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利昂F13在外电场中的分子特性研究

来源 :分子科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272206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B3LYP/6-311 ++ G(d,p)水平上研究了外电场(-15.43~15.43 V/nm)对氟利昂F13(三氟氯甲烷,CF3 Cl)分子物理和光谱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C—Cl键连线z方向上,外电场从-15.43 V/nm逐渐增加到15.43 V/nm时,分子体系能量先增大后降低,偶极矩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大,能隙EG先增加后减小,C—Cl键键长逐渐增大,C—F键键长逐渐减小.外电场对CF3 Cl分子红外振动光谱的频率和强度也有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外电场作用(0到15.43 V/nm)逐渐增强下,CF3Cl分子的势能曲线束缚形态逐渐被解开,解离的势垒逐渐减小.在强度为15.43 V/nm的电场作用下,CF3Cl分子将会发生C—Cl键断裂而降解,该结果为对氟利昂进行外电场降解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维多利亚湖对其周边区域有着非常重要的经济价值,有近3000万居民赖以为生.但是令维多利亚湖畔居民难以接受的是,它的“尼罗河的源头”这一特殊身份却制约了周边居民尽情享受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死课本变成“活”课堂,把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下面就此作一论述!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中,语文科目作为最基础的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科目的教育教学中,作文作为一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中强调,教师要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来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这一要求不仅体现了历史音像
建立了同时检测博落回果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的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新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博落回果实中血根碱和白屈菜红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1%~100.3%.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以色列北部的埃因·马拉哈,是已知最早的人类定居点之一,考古学家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化石证据:一个人和一条狗(或狼崽)相互拥抱着被埋葬在一起.这个证据暗示:至少在此人死前几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已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变和提升,从原来课堂中教师为主导。逐渐形成了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们探讨交流辩论
英语是一门工具课,也是一门实践课,更是一门语言课.语言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语言的学习和交流离不开情感的支配,而教师恰好是情感教育的实施者,因此应该了解情感教育的特点,
有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谎言如果被重复很多遍就可能变成真的。它反映出欺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超凡影响力。欺骗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生存技巧,正引起科学家越来越多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