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民本经济 建设幸福江阴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阴是中国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的发源地之一。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江阴人以其独有的敏锐和智慧,充分发挥乡镇企业起步早、基础好的优势,在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中逐步形成了以民本经济为主导的发展特色,多年来始终走在全国县域发展的前列,几度荣登全国百强县榜首。进入新世纪以来,江阴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江阴路径,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适时提出建设“幸福江阴”的新构想,从而把江阴发展引入一个新境界。
  改革开放30年来,江阴在占全国0.01%的土地上,创造了占全国0.5%的地区生产总值(1530亿元)、0.35%的财政收入(245亿元)、1%的上市公司(22家)、2%的中国500强企业(10家)和2.4%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2家)。这个被誉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最具魅力的县级市,30年来发生了重大的结构性变化:
  ——产业结构由传统农业支撑变为现代产业支撑。1978年。江阴还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为4.33亿元,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6:55:19。2008年底,全市GDP达到1530亿元,连续翻了8番多,按可比价计算年均递增16.2%,三次产业占比演进为1.5:62:36.5,全市已基本形成高效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良性互动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企业结构由中小企业为主导变为规模企业、上市公司为主导。1978年。江阴仅有1家大中型企业。2008年,已拥有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156家,其中超百亿元已有10家。从1997年诞生第一家上市公司起,用不到10年时间在中国和国际资本市场形成令人瞩目的“江阴板块”。目前,全市有上市企业22家,其中境外7家,募集资金累计达180亿元。
  ——所有制结构由集体经济为主体变为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向经济“三足鼎立”。改革开放之初,江阴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占较大比重;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集体经济已是“四分天下有其三”。1986年,利用外资实现零的突破,其后20年全市累计批准外资企业26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0亿美元。90年代中期,实施乡镇企业改制后,民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私营企业数由1997年的1680家攀升到2008年的7835家,对全市经济的贡献份额也由1997年的不足1%激增到2008年的58.6%,撑起了江阴经济的半壁江山。2007年,全市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占比已演化为24.2:53:16.3。
  ——城乡结构由二元分割变为一体化融合。改革开放以来,江阴城市化和工业化互动并进,传统的城乡分割状况已被打破。30年间,城市化水平从10.5%上升到61.5%,从事二三产业的人口占全体劳动者的比重从64%提高到90%。全市城乡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先后实现“无缝对接”,公交覆盖率在行政村已达100%。在自然村亦已达65%以上。城乡社会事业得到共同发展,社会保障全面覆盖,城乡职工、居民和外来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社区卫生服务覆盖率均为100%。
  ——城乡居民收入结构由单一变为多元。30年改革开放。普惠120万江用人民。197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仅有341元和199元,到2008年已增加到24214元和11975元,分别增加了70倍和59倍。城镇居民原有的单一工资性收入已转变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转移性收入为辅、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的多元收入结构。197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60%来自农业,到2008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已达78.8%,人均财产性收入已有556元。
  30年改革开放,江阴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县域发展,不失时机地把经济社会发展推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一、从做大乡镇企业到做强江阴板块,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工业化道路
  
  江阴的乡镇工业萌芽于上世纪60年代,起步于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提高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以来,江阴坚持把本土企业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中坚骨干。在结构调整中扶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在对外开放中培植本土企业核心竞争力,在沿江开发中拓展本土企业发展新空间,走出了具有江阴特色的工业强市之路。
  白手起家,在调整中培育企业巨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江阴农民积蓄多年的办企业的能量充分释放,社队工业如雨后春笋般成长。在10多年时间里,乡镇企业由初创积累到异军突起,把江阴带入了全国县域经济第一方阵。进入90年代,为顺应宏观环境的变化,江阴提出“调优、调新、调高、调强”的结构调整新思路:调优产品结构,培育更多名牌产品;调新装备工艺,加快产品更新换代;调高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调强企业实力,形成规模企业集团。90年代中后期,江阴又审时度势,通过调整所有制结构,引导本土大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正是90年代持续推进的结构调整,在江阴调出了一批行业冠军和规模企业,传统产业得到了脱胎换骨式改造,特色冶金、高档纺织、精密机械、造纸及彩印包装、精细化工等支柱产业呈规模化发展趋势,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一批新兴产业成为亮点。目前,全市40多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之首。
