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东北黑蜂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原是由西伯利亚引进的前苏联远东黑蜂,是中俄罗斯蜂和卡尼鄂拉蜂的过渡类型,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它是在闭锁的自然环境里,通过自然选择与人工进行所培育的中国唯一的地方优良蜂种,东北黑蜂具有强壮有力、采集力强、抗病抗逆性强、耐低温等特点。
[关键词]黑蜂 品种 饲养 形态 特征
中图分类号:S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383-02
引言
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颜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显然是过渡到黑蜂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爾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
1 品种来源
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蜂的主要血统应是卡蜂和黑蜂。
2 饲养
1947年,饶河全县养蜂者达70余户,蜂群1,850箱,年产蜜40余吨,1955年全县养蜂2,600余群,产蜜超百吨。
1959年饶河859农场马忠杰、刘良德带东北黑蜂96箱入关,转地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由于该蜂具有独特性状和优越的生产表现,沿途甚受各地同行的称赞,并被争购一空。1979年饶河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蜂业进一步发展。
1970年代以后,公路交通改善,异种蜂群相继入境,蜂种杂交,严重威胁东北黑蜂的存在,为保住这一优良的蜜蜂品种,经养蜂专家马德风、戴日镳、杨俊伍、韩行舟等努力呼吁并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养蜂生产、蜂种提纯进行了技术指导,1989年饶河全县有蜂场159个,养蜂4652群,年产蜜290吨,群平均产蜜62.34kg。
3 形态特征
蜂王:有2种类型,一是全部为黑色;另一种是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在腹部背板正中线上,从第一腹节至末节都有倒三角形的黑斑,两种类型蜂王的绒毛皆呈黄褐色。
工蜂:有2种类型,一种是几丁质全部呈黑色;另一种是第2、3两腹节背板两侧有较小的黄斑,胸部背板上的绒毛为黄褐色,两种类型的工蜂,每一腹节都有较宽的黄褐色毛带,毛带比高加索蜂稍窄些,腹部的第1、2、3节腹片的下缘均为黄色,第4、5、6节全部呈黑色。
雄蜂:只有一种黑的体色,腹部1~5节背板的后缘皆有褐色光泽的边沿,最末节为黑色,其腹端毛很长,胸部背板的绒毛为黄褐色。
工蜂的经济器官吻长6.4mm(6.0~6.5mm)、右前翅长9.94mm(8.9~9.9mm)、宽3.22mm(3.0~3.5mm);第一对蜡镜长2.38mm(2.2~2.5mm);肘脉指数2.63(2.0~3.0);绒毛指数1.32(1.16~1.50);翅钩数22.75(20~28);后足胫节加第一跗节总长5.57mm(5.4~5.9mm);跗节指数1.99(1.71~2.16);细度指数1.80(1.70~1.89);第3、4腹节背板总长4.81mm(4.6~4.9mm);雄蜂肘脉指数1.49(1.4~2.0)。
4 生物学特性
东北黑蜂性情温和、不怕光,受振动一般不激怒,在阳光下提脾检查,蜜蜂十分安静,照常工作,蜂王亦不慌不忙地照样产卵,耐寒力强。
在黑龙江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两框蜂可安全越冬。蜂王产卵力强,在立春前后,蜂王就已产卵,且产卵整齐、集中,虫龄次序良好,一般皆从中间向外有次序地扩展。资料表明从5月27日至7月14日,蜂王平均日产卵976粒;春分至清明,出窖时只有1框蜂群势的蜂群,到椴树流蜜开始时,可以发展到10框,利用零星蜜源好,能很好地利用早春和晚秋的零星蜜源,但由于吻短,对长花管的蜜源植物利用较差,能维持大群,一般可维持10~14框蜂,8~10个子脾时才出现王台,爱造赘脾,在边脾外侧经常出现大张的自然脾,蜜房封盖为中间型,一般蜜盖一半呈深色(褐色),一半呈黄白色,定向力强,不迷巢,盗性较强,少采胶或不采胶。
