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海观众对于音乐剧《莫扎特》的期待是从2016年初就开始的。这种期待贯穿了几乎一整年。2016年12月13日,《莫扎特》终于登陆上海文化广场,40场的演出更让之前的期待变成当下的热捧,并且这个热度持续跨跃到了2017年,直到元月15日完美收官。
这是一部人物的传记,编剧米歇尔·昆策和作曲西尔维斯特·里维是老搭档,前两年热演的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同样出自二人的手笔。宣传海报上“MOZART”这个单词设计成用类似鹅毛笔书写的、笔法不羁、力度强劲的血红色手写体,并且在后面缀以惊叹号。而当看完全剧之后,才发现海报上的这一串耀目的血红色字符,竟然是“莫扎特用自己的鲜血”书就的!印象深刻的一幕——当莫扎特虚弱地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象征他“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依然跪在他的身边手握鹅毛笔不停地、急速地埋头书写着。生命即将逝去,智慧的光芒也将要熄灭,“天赋和才华”不愿就此罢休,“他”举起手中的笔,毫不犹豫地刺向莫扎特右手臂的动脉,然后蘸着流出的鲜血,继续创作……然而,生命的枯竭不可遏止,当“天赋和才华”手中的笔已经流淌不出让“他”满意的音符的时候,莫扎特指着自己的胸口:“这里还有一点血……”于是,小阿玛德决绝地高举起手中的笔,奋力刺向莫扎特的胸口。这一次,没有鲜血流出了,有的只是随着莫扎特肉身的消亡,“天赋和才华”也随之离去。
其实,每个人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之处。这并不是说作者缺乏创新,而是思维方式决定了这种类似。记得音乐剧《伊丽莎白》中,自始至终死神与伊丽莎白相伴左右;同样的,音乐剧《莫扎特》中,象征其“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与莫扎特如影随形,具象地出现在舞台上。小阿玛德这个“非物质”的角色形象的出现,也注定了这部以莫扎特名字命名的音乐剧作品,已经不能单纯地以历史记载进行对号入座的解读了。这一角色的设置,也让这部音乐剧充满一种既浪漫又哲学意味浓厚的气质,令人耳目一新。
日耳曼民族确实是善于思考的,这从《莫扎特》这部作品就可以看得出。虽然是人物传记,但作者并没有受历史的束缚,即便是按照莫扎特生平的时间顺序来结构戏剧,作者亦会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人物和事件来体现戏剧的思想主题。自幼被称为神童的莫扎特,作者对他可爱的童年着墨极少,可以说一笔带过,重点是在其成人之后。莫扎特的长大,对于他的父亲,对于他周边的人,似乎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对莫扎特本人而言,也一度无所适从。种种矛盾便由莫扎特的长大开始了。戏剧必须有冲突,而矛盾便是冲突的始作俑者。莫扎特与大主教的矛盾,莫扎特与父亲的矛盾,莫扎特与妻子及其一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看似独立实则交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也让观众唏嘘不已。
舞台艺术作品,选择人物传记是有极高难度的,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可选择的事件也不胜枚举,更何况他还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作品。目前的选择不能说就是最精华的,但却是创作者最需要的。其实一个作者,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好像这部音乐剧的音乐。莫扎特自己的音乐在这部音乐剧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只在必要的场景出现过几次,而且时间都很短;并且即使是演奏这些音乐的片段,也是经过重新的编排和处理的,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难得的。因为按照通常的思路,以音乐家的生平为题材写作,很难摆脱固有的束缚,一不留神就会让这部音乐剧成为莫扎特音乐作品集锦。作曲家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规避得很好。当然,这也得益于编剧的构思和创作,因为昆策没有平铺直叙地去写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历程,而是努力挖掘人物的心路历程,并且以当代人的视角,艺术地解读这个音乐天才人性的一面。如此,便让这部作品更具有一种当代话语的意境,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
