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余华的“线索”

来源 :文艺争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余华曾经说:"我的写作全部是为了过去。确切来说,写作是靠过去生活的一种记忆和经验,世界在我的心目中形成最初的图像,这个图像是在童年的时候形成的,到成年以后不断重新的去组合,如同软件升级一样,这个图像不断变得丰富,更加直接可以使用。我常常感到生活的奇迹,时间和岁月会让生活变得有意思。"我认为,批评界过高地评论了先锋时期余华的思想气质,而相对地忽略了他的美学气质,"比如,当他写‘暴力’时,我们提升了‘暴力’的意义层次,并在这个被抬升的层次上频繁讨论,而忽略了余华浪漫、忧郁的美学面向……余华在这个时期的写作,仿佛一个举着火把的孩子不意间步入了人性的黑洞,他对于暴力、死亡等黑暗质素的认知,更多地是通过颤栗、惊悚、恐惧等诉诸感官的途径加以表现,而非抽象的思辨"。无论对于余华来说,"新的临界点"意味着蜕变的再一次降临。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地图来说,这样的的临界点则极有可能意味着新的里程碑的出现。
其他文献
枚乘《七发》的创作实践,为空间方位叙事在汉赋创作实践中的运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写作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说,汉画的构图与汉赋的构思均要求通过空间维度的艺术表现而实现,这
本文以署名"中国风圣母子"的卷轴画为个案研究对象,探讨圣母子形象在中国的形成、西方图像的本土化转译及其影响。除了这幅"架上"圣母子画像之外,本文还引入其他一般被认为是
如果,孙多慈没有遇见徐悲鸿,她的一生应该会是籍籍无名、平凡平静的。但人做不了命运的主,当孙多慈卷入徐悲鸿生活的一刹那,她生命的轨迹便不由自主地在悄然改变着。那些曾经
<正> 鲁迅光辉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从事新文学活动的同时,还对我国近代翻译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瑰丽多采的译著以及他在翻译理论上所
采用莫海威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污泥诺卡氏菌3种破乳菌进行混合发酵,将混合破乳菌发酵液应用于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过程中乳状液破乳。通过混料设计法对混合破乳菌配比进行
电学实验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这一学生实验是近三年来新增加高考考查的电学实验内容之一,它是高考综合复习,应引起重视.而这个实验又是电学实验
<正>2011年,是作家萧红诞辰100周年,如果她能活到今天,恰好是一位百岁老人。作为作家萧红的一生不停歇地抗争命运,并节节败退。作为作家,这一结局几乎应和重演了她作品的宿命
当下文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在经典问题上的认识误区,批评标准混乱,文学史研究跟不上文学发展的节奏等,主要是与当代文学自身相对缺乏个性的表现和目前文学逐渐被边缘化的
<正>毕飞宇的新长篇小说《推拿》在《人民文学》2008年第9期首发后引起媒体和读者的关注,在其后的一个月中,有关《推拿》的读后感在博客中蔓延,这在当代文学影响力日益低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