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们从相逢、相识到相知、相恋,纯属偶然。他是一个秀才,经常与几个同窗在学舍读书,虽然才二十岁,却才华横溢,不但松江一府,连整个嘉兴路也小有名气了。她年方十七艳丽过人,虽然是官妓的女儿,却守身如玉,别说肌肤之亲,那些达官贵人、富商大贾即使花了上百两银子,想见她一面也不容易。
学舍的后园有一座会景楼,新秋雨后的一天,他与同窗在楼上小酌,清风徐拂,送来阵阵悠扬的丝竹之声,几个青年才俊雅兴顿发,他首先铺笺挥毫,赋诗一首。大家正在传阅欣赏,忽然一个小厮来报:玉堂先生大驾光临!玉堂是他们的老师,大家连忙整衣下楼迎接,他将诗笺揣进怀里,跟着下了楼。老师上得楼来,赞一声“诸位雅兴不浅呐”,便坐下陪大家一边闲聊,一边同饮。师生同乐,大家七嘴八舌,唯独他犹如怀揣一只顽皮的小兔子,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万一哪个多嘴多舌的同窗向老师提起作诗一事,老师定会索要观看,岂不是要被老师责怪自己荒废学业么?于是,他假托出恭,悄悄将诗笺揉成一团,朝楼墙外扔去。
墙外的一条小巷,正是官妓们的居住之地,她家也有一座高楼,叫对景楼。那天她正坐在楼上刺绣,看见一个纸团飘然而下,就吩咐丫鬟去拾起来,拿上楼。她铺开细读,赞不绝口:“如此清丽脱俗的诗句,除了李玉郎,谁能写得出!听说他尚未议婚,倘若苍天有眼,能与他结为伉俪,我也不枉此生了!”于是用罗帕一方,依据原诗的韵律,和诗一首,瞄着李玉郎从墙下经过时,将罗帕扔了过去。
李玉郎拾起罗帕,展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不仅字迹娟秀,才情亦令人赞叹不已。心想,原诗“闲登快阁一凭栏,江山浩渺双眸宽”,她和“重重花影上雕栏,体瘦翻嫌舞袖宽”;我说“独坐无言心自评,不是寻常风月情”,她和“颠来倒去用心评,方信多情识有情”;我吟“狂生对此襟怀开,邀友分题共举杯”,她对“半方罗帕卷还开,留取当年捧玉杯”。久闻名妓张丽容不但天姿国色,而且才气压过多少须眉男子,不是她,還有谁!
会景楼与对景楼之间有一座由太湖石垒成的假山,李玉郎攀上山顶,张丽容正独坐楼上。这一次相见,彼此方知:岂但男才女貌,女亦有才,男亦有貌,相互吸引,两情相悦,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李玉郎首先打破了沉默:“姑娘的一颦一笑,都能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你就是张丽容吧?”
丽容微微点头:“正是。拜读大作,我私下里揣摩,阁下也非李玉郎莫属了。”李玉郎也连连点头,两人相视而笑,又侃侃而谈,果然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丽容笑着问玉郎:“奴家早已听说,你的才华与德行都是首屈一指的,又听说你选择伉俪相当苛刻,百不一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玉郎微微一笑,答道:“佳人已难得,才女更难求。倘若早点遇到像你这般才华与容貌的,我哪里还敢提‘选择’二字,能够侥幸获得姑娘的芳心,简直是三生有幸了!”话已挑明,两人都喜不自胜,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于是很快就约定:非他不嫁,非她不娶。
既然两人都有点名声,才子佳人巧相逢,这偶然相遇,后面的事又岂能预料到呢!
当天回家,李玉郎就兴冲冲地将与张丽容相识相知的经过告诉了父母,希望将她娶进门来。哪知李父一口拒绝,理由是:咱们家书香门第,怎能让一个妓女进门?虽然李玉郎一再说明,张母只是一个歌舞艺伎,丽容更是早就发誓嫁一位读书郎君,从未沾染风尘,何况她知书识礼又多才多艺,书画诗文均堪称一时之绝,孩儿若娶了她,对学业也大有帮助呢。可是李父仍然认为,尽管张丽容的志操令人钦佩,可是读书人家最讲究名声,倘若娶她为妻,将来子孙们也没脸见人呐!