  分类改制,在改革中打造江阴板块。90年代初,为解决政企不分、产权不清的深层矛盾,江阴开始迈出调整所有制结构、改革产权制度的步子。江阴的企业改制没有“刮风”,而是先行试点、逐步推开:不搞“一卖了之”,而是分类指导、抓大放小。企业改制促进了生产要素进一步向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优秀企业家集聚,改变了早期乡镇企业小而散、小而全的生产经营模式,增强了本土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活力和实力。到1997年,全市已形成155家企业集团,其中国家级企业集团46家,省级企业集团84家,涌现了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创利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巨头。江阴的规模企业催生了“江阴板块”。1997年2月28日,兴澄股份(现名模塑科技)作为江阴第一只上市股票在深圳证交所成功上市。10年后的今天,江阴已有华西村、江苏阳光、凯诺科技、三房巷、法尔胜、双良股份等22家公司,通过兼并重组、自主上市、高科技通道、境外发行等形式实现上市,形成了在全国颇具影响的“江阴板块”。其中,18家由本土乡镇企业改造而来,显现出民本经济的强大生机和发展活力。
  吸聚外资,在借鉴中强化自主创新。江阴与苏南沿江城市一样,紧紧抓住90年代浦东开发开放的机遇,大力兴办“三资”企业,不断扩大外贸出口,实现经济南内向型到外向型的跃升。跨入新世纪,顺应国际资本和产业大举转移“长三角”的趋势,江阴又抢抓沿江开发机遇,实现由传统加工业到现代制造业的跃升。在沿江,规划国际制造业产业带,杜邦、新日铁、丸 红、联合钢铁、贝卡尔特等世界“500强”企业在经济开发区落地生根;突破行政区划束缚,与长江北岸的靖江联手,在全省率先迈出跨江联动的步伐,计划用10年时间,在60平方公里的江阴—靖江园区再造一个靖江;创新管理体制,整合西部“四镇两办”188平方公里地域,统一规划、纵深推进沿江开发,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和临江制造业,打造港城一体的临港新城。借助外资在沿江集聚的优势,江阴重视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着力增强本土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全国县级市中首家出台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探索“创新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家化和国际化”的创新模式。目前,全市已有80多家企业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江阴标准”,每年专利申请量超过1000件。2006年,成立省内首家县级政产学研战略联盟,由国内30所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江阴58家重点骨干企业及高新技术创业园参加,33个项目组成的“自选超市”全面开放,10个IT设计、生物化学、环保节能等领域的项目实现产学研对接。江阴还把提升企业家素质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抓,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实施“百名企业家创新培训计划”,分赴欧美发达国家培训,大大拓宽了企业家的视野。
  
  二、从以工哺农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江阴大部分企业植根农村,与“三农”有着天然联系和深厚感情,在工业发展之初就注意以工支农。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江阴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特色愈益凸显。
  放大华西典型效应,促进农村共同繁荣。华西村是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光辉旗帜。江阴始终高扬这面旗帜,在每一个发展时期都将华西创造的新鲜经验推向全市。一是全面开展村企结对挂钩活动。针对经济薄弱村造血机能不足的状况,江阴组织本地骨干企业与155个行政村结对挂钩。各结对企业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产品、人才、管理等优势,挖掘利用结对村的土地、劳力等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和二、三产业;采取项目对接、产品延伸、订单采购、助建标准厂房、投资兴办企业等帮带形式提高村级收入:优先吸纳结对村的劳动力进本企业就业:帮助结对村开展村庄整理。参与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完善农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二是推广华西村一分五统的创新经验,推进强村与弱村联合。90个经济强村兼并了150个经济一般村或薄弱村,原526个村缩减到250个。三是选拔当地优秀企业家担任村级领导,用企业发展的经验推进农村发展。四是完善领导干部群众联系点制度,落实干群结对挂钩9197户。鼓励企业家、私营个体业主、种养专业户与贫困户结对帮扶,结成“帮扶链”、“致富链”,先富带后富、不富不脱链。目前,全市村级收入平均达800万元,近84%的村在100万元以上。
  丰富以工哺农形式,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部署后,江阴积极探索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农业的反哺作用。一方面运用政府有形之手,注意顺势而为,积极组织牵线;一方面运用市场无形之手,以互利共赢为目标,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参与农业开发,推动全市农业向产业化、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江阴坚持在工业开发中推进农村建设,在工业发展中推进富裕农民,近些年来创出了“以工投农、以工办农、以工促农、以工富农、以工带农、以工扶农、以工补农”等多种以工哺农的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全市投入农业的“三资”累计达31.82亿元,已建或在建的投资超500万元的农业企业超过60家,累计吸纳农村劳动力2.6万人。
