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的探析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社会快速发展、激烈竞争的今天,人们要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就必须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基础做保证。“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提出,不仅很现实,而且具有较丰富的人生内涵。体育锻炼不仅能塑造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响到体育锻炼的行为。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过程,对今后个人的发展能奠定牢固基础。在大学阶段体育意识的形成以及锻炼行为的养习, 将直接影响着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本文试就在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研与分析,为培养人才和落实素质教育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许昌市三所高校即许昌学院、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和许昌电气职业学院的29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不包括体育专业的学生),人数分别为190人、60人和40人。
  2.2 问卷调查法:问卷采用学者毛荣建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该量表包含8类共70 个题目,同时还配用体育锻炼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回收有效问卷274份,其中,男生153人,女生121人;来自农村的学生188名,占67.4%,来自城市的学生86名,占32.6%。
  2.3 统计分析法:对获得的相关材料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计算,并分别进行归类、比较、分析等。
  2.4 走访访谈法:实地对在校大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并就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分析
  表1 男女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分值统计
  体育锻炼态度 M值
  男生女生 t值 p值
  行为态度类(8-40分)
  目标态度类(12-60分)
  行為认知类(7-35分)
  行为习惯类(10-50分)
  行为意向类(8-40分)
  情感体验类(10-50分)
  行为控制感类(8-40分)
  主观标准类(7-35分)
  态度总得分(70-350分) 32 30
  50 48
  30 28
  35 30
  30 27
  36 32
  31 25
  13 15
  257235 2.217
  2.273
  2.221
  2.431
  2.412
  2.432
  2.656
  2.323
  2.613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通过表1看出,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各类得分均高于我校女大学生(主观标准除外),并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这表明男生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认识和评价情况比女生要好,而且男学生也比女大学生生更愿意和更自觉的进行体育锻炼;从情感体验的得分中,男生比女生更能感受到体育锻炼带给自己的丰富情感;男生不仅控制力比女生要好,而且受外界的影响也较小,更能比女大学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
  从实践中得知,由于男女之间存在着生理、心理、表征等方面的不同,使男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出现显著差异。从学校教育的因素分析,要加强对女学生的健康教育,并组织开展富有成效地、能吸引她们积极参与的体育活动,在场地设施等方面给予有效配备,使更多的女学生大胆地加入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去。
  2.2 不同地域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分析
  表2不同地域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分值统计
  体育锻炼态度 M值
  城市农村 t值 p值
  行为态度类(8-40)
  目标态度类(12-60)
  行为认知类(7-35)
  行为习惯类(10-50)
  行为意向类(8-40)
  情感体验类(10-50)
  行为控制感类(8-40)
  主观标准类(7-35)
  态度总得分(70-350) 32 30
  49 48
  31 29
  34 34
  28 28
  35 34
  28 29
  13 12
  250244 1.387
  1.389
  1.371
  1.297
  1.382
  1.377
  1.094
  1.085
  1.287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不同来源地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的各项平均得分不同,但他们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P > 0.05)。城市学生有五类内容略高于农村学生,但相差很少;在行为习惯类和行为意向类方面趋于一致;在行为控制感类低于农村学生。
  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不存在显著差异的原因一是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普遍开展,信息开放,国民的健身意识都在增长;二是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对体育锻炼的投入也逐渐加大,城乡之间的差别逐渐缩小;三是各级各类学校都注重了素质教育,促进了学生身体锻炼;四是通过大学教育和实践,逐步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有意识地通过体育锻炼提升自己的“资本”。
  2.3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分析
  所调研的许昌三所高校基本上都是一年级开设体育课,其他阶段没有开设体育课或用其他形式替代,我们也对一年级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进行比较分析。
  表3 不同年级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分值统计
  体育锻炼态度 M值
   一年级其他年级 t值 P值
  行为态度类(8-40)
  目标态度类(12-60)
  行为认知类(7-35)
  行为习惯类(10-50)
  行为意向类(8-40)
  情感体验类(10-50)
  行为控制感类(8-40)
  主观标准类(7-35)
  态度总得分(70-350) 32 33
  45 47
  26 28
  36 33
  33 30
  33 32
  28 27
  11 12
  246242 1.831
  1.865
  1.896
  2.207
  2.140
  1.843
  1.941
  1.845
  1.953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P > 0.05
  通过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统计分析,高年级学生在对体育锻炼态度的认识和评价上比一年级学生高,但是不明显;而在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和情感体验方面,高年级学生的平均得分不如一年级学生;从行为控制感和主观标准看,一年级学生不但比高年级学生在体育锻炼时具有控制力,也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通过个别访谈也了解到,在校学生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和评价是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增加的,但由于高年级学生存在较多的学习、考研、实习及就业压力,在实际进行身体锻炼方面不如一年级学生好。这表明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是除了受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以外,还受到身处环境的影响。
  2.4 促进参加锻炼的动因分析
  表4 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因素统计
  正面影响因素 人数 排名 负面影响因素 人数 排名
  自身兴趣
  学校体育
  朋友或家人
  大众传媒等
  其它原因
  患病以后 102
  64
  52
  49
  5
  2 1
  2
  3
  4
  5
  6 组织少、不会方法
  没有活动兴趣
  学习紧没时间
  体育设施不夠
  其他原因
  体质限制 62
  46
  43
  23
  8
  3 1
  2
  3
  4
  5
  6
  在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正面因素中,自身体育兴趣占第一,学校体育引导排第二位,朋友或家庭成员影响位居第三;大众传媒影响的排第四位等。由此可见,除了学生自身喜欢体育外,学校的体育课和组织体育活动影响较大,我们不妨在这负面多下功夫。另外传媒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学校要为学生多提供观尚条件,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促进作用。
