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竞争机制,激活英语课堂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3333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英语课堂中运用竞争机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品质,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但是,教师应注意正確引导,避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英语课堂;竞争机制;主动性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出发点,探索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适当运用竞争机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建愉快的学习氛围,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趣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兴趣越高,学习的效果越明显,记忆的效果也最好。反之,如果只是简单地、干巴巴地教给他们单词,然后翻译出单词的意思,他们不但不爱听,而且记忆的效果也不好。运用竞争机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处于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笔者把全班学生划分为六个小组,这六组学生分别有组名和口号,是一个小集体。笔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给守纪律、爱发言的学生加分,违反纪律的减分,最后评出优胜组。这样一来,学生为了能评上优胜组,发言时积极踊跃,学新单词时认真跟读。通过比赛的方式,看谁学得快,发音准,学生能积极配合,效果较好。运用竞赛的方法,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潜能生树立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要释放潜能,就必须进行激发,而竞争是激发潜能的最好手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合理的竞争内容,不能只关注优等生,更要关注潜能生。例如,讲解“My friends”时,让学生根据体貌特征形容自己的好朋友。谁都有自己的好朋友,许多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也纷纷举手参与活动。
  对话表演是许多学生最不愿做的练习,他们课下没有认真预习,对“let’s talk”的内容不熟练,课堂上自然畏惧表演,尤其是大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由此,笔者采取竞争的方法,每组评选“最佳组合”或“最佳演员”。为了得到这些头衔,这部分学生学习时更认真用心了。每当他们举手要求表演的时候,笔者总是及时鼓励他们。当他们表演完毕,笔者也会肯定他们的努力,并针对情况给他们奖励。这样,他们体会到了成功的滋味,增强了自信心。这种方式使每位学生为自己小组的目标而奋斗,在集体的胜利中增强团结合作意识,形成集体荣誉感。
  三、增强教学的互动性,让学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小学阶段高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但不太稳定,难以持久,有求新、求奇的心理,采用鼓励、竞争的办法,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求知欲。
  在复习阶段,学生的注意力有些涣散,如果让他们自由复习,很多学生会开小差,或者做小动作。怎样才能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让他们积极复习?笔者在课堂上经常组织竞赛活动,如“单词小擂台”“对话大比拼”等,让学生选择一位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竞争对手”,一对一展开较量。优秀的学生本身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们不断与“对手”较量,想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平时懒散一点的学生,也不甘落后。通过这种方式,所有学生都能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水平。
  实践证明,竞争机制融入教学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竞争机制可以有效改善课堂的气氛及教学的效果,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获取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教师应该加强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掌握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多学习,多思考,敢于创新。
  参考文献:
  丁永红.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J].宁夏教育,2008(2).
其他文献
摘 要: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教材的解读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及素养,会出现理解不够准确的情况,导致知识讲解深度不够、知识覆盖面窄和课堂氛围不活跃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新课改;思想政治课;专业素养  部分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教材的解读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及素养,会出现理解不够准确的情况,导致知识讲解深度不够、知识覆盖面窄和课堂氛围不活跃
期刊
摘 要:小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学在学生思维能力训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训练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措施  新课标指出,小学生应当初步掌握并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对日常生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同时逐步增强运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  一、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1
期刊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多变的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学习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学习。本文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展开具体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初中阶段的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其内容更加系统深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优化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
期刊
摘 要:要提高中医教学水平,就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围绕中医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展开分析和讨论,首先介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意义,然后提出在教学中采用怎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医教学;学习兴趣;有效方式  中医教学实践性较强,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具备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帮助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为了提高中医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当中应该采用合理教学的方式,改变传
期刊
摘 要:“现代徒弟制”的实施,不但能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还能让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本文以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探索“现代徒弟制”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电子技术;现代徒弟制;教学模式  “现代徒弟制”是以企业为主体,以职业学校为基础,校企双方分工合作,各展所长,共同育人,共担风险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笔者以电子技术专业为例,探讨职业学校“现代徒弟制”的实施方案。  一、“现代徒弟制”人
期刊
摘 要:物理是重要的基础自然科学,学生掌握物理知识将对未来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实验教学法是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教学手段,对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自觉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本文主要从促进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  一
期刊
摘 要:工艺美术专业性强、学习周期长。本文以小学综合实践拓展课程“风筝”为例,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教学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传统工艺传承的现代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传统工艺;综合实践拓展课程;传承与创新  一、综合实践之探根求源  1. 在工艺技术学习中探源  对于非遗项目来说,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对文化的理解。传承风筝技艺不僅要学习风筝的制作过程,更多的还要回到初心,探求根源,了解风筝文化的起
期刊
摘 要: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的密切合作。本文从家园合作的角度出发,探究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家园合作;策略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幼儿身心发展迅速,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与幼儿联系最紧密的是家庭和幼儿园,只有将两者密切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
期刊
如果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那么有效的数学练习就是数学学习必备的“保健操”。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练习课的重要性,做到“三思而后行”,真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思“内容”  练习课的教学内容要“求精”。教师在确定练习内容时首先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要深入钻研教材,确定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重点,精选习题;二要深入研究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將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反馈相结合,做到有针对性;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有效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重点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渗透方法  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动力与热情的激发。“灌输式”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新课程理念下,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