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凯熹:疫情无情设计有情教育场景智能引擎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凯熹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范凯熹,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或兼任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院级学科带头人、上海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世界华人美术教育协会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中国(香港)设计师协会理事、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和广州美术学院兼职研究员、中国计量大学、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上海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包装技术协会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科学与艺术学会理事、上海市职业技能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国家级孵化器总工程师等。
  范凯熹教授认为,“后疫情时代”加速了人类正由e-时代向AI时代迈进,科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正是设计朝着更高的领域前进。当今的社会所期待的设计人才应该具有较强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良好意志品质,知识面宽、具有设计、科技、商业等多方面技能和出色的设计专业特长;要有全球化的观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意编程、设计分析、设计平台和网络管理的知识能力;肯吃苦、不好高骛远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
  《设计》: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设计专业有哪些教学特色?范凯熹:我曾任教于兩所美术院校和一所师范院校和一所中学,并有在教育部做研究工作的经历。现在虽然已经离开上海设计学院行政岗位,但仍然还是在指导博士研究生的一名普通教师。回想起离开广州美术学院到上海创办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创业和20年的学院行政岗位,一直在教学与管理的第一线,为上海设计学院付出了充满艰辛的激情和人生最长最宝贵的年华,但总院新老党政领导和各部门同事们给予我工作的支持和肯定,我对二十多年的辛劳无怨无悔。我在设计产、学、研、商、政,设计与科技融合以及创新办学与设计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开拓方面的主张,虽然有时不被人理解,但后来的实践都证明稍微走在了时代的前面而被接受和推广。因此,总结、研究上海设计学院的办学特色很有感触。
  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创建于1996年9月,地处中国的硅谷一张江高科技园区,在上海设计发展中可以说扮演先行先试的实验和示范的角色,她充分发挥了中国美院品牌、艺术、研创、师资的资源和优势,利用上海浦东和张江高科技园区的政策、项目、技术、人才的资源和优势,体现了科艺融合、学科融合和产、学、研、商、用一体化发展的特色,大力发展新设计、新艺术、新课程,在设计的新技术、新设备、新业态核心产业发展方面,在推进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和世界设计之都方面,在大力培养和培训艺术家的科技素质和科技工作者的艺术素质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办学20多年来为上海和全国培养和培训了六千余名高层次、高水平的创新设计人才。
  上海设计学院相较于中国美院的其他设计教育部门而言,在科艺融合、产、学、研、商、用一体化教学方面,在新专业新学科发展方面,在管理运行新模式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先行一步的态势,其特点和优势是显著的。
  在学科和专业建设方面,我院一直在探寻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以体现城市设计特点、符合行业术语的科学分类、符合专业名称的通用标准、符合系科机构的整合调整、便于管理、便于招生、便于阅读和记忆。从2013年起我院开始调整的学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原有的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建筑与环境设计、染织服装设计、多媒体与网页设计、数字出版与印刷设计、公共艺术七个专业系调整为数字媒体设计、时尚产品设计、空间环境设计三个设计模块的专业系部:在设计学一级学科中,设置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五个二级学科专业,下设多媒体与网页设计、互动媒体设计、移动游戏设计、音画交互设计、智能界面设计、多媒体舞台设计;数字出版设计、品牌策划设计、平面印刷设计;时尚家居设计、智能产品设计、衍生产品设计;时装与配饰设计、时装表演与形象设计、纺织品与织物设计;室内空间设计、都市景观设计、展陈工程设计等18个专业方向;在美术学一级学科中,设置公共艺术二级学科专业下设:城市空间造型艺术、室内空间造型艺术2个专业方向。上海设计学院按照这一教学改革方案招生的本科生一直延续到2021年上海设计学院最后一届本科生毕业结束。
