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市场传播通俗文化,国家推广高雅文化,亦是国际通例。现在看来,前者发展很快,后者尚有待加强。
相对于教改、医改、反腐、房价、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交锋与激辩,两会中的文化讨论一向比较“和谐”。不过,今年也有例外。
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文艺界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郁钧剑与同组的全国政协委员、“小品王”赵本山就“高雅艺术与草根文化的推广”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前者的观点是,“草根文化”不该反对和压制,但在其传播与推广方面还应有个“度”。后者则针锋相对的提出,艺术要百花齐放,“有收视率的不一定是好东西”、“没收视率的绝不是好东西”。
类似的论辩这两年其实不少见,从郭德纲到小沈阳都曾与学院派或主流艺术家打过嘴仗。在民间舆论中,辩论双方往往被简单粗暴地贴上了“官方”和“民间”的标签,从而由艺术之争变形为意识形态和民粹主义的斗争,探讨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在这个变形过程中丢失了。真要从建设性的角度看待雅俗之论,首先就该摈弃此类“政治定性”的思维。
让我们回到文化主题下讨论。市场化时代,文化产品的供给无疑要遵循供需原则,让每个受众“我的地盘我做主”而非由专家指挥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是市场的基本精神。即使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恶俗文化的产生或泛滥,也不能因此而人为压制这种自由价值。对文化生态而言,丰富、复杂、多样可能麻烦一些,但一元、统一、同化才真正可怕。没有自由价值的地方,文化精神同样也会式微。
民众喜欢就是一种市场需要,赵本山等明星所代表的草根文化意义正在于此。不过,尊重市场精神不意味着相信市场能自动形成最佳结果,在文化产品上尤是如此。“有收视率的不一定是好东西”、“没收视率的绝不是好东西”的观点背后,隐藏着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隐藏这一种“需求意味着正确”的看法。文化界有这样的声音很合理,但这样的见解并不合适上升为国家文化政策。
国家文化决策大概是郁钧剑委员的立足点,只是“推广有度”的说法让草根文化产生了一些敌意。其实最佳的方案是,尊重文化产品的市场规律,不人为压制多元文化供给,同时动用国家的力量推广和发展高雅艺术,让雅文化亲近大众、走向市场、培养消费者。雅俗之间必然此消彼长、互为进退的观点,应该转换为良性竞争、各自培养消费者的思路。这并非不现实,市场化时代培养起来的年轻的文化消费者,其实口味往往也是混搭的——爱歌剧不妨碍做纲丝,喜欢普契尼不妨碍看小剧场。这个现实大概会让辩论双方都多一些安慰。
市场传播通俗文化,国家推广高雅文化,亦是国际通例。现在看来,前者发展很快,后者尚有待加强。今年两会上,“文化民生”也成了讨论的热词,只是民生二字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定势,以为类似的文化建议必然指向弱势群体,或是农家书屋、或是电影下乡云云。事实上,文化民生不应被简单化为“文化扶贫”,扶持、推广高雅艺术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应让更多的消费者见识昆曲和咏叹调,在一个高等教育日渐普及的社会里,它们还真不一定曲高和寡。
相对于教改、医改、反腐、房价、食品安全等领域的交锋与激辩,两会中的文化讨论一向比较“和谐”。不过,今年也有例外。
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文艺界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演艺中心主任郁钧剑与同组的全国政协委员、“小品王”赵本山就“高雅艺术与草根文化的推广”展开了一番“唇枪舌战”。前者的观点是,“草根文化”不该反对和压制,但在其传播与推广方面还应有个“度”。后者则针锋相对的提出,艺术要百花齐放,“有收视率的不一定是好东西”、“没收视率的绝不是好东西”。
类似的论辩这两年其实不少见,从郭德纲到小沈阳都曾与学院派或主流艺术家打过嘴仗。在民间舆论中,辩论双方往往被简单粗暴地贴上了“官方”和“民间”的标签,从而由艺术之争变形为意识形态和民粹主义的斗争,探讨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反而在这个变形过程中丢失了。真要从建设性的角度看待雅俗之论,首先就该摈弃此类“政治定性”的思维。
让我们回到文化主题下讨论。市场化时代,文化产品的供给无疑要遵循供需原则,让每个受众“我的地盘我做主”而非由专家指挥该看什么不该看什么,是市场的基本精神。即使这样可能会导致一些恶俗文化的产生或泛滥,也不能因此而人为压制这种自由价值。对文化生态而言,丰富、复杂、多样可能麻烦一些,但一元、统一、同化才真正可怕。没有自由价值的地方,文化精神同样也会式微。
民众喜欢就是一种市场需要,赵本山等明星所代表的草根文化意义正在于此。不过,尊重市场精神不意味着相信市场能自动形成最佳结果,在文化产品上尤是如此。“有收视率的不一定是好东西”、“没收视率的绝不是好东西”的观点背后,隐藏着一种市场原教旨主义,隐藏这一种“需求意味着正确”的看法。文化界有这样的声音很合理,但这样的见解并不合适上升为国家文化政策。
国家文化决策大概是郁钧剑委员的立足点,只是“推广有度”的说法让草根文化产生了一些敌意。其实最佳的方案是,尊重文化产品的市场规律,不人为压制多元文化供给,同时动用国家的力量推广和发展高雅艺术,让雅文化亲近大众、走向市场、培养消费者。雅俗之间必然此消彼长、互为进退的观点,应该转换为良性竞争、各自培养消费者的思路。这并非不现实,市场化时代培养起来的年轻的文化消费者,其实口味往往也是混搭的——爱歌剧不妨碍做纲丝,喜欢普契尼不妨碍看小剧场。这个现实大概会让辩论双方都多一些安慰。
市场传播通俗文化,国家推广高雅文化,亦是国际通例。现在看来,前者发展很快,后者尚有待加强。今年两会上,“文化民生”也成了讨论的热词,只是民生二字容易让人产生心理定势,以为类似的文化建议必然指向弱势群体,或是农家书屋、或是电影下乡云云。事实上,文化民生不应被简单化为“文化扶贫”,扶持、推广高雅艺术应该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应让更多的消费者见识昆曲和咏叹调,在一个高等教育日渐普及的社会里,它们还真不一定曲高和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