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还是欣赏艺术

来源 :歌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观众对于音乐剧《莫扎特》的期待是从2016年初就开始的。这种期待贯穿了几乎一整年。2016年12月13日,《莫扎特》终于登陆上海文化广场,40场的演出更让之前的期待变成当下的热捧,并且这个热度持续跨跃到了2017年,直到元月15日完美收官。
  这是一部人物的传记,编剧米歇尔·昆策和作曲西尔维斯特·里维是老搭档,前两年热演的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同样出自二人的手笔。宣传海报上“MOZART”这个单词设计成用类似鹅毛笔书写的、笔法不羁、力度强劲的血红色手写体,并且在后面缀以惊叹号。而当看完全剧之后,才发现海报上的这一串耀目的血红色字符,竟然是“莫扎特用自己的鲜血”书就的!印象深刻的一幕——当莫扎特虚弱地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象征他“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依然跪在他的身边手握鹅毛笔不停地、急速地埋头书写着。生命即将逝去,智慧的光芒也将要熄灭,“天赋和才华”不愿就此罢休,“他”举起手中的笔,毫不犹豫地刺向莫扎特右手臂的动脉,然后蘸着流出的鲜血,继续创作……然而,生命的枯竭不可遏止,当“天赋和才华”手中的笔已经流淌不出让“他”满意的音符的时候,莫扎特指着自己的胸口:“这里还有一点血……”于是,小阿玛德决绝地高举起手中的笔,奋力刺向莫扎特的胸口。这一次,没有鲜血流出了,有的只是随着莫扎特肉身的消亡,“天赋和才华”也随之离去。
  其实,每个人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之处。这并不是说作者缺乏创新,而是思维方式决定了这种类似。记得音乐剧《伊丽莎白》中,自始至终死神与伊丽莎白相伴左右;同样的,音乐剧《莫扎特》中,象征其“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与莫扎特如影随形,具象地出现在舞台上。小阿玛德这个“非物质”的角色形象的出现,也注定了这部以莫扎特名字命名的音乐剧作品,已经不能单纯地以历史记载进行对号入座的解读了。这一角色的设置,也让这部音乐剧充满一种既浪漫又哲学意味浓厚的气质,令人耳目一新。
  日耳曼民族确实是善于思考的,这从《莫扎特》这部作品就可以看得出。虽然是人物传记,但作者并没有受历史的束缚,即便是按照莫扎特生平的时间顺序来结构戏剧,作者亦会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人物和事件来体现戏剧的思想主题。自幼被称为神童的莫扎特,作者对他可爱的童年着墨极少,可以说一笔带过,重点是在其成人之后。莫扎特的长大,对于他的父亲,对于他周边的人,似乎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对莫扎特本人而言,也一度无所适从。种种矛盾便由莫扎特的长大开始了。戏剧必须有冲突,而矛盾便是冲突的始作俑者。莫扎特与大主教的矛盾,莫扎特与父亲的矛盾,莫扎特与妻子及其一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看似独立实则交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也让观众唏嘘不已。
  舞台艺术作品,选择人物传记是有极高难度的,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可选择的事件也不胜枚举,更何况他还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作品。目前的选择不能说就是最精华的,但却是创作者最需要的。其实一个作者,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好像这部音乐剧的音乐。莫扎特自己的音乐在这部音乐剧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只在必要的场景出现过几次,而且时间都很短;并且即使是演奏这些音乐的片段,也是经过重新的编排和处理的,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难得的。