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易逝,意志永恒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inbow_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五四运动大旗一挥掀起了新民主主义运动的浪潮,中国人民在经历了一系列侮辱压迫,受到思想启蒙后从大清封建愚昧束缚的病态茧子中挣扎着向外爬。这一电视剧便记录了在挣脱束缚过程中,引路人的不懈奋斗。
  在这部剧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鲁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白话文写小说的斗士。从日本回国后鲁迅便很是消沉,他的所见所闻一度让他认为这个国家没有救药,但钱玄同的一番话让他重新思索,蔡元培的招见更是让他重拾了希望。他开始发出声音,寻找身边给人带来巨大冲击的事件写成小说,渴望将那被关黑屋却沉沉睡去,浑然不知的人们炸醒。他的文章虽然读起来没有太多的文学美感但犀利的语言像精确射出的子弹一样直击人心,最终抵达内心深处那个叫意志的区域。
  剧中在巴黎和会签字胶着时期陈独秀和李大钊冒着生命危险上街发传单,大喊“同胞们,醒醒吧!”痛斥反动政府。鲁迅虽没有上街大喊但翻开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是尖叫呐喊。做演讲是从听觉传达到意志的呐喊,保持的时间有限,而读作品则是由视觉刺激大脑神经后直达意志的呐喊,持续的时间也相对较长。就这样,麻木的人们渐渐被引路人撕心裂肺的呐喊声唤醒,一点一点将混沌的黑屋砸开。
  慢慢的,严实的黑屋开始透出了一丝光线,惊醒了睡得浅的那些人,他们也纷纷效仿,加入引路人的行列中去。很快,他们便发现只是一昧扩大声音没有用,要用尖刀利刃刺痛黑屋里那些沉睡的人以及装睡的人。于是他们拼尽全力燃烧自己,忍着一点点刀割般的剧痛,将那流下血与泪化成岩浆泼向这黑屋里的人。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那个被孩子戏称为大胡子先生的守常教授,于1927年4月,受尽酷刑后从容走上刑场,英勇就义。范鸿吉,张挹兰——北大才子一一紧跟大钊先生,昂首步入刑场,英勇赴死。不同的是身份,是年龄,但相同的是坚定的眼神及渴望唤醒国人,期望找到中国正确出路的迫切的心。
  这炬火般坚定的眼神不仅出现在了他们的眼睛里,还折射在了陈延年和陈乔年的眸子里。去法国勤工俭学,每天只能吃烧饼却要做着劳累的体力活,实践无政府理论,兄弟俩拼了命想找到中国的出路,他们没有放弃也不会屈服,甚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陈延年在刑场上坚决不下跪,至死捍卫尊严,最后被反动党乱刀砍死。一年后,26岁的弟弟陈乔年追随哥哥也走上了刑场,子弹穿过了他年轻的头颅,血染的脸上没有一丝后悔。都说安徽有条著名的路叫做延喬路,那里常年鲜花遍地,透过鲜花的缝隙中向外看,去献花的人们也有着和百年前的两个战士一样坚定的目光。
  鲁迅先生的热风精神是这么说的: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我又愿中国青年都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我们向上走,走到中国边境,走到加勒万河谷,去体验边防官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那份真情,堵住耳朵,不听外媒那些竭力歪曲事实来攻击我们的制度,喷击我们体制,贬低我们成绩的流言蜚语,事实不会骗人,真理不会被奸人所掩盖,他们可笑的自我欺骗迟早会被打脸。将自己变成萤火,发光发热,像螺丝钉般牢牢地钉在自己的岗位上,不动摇,在追光点火炬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他们都在尽自己的一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火炬的燃烧提供一份燃料。更是在一个春天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一座座城,奇迹般地聚起一座座金山,从此国门大开,与之前鸦片战争不同的是,这次英吉利的大炮不会在让我们妥协,我们不再会跪下苦苦求饶,同样也不会在日本人的刺刀下苟延残喘,看着自己无辜的同伴一个个相继倒下却无能为力。终于,熬过了暗夜,出了太阳,但仍有不怀好意的乌云成群结队试图挡住国人用血与泪换来的新生太阳发出的光。屡次尝试无果后,无耻的他们刮起了阵阵阴风,下起了绵绵细雨,想教唆那群意志最不坚定,只顾自己,不顾大局的人成为自己的走狗,帮自己做坏事,以达到抹黑我们光芒万丈的太阳的丑恶目的,但好在经历了一系列血的洗礼,思想的冲击后,国人已不再愚昧不堪,我们用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价值观去与他们抗衡,揭露他们的真面目。曾经,我们试图像古时包容蛮夷一样接纳他们,但吃过亏后发现只有拿起尖刀,下定决心,一致对外,他们才会有所收敛,而我们才能从他们的层层封锁中看到新生太阳发出的光照出的可爱景象。
  一百多年转瞬即逝,曾经的那些引路人早已变成纪念馆前的雕像,教科书上的文字。但冲破黑屋看见光明的我们,传承了他们用热血坚守的意志,于是中华民族站起来了,站的很高,同样也站的很稳,那是因为在我们灵魂深处有种消磨不掉的意志。这种意志叫做,民族精神!