5 生产性能
东北黑蜂在饶河饲养史上曾多次表现出惊人的生产能力,1955年,关门大队的200余群蜂,在椴树流蜜期平均单产200kg,平均日单产12.5kg;1977年,小佳河公社永丰队蜂场,毛水苏流蜜期,27群蜂平均单产350kg,同年大佳河公社养蜂员翁殿喜的亲属,一群蜂单产超过500kg,震动了四方,当然,蜜蜂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与蜜源条件和饲养技术紧密相关,但绝不能忽视蜂种因素。
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较强的配合力,以及杂种一代适应性强,增产显著等特点。据刘先蜀、李盛东试验,在北京地区配制的东北黑蜂杂交种,增产30%以上;据江苏邳县宋涛的黑、意蜂杂交试验,其增产也达30%以上,并且泌浆不亚于意蜂;另据马德风在湖南试验,利用东北黑蜂培育出的杂交种,既抗高温,又抗干旱,夏季繁殖平稳,秋季繁殖良好,冬季采集柃蜜胜过其它杂交组合,单产达17kg。
6 结论
2006年,东北黑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饶河县为东北黑蜂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是中国东北黑蜂的发源地。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国家级蜂种保护区,区内不仅生态环境良好,蜜源胶源植物丰富,而且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自然屏障隔离条件,大部分地貌仍然保持原始状态。
[关键词]黑蜂 品种 饲养 形态 特征
中图分类号:S8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6-0383-02
引言
1956年,前苏联的舍尔宾纳所著《养蜂学》中提到:“远东蜜蜂原是被运到沿海边区去的乌克兰蜂,该蜂遍布乌克兰,喙长,温和,颜色比中部俄罗斯黑蜂鲜明”。
1975年,德国的鲁特涅在《蜂箱与蜜蜂》中提到:“类似卡尼鄂拉蜂的苏联南部乌克兰草原蜜蜂显然是过渡到黑蜂的中间类型”。
1982年,刘宗唐在《黑龙江养蜂资料选编》中提到:“据资料记载,苏联的远东在100年前曾是欧洲黑蜂与卡尼鄂拉蜂的混居地带,苏联西伯利亚的喀尔巴阡蜂和远东蜂都是卡蜂的品种。欧洲黑蜂在十七世纪以后,人们将它越过乌拉爾山带到西伯利亚,这充分证明西伯利亚不仅曾经饲养卡蜂,也饲养过欧洲黑蜂,根据遗传学的观点分析,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并具有其特殊的形态指标和生物学特性,它应该成为一个品种。
1 品种来源
东北黑蜂来源于欧洲黑蜂和卡蜂的混居地带。它在某些方面和欧洲黑蜂相似,另在某些方面又和卡蜂相似,这就充分说明欧洲黑蜂和卡蜂皆是东北黑蜂的亲代,同时可以断定,东北黑蜂是由欧洲黑蜂与卡蜂自然杂交后,经长期自然选择结合人工选择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品种”。
1993年,刘先蜀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养蜂卷》关于西方蜜蜂条目中提到:“在前苏联养蜂业中具有一定位置的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和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并在一定程度上混有高加索蜂和意大利蜂的血统”。
东北黑蜂乃源于苏联远东黑蜂,而远东黑蜂是乌克兰蜂与欧洲黑蜂的一个生态型─中俄罗斯蜂长期杂交形成的,而乌克兰蜂接近于卡尼鄂拉蜂。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蜂的主要血统应是卡蜂和黑蜂。
2 饲养
1947年,饶河全县养蜂者达70余户,蜂群1,850箱,年产蜜40余吨,1955年全县养蜂2,600余群,产蜜超百吨。
