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完《智囊》第七期郝志强先生的《残缺才是美》后,感触颇多,几经思考之后,写下此文,与郝志强先生商榷。
该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缺才是美”这一论点,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很有感染力和哲理性,不可否认,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作品。
但是,文中的一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尤其是“不完美的结构才好‘升”’这一分论点,使我当即想起目前不少国有企业由于结构不“完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一些没能力但有关系的人升得很快,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裙带关系现象十分严重;而一些能力强但没关系的职工却没法升或升得很慢。不完美的结构带来的确实是“好升”,但这是给没有能力或有“另类能力”(如能吹会拍、会送礼等能力)等这些不完美的人(或叫“残缺”的人)构搭升迁的阶梯,而对于那些能力强的想真正干些实事但没关系的人来说却是一道莫大的障碍。可以这么说,不完美的人在不完美的结构下才好“升”,完美的人只有在完美的结构下才能升并升得好,升得快,做得顺心,干得起劲。
同时,此文还令我想起我近日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时我们正推出一个新产品,这个产品的质量比较好,价格也不贵,但市场就是启动不起来,销售量很不乐观,那时的我深深地陷入了一种困境,后来残缺的不会美是一张光盘救了我的“命”。
那是一张由一位营销专家讲授营销的光盘。那位营销专家说,产品并不只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简单的产品,一个真正成熟的产品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由核心产品和附加产品构成,附加产品包括了产品的广告宣传、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一个产品光有过硬的质量是不够的,你的核心产品做得再好,但如果附加产品没做好的话一样卖不动。然后他举了麦当劳这一成功的例子。他说,麦当劳的核心产品是汉堡包等食物,但他们对附加产品——环境和服务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其核心产品,他们洗手间的环境是一流的,他们对消费者的研究是最认真的,是最替消费者着想的,甚至消费者没想到的他们就已替消费者想到了,这就是许多消费者总觉得麦当劳很好,但好在哪里自己却觉察不到的缘故。例如他们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汽水在4到6度时是最好喝的,于是他们在所有的汽水里都加了足够的冰块,使得卖出的汽水在20到30分钟内都能保持在4到6度。正是由于麦当劳对他们的附加产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想尽一切的办法使他们的产品(服务)接近完美(完美只能追求但永远都没有人可以达到,因为任何的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才使得他们的生意如此兴隆。,
我的思维一下子明朗起来了,很快找到了“病因”:我们只重视核心产品,忽略了附加产品。试想,如果麦当劳的汉堡包拿到大排档去卖能卖出多少?如果麦当劳的环境和服务与一般的餐厅没有什么差别又会怎么样?我相信这种汉堡包一元钱一个可能都会很少人买。其实在这之前我在这方面已有朦胧的意识,因为我做事一向是用“系统论”的那一套,而这位营销专家的那一套其实和系统论的思维模式没太大的差别,只是当局者迷而已。找到了“病因”跟着就“对症下药”了。于是,我就在附加产品方面大动“手术”,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整改(如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整改销售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想办法增进与经销商的感情等),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后,产品的销量终于上去了,我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以上的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要做好一个产品(服务)或一件事,差一点点可能都不行,也许就差了这么一点点产品就会卖不动,事情就会办不好,更不要说产品是“残缺”的了,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这种情况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又好比一台机器,一颗螺丝钉可能并不重要,但少了它机器就可能无法正常运转。
当然,以上的这些观点仅为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对错与否,还请大家指正。
读者:黄小青
经理人的思维
经理们都希望企业发展快一些,但又往往事与愿违。企业发展是需要许多条件的,哪一个条件不具备都难以奏效,而经理思维的变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知道,企业发展状况取决于经理的决策状况,经理的决策状况取决于经理的认知状况,而经理的认知状况又取决于经理的思维状况。假如经理的思维陈旧,又怎能指望企业发展呢。
为了使企业发展快一些,经理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思维。
人品也是资源
现在,人们对资源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了。不但把技术、知识、信息、环境等因素视为资源,而,且把注意力、知名度、社会信誉等因素也视为资源。树立全面的资源观,有利于资源开发和企业发展。
其实人品也是资源。
人品好的人胸怀宽广。他们很关心部下,很关心客户,很关心同志,很关心社会。结果,他们必将受到部下的拥护、客户的爱戴、同事的信任和社会的尊敬。由这样一些人构成的企业是力大无比的。
人品好的人精神充沛。他们很少为自己的权力和名利而发愁,而沮丧,而担忧,而思虑,恰恰因此保持了充沛的精力。人人精力充沛才能干好事业是不言而喻的。
人品好的人头脑清醒。他们看问题很冷静、很客观、很公正,而冷静、客观、公正是科学判断的必要前提。大家都能冷静、客观、公正地看问题,企业的很多问题都容易解决。
企业领导人抓这种资源,抓那种资源,全都是为了企业发展。为了加快企业发展,努力开发企业内部尤其是自己的人品资源吧。开发这种资源,投入最小而产出最大,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都有好处。
领导也是员工的“资源”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比重物不重人的管理进步了许但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它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说一句夸张的话,从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每一个宇都值得推敲。
“人力”两个字就值得推敲。请问,哪一个员工愿意听老板称自己为“人力”?“人力”是一个人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当老板只看到一名员工的体力与智力而看不到他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时候,这名员工能够特别舒服吗?员工要是不特别舒服,能把他的那些“力”都使出来吗?