这也难怪,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尤其是对读书人来说,“名声”太重要了,往往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呢!于是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事情竟然拖了将近一年,李玉郎不但学业荒废,整天恍恍惚惚,渐渐地茶饭不思,犹如生了大病。那边张丽容也日渐憔悴,对母亲声称:除了李玉郎,誓不出嫁。
李父李母与丽容的母亲都请医用药,可是,无论名医也好,药石也罢,如何诊治得了心病?两个年轻人的病势仍然日见沉重。李父毕竟是疼爱儿子的,最后终于让了步,啐骂一声:“傻小子,你竟然当真要为她殉情么?罢,罢,罢!为父拼掉这张老脸,依了你了!”于是请媒人,下聘礼,很快就与张家订下了婚期。小两口喜出望外,病体也都不药而愈,都掰着指头盼望那即将到来的大喜日子。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晴朗的天空忽然爆出一个霹雳!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至元年间,右宰相伯颜独揽了朝中大权。他非常贪财,地方官任满,倘若不献上万两白银,必会遭到贬黜。
嘉兴路参政阿鲁台任期已满,准备到京城接受考核,他当了九年地方官,宦囊中的银子尚未满千两。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下属对他说:“右相家中钱财货物堆积如山,大人即使筹备了上万两银子,也只是不被贬黜而已,并不能获得他的青睐。江南多美女,大人如从属下各府县选买两三个色艺双绝的官妓,只需花三四百两银子,再花二三百两银子替她们打扮一番,献给右相,定能博得他的欢心。”
阿鲁台一听有理,就以右相伯颜的名义,行文到属下各府县,选了两位美女,而第一位就是张丽容。李家父子急坏了,多方奔走,荡尽了家财,仍然无济于事。
这一天,官府逼迫张丽容母女登舟启行。丽容深知难脱厄运,托人带给李玉郎一首七言绝句:“死别生离莫怨天,此身已许入黄泉。愿郎珍重休悬望,拟待来生续此缘。”
上船以后,张丽容就开始绝食,决心以身殉情。张母流着泪对女儿说:“孩儿啊,你决心一死,固然是替李郎守节,可是我做娘的势必要遭受阿鲁台的毒害了。”
为了母亲,丽容这才稍微吃些东西。阿鲁台一行由长江进入运河,迤逦北行。李玉郎哪能割舍得下丽容,一路徒步追随,船行他也行,船停他就伏在水边,整夜整夜地哀哀啼哭。伤痛之情,连行路之人也深为感动。
就这样过了将近两个月,船行至山东临清境内时,李玉郎已风餐露宿三千多里,足底磨破了老茧,寒风吹裂了肌肤,蓬头垢面,一个风度翩翩的文弱书生憔悴困顿,犹如乞丐,早已没了人形。 这天清晨,丽容从船板的缝隙中看到了他,见心上人已被折磨成这个模样,痛号一声,顿时晕厥于地。张母急忙用姜汤灌救,好一阵才悠悠苏醒。丽容长叹一声,又挣扎着苦苦哀求船夫去转告玉郎道:“我之所以还活着,只是因为母亲尚未脱身。一旦母亲脱身,我即刻就会命归黄泉。李郎不必如此自苦,赶快回家去吧。你即使为我而死,也于事无补,反而增加我的痛苦啊!”李玉郎听了,仰天痛号数声,又口吐鲜血,跌仆于地。船夫上前一看,已是气绝身亡。
几个船夫看他实在太可怜了,一起上前,铲开泥土,将他埋于岸边。這天夜里,丽容再也忍受不住,也在船舱中自缢身亡。
阿鲁台闻报,勃然大怒道:“我以锦衣玉食,送你到极为尊贵的处所,让你享尽人间富贵,你却眷恋一个贫寒的儒生,真是一个不识好歹的贱人!”遂命令船夫剥掉她的衣服首饰,将尸体投于岸边焚化。船夫哪敢违抗,只得遵命而为。
大火过后,却见玉容的那颗心依然如故,并未被火焚毁。船夫好生奇怪,上前用脚一踏,忽然看见心内有一个小人儿,只有手指那么大。用水一洗,颜色如金坚硬如石,衣服、帽子、眉毛、头发全都具备,活脱脱一个李玉郎,只是不能动弹、不会说话而已。
船夫拿着小人儿禀告阿鲁台,阿鲁台也惊讶不已:“咦,太奇怪了!这是精诚所至,情感所化啊!”不停地赞叹、赏玩,简直有点爱不释手了。身边的人都说:“既然女孩儿的心是这个样子,那个穷酸秀才的心恐怕也是这个样子,大人何不也看一看呢?”