  探索以城带乡路径,加快农村“三集中”进程。江阴在城乡发展中重视发挥县城的带动作用。合理拉大城市框架,不断完善县城功能,增强县城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积极探索城乡产业统一布局、城乡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引导城市先进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社会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同时,加快推进“三集中”进程。完善载体建设,制定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把各镇工业集中区打造成工业投入的主阵地、外来资本的集聚区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乡镇工业集中区产值已占全市乡镇工业总产值的77%。完善城镇功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人口向城镇集中。30年来,伴随工业化进程,全市已有26.64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完善村庄规划。建设农民公寓,促进居住向社区集中。先后将120个自然村并入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建成无锡市级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示范村40个,农民集中居住人口达68万,集中居住率达71%。
  
  三、从追求经济增长到追求协调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上,江阴较早实现了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到注重全面发展的转变。在全省“两个率先”目标的指引下,江阴已于2005年底率先实现全面小康。
  实施富民工程,多措并举促进持续增收。江阴在发展集体经济之初,就把培植企业与致富百姓较好结合起来。省委第十次党代会提出“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后,江阴更加自觉地把富民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广开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加快构建富民长效机制。一是想方设法鼓励创业。出台鼓励创业优惠政策,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富民担保公司。仅2008年,全市新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就达近1.2万家。二是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通过实施“5年5万”劳动力培训、“4045”再就业援助、“121”阳光扶助等一系列工程。促进城乡重点困难人员就业。目前,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4%,农村调查失业率为3.20%。三是多管齐下增加收入。鼓励百姓进行多种财产投资,通过股份收益、房屋租赁、各类补贴等方式,确保农民持续增收。积极推进农村三大合作组织建设,全市村(组)集体经济股份合作社已有96家,可分配收益2亿元;各类土地股份合作社已有87家,户均收益2355元;“四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有136家,实现盈余1.6亿元。
  加大惠民力度,促进社会保障全覆盖。江阴的领导者把发展经济比作做“蛋糕”。他们认为:做大做好“蛋糕”体现的只是发展的能力,而分好“蛋糕”体现的才是发展的目的。基于这一考虑,近些年来江阴注重从提高社保惠民人手,在分好“蛋糕”上下功夫。着力构建以城乡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为主的五道保障线,形成覆盖城乡、“阳光普照”的社会保障新体系。江阴把城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职工全部纳入城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60万新市民也将全部入网;扩大农村基本养老保障覆盖面,把无保障性收入的老年农民和城镇老年居民全部纳入“农保”,全市参加“农保”的农民已超过22万;为一揽子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生活保障问题,早在2004年就出台历次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全市28.85万被征地农民已全部享受“历 保”;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的突出问题,在全国率先创立“政府组织推动、专业保险机构运作、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的农村大病(住院)医疗保险模式,覆盖率达100%。为使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江阴逐年增加财政惠民支出,2008年,全市财政惠民支出已达11亿元,占可用财力的15%以上。江阴还重视“第三次分配”,积极发展慈善事业,企业冠名慈善基金已超过10亿元,创全国县(市)之最。
  建设文化名城。不断增强城市对县域的带动力。改革开放使江阴从农业县变成了工业市。但长期以来,城市发展受制于狭小空间,没有跳出县城的框框。进入新世纪以后,江阴抓住开发区功能调整的机遇,大手笔整合城市空间结构,奠定了一体(主城区)两翼(东部经济开发区暨科技新城,西部临港开发区暨临港新城)的新框架、大格局。现在,包括新老城区在内的建成区面积,已经扩展到51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10倍,城市常住人口已接近50万,正在进入大城市的行列。江阴人深知,对一个国家或区域来说,经济竞争力主要看科技,社会影响力主要看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江阴注重挖掘吴文化的深厚底蕴,着力提升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时代形象。名人故居得到修缮,传统文化街区得到恢复,城市脉络得到梳理,古城神韵得以再现。在新一轮城乡建设中,江阴坚持规划的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由规模扩张向优化布局、功能提升转变。如今的江阴,城市对县域发展的带动力明显增强,已成为一座具有迷人风采的现代化滨江港城。
  加强生态修复,营造优美人居环境。能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对执政者的一个严峻考验。以纺织、印染、化工、冶金等起步走上农村工业化之路的江阴人,对环境污染有着切肤之痛:环境污染是企业和政府的高额欠账。对过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污办法必须进行重大调整,建设全面小康必须把环保优先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从源头上控制污染。近年来,江阴加大治污力度,严格一把手负责制,铁腕治污、科学治污、全民治污;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招商门槛,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坚决关停“老板发财、百姓遭殃、政府买单”的污染企业,对371家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关停297个违规建设及超标排放的企业和项目;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投入资金5亿元,建成38个万吨级综合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网1112公里,削减排污口292个,大幅提高了污水集中处理能力。各镇都建有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站并正常运行;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从废渣、废气、废水中获得资源;推进城乡绿化和河道净化。功夫不负有心人,江阴坚决有力的治污与环保举措,使其荣膺首批“国家生态市”称号。
  