1959年饶河859农场马忠杰、刘良德带东北黑蜂96箱入关,转地河北、河南、湖南、广西等省,由于该蜂具有独特性状和优越的生产表现,沿途甚受各地同行的称赞,并被争购一空。1979年饶河建立了东北黑蜂原种场,蜂业进一步发展。
1970年代以后,公路交通改善,异种蜂群相继入境,蜂种杂交,严重威胁东北黑蜂的存在,为保住这一优良的蜜蜂品种,经养蜂专家马德风、戴日镳、杨俊伍、韩行舟等努力呼吁并得到省地县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对养蜂生产、蜂种提纯进行了技术指导,1989年饶河全县有蜂场159个,养蜂4652群,年产蜜290吨,群平均产蜜62.34kg。
3 形态特征
蜂王:有2种类型,一是全部为黑色;另一种是腹部1~5节背板有褐色的环纹,在腹部背板正中线上,从第一腹节至末节都有倒三角形的黑斑,两种类型蜂王的绒毛皆呈黄褐色。
工蜂:有2种类型,一种是几丁质全部呈黑色;另一种是第2、3两腹节背板两侧有较小的黄斑,胸部背板上的绒毛为黄褐色,两种类型的工蜂,每一腹节都有较宽的黄褐色毛带,毛带比高加索蜂稍窄些,腹部的第1、2、3节腹片的下缘均为黄色,第4、5、6节全部呈黑色。
雄蜂:只有一种黑的体色,腹部1~5节背板的后缘皆有褐色光泽的边沿,最末节为黑色,其腹端毛很长,胸部背板的绒毛为黄褐色。
工蜂的经济器官吻长6.4mm(6.0~6.5mm)、右前翅长9.94mm(8.9~9.9mm)、宽3.22mm(3.0~3.5mm);第一对蜡镜长2.38mm(2.2~2.5mm);肘脉指数2.63(2.0~3.0);绒毛指数1.32(1.16~1.50);翅钩数22.75(20~28);后足胫节加第一跗节总长5.57mm(5.4~5.9mm);跗节指数1.99(1.71~2.16);细度指数1.80(1.70~1.89);第3、4腹节背板总长4.81mm(4.6~4.9mm);雄蜂肘脉指数1.49(1.4~2.0)。
4 生物学特性
东北黑蜂性情温和、不怕光,受振动一般不激怒,在阳光下提脾检查,蜜蜂十分安静,照常工作,蜂王亦不慌不忙地照样产卵,耐寒力强。
在黑龙江长达6个月的越冬期,两框蜂可安全越冬。蜂王产卵力强,在立春前后,蜂王就已产卵,且产卵整齐、集中,虫龄次序良好,一般皆从中间向外有次序地扩展。资料表明从5月27日至7月14日,蜂王平均日产卵976粒;春分至清明,出窖时只有1框蜂群势的蜂群,到椴树流蜜开始时,可以发展到10框,利用零星蜜源好,能很好地利用早春和晚秋的零星蜜源,但由于吻短,对长花管的蜜源植物利用较差,能维持大群,一般可维持10~14框蜂,8~10个子脾时才出现王台,爱造赘脾,在边脾外侧经常出现大张的自然脾,蜜房封盖为中间型,一般蜜盖一半呈深色(褐色),一半呈黄白色,定向力强,不迷巢,盗性较强,少采胶或不采胶。
5 生产性能
东北黑蜂在饶河饲养史上曾多次表现出惊人的生产能力,1955年,关门大队的200余群蜂,在椴树流蜜期平均单产200kg,平均日单产12.5kg;1977年,小佳河公社永丰队蜂场,毛水苏流蜜期,27群蜂平均单产350kg,同年大佳河公社养蜂员翁殿喜的亲属,一群蜂单产超过500kg,震动了四方,当然,蜜蜂表现出来的生产能力与蜜源条件和饲养技术紧密相关,但绝不能忽视蜂种因素。
东北黑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状,较强的配合力,以及杂种一代适应性强,增产显著等特点。据刘先蜀、李盛东试验,在北京地区配制的东北黑蜂杂交种,增产30%以上;据江苏邳县宋涛的黑、意蜂杂交试验,其增产也达30%以上,并且泌浆不亚于意蜂;另据马德风在湖南试验,利用东北黑蜂培育出的杂交种,既抗高温,又抗干旱,夏季繁殖平稳,秋季繁殖良好,冬季采集柃蜜胜过其它杂交组合,单产达17kg。
6 结论
2006年,东北黑蜂被列入农业部《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饶河县为东北黑蜂国家自然保护区,地处中国东北边陲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是中国东北黑蜂的发源地。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乃至亚洲唯一的国家级蜂种保护区,区内不仅生态环境良好,蜜源胶源植物丰富,而且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具有得天独厚的良好自然屏障隔离条件,大部分地貌仍然保持原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