阿鲁台觉得有理,就吩咐将李玉郎的尸体挖出来焚化。果然,他的心中也有一个小人儿,一样的金黄色,一样的坚硬如石,而容貌妆束,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张丽容!阿鲁台大喜道:“我虽然使这两人死于非命,却得到了这样的稀世珍宝。将此宝献给右相,还有什么奇珍异宝能与之媲美呢!”于是用锦囊包裹,贮入香木盒中,题上“心坚金石之宝”六个字,小心翼翼地藏在自己身边。有了好心情,阿鲁台对下人们也“宽厚”多了,先是给张母一大锭银子,听任她替张丽容与李玉郎收葬遗骸、办理丧事,然后又给了与丽容一齐北上的另一个女子以路费,打发她回家。阿鲁台自己则日夜兼程,急于进京献宝求赏。
没几天到了京城,阿鲁台在拜见伯颜时献上香木盒,并细细叙述了自己得宝的经过。伯颜大喜,打开木盒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哪里有什么宝贝,分明是一团瘀血,而且腥气刺鼻,使人难以靠近。
伯颜气坏了,立即召来刑部官员,吩咐道:“阿鲁台夺人之妻,使一对民间夫妇双双死于非命,自知罪恶深重,故意用这些腥秽肮脏的东西来蛊惑我,企图逃避刑罚。像这种欺上瞒下的害民之贼,万万不可轻易饶恕!”立即将他关进了牢狱。
刑部官员对那团瘀血细细分析后,禀报伯颜道:“如果男女之间有一段坚贞不渝、刻骨铭心的感情,却始终未能两情相谐、结为姻缘,往往便凝聚成这样的形状。而一旦两颗心合在一处,则情已遂,气已伸,郁积于心中的怨忿得以消解,就仍然恢复成一团瘀血了。阿鲁台所遇到的,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吧?”
刑部官员的潜台词是,阿鲁台并非有意冒犯您右相,您就饶了他吧。或许,刑部官员心中还在暗笑:你伯颜此刻摆出一副为民做主、替百姓申冤的面孔,可是,当初不就是你荒唐地向皇上提议,要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吗?幸亏皇上没有依你,不然,不是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冤死于你的手中么!
当然,即使刑部官员有这种想法,这种话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口的。结果是,伯颜仍然怒气未息,还是将阿鲁台杀掉了。不过,伯颜本人的结局也不妙,他的专权引起元顺帝的不满,至元六年,终于被顺帝设计夺了大权,贬逐而死。
学舍的后园有一座会景楼,新秋雨后的一天,他与同窗在楼上小酌,清风徐拂,送来阵阵悠扬的丝竹之声,几个青年才俊雅兴顿发,他首先铺笺挥毫,赋诗一首。大家正在传阅欣赏,忽然一个小厮来报:玉堂先生大驾光临!玉堂是他们的老师,大家连忙整衣下楼迎接,他将诗笺揣进怀里,跟着下了楼。老师上得楼来,赞一声“诸位雅兴不浅呐”,便坐下陪大家一边闲聊,一边同饮。师生同乐,大家七嘴八舌,唯独他犹如怀揣一只顽皮的小兔子,心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万一哪个多嘴多舌的同窗向老师提起作诗一事,老师定会索要观看,岂不是要被老师责怪自己荒废学业么?于是,他假托出恭,悄悄将诗笺揉成一团,朝楼墙外扔去。
墙外的一条小巷,正是官妓们的居住之地,她家也有一座高楼,叫对景楼。那天她正坐在楼上刺绣,看见一个纸团飘然而下,就吩咐丫鬟去拾起来,拿上楼。她铺开细读,赞不绝口:“如此清丽脱俗的诗句,除了李玉郎,谁能写得出!听说他尚未议婚,倘若苍天有眼,能与他结为伉俪,我也不枉此生了!”于是用罗帕一方,依据原诗的韵律,和诗一首,瞄着李玉郎从墙下经过时,将罗帕扔了过去。
李玉郎拾起罗帕,展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不仅字迹娟秀,才情亦令人赞叹不已。心想,原诗“闲登快阁一凭栏,江山浩渺双眸宽”,她和“重重花影上雕栏,体瘦翻嫌舞袖宽”;我说“独坐无言心自评,不是寻常风月情”,她和“颠来倒去用心评,方信多情识有情”;我吟“狂生对此襟怀开,邀友分题共举杯”,她对“半方罗帕卷还开,留取当年捧玉杯”。久闻名妓张丽容不但天姿国色,而且才气压过多少须眉男子,不是她,還有谁!