  四、从注重发展实绩到注重百姓感受,精心打造“幸福江阴”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争先争什么?全面达小康后干什么?江阴市委、市政府引导全市各级干部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理性思考,形成高度共识:必须坚持用百姓感受衡量发展成效,以“幸福江阴”作为江阴迈向“第二个率先”的目标追求。
  以群众满意为导向,创建“幸福江阴”指标体系。建设“幸福江阴”,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突出民主民生。创造幸福生活,努力建设一个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普遍认可、老百姓感到幸福的基本现代化。为推进“幸福江阴”建设,江阴的领导者问计于民,开展“幸福指标大家选”活动,在广开言路、集中民智的基础上,形成“‘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分为客观评价体系和主观评价体系两部分,考核权重分别占60%和40%。客观评价体系由就业、城乡居民家庭收入、科教卫生、生态环境、社会保障等五大类23项37个民生指标构成。主观评价体系包括工作、收人、环境、心情、身体状况5个方面33个满意度指标。“幸福江阴”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注重客观指标的同时,创造性地把群众的主观感受作为考核指标,体现了百姓认可的价值尺度。在2008年12月份对全市2000名市民的抽样调查中。有96.8%的人为自己是一个江阴人感到自豪和幸福,对自我“幸福感”的打分平均达到86.95分。
  以“五民五好”为目标,加快“幸福江阴”建设。“幸福江阴”幸福在哪里?江阴人将其概括为“五民五好”:以民生为本,力求个个都有好工作;以民富为纲,力求家家都有好收入;以民享为先,力求处处都有好环境;以民安为基。力求天天都有好心情;以民强为重,力求人人都有好身体。两年多来,为实现这个目标,江阴坚持把政府的执政要求、社会的发展追求与百姓的生活诉求有机结合起来,从“衣食住行、安居乐业、身心健康”等民生问题入手,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着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为改善民生,江阴开全省之先河,在各行政村设立劳动保障专职管理员,织密了城乡就业服务网络。给岗位,让能就业者充分就业;给政策,促想创业者自主创业;给保障,帮难就业者实现就业。为增进民富,扶持群众创业置业,让更多群众有股份、有物业,逐步增加家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为实现民享,落实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快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建设。近两年,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23万平方米,改造城中村、背街小巷50多万平方米。同时。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努力提高城乡公交覆盖率。为保障民安,加大技防投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切实维护社会治安,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8.3%。为促进民强,全力推进全民教育、医疗卫生、体育锻炼设施等社会事业服务体系的城乡全覆盖,全市高中升学率超过95%,高考录取率达86.5%。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7.03岁。
  以改善民生为准则,倒逼区域科学发展。“五民五好”集中到一点。就是改善民生。江阴在发展中把“五民五好”作为执政为民的目标导向,注重将一切发展行为逼入科学发展轨道。以逐年增加的民生投入倒逼结构的持续优化。改善民生需要大量投入,这就倒逼着加快发展,而且是在好的基础上的快发展,着力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税源结构、优化人口结构。以日益增长的民富愿望倒逼经济的协调发展。要让人人都有好工作、好收入,就必须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岗位,促进富民进程。以不断提升的民享期盼倒逼环境的优先保护。除了加大治污力度外,江阴更注重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端服务业和高效农业,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进而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以普遍增强的民安期望倒逼法治的健全完善。加强法制建设,强化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畅通信访渠道,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有效解决。以人人追求的民强目标倒逼人的全面发展。为让人人身心健康,江阴采取措施力推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实施免费健康体检行动,不断健全城乡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江阴30年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出很多,其中最具借鉴和启示意义的是:坚持发展不动摇。实现率先发展,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不行;任何发展中的问题,最终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30年来,江阴之所以能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不同的赶超目标,给老百姓带来越来越多的实惠,贯穿始终的就是发展这条硬道理,放在首位的就是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把企业作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主导力量。从江阴30年的成功实践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企业强,区域强;企业好,区域好。江阴之所以能够形成民本经济的发展特色和竞争优势,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江阴始终摆正政企关系,充分发挥本土企业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主导作用,通过壮大本土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整体竞争力;坚持以民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必须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注重协调好不同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坚持弘扬民族精神。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经济是形,文化是魂。江阴之所以能够成功地以文化软实力催发经济硬实力,就在于“人心齐、民心刚、敢攀登、创一流”的“江阴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渗透进民众血液、贯彻到领导实践中的活的灵魂。也正因如此,“江阴精神”才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强大支撑。
  