“资源”两个字也值得推敲,因为哪一个员工也不愿意只给别人作“资源”,利用资源都是互相的。“管理”这两个宇也要推敲,因为这两个字并不能充分反映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除非把一切行为都称为“管理”。
企业是一个有机体,一个由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信息有知识的大活人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每个人都互为合作者、互为资源、互为管理者。假如用这种观点看待自己领导的企业,那么一定能把这个企业领导得更好。
元形的东西更重要
古人早就说过:世间虽有万物,一阴一阳而已。干什么事都要把握平衡,最基本的平衡就是阴阳平衡。许多人都重视阳性即看得见的东西,不重视阴性即看不见的东西,这就发生了不平衡。聪明的人不是这样,例如海尔的张瑞敏就说过,我相信无形的东西往往更加重要。道德、精神、魄力、智慧等无形资源在整个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是主要位置。开发这些无形资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很多人不愿意在开发无形资源上下功夫,主要原因是对无形资源缺乏认识。战争讲究出其不意,竞争也讲究出其不意。正因为很多人对无形资源不在意,所以,谁重视无形资源,谁就能于无形处放光彩。
《福布斯》评出全球500强中国大陆有三家入围
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最近评出了全球企业500强。美国的花旗集团排名第一,通用电气排名第二。排名最高的非美国企业是英国的BP,排名第六。lT企业在排名中名落孙山,排名最高的是IBM(第13),SBC通信公司排名第19。西门子排名第31,微软排名第33,Verizon通信公司排名第45。
从2001年5月到2002年5月,《福布斯》全球500强的总市值从85万亿美元减少到了72万亿美元,减少了15%,与标准普尔指数的跌幅相当。从数据中还能看出全球对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的需求大幅减少。在2000年,日立、爱立信、NEC、诺基亚、西门子、东芝这六家公司总共盈利了155亿美元,但是在2001年,它们总共亏损了66亿美元。
中国大陆有三家企业入选。中国石化排名第55(年收入367.7亿美元),中国石油排名笫75(年收入288.62亿美元),中国移动排名第214(年收入1 21.22亿美元)。香港的和记黄浦排名第333(年收入为78.8l亿美元)。
《福布斯》同时还评出了亚洲50强,中国石油名列第三,中国石化名列第六,中国移动名列第1a。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大汽车公司位居前两位。
《财富》公布全球500强新榜日本企业纷纷落马
美国《财富》杂志根据全球各大企业在2001年度公布的营业收入排出了最新的全球500强名单。
在这份名单上,美国的连锁超市集团沃尔玛以219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在名单上独占鳌头,排名第二的是去年的第一名埃克森石油集团,第三则是通用汽车公司。
据统计,美国的公司在前10大公司中独占6家,显示了超强实力。日本企业中仅丰田汽车公司以第10名的身份进入10强。而且今年上榜的日本企业也只剩下88家,比去年的104家相比减幅不小。
200上半年IT风云大事记
2002年上半年,对于1T界来说,尽管刚经历了一个寒冬,但仍有不少的事情让我们激动、回味和关注。
电信重组
5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垄断终于被打破了,同时,电信重组还给老百姓们留下这么一个想念:话费什么时候下调啊?
