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浪潮的滚滚推进,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革新也如火如荼。本文作者从合理调整安排教学内容、逐步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训练等方面论述了初中体育“攻心”教学新方法。
【关键词】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深得人心,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初中生作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和升学压力大等问题已日趋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初中体育采取“攻心”教学法势在必行。教师只有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和个性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探究能力。本人与时俱进,大胆尝试了“攻心”教学新方法。
一、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地安排合理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和纠正学生个性的心理和情感缺陷。譬如:有的学生胆怯、怕羞,可安排并鼓励他们多参加跳山羊等项目的锻炼,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使他们不断地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的精神跨越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则动员他们多从事一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项目的锻炼活動,使他们融合在集体之中,用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孤僻、不合群的个性,逐步感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在平时针对急躁、易怒、遇事感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则让他们多参加慢跑或者游戏等一些缓慢、持久的运动项目,以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一定的改善。鉴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重要事情极易出现紧张、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我就尽量多组织他们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如球类、田径等项目,使他们在失败与胜利之间,得到锻炼,慢慢地克服自身心理障碍。
二、因势利导,逐步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
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品质较差和因以前失败产生了畏惧感等因素,他们往往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消极的悲观情绪,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我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其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在教学实践中尽量优化教学环境,譬如:上课前通过画出清晰的跑道,明确学生活动的场地,使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并利用集体从众功能,让学生产生“别人不行,我行;别人行,我更行”竞争心理和战胜困难的心理欲望,并通过一定的努力,把曾经在练习中尝到过的苦头转化为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
其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关爱学生,力争主动与学生交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他们学有信心,赶有方向,实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其三,无形感召,言传身教
初中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保持乐观向上心态。我在课堂上苦练教学基本功,做到口令清晰、示范准确、语言流畅、教态大方,促使学生在心目中对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无形的感召力量,从知、情、意三方面感染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四,察言观色,适当激励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堂上主要以学生的身体锻炼为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教学难度大,学生活泼好动,在与人、物、事接触的过程中,其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很容易表现出现,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听其言,观其色,察其行,及时抓住苗头,因势利导,对他们的点滴成功与进步,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有助于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
其五,勇于创新,提高实效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大胆探索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措施。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科学化,从感情入手,注重引导发现,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和创新。
三、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
初中生的个性差异在体育课中的表现不尽相同,譬如:在耐久跑的训练中,有些学生较胖,不愿动;有些学生体质不强,不想动;有些学生懒惰,很怕跑;当教师站旁边看着他们训练时,会显得更加紧张。面对类似情况,我有的放矢地给他们以示范和领会的机会,表彰为主,适当点拨,有意识的把这些学生同体能好的同学安排在一起,使他们多看、多思,并在教学途径上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灵活采用按图形跑、放音乐、接龙游戏等转移注意法,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情绪。当然,在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给学生一定的自动选择训练项目的时间,促使他们积极调整学习心态,确定自己的训练目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青春期是初中生人生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既要经历生理变化,又要承受心理变化的挑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务必要懂得“攻心”(心理教育)的深远意义,让学生不断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的个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使每个学生能从体育课上进一步提高自信心,逐步具备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因地制宜 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深得人心,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由于初中生作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和升学压力大等问题已日趋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初中体育采取“攻心”教学法势在必行。教师只有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和个性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才能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探究能力。本人与时俱进,大胆尝试了“攻心”教学新方法。
一、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地安排合理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调动和纠正学生个性的心理和情感缺陷。譬如:有的学生胆怯、怕羞,可安排并鼓励他们多参加跳山羊等项目的锻炼,并由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使他们不断地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的精神跨越心理障碍。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则动员他们多从事一些接力跑、游戏等集体项目的锻炼活動,使他们融合在集体之中,用团队合作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孤僻、不合群的个性,逐步感悟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从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我在平时针对急躁、易怒、遇事感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则让他们多参加慢跑或者游戏等一些缓慢、持久的运动项目,以培养自我控制能力,使容易急躁冲动的弱点得到一定的改善。鉴于那些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重要事情极易出现紧张、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学生,我就尽量多组织他们参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如球类、田径等项目,使他们在失败与胜利之间,得到锻炼,慢慢地克服自身心理障碍。
二、因势利导,逐步消除学生在运动中的恐惧心理
有些学生由于意志品质较差和因以前失败产生了畏惧感等因素,他们往往在体育教学中产生消极的悲观情绪,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我采用以下四种方法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其一,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在教学实践中尽量优化教学环境,譬如:上课前通过画出清晰的跑道,明确学生活动的场地,使学生处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情境之中,并利用集体从众功能,让学生产生“别人不行,我行;别人行,我更行”竞争心理和战胜困难的心理欲望,并通过一定的努力,把曾经在练习中尝到过的苦头转化为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
其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必须尊重、关爱学生,力争主动与学生交谈,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进行心理分析,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的肯定,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练习,持之以恒;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比赛,使他们学有信心,赶有方向,实现体育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升华。
其三,无形感召,言传身教
初中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以身立教,为人师表”职业道德素质,才能使学生学会自我调控,保持乐观向上心态。我在课堂上苦练教学基本功,做到口令清晰、示范准确、语言流畅、教态大方,促使学生在心目中对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无形的感召力量,从知、情、意三方面感染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其四,察言观色,适当激励
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课堂上主要以学生的身体锻炼为主,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因此,教学难度大,学生活泼好动,在与人、物、事接触的过程中,其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很容易表现出现,这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听其言,观其色,察其行,及时抓住苗头,因势利导,对他们的点滴成功与进步,给予鼓励与肯定,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有助于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
其五,勇于创新,提高实效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一定要大胆探索出别具一格的教学措施。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多样化和科学化,从感情入手,注重引导发现,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千方百计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竞争和创新。
三、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
初中生的个性差异在体育课中的表现不尽相同,譬如:在耐久跑的训练中,有些学生较胖,不愿动;有些学生体质不强,不想动;有些学生懒惰,很怕跑;当教师站旁边看着他们训练时,会显得更加紧张。面对类似情况,我有的放矢地给他们以示范和领会的机会,表彰为主,适当点拨,有意识的把这些学生同体能好的同学安排在一起,使他们多看、多思,并在教学途径上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灵活采用按图形跑、放音乐、接龙游戏等转移注意法,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积极主动的情绪。当然,在教学中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再给学生一定的自动选择训练项目的时间,促使他们积极调整学习心态,确定自己的训练目标,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青春期是初中生人生历程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既要经历生理变化,又要承受心理变化的挑战。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务必要懂得“攻心”(心理教育)的深远意义,让学生不断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帮助学生克服各种不良的个性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努力使每个学生能从体育课上进一步提高自信心,逐步具备良好的心态和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