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过去的电影作品中,对于女性审美的定位常常会离不开美丽善良、贤妻良母、温柔又善解人意。伴随着时代的变迁,女性的社会地位有了全新变化,女性不再过多的受男性权利的限制,而是有了和男性平等的權利,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人格,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成为了多重角色的承担着,召唤着观众对女性的重视。电影是生活最好的记录方式,生活中女性角色的转变也被镜头所扑捉下来,从中国具有代表性和社会影响价值的作品中,可以提炼出女性形象在不同阶段、不同视角下的完美蜕变。
【关键词】中国电影;女性角色
一、女性角色的演变历程
中国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是在不断有新变化的,正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层次、多角度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女性处于受压迫的状态以及女性权益的缺失,导致目前来说较多的女性电影形象处于比较弱势的状态。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转变,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定会更加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女性角色在不同的视角下会有不同状态的展现,不同的创作主体对女性人物的解读也都具有各自的风格,无论怎样,导演塑造的人物风格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是他们眼中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下面主要以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和女性导演徐静蕾为例,分析两位导演分别对女性角色的不同视角的解读。
二、男性导演视角下的女性角色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对女性角色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他创造的女性形象也成为其作品代表性的符号。下面主要针对他早期的几部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从《红高粱》开始,在“我奶奶”的故事中,大胆张扬女性主义,尽情的展现了女性的原始欲望,影像所安排的情节为长久以来压抑隐忍的人性打开了新的大门,女性开始逐步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人性,对于人性世界的新认识也从情感张扬开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借用几位姨太太的角色,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时代变化对女性身心产生的不适应,不在沉默中爆发也会在隐忍中爆发。而在《秋菊打官司》中,则表现了一个社会开放后个性舒展、为了维护自己尊严甚至有些执拗的女性形象。就《红高粱》中九儿这一角色而言,“很中国、很北方”,作为旧中国的一位普通女子,她的命运同落后中国自身命运一样多舛难料。年轻貌美,却因为家庭贫困被父亲许配给一个年近半百并且身患麻风病的男人,她的内心非常屈辱和愤怒的,但终究还是顺从了命运,不过这种顺从是暂时的、表面的。
张艺谋在他早期的作品种都赋予了女性角色特有的社会环境,并在人物设置上都富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一部作品中总会有一个女人在与命运做抗争。可以看出,上面提到的几个角色都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共同点。首先,她们在婚姻的问题上都没有自己的发言权,都被封建家长按他们的利益左右或安排。其次,她们虽然不满意自己的婚姻,但都在事实上走进了这一婚姻现实。第三,他们对现实婚姻心有不甘,都程度形式不同的进行了或被动或主动的反击。总的来说,任人摆布,逆来顺受,而骨子里却桀骜不驯,敢于和命运抗争的这些特点,都可以在女性角色身上找到另一种体现。张艺谋在早期所创造的作品,无论在政治上、文化上还是艺术上都可以看到他在特定社会背景环境下对女性角色塑造的独到诠释。
三、女性导演对女性角色的解读