  《觉醒年代》播完了,很多网友表示意犹未尽,询问有没有续集,我认为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就是最佳的续集!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孔子学院设立的初衷是推广汉语言文化,促进中外的跨文化交流,让全球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中国希望通过孔子学院以最好的方式展示其语言和文化。它们是北京文化外交中最明显的元素。中国不仅希望被视为一个军事和经济大国,而且还希望世界各地人民对这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文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现状;第二部分本人主要陈述了孔子学院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琐碎且繁杂,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处事方式都会成为学生们模仿的对象,同时也会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学生。如何处理好班主任工作,同时对学生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应当成为广大班主任教师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话题。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管理;渗透策略;探究分析。  引言: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推进,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逐渐深入到各个班主任的教学过程之中。作为一名教师
期刊
摘要:在古代的祭祀文化中,“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能够帮助人们去与神灵沟通,为百姓祈福。“巫”与舞本身就相互关联,只要有“巫”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舞蹈,因为舞蹈是“巫”与鬼神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本篇论文笔者主要研究楚国的巫舞,并且是从楚国的经典之作《楚辞·九歌》来入手;《九歌》是屈原笔下充满神秘色彩的篇章,《九歌》中的每一位神灵都有着它们不同的身份和责任,也有着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  《楚辞》是
期刊
摘要:《小森林》是由日本导演森淳一执导的美食故事片。影片分为夏秋篇(2014)和冬春篇(2015),分开发行。两部作品都成功地运用镜头展现了清幽自然的日本美食和主人公对日本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渴望和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探索。两部作品中与食物相关的镜头段落在表现影片的主题、刻画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深入分析这些食物镜头段落的延时摄影手法的运用以及具体功能,以期增进对影片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生态文学视角,以《了不起的盖茨比》为文本,通过“美国梦”与“中国梦”的对比,探究“中国梦”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国梦;美国梦  1.前言  生态文学的审美和品德關怀主要在自然、宇宙、生命体系和生命逆境中有所体现。其目标是以主张人与自然连结协调,从而触及诗之美与自由彼此共存的文学境地。自然和精神生态的现代危机引发了文艺界的生态意识,这是一种通过人类深刻自省而获得
期刊
第1篇章  清晨,走在大地上,阳光铺天;盖地的洒落下来,给天地带来了光明。鸟儿歌唱着,变化着曲调;花儿开放着,变化着模样和芬芳;万物都在这里,闪现着美轮美奂的自己。  啊,我想直播你们,直播太阳!望着它将光芒倾囊而出地播撒,洒落在溪流上、湖水上、大海上。每个事物都在阳光下,有了崭新靓丽的容颜,都有了快乐明媚嘹亮的歌声;每个都活跃地快活了起来,收拾着自己;享用着天地富饶丰盛的馈赠,恩赐和爱!  我想
期刊
摘要:民族歌剧《运河谣》是一部囊括了多种中国民间音乐元素的经典民族歌剧。该剧讲述了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的货船上,水红莲、书生秦啸生和盲女关砚砚的真情故事。本文通过歌剧的创作背景出发,选取其中女主人公—水红莲在第四场中的经典唱段《秦生啊你还好吗》为研究对象,对该剧的曲式结构、演唱要点进行分析;其次再融入笔者本身的演唱体会,从咬字吐字和舞台表演等方面对该唱段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民族歌剧;《
期刊
郑逸梅(1895-1992),生于苏州,祖籍安徽歙县。本姓鞠,名愿宗。少失怙,依外祖父,改姓郑,名际云,号逸梅,别署冷香、一湄、疏景等。南社社员。曾为多家报刊撰稿,著述颇丰,因擅长撰写文史掌故文章,被誉为“补白大王”。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其著作《民国旧派文艺期刊丛话》、《南社丛谈》、《书报话旧》等,是研究民国旧派文人及报刊文学的重要参考书。郑逸梅活跃于上海报界,与包天笑、周瘦鹃、徐卓呆等
期刊
摘要:《红楼梦》是一部集社会、人生、婚恋以及个体生存悲剧为一体的伟大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先生在家族衰败,人生失意之时所作。《四朝代》是泰国作家蒙查翁.克立.巴莫的代表作之一,他不凡的人生阅历也造就了内涵丰富的《四朝代》。人在跌入黑暗时才会去思考人存在的意义,才会去反思生命的轮回和祈祷来世。两部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向读者讲述着人物故事背后的悲欢离合。本文将通过对《红楼梦》和《四朝
期刊
摘要:新媒体技术是随着信息化的推进而出现的新技术新平台,创作群体和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有力地提升了信息传播交流的速度和质量,人民信息获取方式呈现出多元化趋势。除却传统的电视、报刊和广播之外,手机、电脑等互联网终端的使用,有效的增强了信息流通效率。在此背景下,企业政工工作同样应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创新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以不断提升政工工作的有效性。国有企业开展政工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