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思维能力只能在长期的创新教育和实践中才能形成和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品质。陶行知说得好:“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中学生的创新潜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人类最宝贵的“智慧资源”。《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众学科中理应起主导作用。每一位政治教师应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培养一大批高素质的跨世纪人作出贡献。
一、创设环境,制造激趣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源泉。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1.创新教学方法,“活教”激趣
“活”,既指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如尽量多采用启发教学法、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又包括教学内容安排的靈活,特别是要将知识拓展开去,灵活把握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我在讲“努力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和睦团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西藏中学的班级与我们班结成友好班级,要来湛江港参观学习三天,你作为班委,负责接待工作(为了加强接触,要求住在同学家里),请你设计一个接待方案,要求体现民族团结,并对有“关西藏独立”问题表明你的立场。要求每四人一小组,以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案是最佳方案?同学们立即进角色,畅所欲言,有的说首先应该了解西藏的风俗习惯,然后与父母一起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有的安排了湛江风光两日游,让他们感受到与西藏不同的风土人情;有的建议召开一次座谈会,专题谈一谈“西藏独立”问题;有的认为还应该发动同学向西藏的同学捐书和物品等,很多点子非常有创意。通过这样的问题讨论,同学们对民族团结的几个问题有了切身的感受,不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了,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既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教活了课本的内容。
2.用丰富、鮮活的新闻激趣
相对而言,教材的内容比较乏味枯燥,学生对此兴趣不高。而新闻则十分鲜活与真实,有效地充实《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电视、网络、报纸等,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政治、经济、法制、军事等各种各样的新闻。这些题材跟《道德与法治》课上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把这些鲜活与真实的新闻题材融进教材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大写真》等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一课时,列举了《今日说法》中的案例:一名女大学生因配戴OK镜发生感染,导致双目几近失明。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这位女大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她状告医院和厂家的官司能赢吗?(3)作为消费者,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应当怎么做?同学们都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虽然有些观点是稚嫩的,但其中不乏新思想、新体验。这些新思想、新体验正是我们创新教育成效的体现。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求知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听”,还要自己动手去“求”。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时,我就事先让同学们4~5人一组,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自已确定专题,然后分头行动,最后以手抄报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同学们有的找报纸,有的上网测览,有的到图书馆翻阅有关的书籍、杂志,分工合作。后来,在课堂上交流展示成果时,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同学们的潜力是如此之大:有的小组专题研究中国的书法,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进行评点,并将他们的作品精心编辑,美不胜收;有的小组专题研究中国古代的军事,将各个时期的武器配上插图,对其性能,在当时的领先成就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归 纳,妙趣横生;有的小组专题研究中国古代的医学,并将它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说明 很有创意……
还有诸如“祖国将完全实现统一--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等,我们都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 收集有效信息,编辑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经常这样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了解社会,分析社会现象的愿望,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探索欲,也养成了经常读《湛江日报》、经常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的习惯。上课时,常常是一讲到有关内容,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新观点、新问题脱口而出。这时,我总是大加鼓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也越来越有兴趣了。
三、利用论辩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已经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理论观点与现实生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差异、有距离,我就充分抓住关键之处,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辩论。如在讨论“资本主义民主”时,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他们课后都积极到报纸、杂志、互联网络上查找资料,课堂论辩时唇枪舌剑,激烈异常, 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同学们在参与论辩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正确地看待事物。
创新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花大力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主渠道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采取新的教学方法,置学生于灵活多变且民主和谐的环境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创设环境,制造激趣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源泉。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1.创新教学方法,“活教”激趣
“活”,既指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灵活,如尽量多采用启发教学法、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又包括教学内容安排的靈活,特别是要将知识拓展开去,灵活把握教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备课时,做到“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在上课时,让学生既动眼、又动手;既动脑、又动口,充分发挥师生的双边活动的作用。如我在讲“努力促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和睦团结”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个西藏中学的班级与我们班结成友好班级,要来湛江港参观学习三天,你作为班委,负责接待工作(为了加强接触,要求住在同学家里),请你设计一个接待方案,要求体现民族团结,并对有“关西藏独立”问题表明你的立场。要求每四人一小组,以组为单位,比一比,哪一组的方案是最佳方案?同学们立即进角色,畅所欲言,有的说首先应该了解西藏的风俗习惯,然后与父母一起做好物质上的准备;有的安排了湛江风光两日游,让他们感受到与西藏不同的风土人情;有的建议召开一次座谈会,专题谈一谈“西藏独立”问题;有的认为还应该发动同学向西藏的同学捐书和物品等,很多点子非常有创意。通过这样的问题讨论,同学们对民族团结的几个问题有了切身的感受,不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了,从而使教学的内容既跟上了时代发展的步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又教活了课本的内容。
2.用丰富、鮮活的新闻激趣
相对而言,教材的内容比较乏味枯燥,学生对此兴趣不高。而新闻则十分鲜活与真实,有效地充实《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内容。电视、网络、报纸等,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政治、经济、法制、军事等各种各样的新闻。这些题材跟《道德与法治》课上的知识点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把这些鲜活与真实的新闻题材融进教材中,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大写真》等有关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一课时,列举了《今日说法》中的案例:一名女大学生因配戴OK镜发生感染,导致双目几近失明。我组织学生进行讨论:(1)这位女大学生的哪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2)她状告医院和厂家的官司能赢吗?(3)作为消费者,当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你应当怎么做?同学们都认真思考,大胆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虽然有些观点是稚嫩的,但其中不乏新思想、新体验。这些新思想、新体验正是我们创新教育成效的体现。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求知的过程不是简单的“听”,还要自己动手去“求”。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我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成就”时,我就事先让同学们4~5人一组,根据兴趣爱好自由组合,自已确定专题,然后分头行动,最后以手抄报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同学们有的找报纸,有的上网测览,有的到图书馆翻阅有关的书籍、杂志,分工合作。后来,在课堂上交流展示成果时,我吃惊地发现,原来同学们的潜力是如此之大:有的小组专题研究中国的书法,对各个时期,各个流派进行评点,并将他们的作品精心编辑,美不胜收;有的小组专题研究中国古代的军事,将各个时期的武器配上插图,对其性能,在当时的领先成就都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归 纳,妙趣横生;有的小组专题研究中国古代的医学,并将它对当今世界的影响进行了比较说明 很有创意……
还有诸如“祖国将完全实现统一--香港、澳门、台湾问题”和“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性质没有改变”等,我们都采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兴趣盎然,在不知不觉中培养 收集有效信息,编辑整理信息的能力及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
经常这样做,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了解社会,分析社会现象的愿望,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探索欲,也养成了经常读《湛江日报》、经常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的习惯。上课时,常常是一讲到有关内容,同学们都能各抒己见,新观点、新问题脱口而出。这时,我总是大加鼓励,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也越来越有兴趣了。
三、利用论辩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已经成为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许多理论观点与现实生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有差异、有距离,我就充分抓住关键之处,让学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辩论。如在讨论“资本主义民主”时,学生分为正反两方,他们课后都积极到报纸、杂志、互联网络上查找资料,课堂论辩时唇枪舌剑,激烈异常, 虽然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同学们在参与论辩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正确地看待事物。
创新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需要花大力气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堂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它的主渠道作用。认识到这一点,在平时的教学中,尽可能采取新的教学方法,置学生于灵活多变且民主和谐的环境中,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