《莫扎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与《伊丽莎白》很类似,尤其是那种快节奏的叙述性的音乐语言,以及直来直去的舞蹈肢体动作,都能够让人强烈感受到创作者風格的一贯性。而男爵夫人演唱的《星星上的黄金》,出挑于其他的角色演唱的歌段,旋律非常优美,风格完全不同,恍惚在听韦伯的音乐剧。当然,主创二人都是从翻译百老汇音乐剧起步开始独立的音乐剧创作,受韦伯的影响亦是必然的。
这部音乐剧中,代表“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穿的是那个时代的古典服装,发型是如人们所熟悉的莫扎特肖像上戴着假发;其他的角色服装介乎现代和古代之间;而成年后的莫扎特的发型、着装则完全现代——白色的圆领T恤,白色的带帽休闲风衣,白色的修身休闲裤。服装上的这种安排应该也是戏剧主题的一部分。在创作者看来,生于那个年代的莫扎特,他的艺术思想和理念,他的天赋和才华,他内心想要挣脱桎梏的叛逆,都表明他是一个在各方面超越时代的新人,所以表面上他是在服装上与他人、与童年的自己(小阿玛德也可以是看作莫扎特童年的影子)格格不入,实则是他的思想和内心与整个社会的不谐和。
舞美同样是这部音乐剧的一大看点,具象的舞美道具极少,根据不同场景,出现的就是钢琴、几把椅子、沙发方框内的马车模型、从后方开上舞台的房车、巨大的骷髅头像、吊椅等等。而不同的地域、环境的变化,比如金色大厅、巴黎、萨尔茨堡、维也纳、街道市场等等,都是通过后方的巨幕投影体现,投影的画面制作得非常立体通透,与光洁的舞台台面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异常逼真的立体空间,效果极佳。旋转台的恰当运用,也很好地解决了动静表演的需求。
音乐剧《莫扎特》看了两遍,第一次一个人去的,第二次带孩子去的。记得看完后与孩子交流,问:“觉得怎么样?”答:“很有感染力!”问:“你觉得这样演人物传记和历史是不是有出入?”答:“你是读历史呢还是欣赏艺术呢?”问:“剧中想要表达的主题似乎多了些?”答:“我用剧中的话回答你,只要运用得当,就是用多少音符都没关系!”最后我这样问:“你现在还小,我买票带你来看,等你长大了,这样的演出你会买票看吗?”孩子回答:“当然会!”
这是一部人物的传记,编剧米歇尔·昆策和作曲西尔维斯特·里维是老搭档,前两年热演的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同样出自二人的手笔。宣传海报上“MOZART”这个单词设计成用类似鹅毛笔书写的、笔法不羁、力度强劲的血红色手写体,并且在后面缀以惊叹号。而当看完全剧之后,才发现海报上的这一串耀目的血红色字符,竟然是“莫扎特用自己的鲜血”书就的!印象深刻的一幕——当莫扎特虚弱地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时候,象征他“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依然跪在他的身边手握鹅毛笔不停地、急速地埋头书写着。生命即将逝去,智慧的光芒也将要熄灭,“天赋和才华”不愿就此罢休,“他”举起手中的笔,毫不犹豫地刺向莫扎特右手臂的动脉,然后蘸着流出的鲜血,继续创作……然而,生命的枯竭不可遏止,当“天赋和才华”手中的笔已经流淌不出让“他”满意的音符的时候,莫扎特指着自己的胸口:“这里还有一点血……”于是,小阿玛德决绝地高举起手中的笔,奋力刺向莫扎特的胸口。这一次,没有鲜血流出了,有的只是随着莫扎特肉身的消亡,“天赋和才华”也随之离去。