会景楼与对景楼之间有一座由太湖石垒成的假山,李玉郎攀上山顶,张丽容正独坐楼上。这一次相见,彼此方知:岂但男才女貌,女亦有才,男亦有貌,相互吸引,两情相悦,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于是李玉郎首先打破了沉默:“姑娘的一颦一笑,都能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你就是张丽容吧?”
丽容微微点头:“正是。拜读大作,我私下里揣摩,阁下也非李玉郎莫属了。”李玉郎也连连点头,两人相视而笑,又侃侃而谈,果然是情投意合、心心相印。丽容笑着问玉郎:“奴家早已听说,你的才华与德行都是首屈一指的,又听说你选择伉俪相当苛刻,百不一成。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玉郎微微一笑,答道:“佳人已难得,才女更难求。倘若早点遇到像你这般才华与容貌的,我哪里还敢提‘选择’二字,能够侥幸获得姑娘的芳心,简直是三生有幸了!”话已挑明,两人都喜不自胜,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慨,于是很快就约定:非他不嫁,非她不娶。
既然两人都有点名声,才子佳人巧相逢,这偶然相遇,后面的事又岂能预料到呢!
当天回家,李玉郎就兴冲冲地将与张丽容相识相知的经过告诉了父母,希望将她娶进门来。哪知李父一口拒绝,理由是:咱们家书香门第,怎能让一个妓女进门?虽然李玉郎一再说明,张母只是一个歌舞艺伎,丽容更是早就发誓嫁一位读书郎君,从未沾染风尘,何况她知书识礼又多才多艺,书画诗文均堪称一时之绝,孩儿若娶了她,对学业也大有帮助呢。可是李父仍然认为,尽管张丽容的志操令人钦佩,可是读书人家最讲究名声,倘若娶她为妻,将来子孙们也没脸见人呐!
这也难怪,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尤其是对读书人来说,“名声”太重要了,往往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呢!于是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事情竟然拖了将近一年,李玉郎不但学业荒废,整天恍恍惚惚,渐渐地茶饭不思,犹如生了大病。那边张丽容也日渐憔悴,对母亲声称:除了李玉郎,誓不出嫁。
李父李母与丽容的母亲都请医用药,可是,无论名医也好,药石也罢,如何诊治得了心病?两个年轻人的病势仍然日见沉重。李父毕竟是疼爱儿子的,最后终于让了步,啐骂一声:“傻小子,你竟然当真要为她殉情么?罢,罢,罢!为父拼掉这张老脸,依了你了!”于是请媒人,下聘礼,很快就与张家订下了婚期。小两口喜出望外,病体也都不药而愈,都掰着指头盼望那即将到来的大喜日子。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晴朗的天空忽然爆出一个霹雳!
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至元年间,右宰相伯颜独揽了朝中大权。他非常贪财,地方官任满,倘若不献上万两白银,必会遭到贬黜。
嘉兴路参政阿鲁台任期已满,准备到京城接受考核,他当了九年地方官,宦囊中的银子尚未满千两。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个下属对他说:“右相家中钱财货物堆积如山,大人即使筹备了上万两银子,也只是不被贬黜而已,并不能获得他的青睐。江南多美女,大人如从属下各府县选买两三个色艺双绝的官妓,只需花三四百两银子,再花二三百两银子替她们打扮一番,献给右相,定能博得他的欢心。”
阿鲁台一听有理,就以右相伯颜的名义,行文到属下各府县,选了两位美女,而第一位就是张丽容。李家父子急坏了,多方奔走,荡尽了家财,仍然无济于事。
这一天,官府逼迫张丽容母女登舟启行。丽容深知难脱厄运,托人带给李玉郎一首七言绝句:“死别生离莫怨天,此身已许入黄泉。愿郎珍重休悬望,拟待来生续此缘。”
上船以后,张丽容就开始绝食,决心以身殉情。张母流着泪对女儿说:“孩儿啊,你决心一死,固然是替李郎守节,可是我做娘的势必要遭受阿鲁台的毒害了。”
