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当代教育者,我们应有对生命及其成长发展的热爱,以生命教育为视野不断反思,重建自己的学生观,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互创造作用,将“完整的人的培养”看作教育的终极目标,进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双重意义。
关键词:生命视野;学生观;关怀;生命
近来读到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有一种受到强烈震撼的感觉。蒙台梭利可以说是一位全方面理解与发现儿童的教育家,因为只有真正接近儿童本质的人,才能实施真正的教育。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她的这一革命性的论述,为我们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生命视野下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对教育场景中的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对“人”的研究在教育场景中的具体化。事实上,我们能感受到: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学生观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观、学生观,实际上把学生当做可按标准件去制作的“物”,把他们看做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和缺乏独立创造性、依赖或服从教师的学习者,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更多采用外界设计、模式化生产的方式进行。而在教育活动中,人是具体的、生气勃勃的,有自己丰富的个性和各种需要的,当时乃至目前某些教育实践尚未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说:“不,教师不是儿童灵魂的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师,因为儿童的灵魂不是一堆无生命的建筑材料。实际上,儿童的灵魂是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激情、改造和创造的力量。因此,对儿童的灵魂来说,需要的不是塑造,而是丰富、发展,使他们具有理想、信念,养成热爱人们、大自然和生活的习惯。”“教师不是儿童灵魂的设计师、工程师。”——他这一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认识的新起点。实际上教育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关系,是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所理解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们作为教师,面对着学生这一生动活泼、需要并具有发展可能和主动性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体,需要认真反思、不断更新、甚至重建自己的学生观。这种构建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而应是双向的,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怎样建构以生命为视野的学生观,从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具有关怀生命的心态
为人师者往往有一种想法:认为学生们只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教育者教什么他们就会学什么,按照这种模式就一定能把学生们塑造成理想中的好学生,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什么呢?正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忽略了人的因素造成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所强调的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个性应充分、自由地发展;叶澜教授也曾说:“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这些对人的本性的科学揭示,给我们一些启迪:在实施教育时我们必须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爱,也就是必须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被人尊重是每个人人生阶段所不可缺少和无法替代的基本心理需要。人的生存和成长首先要从自尊的源泉中汲取力量,以此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以学生为本”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正如素质教育强调的让学生发展“多样化”,要允许学生以发挥“天赋”潜能的优势去带动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应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2)要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学生在进入教育领域前就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具有了特殊的心理特征、生活经历与认知经验的人。这些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理解自我的“前结构”,对此我们不能无视,而要通过看、想、听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只有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所理解,我们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使他们的求知过程成为自发的内在需求。
(3)要信任学生的力量和价值。学生的智慧、才能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环境、机会和条件,作为教育者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把爱变成一种对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透析能力,以此发现和挖掘每个具体的学生生命的独特价值;才能把爱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推动力,使学生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取得成就的欲望,促使其获得主动健康的发展。
总之,具有关怀生命的心态,要求我们不仅是对学生天性、能力,以及他们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不仅是对学生人格的保护和尊重,而是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个生命的尊重,及其人生价值的尊重和发挥,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怀学生的可能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二、从完整意义上看待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成长是完整的生命体的成长,其内容构成是相当丰富的。当教师能清晰地形成这一学生观时,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过程,也就可能出现新的更新。
这意味着我们要始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其看作具有自然、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特质相互渗透、丰富而复杂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体。因此,成长乃是一个整体的人的成长,是身处世界、置身于关系之中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完善。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而是包括拓展知识,深化思维,情感体验,培养合作能力与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的,因此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生命多方面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
只有将完整的人的培养看作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教师的工作才能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竭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成功的欢乐,其生命和才智才能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三、动态地认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角色界定为被教育的对象,是被满足需要的那部分人。在传统教育家们看来只有教师的生命对学生生命的不间断付出,不存在学生生命对教师生命的滋养。而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他们在运动中相互转化。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活动, 教师通过参与到学生之中, 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沟通融合中可以从学生群体获得许多信息和智慧,教师同样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是在生命与生命的相会中实现相互对接、相互交融和相互滋养的。教学最后得到的意义结果,既不完全是教师课前所掌握的意义, 也不是学生学前所理解的意义, 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建构所生成的意义。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生是推动教育活动的革命性力量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潜在创造力,学生在此建构过程中,通过“学”与“教”的互动,创生、发展、占有教育资源,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我国古代《学记》中“教学相长”的观点所强调的就是师生生命的相互创造。
学生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理想,有情感,有个性。他们渴求知识,具有潜在的创造力,各人生活经历也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性格气质、不同的兴趣爱好。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有热爱生命的心态,诚心诚意地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互创生作用,把完整的人的培养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重建,教师才能揭开“学生的秘密”,进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 叶 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7—118.
[3] 叶 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半月刊),2004(6).
