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应该对食物有一种敬畏之情。”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成升魁对食物浪费现象总是耿耿于怀。2013年以来,成升魁率领团队围繞食物浪费、新时期国民营养与粮食安全等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并撰写了系列咨询报告。这组报告多次获得中央领导批示,教育部据此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中小学节粮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央电视台也对该研究进行重点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受赞誉的研究成果,不仅凝聚着成升魁及其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更代表着一位科学家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赤诚初心。
成升魁讲起他的学生时代,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对主人公孙少平的描写一样:“每天把我喂饱的是最没有营养的黑馍馍和红薯,从小就吃不饱,但能吃苦。”高中毕业后,他有三年半的时间是在农村动,后来到西北农大读书、留校、读博、工作,正是这样的成长和学习背景,让他对农民、农村、农业有着天然的认识,对粮食问题有着本能的关注。
“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经过流通、加工、烹饪,中间付出了多少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最后到达餐桌后,几乎是吃一半扔一半!”成升魁从2005年就开始关注和思考食物浪费问题。在他看来,我国的耕地、水资源都极其有限,粗放的投入和消费端的浪费,严重危及生态环境。因此,他打算结合自己的专业,在食物浪费这个问题上做深入调研。在与同行交流研究设想时,一些人提醒他:“政府正在鼓励消费,这么做不是‘唱反调’吗?”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是大事,值得去研究。围绕这个选题,成升魁反复思考权衡,但内心的迟疑和犹豫却总是挥之不去。
2010年,成升魁带着研究生到拉萨的餐馆调研,遇到一件难忘的事。当时,课题组成员正准备进入一个包间,称量餐桌上残留食物的准确重量。他们一打开门,发现餐馆的女服务员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剩菜。“那都是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十七八岁小姑娘,背井离乡到西藏打工,每天节衣缩食,只能用客人剩下的大鱼大肉解馋……”回想起那一幕,成升魁再次皱起了眉头。这件事也促使他坚定了从事食物浪费研究的决心。随后,他的研究团队在《中国软科学》上发文明确提出:“鼓励消费不是鼓励浪费!”由此,成升魁正式向食物浪费这个社会陋习宣战。
围绕食物浪费开展研究难不难?成升魁觉得,最难的就是立项前后:“这事儿啊,把不准。怎么开展研究?怎样才能拿出过硬成果?”他虽然心里打鼓,但没有停下调研的脚步,于2011年开始申请这个方向的项目支持。2012年7月项目答辩的时候,成升魁看到评委的眼睛“发亮”,就知道有戏。果然,“我国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可持续消费模式实证研究”顺利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4个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成升魁的研究项目诚可谓恰逢其时。
此后,成升魁率队耗时4年,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共调研餐馆366家,餐桌样本6983个,完成餐馆经理和厨师访谈750余人次,消费者调查问卷7482份,称量3.2万余道菜品,累计称重10万余次,近300名研究生和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4年调研的历程十分艰辛。想要获得第一手数据,必须对食物进行多次称重,但是哪家餐馆会轻易让你进去称量饭菜?为此,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研究期间,团队在某大城市的11所中小学开展深入调研,发现中小学生的浪费情况更严重。在某小学,团队成员询问一位小男孩:“剩下这么多猪肉白白扔掉,不感觉到可惜吗?”小男孩振振有词:“猪肉做得这么难吃,我都替猪感到可惜!”这一现象说明,有些学生追求的是口味而非营养,食堂为迎合学生而大量生产高盐高油食物,更容易产生浪费。成升魁对上述问题异常视,迅速撰写报告并于2016年4月15日通过中科院呈送有关部门。4月17日,《中科院专家关于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问题的建议》获国家领导人的多项批示。4月底,相关单位开始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一直整改到8月份。“一些同志因为我的报告受到了批评,可能会埋怨我,但我觉得这样也是值得的。”成升魁笑言。
据成升魁团队初步测算,刨除生产供应等环节的浪费,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这些科学结论,得到社会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五年深入一线、艰苦奋战,成升魁带领团队,终于在为人忽视的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项目在2018年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组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成果及重要咨询报告,这些都让成升魁感到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并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基于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财政部和中科院的支持和部署下,成升魁担任“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关注全产业链,把粮食从生产到消费作为一个系统,尤其强调消费端的潜力不可忽视,呼吁建立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模式。