因为按照通常的思路,以音乐家的生平为题材写作,很难摆脱固有的束缚,一不留神就会让这部音乐剧成为莫扎特音乐作品集锦。作曲家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规避得很好。当然,这也得益于编剧的构思和创作,因为昆策没有平铺直叙地去写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历程,而是努力挖掘人物的心路历程,并且以当代人的视角,艺术地解读这个音乐天才人性的一面。如此,便让这部作品更具有一种当代话语的意境,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
  《莫扎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与《伊丽莎白》很类似,尤其是那种快节奏的叙述性的音乐语言,以及直来直去的舞蹈肢体动作,都能够让人强烈感受到创作者風格的一贯性。而男爵夫人演唱的《星星上的黄金》,出挑于其他的角色演唱的歌段,旋律非常优美,风格完全不同,恍惚在听韦伯的音乐剧。当然,主创二人都是从翻译百老汇音乐剧起步开始独立的音乐剧创作,受韦伯的影响亦是必然的。
  这部音乐剧中,代表“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穿的是那个时代的古典服装,发型是如人们所熟悉的莫扎特肖像上戴着假发;其他的角色服装介乎现代和古代之间;而成年后的莫扎特的发型、着装则完全现代——白色的圆领T恤,白色的带帽休闲风衣,白色的修身休闲裤。服装上的这种安排应该也是戏剧主题的一部分。在创作者看来,生于那个年代的莫扎特,他的艺术思想和理念,他的天赋和才华,他内心想要挣脱桎梏的叛逆,都表明他是一个在各方面超越时代的新人,所以表面上他是在服装上与他人、与童年的自己(小阿玛德也可以是看作莫扎特童年的影子)格格不入,实则是他的思想和内心与整个社会的不谐和。
  舞美同样是这部音乐剧的一大看点,具象的舞美道具极少,根据不同场景,出现的就是钢琴、几把椅子、沙发方框内的马车模型、从后方开上舞台的房车、巨大的骷髅头像、吊椅等等。而不同的地域、环境的变化,比如金色大厅、巴黎、萨尔茨堡、维也纳、街道市场等等,都是通过后方的巨幕投影体现,投影的画面制作得非常立体通透,与光洁的舞台台面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异常逼真的立体空间,效果极佳。旋转台的恰当运用,也很好地解决了动静表演的需求。
  音乐剧《莫扎特》看了两遍,第一次一个人去的,第二次带孩子去的。记得看完后与孩子交流,问:“觉得怎么样?”答:“很有感染力!”问:“你觉得这样演人物传记和历史是不是有出入?”答:“你是读历史呢还是欣赏艺术呢?”问:“剧中想要表达的主题似乎多了些?”答:“我用剧中的话回答你,只要运用得当,就是用多少音符都没关系!”最后我这样问:“你现在还小,我买票带你来看,等你长大了,这样的演出你会买票看吗?”孩子回答:“当然会!”
其他文献
大約5年前的某个周末,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我在德国用网络聊天软件将身在法国的男中音周正中、身在美国的低男中音沈洋和身在意大利的男高音石倚洁联系起来,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四地连线。笔者有幸聆听了这三位从上海走向国际的杰出青年歌唱才俊的“国际神聊”。他们聊艺术人生,聊歌剧表演,聊音乐作品,聊钢琴鉴赏,还在线找了不少艺术家的表演资料,边听边议,边品边评。三位年轻人视野广阔、思维泉涌。而和善的交谈气氛,
期刊
如果要描繪一下中国歌剧界近年来的状况,是否可以如此形容:“风起云涌,参差不齐,各摆擂台”。  首先是原创歌剧遍地开花、层出不穷——质量如何暂且不论。演出方面,自从北京国家大剧院建成后,可以说是一马当先、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天津歌剧院异峰突起、后起之秀、欲做老二。原本是歌剧重镇的上海,痛感落后,力图急起直追,近来已渐有起色,不仅演出剧目和场次开始增多,而且注重歌剧的制作。关于这点,尤其值得一说。  