女性导演在对女性独特的内心情感的把握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文化视角和价值取向。下面就一徐静蕾导演为例,分析她对女性角色的解读。女性作为创作对象必然会受到女性传统意识的影响,徐静蕾善于关注女性情感,尤其是女性的心里路程。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述了女性暗恋、自恋的心里路程,整个影片的基调以怀旧的黄褐色贯穿,影片一开始的背景音乐就以古筝弹奏的中国古典音乐,轻柔悠缓,透露这点点的忧伤。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徐静蕾站在现代女性的位置剖析当代女性在感情中自我意识,影片中描写的是一种一厢情愿、纯洁的感情和欲望,没有太多的埋怨和责备,也没有虚度时光的痛苦,而是勇敢的承担了自己情感以及为其所付出的精神和肉体的痛楚,承担现实生活的后果和责任,为观众所呈现的是一个现代女性独立、坚强和自由的情感和生命历程。在电影《我和爸爸》中则讲述的是爸爸(男性)和女儿(女性)的关系,描写的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两代人的情感历程,父亲(男性)被放到被动地位,成了被照顾的对象,女儿(女性)被放到主动地位,成了一家之主,父亲从身强体壮到渐渐老去,女儿从不谙世事到成长为人妇,演绎着家庭权利在掌控上的错位。导演精心设计,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此暗示男性权利的转移。
四、女性角色体现的人文关怀
新世纪电影中女性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蜕变,这与女性主权意识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女性主权意识的增强,女性都希望在影坛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发出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女性希望影视创作能够深入女性的内心,去了解女性的内心情感,抒发女性情怀,而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庸,通过塑造男性形象烘托出女性形象。电影也直接唤醒了人们的女权意识,女性独立需要不同方面的努力,需要做到经济上的独立,不需要男人养活自己,不用受到男人的支配;还需要做到思想独立,有思想才会有社会地位,到达一定的高度:还需要生活上的独立,毕竟在生活中扮演者妻子这一角色,首先要有自己的生活独立,能够照顾自己,才能照顾好丈夫和孩子:最后还需要自身素质独立,要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内在充盈饱满,外在知性女人。面對目前电影市场的商业化,部分女性导演的电影在女性形象、叙事视角、视听风格等方面发生了转化以便更好的将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进行融合。电影导演在运用电影技巧和艺术手法传递着社会主流审美文化的同时,又表达了当下女性生存现实和困境,在自我风格和大众审美中寻找平衡点。
五、结语
我们改变社会中的男权思想,加强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只要这样,作为反馈社会现实的电影发展才会更健康的发展,我们期待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能有一个更广阔的创作天地。研究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是为了体现出社会中不同形态的女人,让女人在电影中找到归属感,从电影中发现优点,完善自己的不足,最后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晓云.中国电影明星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
[2]郭红.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J].文学与传播,2011(04):93.
【关键词】中国电影;女性角色
一、女性角色的演变历程
中国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是在不断有新变化的,正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层次、多角度发展,但由于长期以来女性处于受压迫的状态以及女性权益的缺失,导致目前来说较多的女性电影形象处于比较弱势的状态。但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与转变,中国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一定会更加个性鲜明、丰富多彩。女性角色在不同的视角下会有不同状态的展现,不同的创作主体对女性人物的解读也都具有各自的风格,无论怎样,导演塑造的人物风格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是他们眼中那个时代的女性形象。下面主要以第五代导演张艺谋和女性导演徐静蕾为例,分析两位导演分别对女性角色的不同视角的解读。
二、男性导演视角下的女性角色
