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前在我国小学教育阶段,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日益受到关注,它不仅与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关系密切,对于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也有着较大的意义。本文在对数学思维能力的内涵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思维通常指的是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思考模式,以及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形成的思路。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极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显著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培养出色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能够为小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和内涵
数学思维作为一种特有的思维,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从而形成自己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数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空间,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通过归纳、类比和推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并且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总结自己的经验。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一生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历来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当小学生面临数学问题时,如果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认清问题的本质,进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问题的解决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反之不仅用时长,而且极易出现错误,这就是运用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之所在。
(二)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就数学的教学来说,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现状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把小学生数学逻辑推理、数学学习等综合能力提升上去,进而把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出来。
(三)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逻辑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最佳时期,这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此引起应有的重视,并且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观培养出来。我们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观,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可以发挥至关紧要的作用,讓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运用数学思维认识和理解问题,对解决他们遇到带有数学性质的问题意义重大,这既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数学逻辑观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
三、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间存在差异
抽象性与概括性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特征,而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其认知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尚未形成。因此,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都不可能是全面深入的,离开了老师的点拨,就很难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从这个视角来看,小学数学教材的学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框架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教材语言形式存在局限性
小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会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教学中的语言具体包括了口头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都是通过书面语言表达的,书面语言虽然能够给人以简单明了的感觉,但其表达却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数学教材很难产生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按照教材内容,充分运用口头语言展开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三)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是十分突出的,小学生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动作和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通常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数学理论是很难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概念的。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拉大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严重的还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四、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原则
(一)遵从新课标原则
新课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参照,因此小学学生数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为了更好的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其教学规划必须按照新课标制定内容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内容涉及知识面进行拓展,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将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个性相结合,显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由表及里的原则
我们只有循序渐进,由表及里才能把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很好的培养出来,数学教师必须认清这一教学规律,按部就班地把相关教学内容安排好,使得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稳步提高。为了遵从由表及里的原则,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筛选,把系统的小学生思维学习能力培养规划,循序渐进的把教学内容难度深度不断提高。再借助分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具体落实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督促学生持续的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把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出来。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仅仅依靠理论学习是无法培养出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只有把数学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及熟练程度加以了解和掌握,然后引导小学生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综合实践操作活动,放手让小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认知,给孩子们思维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引导小学生主动观察和探索,并把它们的数学学科思维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进而把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出来。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数形结合,形成思维
我们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让他们学会通过思维手段充分运用理论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对于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空间与数量之间的转化,引导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本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解决他们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深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图形来解决和分析问题,或者是把数量关系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在“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教学中,虽然有现成的周长计算公式,但如果老师只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学生在实际中就不能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因此我们必须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一公式,首先把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小学生认识到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有以下四种思路:(1)宽×2+长×2;(2)长+长+宽+宽;(3)(长+宽)×2;(4)长/宽×4。然后教师再详细的讲解这四种方法的原理,通过数形结合使得小学生思维得到了深化,也能大大增强他们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而把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
(二)借助工具,创设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相对较难集中,因此我们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才能掌握抽象的数学理论,例如在立体几何图形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培养他们的立体思维比较困难,教师不妨借助积木等玩具,让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将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这样就可以形成小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使得他们的数学思维向灵活性和多向性的方向发展。
(三)结合实际,促使数学思维形成
生活是一切理论知识的来源。因此为了更好的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形象化。比如在加减法和乘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举出学校展开植树活动的例子,学校购买了单价180元的玉兰树苗11棵,单价90元的银杏树苗10棵,让学生计算总共需要多少元?学生通常会用这样的解题方法:180×10+90×11=2790(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散思维,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想象出两种树苗同时买入10棵或者11棵的情况,然后通过加或减进行调整:(180+90)×10+90=2790(元)或(180+90)×11-180=2790(元),这样可以更好的得出结果。这样一来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化和生活化,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六、結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需要各方积极行动起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从而显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付航.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2):16-18.
