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互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是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后实现知识共同拥有与个性全面发展的过程,其实有时候让我们的课堂静下来,引导学生多一些倾听。多一些静读,多一些沉思,一定会呈现另一番精彩。
一、心灵,在静静地倾听中感悟
以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为例,课文导入部分,孙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我们来一起聆听这首不朽的二胡名曲。你准备用什么来听?
生:我准备用心听。
师:好的,同学们不仅用耳朵听,更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这首《二泉映月》吧!(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全场屏息静气悉心聆听。)
师: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让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阿炳一生的苦难。
师:你听到了苦难(板书:苦难)。你听到了什么?
生:这首曲子非常凄凉、坎坷、悲哀。
师:他听到了坎坷、凄凉、悲哀(板书:凄凉)。你听到了什么?
生:虽然阿炳的身世很凄凉,一生中充满了坎坷,但是阿炳在抗争。
师:(板书:抗争)还听到了什么?
生:对亲人的怀念。
师:还听到了对亲人的怀念(板书:怀念)。同学们,一首名曲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我们听到了苦难、凄凉、抗争和怀念。阿炳这位民间艺人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
生:(学生动情入境地轻读课文)。
试想,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靠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说教或学生热热闹闹地表演所能替代,所能达到的吗?
二、语言,在静静地阅读中积淀
请看一位老师对《望月》这第一、二自然段的处理。
师:清幽的夜空,明月高悬,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广袤的大地上,那么宁静,那么安详。夜深人静,文中的“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月下江景图,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
生:静心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读读你画的句子。
生1:“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安详”它本是形容人的神情的,一种温柔、从容的神情,用在月亮身上,让我们感觉月亮有了生命,像母亲般温柔、慈祥。
生2:“月光洒落在长江了,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月亮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江面。那跳动的光斑仿佛也有了生命,就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
生3:“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美极了。月亮是位了不起的艺术家,给芦荡、树林和山峰镀上了最美的色彩,剪出了最迷人的图案。
师:小结:月下的长江波光粼粼,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伴着音乐美美地读第二节。指名读,齐读。
从学生精彩的发言,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语言文字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中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积淀会不断增强,欣赏美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情感,在静静地思考中升华
如《月光启蒙》一课的结尾处,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吟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像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多年后,作者孙友田再次回到母亲身边,可母亲患了病,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望着我,只是一个劲地朝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同学们,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将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出示作者母亲的照片)学生神情专注,奋笔疾书。
师: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生1:妈妈,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您在月夜吟唱的那一首首民歌民谣,陪伴我的童年,伴随着我快乐成长。谢谢您,妈妈!
生2:(动情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您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生3:(哽咽着)妈妈,儿子多么想再听听您为我吟唱的那一首首明快、含蓄的民歌、童谣啊!可是,儿子再也听不到您那甜甜的嗓音了,现在,就让儿子为您唱一支心中的歌吧:“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师: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你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个人就是母亲;有一种爱,只顾奉献,不求任何回报,这种爱就叫母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吧!
下课了,我发现许多同学的眼睛湿润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知道孩子们都被课文中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好好地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让笑容永远绽放在母亲的脸上。
暂时的宁静并不是毫无生气的沉寂,它是形成新的高潮进行的酝酿与预热。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在静静地倾听中感悟心灵,在静静地阅读中积淀语言,在静静地思考中升华情感,因为许多时候“无声胜有声,静处亦精彩。”
责任编辑 王波
一、心灵,在静静地倾听中感悟
以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二泉映月》一课为例,课文导入部分,孙老师是这样进行教学的:
师: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我们来一起聆听这首不朽的二胡名曲。你准备用什么来听?
生:我准备用心听。
师:好的,同学们不仅用耳朵听,更用自己的整个心灵来听这首《二泉映月》吧!(播放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全场屏息静气悉心聆听。)
师: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让你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听到了阿炳一生的苦难。
师:你听到了苦难(板书:苦难)。你听到了什么?
生:这首曲子非常凄凉、坎坷、悲哀。
师:他听到了坎坷、凄凉、悲哀(板书:凄凉)。你听到了什么?
生:虽然阿炳的身世很凄凉,一生中充满了坎坷,但是阿炳在抗争。
师:(板书:抗争)还听到了什么?
生:对亲人的怀念。
师:还听到了对亲人的怀念(板书:怀念)。同学们,一首名曲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我们听到了苦难、凄凉、抗争和怀念。阿炳这位民间艺人为什么能够创作出这样动人的音乐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去读课文。
生:(学生动情入境地轻读课文)。
试想,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靠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说教或学生热热闹闹地表演所能替代,所能达到的吗?
二、语言,在静静地阅读中积淀
请看一位老师对《望月》这第一、二自然段的处理。
师:清幽的夜空,明月高悬,如水的月光静静地泻在广袤的大地上,那么宁静,那么安详。夜深人静,文中的“我”悄悄地走到江轮甲板上坐下来,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怎样的月下江景图,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
生:静心阅读第一、二自然段。
师:读读你画的句子。
生1:“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安详”它本是形容人的神情的,一种温柔、从容的神情,用在月亮身上,让我们感觉月亮有了生命,像母亲般温柔、慈祥。
生2:“月光洒落在长江了,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月亮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江面。那跳动的光斑仿佛也有了生命,就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
生3:“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美极了。月亮是位了不起的艺术家,给芦荡、树林和山峰镀上了最美的色彩,剪出了最迷人的图案。
师:小结:月下的长江波光粼粼,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让我们伴着音乐美美地读第二节。指名读,齐读。
从学生精彩的发言,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语言文字所营造的优美意境中了。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积淀会不断增强,欣赏美的能力不断提高。
三、情感,在静静地思考中升华
如《月光启蒙》一课的结尾处,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母亲不识字,却是我的启蒙老师。她在月光下吟唱的那些明快、流畅、含蓄、风趣的民歌民谣,使“我”展开了想像的翅膀,飞向诗歌的王国,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多年后,作者孙友田再次回到母亲身边,可母亲患了病,不认识自己的儿子了,望着我,只是一个劲地朝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同学们,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对母亲说些什么呢?请拿起手中的笔,将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吧!
(出示作者母亲的照片)学生神情专注,奋笔疾书。
师:你,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生1:妈妈,您是我的启蒙老师,是您在月夜吟唱的那一首首民歌民谣,陪伴我的童年,伴随着我快乐成长。谢谢您,妈妈!
生2:(动情地)“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您的恩情我一辈子也报答不完!
生3:(哽咽着)妈妈,儿子多么想再听听您为我吟唱的那一首首明快、含蓄的民歌、童谣啊!可是,儿子再也听不到您那甜甜的嗓音了,现在,就让儿子为您唱一支心中的歌吧:“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
师: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你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这个人就是母亲;有一种爱,只顾奉献,不求任何回报,这种爱就叫母爱。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吧!
下课了,我发现许多同学的眼睛湿润了。在与他们的交谈中我知道孩子们都被课文中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他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好好地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让笑容永远绽放在母亲的脸上。
暂时的宁静并不是毫无生气的沉寂,它是形成新的高潮进行的酝酿与预热。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在静静地倾听中感悟心灵,在静静地阅读中积淀语言,在静静地思考中升华情感,因为许多时候“无声胜有声,静处亦精彩。”
责任编辑 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