在中国营养健康需求变化的背景下,究竟需要多少粮食?供给侧结构如何进行改革?新时期国家应当秉持什么样的粮食安全观?粮食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等问题是成升魁近几年在思考的问题。
成升魁认为,我国传统粮食安全观是在千年重农、近代战争和饥荒大背景下形成的,导致普遍认为生产越多越安全、库存越多越安全、自给率越高越安全、价格越稳越安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问题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生产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代价,粮食成本高,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农民靠种粮维持生计已不可能。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和需求已发生根本变化。同时,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已非昨日。这些迅速变化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建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
“我们团队用了两个月讨论出8个字,作为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营养、绿色、多元、开放。还有24字方针:藏粮于地,绿色生产;适度进口,适量储备;保障营养,合理消费。”成升魁解释说,营养是目标,要营养健康、摄入均衡、合理消费;绿色是核心,要降低消耗、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多元是途径,膳食结构、经营结构和经营主体都要趋于多元;开放是手段,要开放市场和政策。
成升魁认为,我们应从粮食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全方位拓展粮食安全体系,重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战略层面建立新的粮食安全观,无论如何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的利益。
“敏锐捕捉关键问题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成升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食物浪费到粮食安全研究,他始终坚持把故事讲给全社会听,始终坚持用详实准确的数据、严谨科学的调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剖析问题、寻找症结、提出建议。而激励成升魁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动力,就源自他胸中那颗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赤诚初心。
向社会陋习宣战
成升魁讲起他的学生时代,就像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对主人公孙少平的描写一样:“每天把我喂饱的是最没有营养的黑馍馍和红薯,从小就吃不饱,但能吃苦。”高中毕业后,他有三年半的时间是在农村动,后来到西北农大读书、留校、读博、工作,正是这样的成长和学习背景,让他对农民、农村、农业有着天然的认识,对粮食问题有着本能的关注。
“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经过流通、加工、烹饪,中间付出了多少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最后到达餐桌后,几乎是吃一半扔一半!”成升魁从2005年就开始关注和思考食物浪费问题。在他看来,我国的耕地、水资源都极其有限,粗放的投入和消费端的浪费,严重危及生态环境。因此,他打算结合自己的专业,在食物浪费这个问题上做深入调研。在与同行交流研究设想时,一些人提醒他:“政府正在鼓励消费,这么做不是‘唱反调’吗?”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是大事,值得去研究。围绕这个选题,成升魁反复思考权衡,但内心的迟疑和犹豫却总是挥之不去。
2010年,成升魁带着研究生到拉萨的餐馆调研,遇到一件难忘的事。当时,课题组成员正准备进入一个包间,称量餐桌上残留食物的准确重量。他们一打开门,发现餐馆的女服务员正狼吞虎咽地吃着桌上的剩菜。“那都是些来自贫困地区的十七八岁小姑娘,背井离乡到西藏打工,每天节衣缩食,只能用客人剩下的大鱼大肉解馋……”回想起那一幕,成升魁再次皱起了眉头。这件事也促使他坚定了从事食物浪费研究的决心。随后,他的研究团队在《中国软科学》上发文明确提出:“鼓励消费不是鼓励浪费!”由此,成升魁正式向食物浪费这个社会陋习宣战。
五年奋战结硕果
围绕食物浪费开展研究难不难?成升魁觉得,最难的就是立项前后:“这事儿啊,把不准。怎么开展研究?怎样才能拿出过硬成果?”他虽然心里打鼓,但没有停下调研的脚步,于2011年开始申请这个方向的项目支持。2012年7月项目答辩的时候,成升魁看到评委的眼睛“发亮”,就知道有戏。果然,“我国城市餐饮业食物浪费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可持续消费模式实证研究”顺利获得国家自然基金委重点项目资助。4个月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成升魁的研究项目诚可谓恰逢其时。