  在科艺融合、产、学、研、商、用方面,我院一直以培养跨界设计人才成长,推动上海设计之都建设;致力于追求设计与文化、科技、商业融合共生”为宗旨,以参与推进“国家设计创新战略”为己任,集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以多种建言献策,在高科技园区助力中国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早在2001年和2012年我院就在全国率先开设了“动态设计”和“创意编程”等课程;2013年和2017年分别举办了“科艺融合:设计学跨学科协同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和“跨界融合驱使下国际设计学交叉学科建设研讨会”,并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和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两本约60余万字的论文集。我院师生作品多次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展”,并多次获奖。我院实验室制的国内第一个大型实时互动多媒体裸眼3D互动版《群仙祝寿图》用6台84寸4K超高清裸眼3D显示器、2台58寸4K超高清裸眼3D显示器、触摸屏、KENET动态捕捉仪等组合成的多媒体展示秀,动态呈现上海海上画派代表作一任伯年大师的《群仙祝寿图》,在上海展览中心、深圳文博会等展出,列为上海市科技支撑文化重大项目,并荣获2014年上海市文广科技进步一等奖;我院完成的裸眼3D作品《科学与艺术的春天》用84寸4K超高清裸眼3D显示器,动态呈现吴冠中、李政道的大师合作作品,荣获上海国际科学与艺术展“优秀设计作品奖“,并获得2013年上海市文广科技进步二等奖;我院完成的云南昆明园艺世博会科技馆展示设计项目,获得1999年上海国际设计博览会优秀设计奖;无锡博物院科技馆和西方艺术馆总体策划设计,获2012年上海国际艺术科学展最佳创意奖和无锡市重点建设项目。我院全程策划并协同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成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的工业设计孵化器一上海都市工业设计孵化器,被科技部授予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和上海最具发展潜力的科技孵化器之一;我院全程策划并协同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张江创意大厦成立的上海创意设计孵化器,被市科委列入上海市登山项目。   在为社会服务方面,我院还承担了上海世博会未来馆、湖州中国童装设计技术中心、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创意产业平台、上海集成电路科技馆、常州恐龙博览园、2010上海世博会申办标志、志愿者标识系统、上海张江智慧公园12座中外科学家雕塑群和10座中外科学家路牌、上海金桥开发区工业文明标志性景观雕塑群、张江高科技园区大门以及围墙设计、上海浦东白玉兰雕塑工、上海浦东新区礼品谢希德院士雕塑、上海高桥烈士陵园纪念性群雕等横向项目等策划、设计和制作项目。上海市人保局《玩具设计师》《包装设计师》《旅游纪念品设计师》《机构形象设计师》《展示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师》《工艺美术师》等六个创意职业14个等级的职业培训的职业标准、培训大纲、考试题库的建设项目,等项目,累计完成工程总产值超过亿元。在科研方面,我院承担了文化和旅游部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实验性数字博物馆信息服务协同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上海市加快设计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编制、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交互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上海市人保局《玩具设计师》《包装设计师》《旅游纪念品设计师》《机构形象设计师》《展示设计师》《工业产品设计师》《工艺美术师》等六个创意职业14个等级的职业培训的职业标准、培训大綱、考试题库等数十个省级以上的纵向课题研究。我院教师林雅丽的作品还获得第十届全国美展设计类金奖;数十位教师承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教材编写和论文发表也成果累累。
  在学生学习成果方面,学院结合课程教学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设计大赛和设计竞标活动。据截止到2017年的不完全统计,学生中经学院选送获国际类奖项19项,仅2009年入选红点设计奖就有3项;国家级设计大赛中,金奖15人次,铜奖28人次,优秀作品180人次.产学研结合成果丰硕、省市级及地方赛事金奖75人次,银奖118人次,优秀奖项近330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应。《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新闻报》《东方早报》《旅游时报》《上海包装》《创意设计源》《上海工艺美术》等国内报刊杂志,以及德国《DM》、日本《CAD》、法国《Intramuros》著名国外设计杂志多次发表了学院学生设计作品专集。