为了母亲,丽容这才稍微吃些东西。阿鲁台一行由长江进入运河,迤逦北行。李玉郎哪能割舍得下丽容,一路徒步追随,船行他也行,船停他就伏在水边,整夜整夜地哀哀啼哭。伤痛之情,连行路之人也深为感动。
就这样过了将近两个月,船行至山东临清境内时,李玉郎已风餐露宿三千多里,足底磨破了老茧,寒风吹裂了肌肤,蓬头垢面,一个风度翩翩的文弱书生憔悴困顿,犹如乞丐,早已没了人形。 这天清晨,丽容从船板的缝隙中看到了他,见心上人已被折磨成这个模样,痛号一声,顿时晕厥于地。张母急忙用姜汤灌救,好一阵才悠悠苏醒。丽容长叹一声,又挣扎着苦苦哀求船夫去转告玉郎道:“我之所以还活着,只是因为母亲尚未脱身。一旦母亲脱身,我即刻就会命归黄泉。李郎不必如此自苦,赶快回家去吧。你即使为我而死,也于事无补,反而增加我的痛苦啊!”李玉郎听了,仰天痛号数声,又口吐鲜血,跌仆于地。船夫上前一看,已是气绝身亡。
几个船夫看他实在太可怜了,一起上前,铲开泥土,将他埋于岸边。這天夜里,丽容再也忍受不住,也在船舱中自缢身亡。
阿鲁台闻报,勃然大怒道:“我以锦衣玉食,送你到极为尊贵的处所,让你享尽人间富贵,你却眷恋一个贫寒的儒生,真是一个不识好歹的贱人!”遂命令船夫剥掉她的衣服首饰,将尸体投于岸边焚化。船夫哪敢违抗,只得遵命而为。
大火过后,却见玉容的那颗心依然如故,并未被火焚毁。船夫好生奇怪,上前用脚一踏,忽然看见心内有一个小人儿,只有手指那么大。用水一洗,颜色如金坚硬如石,衣服、帽子、眉毛、头发全都具备,活脱脱一个李玉郎,只是不能动弹、不会说话而已。
船夫拿着小人儿禀告阿鲁台,阿鲁台也惊讶不已:“咦,太奇怪了!这是精诚所至,情感所化啊!”不停地赞叹、赏玩,简直有点爱不释手了。身边的人都说:“既然女孩儿的心是这个样子,那个穷酸秀才的心恐怕也是这个样子,大人何不也看一看呢?”
阿鲁台觉得有理,就吩咐将李玉郎的尸体挖出来焚化。果然,他的心中也有一个小人儿,一样的金黄色,一样的坚硬如石,而容貌妆束,则是一个栩栩如生的张丽容!阿鲁台大喜道:“我虽然使这两人死于非命,却得到了这样的稀世珍宝。将此宝献给右相,还有什么奇珍异宝能与之媲美呢!”于是用锦囊包裹,贮入香木盒中,题上“心坚金石之宝”六个字,小心翼翼地藏在自己身边。有了好心情,阿鲁台对下人们也“宽厚”多了,先是给张母一大锭银子,听任她替张丽容与李玉郎收葬遗骸、办理丧事,然后又给了与丽容一齐北上的另一个女子以路费,打发她回家。阿鲁台自己则日夜兼程,急于进京献宝求赏。
没几天到了京城,阿鲁台在拜见伯颜时献上香木盒,并细细叙述了自己得宝的经过。伯颜大喜,打开木盒一看,顿时脸色大变:哪里有什么宝贝,分明是一团瘀血,而且腥气刺鼻,使人难以靠近。
伯颜气坏了,立即召来刑部官员,吩咐道:“阿鲁台夺人之妻,使一对民间夫妇双双死于非命,自知罪恶深重,故意用这些腥秽肮脏的东西来蛊惑我,企图逃避刑罚。像这种欺上瞒下的害民之贼,万万不可轻易饶恕!”立即将他关进了牢狱。
刑部官员对那团瘀血细细分析后,禀报伯颜道:“如果男女之间有一段坚贞不渝、刻骨铭心的感情,却始终未能两情相谐、结为姻缘,往往便凝聚成这样的形状。而一旦两颗心合在一处,则情已遂,气已伸,郁积于心中的怨忿得以消解,就仍然恢复成一团瘀血了。阿鲁台所遇到的,或许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吧?”
刑部官员的潜台词是,阿鲁台并非有意冒犯您右相,您就饶了他吧。或许,刑部官员心中还在暗笑:你伯颜此刻摆出一副为民做主、替百姓申冤的面孔,可是,当初不就是你荒唐地向皇上提议,要杀光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吗?幸亏皇上没有依你,不然,不是有成千上万的平民百姓冤死于你的手中么!
当然,即使刑部官员有这种想法,这种话也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说出口的。结果是,伯颜仍然怒气未息,还是将阿鲁台杀掉了。不过,伯颜本人的结局也不妙,他的专权引起元顺帝的不满,至元六年,终于被顺帝设计夺了大权,贬逐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