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提问是学科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师生进行有效互动的关键,在启发式教学课堂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上看,课堂提问环节却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严重影响着课堂提问的质量。因此,教师应当重视提问的意义,精准地掌握提问存在的误区,并针对这些误区,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误区; 对策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善于发问,提高提问的质量,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主导课堂,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形式,难以发生有效且高质量的“提问”。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历,对提问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毫不提问以及频繁提问”的误区及对策
根据作者调查发现,在四十分钟的语文课里,有些教师动辄几分钟之内提问一次,甚至是连续发问,无论学生回答与否,仍然坚持提问。这种过于频繁的发问形式不但没有落实新课改精神,更是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提问趋于形式化、表面化,内容华而不实,看似加强了师生交流,实际却全无一物,对课堂教学有弊无利。反之,有些教师则全然不问,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在讲,或者是让学生练习,师生之间毫无交流,即使有提问,也是类似“对不对”、“是不是”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教师提问百无聊赖,学生回答心不在焉。无论是过分的提问还是毫不提问,这两者都是对提问艺术的误读,都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针对这一误区,教师应当做好语文课堂设计,对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有合适的设计,比如哪里需要提问、所提问题的深度如何等等,对提问的度和整个课堂的节奏都要有适当的控制。
二、“重复所提问题以及重复学生的回答”的误区及对策
当前,有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犯重复问题的毛病,对于类似问题,重复一遍又一遍而全然不知。久而久之,学生在习惯了教师这种重复式提问的形式后,便开始对教师的第一次、第二次提问毫不在意,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同时也拖延了课堂的教学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的重复来加强学生的记忆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重复式的提问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进行纠正,改掉自己习惯重复的缺点,提升发问的质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问而不听以及学生听而不答”的误区及对策
提问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必然需要教师的提问、倾听和学生的倾听和回答。然而,对于个别老师而言,提问固然容易,倾听却并不容易。倾听除了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更在于听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但这些教师往往在提问完一个问题之后对学生的回答并不在意倾听,只在乎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没有注意到其他方面。这种片面注重问题结果的提问形式,最终将损害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优秀的学生只在乎寻找问题的结果,而不注重对过程的解析,而学习成绩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容易自暴自弃,对教师的发问漠不关心、听而不答。正确的倾听方式应当是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对于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无论答题的结果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当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答对的学生再接再厉,让答错的学生不要气馁。
四、“教师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提问的对象”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心理,他们在课堂提问活动中都想让教师提问到自己。在他们心里,教师提问到自己就是对自己的重视、对自己的喜欢,因此,他们大都喜欢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然而,由于语文学习基础和能力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学生能力分层现象的出现,在对待这种分层现象时,个别教师就开始有所偏向,认为自己的提问总要找到懂的学生回答,即使提问到学困生,他们也是不懂。后者的这种心理就容易使得他们在实际提问中总是选择一些自己觉得会的学生回答,而对其他学生并不在意。这种心理主导下的课堂提问则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些不被教师提问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认为老师不提问自己便是忽略自己、不喜欢自己,于是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消极听课。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会走入学习斗志丧失的“歧路”。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摆正自己的心态,客观、正确地对待学生分层现象,对所有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做到不偏不倚。
总而言之,提问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用提问这门艺术,尽可能地规避提问的误区,有效地激发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使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树权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教书育人,2012,09.
[2]袁菲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象与反思.知识窗(教师版),2014,07.
[3]王春霞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方法浅探.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8.
关键词:小学语文; 提问; 误区; 对策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地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有选择性、针对性地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材内容,在课堂上善于发问,提高提问的质量,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未能及时有效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主导课堂,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形式,难以发生有效且高质量的“提问”。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历,对提问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归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毫不提问以及频繁提问”的误区及对策
根据作者调查发现,在四十分钟的语文课里,有些教师动辄几分钟之内提问一次,甚至是连续发问,无论学生回答与否,仍然坚持提问。这种过于频繁的发问形式不但没有落实新课改精神,更是陷入了形式主义的误区,提问趋于形式化、表面化,内容华而不实,看似加强了师生交流,实际却全无一物,对课堂教学有弊无利。反之,有些教师则全然不问,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在讲,或者是让学生练习,师生之间毫无交流,即使有提问,也是类似“对不对”、“是不是”这种无关痛痒的问题,教师提问百无聊赖,学生回答心不在焉。无论是过分的提问还是毫不提问,这两者都是对提问艺术的误读,都不利于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针对这一误区,教师应当做好语文课堂设计,对课堂的每个环节都有合适的设计,比如哪里需要提问、所提问题的深度如何等等,对提问的度和整个课堂的节奏都要有适当的控制。
二、“重复所提问题以及重复学生的回答”的误区及对策
当前,有不少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容易犯重复问题的毛病,对于类似问题,重复一遍又一遍而全然不知。久而久之,学生在习惯了教师这种重复式提问的形式后,便开始对教师的第一次、第二次提问毫不在意,在不知不觉中降低了提问的有效性,同时也拖延了课堂的教学时间,造成极大的浪费。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其中一些较为重要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适当的重复来加强学生的记忆是有必要的,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重复式的提问是没有意义的,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想方设法进行纠正,改掉自己习惯重复的缺点,提升发问的质量,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问而不听以及学生听而不答”的误区及对策
提问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两者之间的交流活动,因此必然需要教师的提问、倾听和学生的倾听和回答。然而,对于个别老师而言,提问固然容易,倾听却并不容易。倾听除了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更在于听学生的情感和认知。但这些教师往往在提问完一个问题之后对学生的回答并不在意倾听,只在乎学生的答案正确与否,没有注意到其他方面。这种片面注重问题结果的提问形式,最终将损害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优秀的学生只在乎寻找问题的结果,而不注重对过程的解析,而学习成绩和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容易自暴自弃,对教师的发问漠不关心、听而不答。正确的倾听方式应当是关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无论是对于优秀生还是后进生,无论答题的结果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当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让答对的学生再接再厉,让答错的学生不要气馁。
四、“教师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提问的对象”的误区及对策
小学阶段,学生往往具有极强的自我表现心理,他们在课堂提问活动中都想让教师提问到自己。在他们心里,教师提问到自己就是对自己的重视、对自己的喜欢,因此,他们大都喜欢被老师叫起来回答问题。然而,由于语文学习基础和能力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学生能力分层现象的出现,在对待这种分层现象时,个别教师就开始有所偏向,认为自己的提问总要找到懂的学生回答,即使提问到学困生,他们也是不懂。后者的这种心理就容易使得他们在实际提问中总是选择一些自己觉得会的学生回答,而对其他学生并不在意。这种心理主导下的课堂提问则容易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些不被教师提问的学生会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认为老师不提问自己便是忽略自己、不喜欢自己,于是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消极听课。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会走入学习斗志丧失的“歧路”。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摆正自己的心态,客观、正确地对待学生分层现象,对所有学生应当一视同仁,做到不偏不倚。
总而言之,提问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善用提问这门艺术,尽可能地规避提问的误区,有效地激发起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课堂,使他们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整体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树权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设计艺术.教书育人,2012,09.
[2]袁菲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现象与反思.知识窗(教师版),2014,07.
[3]王春霞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教学方法浅探.小学生(教学实践),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