  2018年后学校以在杭州良渚新建的创新设计学院新招本科生,并按新的研究所制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发展,即按社会与策略研究所、媒介与交互研究所、产业与图景研究所、技术与造物研究所、智能与系统研究所及开设多期国际联合设计工作坊形式进行。其中:社会与策略研究所以重建设计人文与整合跨界教学为目标。教学按谱系工作室、社会叙事工作室、城乡策略工作室进行,培育覆盖创新设计教育所需的“哲科技艺”知识结构的全面发展人才;媒介与交互研究所以建构社会媒介与交互美学体验策略为目标,教学内容着眼数字理政与社会创新,未来媒介与扩展现实,数字娱乐与衍生应用三大研究方向。重点研究以非物质设计为对象,专注交互行为美学,介入数字产业服务、开发设计策略与管理。培养在数字时代下具备兼通文理、理解计算、包容设计、批判和拥抱科技的计算体验设计师,培育具备创新领导力的跨界整合型人才;产业与图景研究所面向新科技、新经济与世界变革,强调艺术、设计、商学与技术等多学科跨界融合,关注社会思想、科技创新、全球经济协作、时尚观念、新人类消费习惯等领域的多元互动研究,展开媒介策略与时尚、品牌创新与模式、多元视觉与社会三大研究方向的教学实践,专注探索数字产业社会发展模式下的新需求、新媒介、新场景、新物种、新模式与新视觉发明;技术与造物研究所以探讨新兴科技对人与自然的影响为基础,探索设计学与生物学、心理学和人类学学科交叉融合所产生的催化性为目的,在自然、文化、生产、感知四个想象域内,形成人文与思辨、时间与生态、材料与身体、行为与情感的创新特色,培育具有理解未来新视野和全球设计新见解的创新设计人才;智能与系统研究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智能与系统的方法论进行设计创新,包含人工智能设计与创作、创新材料生成与应用、算法艺术感官与体验、智能系统设计、材料创成实验、数字信息实践等领域,培育汇通设计人文、掌握智能系统、熟悉材料创成、精研数字信息的新型艺术工科的创新设计人才。
  从近三年创新设计学院在以“艺术、科技、商业”高度融合的创新设计学科为主体,在“中华文明源发地“和”数字经济最前线”的良渚校区办学以来,学院围绕长三角的文化资源以及产业特色和优势,开设工业设计(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点)、艺术与科技(国家级-流学科建设点)、数字媒体艺术(省级一流学科建设点)三大专业。同步探索人才教学、管理、育人的新机制,以“面向未来、面向社会、面向改革、面向融合”的胸襟气魄,整合全球设计教育的创新资源,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打造前沿性、综合型创新设计学科,推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制造以及设计集成创新,着力打造大数据、智媒体时代的“新包豪斯”。
  创新设计学院建立的一系列研究所和艺科实验室群,立足本土文化资源、学校艺术资源和产业技术资源,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前瞻性和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创新设计学院具体的教学体制、教学特色和教学成果,贵刊可以访问我的第一位博士毕业生一现任上海设计学院教学院长兼创新设计学院教学院长段卫斌教授,他可以提供更新更全的创新设计教育观念和教学信息。
  《设计》:疫情给学院的教与学带来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学院采取了哪些措施进行应对?
  范凯熹: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许多企业减少或暂停运营,学校的线下教学,影响了生产性企业和线下教育培训机构的正常运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无意间启动了一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实验。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停课不停学”,纷纷开展各种各样的在线教学,将学校和教室搬到了互联网上。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但是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与创新设计学院都积极应对,自2月中旬以来全面开启网络线上教学。上海设计学院根据各个专业的课程特点,重新调整教学计划与教学方法,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了一系列线上课程教学。   为了更好地掌握与把控毕业环节的整体进展,提升网络线上教学质量,去年3月上海设计学院数字媒体设计系2016级智能界面专业举行首次线上毕业创作报告预答辩与毕业设计成果汇报。而后各毕业班创作与毕业创作报告整体进展情况,结合各专业自身特点,举行了毕业展示与毕业答辩,验证了“云展览”与“云答辩”的可行性,客观地反映出线上答辩所面临的挑战。此次试点将作为后续调整线上答辩框架的参考依据,为更好地将线上答辩模式辐射到分院所有系部做好准备。
  为抗击新冠疫情,国美师生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教师们不断自我挑战,打破艺术教学的空间限制,用数字化的方式全力探索全新教学模式。全校师生同视频、共呼吸、化危为机,在居家教与学的双频互动中,开启一场艺术教育的在线教学创新;以自己的艺术创作,上好一场自识自省、立德树人的人生大课。
  受上海疫情管控影响,上海设计学院疫情以来主要延续线上教学,2020年5月16日参加了“众志赞歌致敬抗疫英雄暨中国美术学院线上教学展览。”而本届毕业生(包括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也利用阿里钉钉(DingTalk)、腾讯会议、小鹅通、ZOOM等在线教学和视频会议媒介,采用线上教学、展览、答辩的形式,完成全部的教学工作环节。临近毕业离校,学院经多方努力,制定了毕业生分批返校毕业的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毕业生分批有续返校毕业。
  在招生方面,我院2021年本科招生网络远程考试采用网络远程实时视频监考、录制和使用“艺术升”APP平台录制考试实时全程视频及拍摄试卷照片上传的双平台、双机位模式开展远程考试,确保在全程监控下考试、上传试卷照片及封卷。据了解,考试过程全程联网,即使网络临时中断,也不会影响艺术升app平台视频录制。若出现钉钉平台临时断线,监考老师会第一时间连线考生,并在考场记录里详细记录断网时间等信息,以便重点核实核查,保障考生的权益。
  《设计》:对于新的教学方式,您有怎样的想法?您尝试了哪些?体验如何?
