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育观念 创新培养模式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74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变“主宰”为“主导”,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种“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和建设的过程。在理论上这无人不承认,而在实践中又被违反了。现实中,更多的是教师主宰着学生,老师的专横更是扼杀了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要实现教学主体的转变,我们的做法是:
  规范办学行为,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补课,不延长学习时间,保证学生每天的锻炼和睡眠时间等。把一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他们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首先,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中,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机会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发表意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其次,就是善于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给予鼓励和表扬,增强自信心,把学生的“苦学”,“厌学”引向“好学”、“乐学”。
  学校成立了八个学生社团,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比如读书协会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书画协会开展墨汁飘香活动,定期举办文娱体育比赛等。在构建班级文化过程中,完全是由各班学生自己设计、制作个性班名,班训、班旗、班歌、刊出墙报等。
  二、变重“知”轻“能”为“知”、“能”并重,实现教学目的的转变
  为了应付中考,过去许多老师只抓书本知识和考试“大事”,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学生双手被束缚了,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被压抑了,重“知”轻“能”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做到“知”“能”并重。
  在探究学习中,我们不嫌学生找答案的过程浪费时间,不急于去告知学生答案,而是设置探究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体会,让学生自主地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积极参加培训,转变教育观念。学校一方面购买有关新课程的光盘书籍,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校本培训;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短期培训、进修、深造。同时通过教学各个环节的实施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自身水平,重点抓好教师的备课、教案、听课、讲课、编制试题等方面的工作。请进来,多听多研;走出去,多看多学。
  针对实际问题,探讨解决方法。如针对农村孩子文明卫生习惯较差的特点,学校大力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收效非常显著。又如“班旗正校风”德育活动,通过综合考评,每周最优秀的四个班级在周一奏团歌升他们的班旗,这种做法更有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这个课题获广东省德育创新成果三等奖。
  实施集体备课,追求集体创优。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合作,也要求教师合作研究,我校实施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追求集体创优。
  三、变单纯的“责任”为丰富的“情感”,实现教学心态的转变
  我们要求对每一名学生都进行同样的教育,不放弃每一个哪怕各方面都表现很差的学生。我们成立了阳光心声倾诉室,开展心理辅导,矫正偏差;不少优秀学生其实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些教师往往因为其优秀而不予过问。我们要求要特别纠正尖子生的偏差,促使尖子生全面发展;学校重视学生的意见,专门开辟学生意见绿色通道,直达校长室,及时给予解决;教师平时多观察、留意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捕捉其内心世界,并及时教育。
  当前,为了对付应试教育,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反复操练等这些重复性学习十分盛行,甚至把“硬逼”、“死擂”作为让学生获取高分的法宝,致使学生怕学、厌学而流失,这种状况非改不可。我们的做法是:教学中要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敢想,想问题的各种可能;要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敢问,提出自己的质疑;要解放学生的手脚,让他们敢做,勇于解决问题。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逐步取代传统的读写算学习模式,大大提高学习的成效。因此我们也在创造条件普及和推广现代化学习手段。学校每个班级安装了教学平台,并开通网校,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部教室都接通网络和电视终端,师生可以直接在网上进行视频教学和远程教育。
  教育观念能改变教育的面貌,决定教育的成败,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向。因此,教师只有不断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转变思维方式,才能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学生质疑能力越强,思维就越活跃、越深刻,也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授予学生质疑的方法,指导学生从难点上质疑,从困惑处质疑,从关键处质疑,从无疑处求疑,从而拓展思路,激活创造性思维,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学生敢疑   要让学生敢疑,就不能迷信课本与权威,人云亦云,而应主动让学生探索,大胆怀疑前人之说、专家学者之言。 
一、说  1. 就某些重点词语说明课文内容或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让学生结合“恐怖”“希望”“恐怖、仇恨”等词语,说一说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变化这个情节。学生做这项练习时,能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把巩固词语、概括课文主要情节、说话练习集于一身,一石三鸟。  2. 就某些词句,让学生说说它所表现的人物性格。《孔乙己》一文中通过描写孔乙己外貌、神情来表现人物性格的词句有很多,让学生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重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英语运用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年广东省中考中,写作都是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写作的考查分为两部分:信息归纳和书面表达,分值是20分。因此,加强培养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都十分重要。那么,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进行有效性的写作教学,使写作进入“快车道”呢?  一、注重写作指导和能力
在田径运动中,一方面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体能和技术技巧,另一方面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能训练,还可以向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发出挑战,创新田径教学方式,引入心理暗示教学法,提高中学田径运动的训练效率,增强学生的技战术水平和田径运动能力。  暗示教学法,其教学原理是采用暗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的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开展学习活动,激发思维,提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网络文化是一种现代文化,它是以信息化与数字化为本质,借助多媒体技术而存在的一种新质文化。作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一个基本前提
一直以来.词汇在外语教与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高中课堂教学中.对词汇的处理需要更有技巧,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促进学生综合语用能力形成的目的。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现在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家庭,独生子女家庭中的长辈们都围绕着独根独苗的生长、发育和成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所以独生子女一般说来有着优良的素质,掌握着现代科技知识,擅长运用网络、成长平顺;他们关注自身发展、敢于冒险、富有激情、重视权利。他们更注重规则意识,知识面广,表现出了极好的学习、接纳能力。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由于时代、家庭、社会的影响,他们又不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需要创新型人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创新能力形成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培养学生常规思维能力的同时,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善于打破思维定势,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1. 转变观念,培养质疑思维  敢于提问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是创新思维的首要构件。有疑方能创新,“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
学生为什么逃课?为什么流连网吧、游戏室?为什么不愿亲近课本、亲近老师?……这些问题,表象是德育问题,实际病根在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丧失。知道病根所在,对症下药,才能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当然,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需要社会、家长、学校的共同努力。  一、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学校必须成为孩子的快乐殿堂,对学生充满吸引力,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只有营造民主、宽松的教育氛围,尊
一、 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  1. 家庭原因  家庭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至关重要,它奠定了人格形成的基础。家庭对人格形成的不良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因素是不良的教养方式。专制型的家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要求子女接纳自己的观点,易于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子女身上,常常用主观武断和否认、拒绝的态度对待孩子。  2. 学校原因  学校老师常常脱离实际,对学生提出过高过严的要求,在他们未达到要求时就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