作为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对女性角色有着自己独到的解读,他创造的女性形象也成为其作品代表性的符号。下面主要针对他早期的几部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从《红高粱》开始,在“我奶奶”的故事中,大胆张扬女性主义,尽情的展现了女性的原始欲望,影像所安排的情节为长久以来压抑隐忍的人性打开了新的大门,女性开始逐步释放自己压抑已久的人性,对于人性世界的新认识也从情感张扬开始。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借用几位姨太太的角色,实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时代变化对女性身心产生的不适应,不在沉默中爆发也会在隐忍中爆发。而在《秋菊打官司》中,则表现了一个社会开放后个性舒展、为了维护自己尊严甚至有些执拗的女性形象。就《红高粱》中九儿这一角色而言,“很中国、很北方”,作为旧中国的一位普通女子,她的命运同落后中国自身命运一样多舛难料。年轻貌美,却因为家庭贫困被父亲许配给一个年近半百并且身患麻风病的男人,她的内心非常屈辱和愤怒的,但终究还是顺从了命运,不过这种顺从是暂时的、表面的。
张艺谋在他早期的作品种都赋予了女性角色特有的社会环境,并在人物设置上都富有独特的社会价值。一部作品中总会有一个女人在与命运做抗争。可以看出,上面提到的几个角色都有一些不容忽视的共同点。首先,她们在婚姻的问题上都没有自己的发言权,都被封建家长按他们的利益左右或安排。其次,她们虽然不满意自己的婚姻,但都在事实上走进了这一婚姻现实。第三,他们对现实婚姻心有不甘,都程度形式不同的进行了或被动或主动的反击。总的来说,任人摆布,逆来顺受,而骨子里却桀骜不驯,敢于和命运抗争的这些特点,都可以在女性角色身上找到另一种体现。张艺谋在早期所创造的作品,无论在政治上、文化上还是艺术上都可以看到他在特定社会背景环境下对女性角色塑造的独到诠释。
三、女性导演对女性角色的解读
女性导演在对女性独特的内心情感的把握上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文化视角和价值取向。下面就一徐静蕾导演为例,分析她对女性角色的解读。女性作为创作对象必然会受到女性传统意识的影响,徐静蕾善于关注女性情感,尤其是女性的心里路程。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就讲述了女性暗恋、自恋的心里路程,整个影片的基调以怀旧的黄褐色贯穿,影片一开始的背景音乐就以古筝弹奏的中国古典音乐,轻柔悠缓,透露这点点的忧伤。电影的独特之处在于,徐静蕾站在现代女性的位置剖析当代女性在感情中自我意识,影片中描写的是一种一厢情愿、纯洁的感情和欲望,没有太多的埋怨和责备,也没有虚度时光的痛苦,而是勇敢的承担了自己情感以及为其所付出的精神和肉体的痛楚,承担现实生活的后果和责任,为观众所呈现的是一个现代女性独立、坚强和自由的情感和生命历程。在电影《我和爸爸》中则讲述的是爸爸(男性)和女儿(女性)的关系,描写的是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和两代人的情感历程,父亲(男性)被放到被动地位,成了被照顾的对象,女儿(女性)被放到主动地位,成了一家之主,父亲从身强体壮到渐渐老去,女儿从不谙世事到成长为人妇,演绎着家庭权利在掌控上的错位。导演精心设计,从女性视角出发,以此暗示男性权利的转移。
四、女性角色体现的人文关怀
新世纪电影中女性形象,发生了巨大的蜕变,这与女性主权意识的提高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女性主权意识的增强,女性都希望在影坛上有自己的话语权,发出属于女性自己的声音。女性希望影视创作能够深入女性的内心,去了解女性的内心情感,抒发女性情怀,而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庸,通过塑造男性形象烘托出女性形象。电影也直接唤醒了人们的女权意识,女性独立需要不同方面的努力,需要做到经济上的独立,不需要男人养活自己,不用受到男人的支配;还需要做到思想独立,有思想才会有社会地位,到达一定的高度:还需要生活上的独立,毕竟在生活中扮演者妻子这一角色,首先要有自己的生活独立,能够照顾自己,才能照顾好丈夫和孩子:最后还需要自身素质独立,要形成自身独有的风格,内在充盈饱满,外在知性女人。面對目前电影市场的商业化,部分女性导演的电影在女性形象、叙事视角、视听风格等方面发生了转化以便更好的将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进行融合。电影导演在运用电影技巧和艺术手法传递着社会主流审美文化的同时,又表达了当下女性生存现实和困境,在自我风格和大众审美中寻找平衡点。
五、结语
我们改变社会中的男权思想,加强女性自身意识的觉醒,只要这样,作为反馈社会现实的电影发展才会更健康的发展,我们期待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能有一个更广阔的创作天地。研究电影中的女性角色是为了体现出社会中不同形态的女人,让女人在电影中找到归属感,从电影中发现优点,完善自己的不足,最后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晓云.中国电影明星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2.
[2]郭红.8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女性形象解读[J].文学与传播,2011(0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