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大高校均要开展,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大学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然而目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化严重,管理敷衍,存在诸多问题。同时,贫困大学生群体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反应最为强烈,效果最为明显。论文将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提出“人性化”的解决方案,尝试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对于贫困大学生思想疏导工作做出指向性研究。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树立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对于思想处于摇摆时期的大学生而言,专业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生群体中,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群体在思想状态上易于受到蛊惑。
高校自扩招之后,便取消了大多数大学生国家资助,而倾向于针对优等生、特困生的定点鼓励或扶持。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关注日益升温,诸多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问题进行了有效支持,不过对于受支持、受资助大学生的心理关注并未随之完善。类似不尊重受资助大学生或者被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反而因此出现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求更高,也更需要“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介入。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不够重视
在日常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这里偏向于研究以下心理类型的大学生:首先是内向乐群性低的大学生;其次经常焦虑且因琐事便会产生心理抑郁或其他障碍;最后是碍于某些心理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该类大学生更加缺乏存在感,更难以融入群体。在针对于这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培养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略显乏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不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应形式多样。然而目前看来,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很盲目,没有针对性,单向传播的局面。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内涵及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适时引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相关研究,使得整个工作更加人性化。由于大部分高校均有常设的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可积极利用这些机构,全面把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情况。
(一)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
目前我国已有超30%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些机构通常的运行方式是被动式的,即仅仅承担咨询职能,而不负责调研,更不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风险预判或者心理健康体检。极少有高校会针对本校学生特质指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制度执行细则。缺乏执行细则,很难保证制度落实,这就直接造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脱离了大学生心理需求。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由于大学生心理承担能力和客观条件局限造成完全差异化的教育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将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融入进日常工作,并积极探索研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意义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实现人性化,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意义。
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一改之前仅仅拿教育管理相关制度来单一管理的方式,以人性化的方式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党的方针政策理念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其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并适度提升其他领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做复合型人才。
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优化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干预工作应得到更多重视,并且上升成为整个贫困大学生支持工作的必要环节。
(一)教育形式从被动变主动
不难发现,对于普通大学生,承认自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且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仍非常困难,那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而言,迈入心理咨询室就变得几乎不可能。
此时转换心理干预工作的被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将心理干预工作作为贫困大学生扶持的重要环节,弱化物质支持所带来的负面精神影响,强化心理干预,使得受帮扶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帮助其实现心理复原。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对于大学生本身特质纳入考虑,一改之前诸多教学工作都是根据书本的照本宣科。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并未纳入考虑,如贫困大学生在受资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大多产生于被资助过程中隐私的泄露。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对自身固有身份缺乏认同,甚至唾弃自己的家庭出身。保护其隐私,以便给心理干预工作挤出时间。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兼顾了私密性和即时性,对于心理干预工作极为重要。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应着力于网络,利用网络进行调研、干预和事后问效。同时引入现代化设备,建立现代化的心理咨询室,来保证心理干预工作的质量。
总之,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要结合大学生个性发展来定向发展,这样才能通过长期的努力坚持,让所有大学生都接触到这些合格的理念。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2.
[2]程利娜,冯金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1):37-40.
[3]戴艳,雷鸣,邹晓丹,梁悦,刘卡静.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研究[Z].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论文集,2007,367.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支持
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是树立大学生的道德观、人生观,对于思想处于摇摆时期的大学生而言,专业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好的实现自我价值。在大学生群体中,出身于贫困家庭的大学生群体在思想状态上易于受到蛊惑。
高校自扩招之后,便取消了大多数大学生国家资助,而倾向于针对优等生、特困生的定点鼓励或扶持。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关注日益升温,诸多社会力量对大学生的现实生活问题进行了有效支持,不过对于受支持、受资助大学生的心理关注并未随之完善。类似不尊重受资助大学生或者被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反而因此出现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所以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求更高,也更需要“人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介入。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
(一)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不够重视
在日常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大学生并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乐观向上,对生活充满信心。这里偏向于研究以下心理类型的大学生:首先是内向乐群性低的大学生;其次经常焦虑且因琐事便会产生心理抑郁或其他障碍;最后是碍于某些心理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大学生,该类大学生更加缺乏存在感,更难以融入群体。在针对于这些大学生的人格完善与培养方面,思想道德教育管理略显乏力。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针对性不强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应形式多样。然而目前看来,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很盲目,没有针对性,单向传播的局面。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内涵及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适时引入大学生思想道德工作相关研究,使得整个工作更加人性化。由于大部分高校均有常设的心理咨询机构,所以在运行过程中,可积极利用这些机构,全面把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情况。
(一)建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
目前我国已有超30%的高校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这些机构通常的运行方式是被动式的,即仅仅承担咨询职能,而不负责调研,更不会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风险预判或者心理健康体检。极少有高校会针对本校学生特质指定可操作性更强的制度执行细则。缺乏执行细则,很难保证制度落实,这就直接造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脱离了大学生心理需求。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需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针对大学生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管理方式。由于大学生心理承担能力和客观条件局限造成完全差异化的教育难以实现,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将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方式融入进日常工作,并积极探索研究。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性化的意义
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实现人性化,将对大学生产生深远意义。
首先,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坚持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一改之前仅仅拿教育管理相关制度来单一管理的方式,以人性化的方式开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育、党的方针政策理念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其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性,并适度提升其他领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自我,做复合型人才。
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优化
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心理干预工作应得到更多重视,并且上升成为整个贫困大学生支持工作的必要环节。
(一)教育形式从被动变主动
不难发现,对于普通大学生,承认自己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并且主动积极的配合治疗仍非常困难,那么对于有心理问题的贫困大学生而言,迈入心理咨询室就变得几乎不可能。
此时转换心理干预工作的被动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应将心理干预工作作为贫困大学生扶持的重要环节,弱化物质支持所带来的负面精神影响,强化心理干预,使得受帮扶的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社会认同感,帮助其实现心理复原。
(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对于大学生本身特质纳入考虑,一改之前诸多教学工作都是根据书本的照本宣科。对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问题,并未纳入考虑,如贫困大学生在受资助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大多产生于被资助过程中隐私的泄露。一部分贫困大学生由于家境贫寒,对自身固有身份缺乏认同,甚至唾弃自己的家庭出身。保护其隐私,以便给心理干预工作挤出时间。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兼顾了私密性和即时性,对于心理干预工作极为重要。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应着力于网络,利用网络进行调研、干预和事后问效。同时引入现代化设备,建立现代化的心理咨询室,来保证心理干预工作的质量。
总之,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势必要结合大学生个性发展来定向发展,这样才能通过长期的努力坚持,让所有大学生都接触到这些合格的理念。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面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2.
[2]程利娜,冯金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5,20(1):37-40.
[3]戴艳,雷鸣,邹晓丹,梁悦,刘卡静.贫困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与心理复原力的关系研究[Z].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论文集,2007,367.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