其实,每个人的创作或多或少都会有相似之处。这并不是说作者缺乏创新,而是思维方式决定了这种类似。记得音乐剧《伊丽莎白》中,自始至终死神与伊丽莎白相伴左右;同样的,音乐剧《莫扎特》中,象征其“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与莫扎特如影随形,具象地出现在舞台上。小阿玛德这个“非物质”的角色形象的出现,也注定了这部以莫扎特名字命名的音乐剧作品,已经不能单纯地以历史记载进行对号入座的解读了。这一角色的设置,也让这部音乐剧充满一种既浪漫又哲学意味浓厚的气质,令人耳目一新。
日耳曼民族确实是善于思考的,这从《莫扎特》这部作品就可以看得出。虽然是人物传记,但作者并没有受历史的束缚,即便是按照莫扎特生平的时间顺序来结构戏剧,作者亦会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人物和事件来体现戏剧的思想主题。自幼被称为神童的莫扎特,作者对他可爱的童年着墨极少,可以说一笔带过,重点是在其成人之后。莫扎特的长大,对于他的父亲,对于他周边的人,似乎都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对莫扎特本人而言,也一度无所适从。种种矛盾便由莫扎特的长大开始了。戏剧必须有冲突,而矛盾便是冲突的始作俑者。莫扎特与大主教的矛盾,莫扎特与父亲的矛盾,莫扎特与妻子及其一家的矛盾,这些矛盾看似独立实则交叉,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人物的命运和情感也让观众唏嘘不已。
舞台艺术作品,选择人物传记是有极高难度的,莫扎特短暂的一生,可选择的事件也不胜枚举,更何况他还留下了大量的传世作品。目前的选择不能说就是最精华的,但却是创作者最需要的。其实一个作者,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就好像这部音乐剧的音乐。莫扎特自己的音乐在这部音乐剧中出现的频率并不高,只在必要的场景出现过几次,而且时间都很短;并且即使是演奏这些音乐的片段,也是经过重新的编排和处理的,我认为这一点非常难得的。因为按照通常的思路,以音乐家的生平为题材写作,很难摆脱固有的束缚,一不留神就会让这部音乐剧成为莫扎特音乐作品集锦。作曲家显然意识到这一点,并且规避得很好。当然,这也得益于编剧的构思和创作,因为昆策没有平铺直叙地去写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历程,而是努力挖掘人物的心路历程,并且以当代人的视角,艺术地解读这个音乐天才人性的一面。如此,便让这部作品更具有一种当代话语的意境,让观众更容易感同身受。
《莫扎特》的音乐和表演风格与《伊丽莎白》很类似,尤其是那种快节奏的叙述性的音乐语言,以及直来直去的舞蹈肢体动作,都能够让人强烈感受到创作者風格的一贯性。而男爵夫人演唱的《星星上的黄金》,出挑于其他的角色演唱的歌段,旋律非常优美,风格完全不同,恍惚在听韦伯的音乐剧。当然,主创二人都是从翻译百老汇音乐剧起步开始独立的音乐剧创作,受韦伯的影响亦是必然的。
这部音乐剧中,代表“天赋和才华”的小阿玛德穿的是那个时代的古典服装,发型是如人们所熟悉的莫扎特肖像上戴着假发;其他的角色服装介乎现代和古代之间;而成年后的莫扎特的发型、着装则完全现代——白色的圆领T恤,白色的带帽休闲风衣,白色的修身休闲裤。服装上的这种安排应该也是戏剧主题的一部分。在创作者看来,生于那个年代的莫扎特,他的艺术思想和理念,他的天赋和才华,他内心想要挣脱桎梏的叛逆,都表明他是一个在各方面超越时代的新人,所以表面上他是在服装上与他人、与童年的自己(小阿玛德也可以是看作莫扎特童年的影子)格格不入,实则是他的思想和内心与整个社会的不谐和。
舞美同样是这部音乐剧的一大看点,具象的舞美道具极少,根据不同场景,出现的就是钢琴、几把椅子、沙发方框内的马车模型、从后方开上舞台的房车、巨大的骷髅头像、吊椅等等。而不同的地域、环境的变化,比如金色大厅、巴黎、萨尔茨堡、维也纳、街道市场等等,都是通过后方的巨幕投影体现,投影的画面制作得非常立体通透,与光洁的舞台台面有机融合,形成一个异常逼真的立体空间,效果极佳。旋转台的恰当运用,也很好地解决了动静表演的需求。
音乐剧《莫扎特》看了两遍,第一次一个人去的,第二次带孩子去的。记得看完后与孩子交流,问:“觉得怎么样?”答:“很有感染力!”问:“你觉得这样演人物传记和历史是不是有出入?”答:“你是读历史呢还是欣赏艺术呢?”问:“剧中想要表达的主题似乎多了些?”答:“我用剧中的话回答你,只要运用得当,就是用多少音符都没关系!”最后我这样问:“你现在还小,我买票带你来看,等你长大了,这样的演出你会买票看吗?”孩子回答:“当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