  范凯熹:疫情无情、设计有情,教育场景、智能引擎。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教学,不仅是非被动之举的应对方案,也为现代设计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机遇。我院利用好这次线上教学实战机会,努力求索、寻找突破,发展多样化多元性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发挥共享课程、回放课程、慕课(MOOC)、远程教学、SPEO线上答疑、微课、翻转课堂、游戏化学习、移动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等新教学模式的优势,使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得到转變,发挥了云计算、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优势。
  疫情的线上教学由此衍生出人工智能时代八种创新教学模式和八种创新教学方法:前者如在线平台化教学模式、数字化智能教学模式、个性化与批判性教学模式、艺术游戏化教学模式、设计活动化教学模式、联通化教学模式、自主性学习与设计竞赛的教学模式、场景体验化教学模式等;后者如注重集体讨论与现场练习的“Workshop工作坊式”设计教学法、注重解决设计思维与实际问题的“d.school式”设计教学法、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与问题为导向的“PBL式”设计教学法、注重实践与超学科学习的“STEAM式”设计教学法、注重用户创新与创意现实的“Mak-er式”设计教学法、注重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均衡培养的“书院式”设计教学法、注重文化生活与品性培养的“师徒授受式”设计教学法、注重教师与设计师共同授课的“双师式”设计教学法等。
  比如源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微观装配实验室的“Mak-er式”创客创新培养模式,以创新为理念,以客户为中心,以个人设计为核心内容,参与实验课题的学生即“创客”。创客教育集创新教育、体验教育、项目学习等思想为一体,契合了学生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天性,主要以课程为载体,在创客空间的平台下,融合科学、数学、物理、化学、艺术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育模式比较适合于现代设计教育。我的博士生张鑫已经编著并出版了长达32万字的《设计创客教育场域》的专著,较为全面地论述了创新设计的创客教学法。
  又如“书院式”创新培养模式,中国书院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集讲学、藏书、读书、修书、著书等于一体,从其兴起之日起,就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教育的书院包含教学、研讨与实践功能,具有共享设施和精神象征,以及独特性格的设计社区,它致力于透过产、学、研、商、用融合的教育,培育具有创新精神、批判精神、拥有人文关怀的设计师,让他们自由快乐地发现自己、发现世界、发现学问,并启动三者的互动关系,在创意工业和文化艺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发展所长,我与翁振宇教授合作指导的博士生黄颖茜正在研究这个课题。
  《设计》:在“后疫情时代”,设计教育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范凯熹:新冠肺炎疫情重创了全球的经济、社会和教育,一度使社会处于半停摆状态,各国纷纷关闭学校。疫情全球化背景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教与学空间、教与学效果等,都在发生急剧变化。这些变化具有哪些特征?对当下和未来教育的发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以应对挑战?从全球视角对各国设计教育现状进行梳理,深入思考这次举世罕见的疫情对设计教育带来的冲击、挑战、风险以及客观上带来的机遇,并对疫情后设计教育的走向进行研判,确实是我们设计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问题。
  首先,国家加大对设计及其产业前瞻性的发展规划,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新四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新格局”(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核心”(科技、创新)、“新高地”(北京、上海、粵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
  “新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创意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无不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其中,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方向有:数字创意技术装备(包括高清产业、VR/AR产业、数字内容生产、创新设计软件)、数字内容创新(包括数字文化内容创作、智能内容生产平台、文化资源转换)、创新设计(包括制造业创新设计、服务业创新设计、人居环境创新设计)。传统设计的领域几乎被更新替代而不复存在。其次,在传统产业(包括传统设计产业)饱和萎缩要求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数字设计及其产业第三方服务设计快速发展,设计人工智能及其他新兴技术发展对设计及其产业的巨大影响,设计新职业、新岗位快速崛起,设计产业园区蓬勃催生,设计师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不断减轻,专业设计创新更注重个性化创意创新思维,设计师就业率、设计成本和设计师薪酬不断下降,设计师工作趋向在线化、自主化碎片化和自由化,设计产业短板的稀缺性与差异性发展显著,部分设计专业和院校被亮红灯或黄灯而停招,这一切显现出传统设计产业及其教育蕴含着极大的生存和发展危机。   其次,人工智能发展60多年来,正在从以电子和微电子计算技术为标志的第一、第二代走向量子计算技术为标志的第三代。新工科对以设计学为代表的艺术学学科影响极大,艺术学作为与工学并列的学科门类,呼唤“新艺科”的出现。对于设计学与设计学科教育来讲:社会产生了新设计的需求、设计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设计人工智能的开源生成的基础和技术的变化。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对设计与设计教育将产生四方面的影响:大数据智能使个性化设计与个性化教育获得极大支持,跨界设计与跨界学习取得很大的进展,人人爱设计和人人会设计得到了智能化的支持,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教育正在转变为智能设计与智能教育。因此,设计人工智能的知识更新与普及和人才培养将成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实施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两个关键因素,新设计教育将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推行双一流高校和学科建设,高等学校面临设计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新项目的开拓机遇和发展空间;面对大家几乎在新技术统一的起跑线上的现状,所有高校的设计学科专业面临着重新洗牌、颠覆排名的竞争机遇和提升空间;面对设计人工智能和数字化设计的新技术和设计在线工作的大变局,拥有高技术、高水平的设计师和设计教师面临着大大解放劳动力和提高质量效力的工作机遇和提薪空间;随着人人都是设计师时代的来临和国家最近提出包括作为美术与设计教学内容在内的美育进入中考科目的大众化和普及化的新要求,给新设计教育带来设计师资的新需求使普及性设计素质教育的师资培养产生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拓展空间。因此,我对未来新技术、新设计、新职业和新设计教育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设计》:疫情防控的需要给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您认为是否为智能设计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设计学科教学、思维是否需要做出相应调整?
