少部分同学参考资料书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但是很多时候并不清楚这一步的目的是什么。
(2)对于仪器的读数存在很大问题,什么时候该估读,估读到哪一位心理没底。
(3)数据处理的方法比较单一,不够灵活。
(4)对于实验创新拓展或者实验设计的问题,普遍认为难度大,无从下手。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实验的目的不明确,对于实验原理理解不够深刻造成的。
(5)很多时候老师在讲实验的时候存在就实验讲实验,照本宣科,照实验步骤讲实验,甚至有时会将做实验变成了讲实验,或者放实验视频来代替,实验课缺乏逻辑性,导致学生对于实验的感觉就是很枯燥,要记忆的东西太多,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论以及注意事项都需要记忆,任务太重,因此放弃实验题。
针对这些情况,我自己在复习物理实验时对于复习方法进行了调整,根据学生课堂的反映,还是有显著效果的,尤其是针对实验拓展创新部分的题,学生不再觉得它很难,甚至有些时候还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在这一届高三实验的复习中我抛开了课本和资料,带着学生从实验目的人手,根据实验的目的,找出对应的定理、定律或者规律,根据定律、规律的内容找出我们所要测量的物理量,再根据所需物理量找到对应的测量仪器或者测量方法,接下来开始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步骤,设计的过程中针对每一步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处理数据,总结结论,进行误差分析。
在做这些之前最好先进行一些铺垫工作:
(1)高中物理实验所接触的新的物理仪器以及读数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比如: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万用电表的读数等、
(2)测量某一个物理量对应的测量工具或者测量方案。比如:测质量m---天平;测时间s-一秒表;测力F---弹簧测力计、力的传感器、近似法;测速度v一一,一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計算速度,二是气垫导轨光电门v=d/t,d指挡光片的宽度,三是速度传感器,四是利用平抛运动知识计算速度,五是利用摆球运动计算速度等。
(3)处理数据的方法: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
下面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为例讲一下实验的复习。
该实验实际就是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F=ma,或者a=f/m,由表达式可以看出a与力F以及质量m均有关系,因此实验方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器材需要测量的量有加速度a,力F,质量m,教材实验中实验器材选择了天平测质量,测速度、加速度选择了打点计时器,而跟打点计时器配套的仪器应该有交流电源、纸带、带滑轮的导轨、小车、处理纸带上的点需要刻度尺,测量力的时候由于没有力的传感器和弹簧测力计、所以选择了用近似的办法获得力的大小,根据动力学相关知识可以推出当钩码质量远远运动小车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绳子拉力才近似等于钩码的重力,利用这种近似方法就可以获得绳子拉力的大小,而且这样带领学生分析,会让学生明白m<
分析完课本实验接下来就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创新,创新的过程其实只是测量手段或方法的变化,所需要的物理量是不会变的,学生就可以根据前面铺垫的知识进行新的组合,设计出新的方案来。
将实验逻辑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记忆和理解实验原理,更能帮助学生应对实验创新,帮助学生打开解决实验问题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