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回采工作面破碎顶板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矿业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矿顶板事故的发生对煤矿安全产生重大影响,文章根据煤矿的实际地质条件和生产条件,分析了煤矿的工作面破碎机理、工作面推进速度、初始支撑力、支撑强度和人为因素导致顶板问题的主要因素,采用金属网、金属顶梁、液压支架、人员培训和顶板工作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的保证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其他文献
为了解含钛铁矿高炉冶炼中Ti(C,N)随物化条件变化的生成规律与分布趋势,引入Ti(C,N)的非理想状态,应用Wagner公式和改进的MIVM(M-MIVM)计算了Ti在碳饱和的Fe-C-Ti熔体中的溶解度。研究了Ti(C,N)从Al2O3-CaO-SiO2-TiO2熔渣中形成的临界条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在引入Ti(C,N)的非理想状态后,Ti在碳饱和Fe-C-Ti熔体中的溶解度、从熔渣中生成Ti(C,N)固溶体
某铜冶炼炉灰中含有铅、镍、铜等金属元素,为了利用炉灰中的镍,需要降低炉灰中的铅含量,以便将炉灰返回冶炼系统回用。分别采用磁选、螺旋溜槽重选、水力旋流分选、高频细筛、水力旋流分选—细筛组合分离方式进行除铅。结果表明,几种除铅方式相比,旋流分选—细筛组合分离方式除铅效果最佳,可在原料含铅2.04%的条件下,得到富铅产物铅富集比2.67、铅回收率92.30%、镍回收率31.67%、低铅产物含铅0.24%的指标,低铅产物可以进冶炼系统回收。
我国的离子型稀土矿多采用硫酸铵原地浸出工艺富集,该工艺对土壤和地下水均会造成污染。根据硫酸铵原地浸出稀土矿的机理和工艺现状,分析了在浸出过程中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所造成的氨氮污染、重金属污染、稀土元素污染及酸化等。总结了浸矿中所产生的NH4+、SO42-、H+、重金属离子、稀土离子等污染物在土壤和地下水中的迁移及转化路径。各污染物随浸出液通过渗透作用进入土壤和地下水,在此过程中,部分NH4
以多刚体系统运动学为基础,建立地下铲运机工作装置正转六连杆机构运动学方程,推导出基于矩阵的工作装置速度、加速度等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铲斗斗尖与动臂油缸和转斗油缸行程间的数学关系式。之后对铲斗斗刃运动轨迹方程进行分解换算,并与实车铲装轨迹数据对比,验证铲斗斗刃位置与两油缸行程间函数关系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铲装曲线的设计提供数学依据,并为其运动学仿真奠定基础。
砷是铜冶炼原料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砷的化合物存在于不同的冶炼产物中,并且砷的氧化物易挥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危害较大。掌握铜艾萨法冶炼过程中砷的分布以及回收工艺是实现砷无害化的关键。首先,通过对艾萨法铜冶工艺中砷元素在投入和产出物料中的占比进行平衡计算。结果表明,进入到烟尘和硫酸系统中的砷分别占总投入砷量的76.86%和5.54%;然后,介绍了近些年来从含砷烟尘和污酸中处理脱出收砷的一些工艺方法,主要包括火法工艺、湿法工艺、火法-湿法联合工艺及生物法处理工艺;结合砷在艾萨法冶炼过程分布的特点和现有的处理工艺,
研究了新型螺旋线进料体旋流器在德兴铜矿尾矿回收厂的使用效果,与传统的渐开线式旋流器相比,新型旋流器能够减少旋流器入料口阻力,并实现预先分级作用。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螺旋线进料体旋流器的分级质效率高于传统旋流器分级质效率7.96个百分点,效率曲线陡度指数高0.044个百分点,溢流中-74μm含量提高了7个百分点。
复杂高品位混合铜浮选工艺一直以来是选矿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难点之一。同时,这种类型的浮选过程智能控制也属于行业空白。通过采用浮选过程专用的载流X荧光分析仪、泡沫图像分析仪对工艺过程在线监测,得到了能反映混合铜浮选过程的重要工况参数,实现了流程的工况诊断。进一步通过研究基于模糊规则的浮选药剂添加与浮选机的液位充气量控制,实现了这一浮选流程的智能控制。研究形成的控制系统,可连续、稳定、可靠地应用于穆索诺伊选矿厂的生产过程中,获得了较为明显的经济效益。
目的探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葡萄糖酸锑钠(锑剂)治疗难治性黑热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确诊收治的4例锑剂治疗后复发或耐锑剂(又称抗锑性)的黑热病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情况,院外诊疗过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等。结果4例患者采用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锑剂治疗后临床症状均缓解,复查骨髓涂片均未检出利杜体,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两性霉素B或其脂质体联合
随着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煤矿开采技术愈发成熟。对于很多煤矿企业来说,在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提升掘进支护技术的研究水平,以此来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效率。基于此,文章简单阐述煤矿开采技术与掘进支护技术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