  范凯熹:当下,2020年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也更促进了以人工智能,在线教育、生物技术、无人驾驶、云计算、机器人、虚拟现实,量子技术、可控核聚变、清洁能源以及为技术突破口的新技术革命,以马斯克特斯拉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设计为标志的第四次设计革命已经悄然到来。3D/4D打印、智能化意识化生产、新商业、新零售的商业模式转型、智能材料和物聯网的崛起、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设计.不断涌现,设计正在由计算机辅助设计进化到智能设计(或称为人工智能辅助设计和设计人工智能),智能设计已从LOGO发展到字体、广告、网页、图标、界面等平面设计领域,现正在向产品、建筑、室内、服装、印刷、游戏、影视等各个设计及其产业领域发展,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设计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我们传统的设计学科、设计教学思维应该做出相应调整。
  我认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的主要能力将是高级的创造力。人工智能时代,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规律性、简单性、重复性、体力性解决的问题,几乎会被A|替代;而人更多地需要依仗右脑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去寻找具有想象力的解决答案。设计思维就是从一种创新状态,一种可能存在问题的状态到另一个状态之间的方法。如果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互联网最终将让我们不再需要工作,那么人存在的终极价值就是创造思维,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培育这种只有人类才具有的设计思维的核心能力-一种不断升级、进化的高级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创意能力。
  设计师的创意无限、天真烂漫、自由自在、敢于想想,富于发现,勇于探索的……他们的无限想象力往往不着边际、天马行空,会和算法一样,让我们未来的世界充满无限的可能。
  作为教育,设计应该鼓励、挖掘未来设计用自身独特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去发明和创造未来。研究表明:开拓设计师的设计思维训练,是一条通往培育人类创造发明天赋的捷径……
  但是,在人工智能时代的设计思维培养不仅需要1.0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直觉思维、求同思维和2.0的换位思维、理性思维、感性思维,更需要3.0甚至于4.0的升级,像简约思维、用户思维、技术思维、商业思维、社会思维、智造思维、网络思维、数据思维、赋能思维、动态思维、定制思维、众包思维、迭代思维、流量思维、平台思维、量子思维、极致思维、跨界思维、共享思维、训控思维等等,应该在新设计思维教育中体现。
  Gartner公司最新发布2018/2019/2020三年的新兴技术趋势曲线图揭示了未来科技发展的三大趋势:一是无处不在的人工智能(Al)、二是透明化身临其境的虚拟体验、三是数字化平台。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中,人工智能(AI)、云计算、VR/AR、5G网络、语音用户界面(VUI)、物联网(IoT)、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网络社交、快递物流、网络安全、区块链、量子技术等新兴技术的风靡全球。这些新兴技术与设计及其产业结合的趋势愈加明显。
  《设计》:如果将“后疫情时代”看作设计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您认为专业设计人才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哪些素质和能力凸显出重要性?
  范凯熹:这里引用《经济学人》中的一句话:“技术摧毁旧的工作,但总是能够创造更多新的工作。”面对技术的变革,许多设计的工种将被取代。正如二十年前计算机的逐步普及,印刷与排字工作逐步被平面设计师取代,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平面设计师也将被人工智能实践中的全新工种训机师所取代。在人工智能与设计的交叉领域,设计师不再是被要求提供一个明确的设计结果,而是要设计一个机器如何做设计的过程。
  从狭义角度,随着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普及,设计物理世界的增强现实设计师、专注于物理和机器接口部分的新型交互设计师、设计数据模型和算法的机器学习设计师、设计社区与个体之间的环境接口设计师等工种将被展现出来。从广义角度,人工智能正在进一步推进“设计民主化”进程。类似AutodeskDreamcatcher这样的设计工具,可以在设计师简单输入要求后,快速产出数百种设计方案,而设计师要做的仅仅是去挑选他们喜欢的那一个,或者不断重新组合,直至产生最满意的结果。   因此作为设计类高校,应敏锐地捕捉到社会、企业对于设计人才需求的转变,在设计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加入以訓机师(国家人社部定义为“人工智能训练师”)所需的数据编程能力、数据分析能力、AI行业理解力、AI技术理解力等为基础的新型人才培养内容。目前中国设计类高校中,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等走在了变革的前列,开设专业基础课《开源硬件与编程》、《新兴实践》、《创意编程》、《社会创新》、《参数化设计》、《智能系统》、《产业与图景》等交叉课程,同济大学还设立了设计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等,以帮助学生创造性地拥抱新技术。