[2]钱雯柔.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3-24.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思维通常指的是我们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知,并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思考模式,以及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形成的思路。数学学科的逻辑性极强,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可以显著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培养出色的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能够为小学生未来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数学思维能力的定义和内涵
数学思维作为一种特有的思维,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形成的,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他们在数学学习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从而形成自己在解决数学问题方面的思路和想法。数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逻辑思维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空间,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通过归纳、类比和推理来解决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并且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路、总结自己的经验。数学思维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一生都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提高
数学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历来受到有关各方的高度重视。当小学生面临数学问题时,如果学会运用数学思维来思考问题,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认清问题的本质,进而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而且问题的解决有着较高的准确率,反之不仅用时长,而且极易出现错误,这就是运用数学思维能力的优势之所在。
(二)促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学生适应于未来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目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我们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就数学的教学来说,数学教育的核心内容包括了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推理和数学学习能力。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现状可以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把小学生数学逻辑推理、数学学习等综合能力提升上去,进而把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培育出来。
(三)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逻辑观
小学阶段是学生认识和接受新鲜事物的最佳时期,这对于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有利的。所以我们必须对此引起应有的重视,并且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观培养出来。我们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逻辑观,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可以发挥至关紧要的作用,讓他们在生活与学习中运用数学思维认识和理解问题,对解决他们遇到带有数学性质的问题意义重大,这既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目的,也有利于他们形成数学逻辑观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以应用。
三、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间存在差异
抽象性与概括性是小学数学教材的重要特征,而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其认知水平还处于较低的阶段,再加上自身能力有限,系统的数学知识框架尚未形成。因此,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都不可能是全面深入的,离开了老师的点拨,就很难消除学生心中的疑惑。从这个视角来看,小学数学教材的学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框架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对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二)教材语言形式存在局限性
小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会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教学中的语言具体包括了口头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都是通过书面语言表达的,书面语言虽然能够给人以简单明了的感觉,但其表达却缺乏形象性和生动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孩子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对数学教材很难产生兴趣。因此,这就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按照教材内容,充分运用口头语言展开教学活动,让小学生对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三)数学知识本身的抽象性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是十分突出的,小学生只有具备了数学思维能力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动作和形象思维是小学生的主要思维方式,而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通常是比较薄弱的,因此对于一些比较抽象数学理论是很难在头脑中形成具体的概念的。如果这一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会拉大小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严重的还会导致他们产生厌学情绪。
四、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原则
(一)遵从新课标原则
新课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参照,因此小学学生数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来进行。为了更好的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其教学规划必须按照新课标制定内容进行,并在此基础上对所学内容涉及知识面进行拓展,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将思维能力培养小学生的个性相结合,显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由表及里的原则
我们只有循序渐进,由表及里才能把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很好的培养出来,数学教师必须认清这一教学规律,按部就班地把相关教学内容安排好,使得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稳步提高。为了遵从由表及里的原则,教师要对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重组和筛选,把系统的小学生思维学习能力培养规划,循序渐进的把教学内容难度深度不断提高。再借助分组合作学习、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具体落实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督促学生持续的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于实践,把他们的思维能力培养出来。 (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仅仅依靠理论学习是无法培养出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只有把数学理论知识与学习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应根据学习目标,对小学生数学能力及熟练程度加以了解和掌握,然后引导小学生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综合实践操作活动,放手让小学生在实践中主动认知,给孩子们思维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引导小学生主动观察和探索,并把它们的数学学科思维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进而把小学生的数学学科思维能力培养出来。
五、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数形结合,形成思维
我们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让他们学会通过思维手段充分运用理论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对于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可以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通过空间与数量之间的转化,引导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本质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解决他们遇到的数学问题,并深化他们的数学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图形来解决和分析问题,或者是把数量关系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在“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教学中,虽然有现成的周长计算公式,但如果老师只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公式,学生在实际中就不能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因此我们必须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这一公式,首先把一个正方形和长方形用大屏幕展示出来,让小学生认识到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计算正方形的周长可以有以下四种思路:(1)宽×2+长×2;(2)长+长+宽+宽;(3)(长+宽)×2;(4)长/宽×4。然后教师再详细的讲解这四种方法的原理,通过数形结合使得小学生思维得到了深化,也能大大增强他们灵活的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进而把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
(二)借助工具,创设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注意力相对较难集中,因此我们在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来强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并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通过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才能掌握抽象的数学理论,例如在立体几何图形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培养他们的立体思维比较困难,教师不妨借助积木等玩具,让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将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体和形象。这样就可以形成小学生的空间想象思维,使得他们的数学思维向灵活性和多向性的方向发展。
(三)结合实际,促使数学思维形成
生活是一切理论知识的来源。因此为了更好的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做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理论形象化。比如在加减法和乘法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举出学校展开植树活动的例子,学校购买了单价180元的玉兰树苗11棵,单价90元的银杏树苗10棵,让学生计算总共需要多少元?学生通常会用这样的解题方法:180×10+90×11=2790(元)。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发散思维,老师可以引导他们想象出两种树苗同时买入10棵或者11棵的情况,然后通过加或减进行调整:(180+90)×10+90=2790(元)或(180+90)×11-180=2790(元),这样可以更好的得出结果。这样一来复杂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简单化和生活化,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六、結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把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出来,需要各方积极行动起来,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从而显著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付航.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初探[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02):16-18.
[2]钱雯柔.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