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爱弥儿》一书主要阐述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要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倡导教育要回归自然。我国由于家长、学校、教育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中小学减负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中小学“减负”问题的启示有: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教学;变儿童教育的主导者为引导者。
【关键词】爱弥儿;自然教育;中小学;减负
《爱弥儿》一书集中反映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全书分为五卷,以卢梭假想的儿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分别阐述了在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卢梭的教育思想经历岁月的淘洗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价值。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减负”的呼声此起彼伏,2019年两会召开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将减负进行到底。中小学阶段学业负担过重会对学生的身心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体制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而卢梭的自然教育所提倡的便是遵循自然规律,能为“减负”问题带来一些启示。
一、自然教育思想概述
(一)自然教育的目的
卢梭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味。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1]。
(二)自然教育的方法
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然发展。卢梭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要让孩子暴露在自然中,亲身感受一切来自自然的关爱和挑战,从而学会如何适应自然生长和保护自己。
(三)自然教育的内容
卢梭创造性地提出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分阶段地进行教学。两岁以前的婴幼儿应该尽可能自由的生长,不受襁褓的束缚,不受周围人恶习的影响,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两岁到十二岁这一期间的儿童应该进行感官教育,全身心感受外界的一切事物;十二岁到十五岁儿童通过感官教育已经对这个世界初具认知,伴随好奇心的滋长也产生了很多疑惑,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是智育;十五岁到二十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伴随生理的变化和知识的积累,欲望也日益增长。卢梭并认为欲望不是邪恶的,而是人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我们不能扼杀儿童的欲望。但人不能被欲望所驱使,满足欲望的同时还要学会爱,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儿童主要进行德育。
二、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原因探析
(一)家长过剩的“危机意识”
减负政策所倡导的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但家长作为儿童教育体系中最直观的利益相关者和监护人,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减负政策与家长的育人观念存在直接的冲突,无法得到家长的认同。这种“危机意识”是造成儿童课业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
(二)“分数至上”的人才标准
尽管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教育观念提出已久,但现实中分数依旧是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标准,应试教育体制下儿童、家长以及教师别无选择。升学压力和考试压力越来越低龄化,儿童从小就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下成长。尽管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中有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 有多方面的标准, 但在教育评价的实际操作中最硬的、最显性的指标是分数和升学率[2]。
(三)“学校职能”单一化
學校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传统社会里人们通过口耳相传, 言传身教习得生活的经验技巧, 随着文字成为知识载体, 学校的出现为人类提供系统知识学习的场所, 专业教师也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3]。学校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单一化,演变成知识加工厂,教师将知识进行加工,学生通过大量的背诵记忆将知识储存到脑海。随着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记忆量越来越大,学生负担也越来越大。
三、自然教育对中小学减负的启示
(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教学
基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内容,儿童自身的成长本身具有规律,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育应该符合客观规律。减负不是“一刀切”,而是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布置合理的任务并引导儿童完成,规范教学内容,减掉过多不合理的作业,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自然教育的方法是生活和实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无法将精力长时间集中在教室里、书本上。教学任务的选择可以适当多元化,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创新师生互动形式,将课堂带到教室外、带到大自然中、带到生活中,往往能更好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变儿童教育的主导者为引导者
中小学阶段的儿童教育充满了一股浮躁功利的气息,家长和老师更多地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童在将来能更好地发展。要彻底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从儿童教育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才能更好地适应儿童发展的需求,繁重的负担才能从孩子的肩头慢慢卸下。
参考文献:
[1]李平沤,译.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潘洪亮.对中小学“减负”问题的理性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02):41-44.
[3]宋树林.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6(10):5-7.