  《设计》:疫情给您带来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范凯熹:当前,国内防疫已进入常态化,全球疫情随着疫苗的快速生产高峰即将过去,各地也在步履蹒跚中走向复学。疫情给我带来的最大感悟和启示有以下三点:
  一是设计教育从从危机中孕育着新机,抓住疫情带来的教育信息化和在线发展的机遇,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对设计教育领域的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是一次大考。设计教育能否在疫情防控期间坚守并最终取胜,主要拼的就是设计教育信息技术设施和设计教师信息化素养,这对设计与科技和商业的融合极其有利。疫情初始,设计教育迅速实现了线下教育向线上教育的平稳过渡。而在此过程中暴露出的短板,如网络设施有待完善、部分教师在线教学信息能力不足、线上教学经验缺少等,也成为制约后疫情时期设计教育发展亟待突破的瓶颈。疫情虽然对线下学校教育带来了困难,但也迅速促进了设计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并已在在线设计讲座、设计名师共享教学、线上教育培训、线上交流分享等更高技术形态上重构设计教育的系统。所以我建议各校加强设计教育数字技术投入,这不仅是疫情下的应急之策,更是着眼于未来设计教育新生态的建构。因此,设计教育理应抓住机遇,将设计科技和教育信息化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二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设计学者应该用于善拥抱新生事物,加强学习和更新知识,迎接创新的挑战。当前,信息信息技术渐成为培育设计教育创新的温床,探索未来教育的流行语“未来将至已至,传统设计将无”,寄予了我们对信息技术引领设计教育新时代的憧憬和向往。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抛出了设计产业和设计教育变革的“实锤”,将意料之外的未来设计和未来教育呈现在世人面前。过去是信息技术驱动设计和教育诸要素发生变革,现在是设计和教育诸要素在疫情冲击下不得不重新组合,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更加迫切,客观上催生出在线设计和在线教学大有可为的时代。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将会是传统设计和学校教育秩序被迫打破,新的设计生态和教育秩序迅速组建的过程,设计教学方式、设计教师角色、设计学习空间、设计学习方式、设计课程结构、教育实施管理等诸多方面都会发生显著变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谁能够抢占创新先机,谁就能在设计教育竞争中率先摆脱困境,并引领设计教育发展。在此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拥抱新生事物,加强设计及其教育的学习和研究,并尽快地适应未来设计教育的进化。
  三是积极做好后疫情时代的设计教育的开放与合作,加强设计教育的区域合作和校内外合作。疫情中教育系统全面封校的举措,教育遇到了人才交流、学术交流等相对封闭的难题,虽然有了在线教学、在线研讨、在线交流等举措,但是中国设计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一流院校设计教育的交流却面临缺失的挑战,设计教育回到正常状态,需要国际、区域间、校际间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协同创新、携手共进。我们一方面要持续做好国内和国外设计教育抗疫的新方法、新经验的发现和总结,开展中外和区域设计教育协同发展的动态比较,及时在国际、区域间、校际互通有无,加强设计教育的在线共享与合作,积极开展远程教学、重新调整课程、创新在线教学模式、加强设计教师培训、缩短地区间、校际间设计教育的数字鸿沟以及各种学术措施等,几乎无一例外成为设计教育的必选项,客观上也需要设计教育的国际合作、区域合作和校际合作。我的在读博士生章文老师正在以这方面的选题作博士论文课题研究。今后,这种国际、区域间和校际的合作交流,不再是单向地从外部实体借鉴或取经,而是将会是以双向的、互惠的、虚拟的、经济的在线交流为主。例如,面向未来,在后疫情时期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校举办在线的毕业展览、设计竞赛、学术研讨等创新做法,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高校借助发达地区和一流高校的学科、师资的优势、介入在线共享课程教学的做法,值得我们广泛关注与借鉴。
  《设计》:请给“后疫情时代”的设计学子提一些建议。
  范凯熹:疫情加快了人类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也导致了全球教育生态发生改变,包括设计教育在内的教育模式不得不从线下搬到线上,信息技术成为全球教育赖以维系的重要支柱。同时,教育系统诸要素的变化也为新技术驱动下教育变革的发生腾挪出了空间,教育因此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过去学界关于人工智能教育、“互联网+”教育、未来学校教育等开展的种种探讨和实验,在此期间得以长足推进和广泛运用,并在国内外涌现出许多积极的案例和有效的实践模式。我认为“后疫情时代”加速了人类正由e-时代向Al时代迈进,科技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正是设计朝着更高的领域前进。