此后,成升魁率队耗时4年,在北京、上海、成都、拉萨共调研餐馆366家,餐桌样本6983个,完成餐馆经理和厨师访谈750余人次,消费者调查问卷7482份,称量3.2万余道菜品,累计称重10万余次,近300名研究生和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4年调研的历程十分艰辛。想要获得第一手数据,必须对食物进行多次称重,但是哪家餐馆会轻易让你进去称量饭菜?为此,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研究期间,团队在某大城市的11所中小学开展深入调研,发现中小学生的浪费情况更严重。在某小学,团队成员询问一位小男孩:“剩下这么多猪肉白白扔掉,不感觉到可惜吗?”小男孩振振有词:“猪肉做得这么难吃,我都替猪感到可惜!”这一现象说明,有些学生追求的是口味而非营养,食堂为迎合学生而大量生产高盐高油食物,更容易产生浪费。成升魁对上述问题异常视,迅速撰写报告并于2016年4月15日通过中科院呈送有关部门。4月17日,《中科院专家关于高度重视中小学校园食物浪费问题的建议》获国家领导人的多项批示。4月底,相关单位开始贯彻落实中央领导的批示精神,一直整改到8月份。“一些同志因为我的报告受到了批评,可能会埋怨我,但我觉得这样也是值得的。”成升魁笑言。
据成升魁团队初步测算,刨除生产供应等环节的浪费,2015年,我国城市餐饮业仅餐桌上食物浪费量就有1700万吨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至5000万人一年的食物量。其中,大型餐馆、游客群体、中小学群体、公务聚餐等是餐饮食物浪费的“重灾区”。这些科学结论,得到社会主流媒体的广泛宣传,已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
五年深入一线、艰苦奋战,成升魁带领团队,终于在为人忽视的领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该项目在2018年顺利结题并被评为优秀,课题组也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成果及重要咨询报告,这些都让成升魁感到自豪。
传统命题新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并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基于科技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在财政部和中科院的支持和部署下,成升魁担任“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项目首席科学家。他的研究关注全产业链,把粮食从生产到消费作为一个系统,尤其强调消费端的潜力不可忽视,呼吁建立可持续的文明消费模式。
在中国营养健康需求变化的背景下,究竟需要多少粮食?供给侧结构如何进行改革?新时期国家应当秉持什么样的粮食安全观?粮食领域的深层次矛盾等问题是成升魁近几年在思考的问题。
成升魁认为,我国传统粮食安全观是在千年重农、近代战争和饥荒大背景下形成的,导致普遍认为生产越多越安全、库存越多越安全、自给率越高越安全、价格越稳越安全。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问题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生产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和生态代价,粮食成本高,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农民靠种粮维持生计已不可能。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和需求已发生根本变化。同时,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已非昨日。这些迅速变化的现实迫切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建立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
“我们团队用了两个月讨论出8个字,作为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营养、绿色、多元、开放。还有24字方针:藏粮于地,绿色生产;适度进口,适量储备;保障营养,合理消费。”成升魁解释说,营养是目标,要营养健康、摄入均衡、合理消费;绿色是核心,要降低消耗、保护资源、改善环境;多元是途径,膳食结构、经营结构和经营主体都要趋于多元;开放是手段,要开放市场和政策。
成升魁认为,我们应从粮食数量安全到质量安全,全方位拓展粮食安全体系,重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从战略层面建立新的粮食安全观,无论如何要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护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保护农民的利益。
“敏锐捕捉关键问题是科技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成升魁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从食物浪费到粮食安全研究,他始终坚持把故事讲给全社会听,始终坚持用详实准确的数据、严谨科学的调研、求真务实的精神去剖析问题、寻找症结、提出建议。而激励成升魁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动力,就源自他胸中那颗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的赤诚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