【关键词】爱弥儿;自然教育;中小学;减负
《爱弥儿》一书集中反映了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全书分为五卷,以卢梭假想的儿童爱弥儿为教育对象,分别阐述了在婴幼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时期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原则、内容和方法,卢梭的教育思想经历岁月的淘洗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价值。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重点,“减负”的呼声此起彼伏,2019年两会召开期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将减负进行到底。中小学阶段学业负担过重会对学生的身心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体制不符合学生成长的规律,而卢梭的自然教育所提倡的便是遵循自然规律,能为“减负”问题带来一些启示。
一、自然教育思想概述
(一)自然教育的目的
卢梭是启蒙运动的先驱,他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味。他认为人生来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状态下,人人都享受着这一天赋的权利,只是在人类进入文明状态之后,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特权和奴役现象,从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为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况,他主张对儿童进行适应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1]。
(二)自然教育的方法
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自然发展。卢梭认为,这种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实践,让孩子从生活和实践的切身体验中,通过感官的感受去获得他所需要的知识。他主张采用实物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对儿童进行劳动教育和自由、平等、博爱的教育,使之学会谋生的手段,要让孩子暴露在自然中,亲身感受一切来自自然的关爱和挑战,从而学会如何适应自然生长和保护自己。
(三)自然教育的内容
卢梭创造性地提出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而分阶段地进行教学。两岁以前的婴幼儿应该尽可能自由的生长,不受襁褓的束缚,不受周围人恶习的影响,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两岁到十二岁这一期间的儿童应该进行感官教育,全身心感受外界的一切事物;十二岁到十五岁儿童通过感官教育已经对这个世界初具认知,伴随好奇心的滋长也产生了很多疑惑,因此这一时期的教育主要是智育;十五岁到二十岁这一阶段的儿童伴随生理的变化和知识的积累,欲望也日益增长。卢梭并认为欲望不是邪恶的,而是人保持生存的主要工具,我们不能扼杀儿童的欲望。但人不能被欲望所驱使,满足欲望的同时还要学会爱,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儿童主要进行德育。
二、中小学学业负担过重原因探析
(一)家长过剩的“危机意识”
减负政策所倡导的是使学生获得全面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发展。但家长作为儿童教育体系中最直观的利益相关者和监护人,面对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环境,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减负政策与家长的育人观念存在直接的冲突,无法得到家长的认同。这种“危机意识”是造成儿童课业负担加重的重要原因。
(二)“分数至上”的人才标准
尽管素质教育、综合发展的教育观念提出已久,但现实中分数依旧是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标准,应试教育体制下儿童、家长以及教师别无选择。升学压力和考试压力越来越低龄化,儿童从小就处于一种竞争的环境下成长。尽管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中有一个完整的评估体系, 有多方面的标准, 但在教育评价的实际操作中最硬的、最显性的指标是分数和升学率[2]。
(三)“学校职能”单一化
學校的产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传统社会里人们通过口耳相传, 言传身教习得生活的经验技巧, 随着文字成为知识载体, 学校的出现为人类提供系统知识学习的场所, 专业教师也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帮助[3]。学校的职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单一化,演变成知识加工厂,教师将知识进行加工,学生通过大量的背诵记忆将知识储存到脑海。随着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记忆量越来越大,学生负担也越来越大。
三、自然教育对中小学减负的启示
(一)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分阶段教学
基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内容,儿童自身的成长本身具有规律,我们对儿童进行教育应该符合客观规律。减负不是“一刀切”,而是在儿童发展的不同时期布置合理的任务并引导儿童完成,规范教学内容,减掉过多不合理的作业,增加体育锻炼等方式。自然教育的方法是生活和实践,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无法将精力长时间集中在教室里、书本上。教学任务的选择可以适当多元化,借助信息技术环境,创新师生互动形式,将课堂带到教室外、带到大自然中、带到生活中,往往能更好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求知欲,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变儿童教育的主导者为引导者
中小学阶段的儿童教育充满了一股浮躁功利的气息,家长和老师更多地充当主导者的角色,在家长和老师的眼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童在将来能更好地发展。要彻底解决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应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从儿童教育的主导者转变为引导者,才能更好地适应儿童发展的需求,繁重的负担才能从孩子的肩头慢慢卸下。
参考文献:
[1]李平沤,译. 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潘洪亮.对中小学“减负”问题的理性思考[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0(02):41-44.
[3]宋树林.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有效解决路径研究[J].河南教育(高教),201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