当今的社会所期待的设计人才应该具有较强开拓精神、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良好意志品质,知识面宽、具有设计、科技、商业等多方面技能和出色的设计专业特长;要有全球化的观念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具有初步的创意编程、设计分析、设计平台和网络管理的知识能力;肯吃苦、不好高骛远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要有团队合作精神、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要求高一点还要有中西教育背景,外语特别是口语能力较强。在设计基础知识结构上要更新:掌握动态构成、程序构成、材料构成等新三大构成;在学习设计方法上要改善,加强课堂、网络、书籍、交友、社交平台、远程教育、慕课(MOOC)、小规模在线课程(SPOC)等的互动式学习;在设计经验吸收上要多样化,从经历、认知、知识、成功总结、失败教训、反思、回顾、展望等各方面考量;在设计服务意识上要加强,如设计修复、用户体验、设计策略、设计咨询、设计顾问、设计中介等都要熟悉;在设计市场把握上,对设计心理、设计公关、设计信息、设计交流、设计专利、设计金融都要知晓;在设计商务应用上,对设计预算、设计决算、设计交易、设计事务、设计活动、设计电商等都要了解;在设计项目管理上,能将设计计划、设计决策、设计组织、设计监理、设计规范、设计过程等都能融入设计过程中。   关于未来设计师的角色有三种观念:一是取代说,二是不可取代说,三是人机协同说。目前大多数观点是:未来,设计师将与人工智能协同共存。未来设计的技术功能甚至创造功能会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而人类设计师则应偏重于培养用户体验与改进设计。如今,抛开先天财富的不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学习能力的不同。这种差异会加剧不平等,在未来,这种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因此,未来设计人工智能会加速发展,设计师并不会被A|完全取代,但不用AI的设计师一定会被取代。未来设计师的角色:设计创意的决策者、设计目标的设定者、设计任务的制定者、设计项目的沟通者、设计机器的管理者、设计服务的营销者、设计学习的指导者、设计新潮的引导者。设计师的未来去向有三个:一是成为创意设计师中的TOP1,但能够成为这部分人才毕竟是极少数;二是成为技术创新的设计设技师,这部分人才的需求也有限;三是成为社会需求极大的从事服务设计的训机设计师。
  这是因为,未来,设计师不是简单地进行图形设计,而主要是通过与客户的不断的沟通交流,对客户进行设计方案的择优筛选、修改、体验和再设计,成为机器设计的训机设计师;未来,Al将实现规模化和个性化间的平衡,带来了一种人人易学、无师自通的设计解决方案;未来,设计师作为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存在,积极运用AI技术,改善设计的用户体验,提升设计效率。因此,当务之急要让更多的设计师正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通过学习AI技术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从而改变设计师的设计观念、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引领高品质设计的未来。
  面对未来的挑战,设计学子们最重要的是更新自己的学习观和就业观。应对人工智能时代,设计师除更新设计观念、转变角色、改革设计模式和方法外,必须坚持终身学习,不学习、不转型,将会落伍。设计师的终身学习和修补式碎片化学习,不仅要学习Processing Python之类的Al创意编程技术,更需要增强对机器的理解和交互能力,限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分别将有关A1知识技能分为“知”、“会”、“专”三类,以适应设计人工智能的技术更迭和“一专多能”,做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案能力超强的设计师,做设计机器和训机管理能力超强的设计师,做设计商务洽谈与沟通能力超强的设计师,做设计分析与判断客户能力超强的设计师,做人格魅力与善交客户能力超强的设计师。只有这样,设计师才会驾驭时代之上而不会被落伍淘汰。
  《设计》:请分享几件师生们的优秀“抗疫”设计作品。
  范凯熹:抗疫战疫的设计题材逐渐成为当下一个日趋成熟的词语,因為新冠,我们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到了这场人类空前的灾难之中,因为即使是那些为这种灾难而愤愤不平的人,若要问他,看没看过一些时政题材的主体性设计作品,过去人们多半会得到一副茫然的表情,但最近的新冠疫情下的设计题材,却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如俄罗斯的设计师首先发现了这一有限的题材,设计了具有辟邪意义的新冠项链挂件,一些值得称道的相关疫情题材海报、首饰、陶艺、印染、剪纸等设计品也应运而生。
  新型冠状病毒这突如其来的疫情牵动着全国高校师生的心。面对疫情,全国各高校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以设计艺术作为武器,共同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特别感人的是湖南大学何人可教授和张朵朵、吴雪松等老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有系统、有方法、有步骤地积极开展防控抗疫的主题性设计创作系列,涉及后疫情时代社区养老、远程办公、虚拟办公、物流机器人、老年活动中心、在线讲座、在线展览、在线会议、冷链监管、云展会、虚拟秀场、青年旅舍、非遗文化、医疗设备、新概念网吧、新能源汽车、艺术策展、文艺演唱会等主题的创新设计,并运用了H5、AR、VR、插件编程、场景浏览、视听融合、文本设计和微设计等新技术、新设计手段以及学术论文撰写,全方位地呈现了湖大师生在此次全民抗疫中的设计理想、人文情怀、社会责任和精神风貌。