期刊
去年暑假前,我就从海外朋友那里得知,70岁的卡雷拉斯要把告别舞台生涯并答谢广大乐迷的演唱会定在中国。他如此眷顾中国观众——尽管他最后的世界巡演像一场为时三年的马拉松那样,牵动全世界观众的心,可也不是所有国家喜欢他音乐的人都能那样如愿以偿。当然这也是爱听他音乐的观众,以好奇来深究其艺术当前状况的绝佳机缘。  2017年1月3日晚,“何塞·卡雷拉斯告别巡演”作为江苏大剧院首批引进的节目,在南京奥体中心
期刊
编前语:对美国甚至全世界人民来说,《可爱的家》这首歌可谓耳熟能详。事实上,这首歌曲可以称得上“全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的歌曲之一,而研究这首歌的历史也有了特殊的意义。  关于这首歌,它的词作者是约翰·霍华德·佩恩(John Howard Payne),曲作者则是亨利·罗莱·毕肖普(Henry R.Bishop),它是毕肖普创作的歌剧《克拉里》中的一首主题曲。歌剧《克拉里》讲述了一名经不起诱惑而离家私
期刊
离开大都会歌剧院的时间就要到了,对此我毫不怀疑。当莫尔和瓦德蒙德1970年秋天来到我这里,说他们寻找我的继任者的工作遇到一些阻碍,问我是否能再坚持做一年,我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这对我和剧院来说都不是个好主意。在这个职位上待了22年,我不再“痴迷”于大都会总经理的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甚至可以预见到危机,解决它们会是更加繁重的工作,因为人们的不满会越来越多。我最后一个演出季的成绩相比于20年前逊色
期刊
当圣诞钟声响起时的维也纳街头,你总能看见三五成群的市民,冒着寒冬喜气洋洋地涌向维也纳国家歌剧院,迎接他们每年一度的“圣诞大餐”——去观看轻喜歌剧《蝙蝠》。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上百年,早已成了维也纳市民迎接新年的一个传统,他们仿佛永远也看不厌,永远也笑不够——这足见这部歌剧的魅力了。  轻歌剧:从开胃小点到饕餮盛宴  作为歌剧的一个种类,轻歌剧常常又被称为小歌剧,但它并不是针对法国的所谓大歌剧而说的。
期刊
歌剧《小二黑结婚》是继歌剧《白毛女》之后的又一部民族歌剧里程碑之作。如何让老经典重现青春活力?去年的新版歌剧《白毛女》成为了成功范例。  2016年9月23日,新版歌剧《小二黑结婚》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北京保利剧院公演。戏开演前,有人议论,这样一部63年前的老戏能受欢迎吗?结果,演出获得满堂彩。已经看过新版《白毛女》的观众们没想到,新版《小二黑结婚》同样那么精彩。大家起立鼓掌迟迟不愿离席,为的是要看
期刊
已经在7个国家上演,超过200万人次观看,被翻译成7国语言的享誉全球的音乐剧《莫扎特》终于在2016年年末正式登陆上汽·上海文化广场。这部汲取了德奥音乐剧精髓的年度大戏,不仅有令人惊艳的视听呈现,更通过深沉而热烈的情感表达,抒发了对于生命与个体的思索。在维也纳演出之际,《莫扎特》主创米歇尔·昆策(Michael Kunze)与西尔维斯特·里维(Svlvester Levay)接受了VBW公司的专访
期刊
舞台表演艺术的发展,必须不断推陈出新才会有生命力,但追寻新意却不是容易的事。特别是2016年是莎士比亚年,全球各地都在搬演与莎士比亚有关的舞台制作,不少都采用现代人的视角去重新审视,以求带出现代感的新意或内涵,这也正是现今不少歌剧制作采用现代布景及服饰来制作“现代版”的背后原因。尽管如此,“现代版”歌剧的新意追寻,能发挥多大效果见仁见智,往往仍是毁誉参半。  《奥赛罗》:“崭新角度”只能猜测  由
期刊
音乐剧《两个人的谋杀》,之前没有听说过,可以查到的资料也极为有限,演出方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宣传单片也非常简单。从剧目背景介绍可知,这部作品诞生于美国外百老汇,戏剧人科伦·布莱尔和乔·基诺锡安自编自导自演,于2011年5月在芝加哥莎士比亚剧院首演,之后连续6个月4次加演,并赢得“约瑟夫·杰佛逊奖”最佳音乐剧新作荣誉……而简短的故事梗概不仅无法让人对全剧有清晰的了解,反而更加疑云重重。这或许是正是演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