  责任编辑:金 雯
其他文献
闻名遐迩的花木之乡顾庄,位于我省如皋市的南郊。千百年来,顾庄人以“玩花弄草”为生为乐为趣。以“云头”、“雨足”、“美人腰”为特点的如派盆景便是出自顾庄人之手。千年历史的沉淀和人文荟萃使得如派盆景独树一帜,被誉为“东方艺术的奇葩”。宋代词人王观对如派盆景写下了“盗大地之妙”的赞誉之句。  改革开放以来,顾庄人把小小的花木做成了特色农业、做成了高效农业,不仅让它们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而且让它们生产出富贵
期刊
财政资金绩效评价是财政部门为实现公共支出的效率目标,依据“花钱买服务”的公共预算思想、公共委托代理理论、“结果导向”和“为顾客服务导向”管理。对公共部门支出的业绩、效果进行评议和估价的制度。它是政府绩效管理的基础环节,也是政府改革的核心内容。2005年省财政厅专门设立职能部门绩效评价处,启动全省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工作。几年间,先后开展了全省义务教育、部分省属高校、农村小城镇建设、城市社区卫生等上百
期刊
江苏宜兴经济开发区是2006年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年轻”开发区。面对金融危机,面对强手如林,开发区经济不仅没有下滑、放缓,而且一路飘红,逆势上扬。2008年,园区实现销售210亿元,自营出口创汇5.5亿美元,财政收入8亿元,并以最年轻园区的身份,从长三角地区200个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名列“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综合实力第七名。成为宜兴对外开放的窗口区、新型工业化的样板区和先进制造业的密
期刊
上半年,江苏全力以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运行逐步向积极方向转化,呈现出“总体企稳、结构好转、内需上升、预期改善”的格局,经济形势总体上呈现“三个继续”,即:“经济增长继续回升,回暖基础继续巩固,发展信心继续提振”。我省经济运行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东部沿海省市、好于预期,预计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左右。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4.1个百分点。  工业稳中趋升推动经济回暖。上半年,
期刊
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军。新中国60年,是江苏交通坚持服务全省大局、自觉践行先行使命的60年。60年来,江苏交通事业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经历几代交通人的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其规模、数量、质量、技术装备水平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探索出了一条适应时代要求、具有中国特色和江苏特点的交通发展之路,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交通基础设施水平大幅提升    60
期刊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江苏城乡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建设产业实现了跨越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城市化水平大幅提升    建国以来,江苏省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在快速嬗变中追求和谐,在延续历史中活力四射。城市化率从建国初的12.4%提高到2008年的54.3%,年均提高0.70
期刊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加强国防动员建设,提高预备役部队和民兵建设质量”,并强调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省国防动员工作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的指示要求,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江苏实际和军事斗争准备需求,坚持“三个同步”、做到“三个
期刊
一座骏马腾飞的大型雕塑,一块“文明生态村”的标牌,还有平坦整洁的大道、郁郁葱葱的树木……,这是姜堰市白米镇马沟村的一幅速写。然则,白沟村的特色并不在此,而在于它丰富的文化惠民活动。    村民的“快乐大本营”    2007年,马沟村投入30多万元建立了活动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乡村大舞台”,并配建了一个130平方米的演出舞台,之后。这里就成了村民们的休闲场所、活动场所、培训场所、乡风文明展示场
期刊
中央最近提出要求,各地领导干部接待群众来访,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高度重视并认真做好信访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的政治责任,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以积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為目标,以主动办好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为己任。积极探索构建信访工作的新机制,在全市全面推行党政干部下访工作制度,通过干部下访实
期刊
从2002年成立政策理论宣讲团以来,到2005年保持先进性教育宣讲团,2007年十七大精神宣讲团,直至2009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团,浦口区对重要政治学习的宣讲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经过多年的培育和锤炼,宣讲团已经成为浦口理论学习和辅导的一面旗帜,提升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上上下下关注的活动载体,如今更是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的一个品牌。以身边人讲身边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