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诗意”的残忍--从昆德拉的儿童岛描写看“儿童”概念的祛诗化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and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概念是一个众多价值系统发生作用的场所。作为一个永远处于“正在形成”状态中的存在,“儿童”可以作为对成人世界的一种反思与再创造。本文一则具体介绍“儿童”这个概念,发现与诗意建构的历史过程;二则从具体文本《笑忘录》中儿童岛描写出发,对“儿童”诗化的质疑和消解——儿童诗性思维模式的专权恐怖,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分析,旨对“儿童”概念的丰富内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把握。 The “children” concept is a place where many value systems work. As a being in a state of being “being” forever, “children” can serve as a reflection and re-creation of the adult world.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hildren” in detail and discovers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poetic construction. The second part starts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Child Island in the specific text “ --Children’s poetic mode of thinking of the monopoly of terror, conducted an in-depth elaboration and analysis, aimed at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ldren" have a more clear grasp.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四肢枪伤骨折后髓外骨缝合术和病灶外骨缝合术联合淋巴细胞敏感的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分析肢体枪伤合并骨折的患者.31例患者(42.5%)接受了髓外骨缝合术联合抗生
池莉的小说着重描摹武汉市民平凡的人生形态,集中表现武汉市民日常生活中最现实的文化内容。从环境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角度、价值观念的角度、小说语言的角度切入,可以看出池莉
处在儒释道三家思想不断融合的魏晋时代的嵇康,无论是“任自然”的思想与人格,还是在四言诗中所体现的自然之趣,都彰显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和谐平衡关系,其
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象的失踪》中借助象的失踪与寻觅,隐喻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真我以及彼此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和向往,但是这种理想最终被淹没在文明发展的潮流中,人类生存陷入
约翰·厄普代克的名篇小说《A&P》讲述了主人公萨米因为食品商场经理盖伦尔对三位穿着泳装女孩的斥责而愤然离职的故事。本文将从他离职后的精神顿悟入手,来探讨厄普代克作品
本文基于仔细研读唐纳德·巴尔塞姆的《玻璃山》,试从存在主义视角揭示出一个人无信仰、无存在意义的精神世界。文章主要从爬山前普遍存在信仰危机的动荡的社会,爬山寻求信仰
人生的不同阶段值得通过某些特定的仪式来纪念,这些仪式即被称为人生礼仪。祝寿礼仪是一种标记生命历程的人生礼仪,在这个民间礼俗的活动里承载着丰厚广袤的中国传统文化,反
贾平凹的乡土小说是对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继承和发展.农民出身以及童年的深刻记忆使他自觉地将目光投向了生他养他的商州大地,他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乡亲们的生活和未来.本文
《雷雨》作为我国话剧史诗长篇中一笔重墨,对于整个话剧史来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著名戏剧家曹禺可谓是“语言大师”,《雷雨》的问鼎之时直至今天,仍然受到国内外的好评,其具
炼金术不仅仅是物质统一性的哲学原理,在矿物象征意义、冶金仪式、火的魔力和坚信人工炼金可以替代自然规律的功能之间,存在某种依存关系。西方炼金术士将神秘宗教中的仪式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