  在负面影响因素中,排列在第一位的是组织少、不懂方法,这部分人是愿意参加活动的,就看怎么去组织了,要发挥学校、老师、社团、学生干部、体育骨干的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排在第二位的是没兴趣,主要是女学生居多,要采取办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有时可以严格要求,促进他们锻炼。 对由于学习压力大,没有时间的问题也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特别是对高年级和毕业年级来说,学校应当对这部分人采取有针对性的组织和开展适宜的活动,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3结语
  3.1 在校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基本处于良好水平,即“积极态度”。不同性别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体育锻炼态度比女生好;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差异性不明显,一年级学生与高年级学生的体育锻炼态度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总体来说不明显。
  3.2 自身对体育的兴趣、学校体育的引导、朋友和家人影响以及大众传媒等因素是促使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因。加强组织辅导、加强体育宣传、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体育活动应引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
  3.3 要做好学校体育工作就应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体育意识的形成和健身技能的熟练,是大学生今后可持续发展基础,这不仅是学校育人的使命,也是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翔等. 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研究现状[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 (3)
  [2]刘一民等. 我国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1,(1)
  [3]潘治贤等.辽宁省大学生体育态度、兴趣和动机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6)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中考语文试卷一般是由语言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在这三部分中作文的比例占50%。作文这一块是中考语文试卷中最重、最大的一个板块,是学生中考成败绝战的一个重要阵地。那么,如何引導学生抓住中考语文作文这一关键的环节呢?   一、激发情感,培养兴趣  道理上学生们都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因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也就是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的运
期刊
现今高考数学,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热点,也是学生们解题中比较棘手的问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系统循环教学发现,关于不等式恒成立方面的常见易混问题可以简单地罗列如下:  问题一:两个字母,何为“参数”,何为“自变量”  例1 :(1)已知不等式 对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已知不等式 对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解析:(1)习惯的把 作为自变量, 作为参数。  法一:转换求函
期刊
善教会学,培养能力已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主旋律,因此,为了改变课堂教学“高耗 低效”的弊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本人就“导学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撰文以飨同仁。   “导学式”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调节师生的情感,创设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创设问题环境,设计导学提纲),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参与
期刊
世上的事物都是相互发生着一定的联系,音乐、文学、美术,从古至今它们之间一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在多年的教学研究中,我充分利用音画交融,视听互补,语音相通,音响互补,利用通感,即兴创作,激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并遵循教学的规律,为学生提供音乐实践的舞台,循循善诱,启迪学生的智慧,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着手,达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会学,乐学,做到促类
期刊
在学生心中,他是一位可亲的好老师;  在同事心中,他是一位可敬的好兄长;  在同行心里,他是一位敬业的实干家;  他爱学生、爱事业,在教书育人中谱写着自己人生的乐章。  他把事业和生命融为一体,在教学这块热土上,始终辛勤地耕耘,执著地追求。  他,就是“全国百名优秀校长”、“全国模范教师”、“中国时代模范人物”、“广东省劳动模范”、“南粤山区优秀教师”、紫金县附城中学校长——刘子增。  当他连续两
期刊
“丰富学生的语文积累”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  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根据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等心理特点,通过课外作业的设计、批改与反馈,让学生有趣味地进行语言积累,通过积累作业训练学生思维品质的敏锐性、深刻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呢?    一、作业形式的趣味性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这就要求我们老师
期刊
一、导言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词汇的贫乏不仅会影响学生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还会碍制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而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仅仅影响到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表明词汇是他们学习英语过程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做过各种尝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词汇学习效率,并取得很大成效,但在英语教学中对如何进行词汇教学讨论的并不多。在日常的教学中大部分教师
期刊
随着年级的升高,一般而言,由于知识的不断延伸,在数学学习中出现困难的学生会逐步增加。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转化数学学困生便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下面就谈一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转变观念,树立所有的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  传统的教育有形无形地将学生分成好、中、差三类,以施于不同等级的教育。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的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早期所表现出来
期刊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份,科学合理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提问设计如何?不仅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思路,而且折射出其教学的艺术。但在现实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存在着很多低效甚至无效的现象。笔者结合本人教学实践与教研活动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对信息技术课堂如何设计提问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设问导入 适时提问 误区设问 逐步设问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起点,思维能力是智力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成部分,在促进和推动学生学习能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文章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以人为本 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的起点,作为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成部分,在促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