关键词:生命视野;学生观;关怀;生命
近来读到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有一种受到强烈震撼的感觉。蒙台梭利可以说是一位全方面理解与发现儿童的教育家,因为只有真正接近儿童本质的人,才能实施真正的教育。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她的这一革命性的论述,为我们呈现出一种全新的生命视野下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对教育场景中的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是对“人”的研究在教育场景中的具体化。事实上,我们能感受到: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都渗透着学生观的影响。传统的教育观、学生观,实际上把学生当做可按标准件去制作的“物”,把他们看做接受教育的被动者和缺乏独立创造性、依赖或服从教师的学习者,传统教育对学生的发展更多采用外界设计、模式化生产的方式进行。而在教育活动中,人是具体的、生气勃勃的,有自己丰富的个性和各种需要的,当时乃至目前某些教育实践尚未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苏联教育学家阿莫纳什维利说:“不,教师不是儿童灵魂的设计师、工程师、建筑师,因为儿童的灵魂不是一堆无生命的建筑材料。实际上,儿童的灵魂是一种生气勃勃的精神、激情、改造和创造的力量。因此,对儿童的灵魂来说,需要的不是塑造,而是丰富、发展,使他们具有理想、信念,养成热爱人们、大自然和生活的习惯。”“教师不是儿童灵魂的设计师、工程师。”——他这一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对学生认识的新起点。实际上教育活动是一种生命活动,师生关系是一种生命与生命的关系,是教师生命主体与学生生命主体共同建构的关系,而不是像传统教学所理解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们作为教师,面对着学生这一生动活泼、需要并具有发展可能和主动性的多姿多彩的生命体,需要认真反思、不断更新、甚至重建自己的学生观。这种构建的过程不是单向的,而应是双向的,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怎样建构以生命为视野的学生观,从而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呢?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具有关怀生命的心态
为人师者往往有一种想法:认为学生们只是一群不懂事的孩子,教育者教什么他们就会学什么,按照这种模式就一定能把学生们塑造成理想中的好学生,但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导致教育效果不佳的原因是什么呢?正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的时候忽略了人的因素造成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中所强调的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个性应充分、自由地发展;叶澜教授也曾说:“生命价值是教育的基础性价值,教育具有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意义。”这些对人的本性的科学揭示,给我们一些启迪:在实施教育时我们必须体现对每一个学生生命个体的尊重和关爱,也就是必须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1)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被人尊重是每个人人生阶段所不可缺少和无法替代的基本心理需要。人的生存和成长首先要从自尊的源泉中汲取力量,以此体现生命的尊严与欢乐。“以学生为本”更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内发展的不均衡性,尊重他们的个性心理。正如素质教育强调的让学生发展“多样化”,要允许学生以发挥“天赋”潜能的优势去带动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应更为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实现个人价值。
(2)要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学生在进入教育领域前就已经不是一个单一的生物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具有了特殊的心理特征、生活经历与认知经验的人。这些心理特征和生活经验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理解自我的“前结构”,对此我们不能无视,而要通过看、想、听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发现学生、理解学生、接纳学生,只有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所理解,我们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心理空间,使他们的求知过程成为自发的内在需求。
(3)要信任学生的力量和价值。学生的智慧、才能的发展需要有一种环境、机会和条件,作为教育者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把爱变成一种对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透析能力,以此发现和挖掘每个具体的学生生命的独特价值;才能把爱转化为一种现实的推动力,使学生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产生一种责任感和取得成就的欲望,促使其获得主动健康的发展。
总之,具有关怀生命的心态,要求我们不仅是对学生天性、能力,以及他们的主体地位的尊重,也不仅是对学生人格的保护和尊重,而是对学生作为人的整个生命的尊重,及其人生价值的尊重和发挥,其核心是关注学生的生活方式,关心学生的生存状态,关怀学生的可能生活,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二、从完整意义上看待学生的成长
学生的成长是完整的生命体的成长,其内容构成是相当丰富的。当教师能清晰地形成这一学生观时,我们的教育实践活动的目标指向和实践过程,也就可能出现新的更新。
这意味着我们要始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其看作具有自然、心理、社会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特质相互渗透、丰富而复杂的人,而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体。因此,成长乃是一个整体的人的成长,是身处世界、置身于关系之中的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完善。学生的成长是多方面的,不是简单地获得知识,而是包括拓展知识,深化思维,情感体验,培养合作能力与行为习惯等多方面的发展。学生是以整体的生命,而不是生命的某一方面投入到各种教育活动中去的,因此每一项教育活动都应顾及学生生命多方面的整体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知方面的发展。
只有将完整的人的培养看作教育的终极目标,那么,教师的工作才能不断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发出挑战,成为他学习、思考、探索、创造的不竭动力,给他的生命增添发现、成功的欢乐,其生命和才智才能在为事业奉献的过程中不断获得更新和发展。
三、动态地认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的角色界定为被教育的对象,是被满足需要的那部分人。在传统教育家们看来只有教师的生命对学生生命的不间断付出,不存在学生生命对教师生命的滋养。而教育活动就其过程的本质来看是人类精神能量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实现转换和新的精神能量的生成过程。教与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他们在运动中相互转化。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一种学习活动, 教师通过参与到学生之中, 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和沟通融合中可以从学生群体获得许多信息和智慧,教师同样可以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教育活动中, 教师与学生是在生命与生命的相会中实现相互对接、相互交融和相互滋养的。教学最后得到的意义结果,既不完全是教师课前所掌握的意义, 也不是学生学前所理解的意义, 而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建构所生成的意义。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生是推动教育活动的革命性力量及其本身所具有的潜在创造力,学生在此建构过程中,通过“学”与“教”的互动,创生、发展、占有教育资源,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发展,展现个人的生命价值。我国古代《学记》中“教学相长”的观点所强调的就是师生生命的相互创造。
学生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理想,有情感,有个性。他们渴求知识,具有潜在的创造力,各人生活经历也不一样,形成了不同的知识经验、不同的性格气质、不同的兴趣爱好。作为教育者,我们应有热爱生命的心态,诚心诚意地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交互创生作用,把完整的人的培养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只有通过不断的反思和重建,教师才能揭开“学生的秘密”,进而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生命成长的双重意义。
参考文献:
[1] 玛利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 叶 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7—118.
[3] 叶 澜.“教育的生命基础”之内涵[J].山西教育(半月刊),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