其他文献
Impulsign旨在帮助慈善机构和NGO募集资金,它结合了标牌、透明的OLED屏幕和读卡器,使非政府组织可以向路人展示社交媒体风格的短片(“故事”),从而鼓励人们“冲动捐贈”。Impulsign遵循历史悠久的铁路时钟设计隐喻,现在也可以代表“气候危机时钟”。每张卡的捐赠记录都会保存下来,每笔捐赠都会将捐赠者的气候危机时钟设置为1秒钟,作为个人的里程碑,从而激励他们在上下班途中更频繁地捐赠。  该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和生活需求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文章以“物联网+健康”为背景,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物联网与可穿戴智能产品的联系,分析可穿戴智能产品功能与老年人需求的匹配度和相关性,以当今热销的“喜荷”血压血氧心电智能手表为例,对老年人可穿戴智能产品的交互设计展开了分析研究。总结出“喜荷”智能手表交互设计的特点与创新之处。为未来老年
期刊
摘要:本文以海南省三亚市君悦酒店的客房设计为例,运用实地调研、线上点评、样本抽取等研究方法,分析君悦酒店客房设计的现状,从人性化的理论角度出发,针对君悦酒店客房设计中存在的不足提出适当的设计参考意见。本文运用人性化、智能化的设计理论对高端度假酒店进行精细化设计,有助于消费者获得对于度假酒店更深刻、更愉悦的入住体验,使酒店获得更大的品牌影响力和营业价值。  关键词:高端度假酒店 线上点评 客房设计
期刊
这是一台能够大规模收集海洋垃圾的重型机器。海洋废弃物特别是塑料废弃物,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商船丢弃的垃圾以及从陆地上垃圾场流出的废弃物聚集在很少或根本没有洋流的地方,形成了巨大的海洋垃圾堆。这些废弃物有可能破坏海洋生物,也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该设备可以通过AI视觉系统有效定位海洋垃圾,然后收集、压缩和存储废物,直到将其清运到陆地,进行安全处置或回收为止。  该设计获得2020if设计新秀奖  评
期刊
Explorer项目是跨媒体新闻报道的设计概念,让人得以对反复发生、当前和相关的主题以互动方式处理,并通过数字叙事传达。该项目以森林大火为主题,但是该概念可以应用于各种主题。这是一个用于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交互式网站。  该设计获得2020if设计新秀奖  评委点评:要找到解决许多紧迫的全球性问题解决方案,将取决于正确的沟通和信息传播。该项目是传播最大關注问题的先驱,有可能成为全球使用的网络。 
期刊
木结构建造逻辑 水绒花 馆群落区  在昆明“大三山一水”的城市山水格局中,国家植物博物馆位于历史主轴之上,对于强化城市的历史脉络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崭新的国家植物博物馆,晶莹剔透的网壳屋顶仿佛一朵“水绒花”绽开在山水之间,在建成后不仅是知识的宝库,更将丰富每个日与夜的城市生活。  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博物馆建设重大意义的论述精神,具体落实李克强总理对云南省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的批示要求,国家
期刊
摘要:为使历史旧建筑在当今时代得到新生,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旧建筑活化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回顾,探寻旧建筑活化设计的价值与意义,结合石家庄市正太饭店的建筑发展历程与上层规划,分析对市民调研的结果,探讨适应性的设计方法。提出“置换——建筑功能、加固——建筑结构、保留建筑立面、生态——建筑庭院”的旧建筑改造设计策略。该设计方法为其他城市更新中的旧建筑活化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建筑 旧建
期刊
李亚军  南京理工大学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李亚军,南京理工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副理事长、江苏省工业设计学会副理事长。一直从事工业设计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8项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科研以及教育教学改革等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
期刊
摘要:红色历史文化是信息视觉化设计中一个较少被关注的话题。它的设计要求不完全相同于一般以信息传达为目标的视觉化作品,而是承载了诸如知识传播、历史教育、价值塑造等社会意义层面的目的。为此,本文在梳理了红色信息视觉化设计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设计实例就信息主题的设置和红色信息的数据叙事两方面的工作方法展开讨论。提出几种有效的主题设置策略,并列举了叙事视角、线索、转场、符号映射几项设计要点上可用于红色信息视
期刊
“中国设计·大家谈”是《设计》杂志从2019年开始精心策划的一个全新专栏,至今已陆续刊出了为设计领域“政、产、学、研、商、金”各界领军人物定制的一系列专题访谈,与读者分享中国设计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经验及对中国设计发展前景的预期。  中国设计在经历了从引进、仿制到自主创新,再到融入企业乃至国家战略的过程后走向复兴,从自我否定转变为拥有文化的自觉和设计的自信。但是,在一片掌声之中,我们也看到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