GPRS的正式商用和CDMA正式开通
中国移动宣布GPRS网络在5月17日正式商用了。GPR,S正式商用时间的选择显示了要阻击通的势头,因为在1月8日,中国联通CDMA网正式开通,开始了和中国移动面对面的竞争,从此移动有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对手。
惠普康柏合并案
20002年5月9日,惠普和康柏宣布正式合并。但新惠普留个人们的却是更多的疑问。如何将原本是两大集团的企业文化、销售渠道、产品品牌整合?因为这是关系到新惠普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而这个,偏偏是所有经历过合并的企业最头痛的问题。
巴尔默访华和微软中国高层变动
微软总裁巴尔默访华,带来了一个62亿人民币的合作计划。巴尔默说:我们将支持中国发展成为软件大国。
先不管巴尔默的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最起码的,巴尔默访华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冲着政府采购而来,二是为了帮助微软新任中国公司总裁唐骏打气而来
手机市场国内厂商蜂拥
上半年,手机市场变得热闹非凡,国内企业纷纷进军手机市场。这还不算已经拿到手机牌照的原有厂商,还不包括在中国手机市场纷纷加大市场力度的国外厂商。
很明显,进的人多了,在这个市场中能分得的饼也就少多了。手机的价格战已经打了起来。是不是到了明年或者后年就是国产手机厂商的出局年和倒闭年呢?这都很难说。
MBO,即管理层通过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并实际控制该公司。下面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案例,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
四通 冻结存量、界定增量
宇通 投资公司
方大 投资公司
粤美的 投资公司
东方通信 投资公司
新天国际 投资公司
电广传媒 个人持股
联想集团 分红权转为股权
春兰 分红权转为股权
几经周折的四通MBO
1999年5月门日,四通成立四通投资,号称”新四通”,宣布将担负起以MBO模式解决产权虚设和所有者缺位的重任,但是200]年春节甫过,新四通领军人物杨宏儒突然出走,轰轰烈烈的产权改革搁浅。
当“新新四通”被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完成了收购四通电子(0409 HK)16.64%的股权、与上海健特(000416 sz)合作两件大事。
失败的春兰MBO
在家电企业中,最早提出MBO的是春兰集团。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00年10月,春兰董事会做出决议,在不涉及国有资产的前提下,春兰集团公司从近50亿元的集体资产中切割25%,用现金按1:1的比例向经营层和万余名员工进行量化配股。也就是说,卖了25%的集体股份,又赠送相同数量的干股即分红权,事实上最终从集体资产中切割了50%的权益。但“春兰分家”最终被亮红灯。原因据有关报道,是由于存在操作不规范、国有股转让价格过低等问题。
成功的粤美的MBO
粤美的由公司管理层与工会共同组建一家投资公司——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受让控股股东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14.94%股权,加上此前受让的股份,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粤美的10761.4331万股权,持股22.19%,成为公司第一大法人股东。
美的公司管理层人员持有美托股份约占美托总股本的78%;工会持有剩下22%的股份,主要用于将来符合条件的人员新持或增持。通过这次转让,代表管理层的美托所持股份占公司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的7.2696,一跃成为美的股份公司的第三大法人股东。这也是国内首家实施MBO的上市公司。
说也说不清楚的郑州宇通MBO
由上市公司的职工发起成立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上市公司的股权,
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其中新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
2001年3月,由23个自然人出资成立上海宇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21个自然人系上市公司宇通客车的职工,法人代表汤玉祥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原总经理(现为董事长)。2001年6月,上海宇通与上市公司宇通客车钓第一大股东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所有者郑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郑州国资局协议将所持有的宇通集团89.8%的股份转让给上海宇通。由于宇通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宇通客车国家股股份2350万股,占宇通客车总股份的17.19%,为此,上海宇通将间接持有宇通客车股份2210.3万股,占宇通客车总股份的15.44%,成为第一大股东。
坚持不懈终有所成的深方大MBO
由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建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并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
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7日,上市公司深圳方大的董事长熊建明持有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85%的股份,为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2001年6月20日,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受让方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方大集团法人股中的4,890万股,占方大集团总股本的16.498%,每股转让价格3.28元人民币,转让总金额为16,039.2万元人民币。此次股份转让以后,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深圳方大的第二大法人股东权——本刊信息部
该文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残缺才是美”这一论点,构思精巧、结构严谨,很有感染力和哲理性,不可否认,这是一篇比较成功的作品。
但是,文中的一些观点我却不敢苟同,尤其是“不完美的结构才好‘升”’这一分论点,使我当即想起目前不少国有企业由于结构不“完美”,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使得一些没能力但有关系的人升得很快,而且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裙带关系现象十分严重;而一些能力强但没关系的职工却没法升或升得很慢。不完美的结构带来的确实是“好升”,但这是给没有能力或有“另类能力”(如能吹会拍、会送礼等能力)等这些不完美的人(或叫“残缺”的人)构搭升迁的阶梯,而对于那些能力强的想真正干些实事但没关系的人来说却是一道莫大的障碍。可以这么说,不完美的人在不完美的结构下才好“升”,完美的人只有在完美的结构下才能升并升得好,升得快,做得顺心,干得起劲。
同时,此文还令我想起我近日亲身经历的一件事。那时我们正推出一个新产品,这个产品的质量比较好,价格也不贵,但市场就是启动不起来,销售量很不乐观,那时的我深深地陷入了一种困境,后来残缺的不会美是一张光盘救了我的“命”。
那是一张由一位营销专家讲授营销的光盘。那位营销专家说,产品并不只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简单的产品,一个真正成熟的产品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由核心产品和附加产品构成,附加产品包括了产品的广告宣传、销售渠道、售后服务等。一个产品光有过硬的质量是不够的,你的核心产品做得再好,但如果附加产品没做好的话一样卖不动。然后他举了麦当劳这一成功的例子。他说,麦当劳的核心产品是汉堡包等食物,但他们对附加产品——环境和服务的重视程度一点都不亚于其核心产品,他们洗手间的环境是一流的,他们对消费者的研究是最认真的,是最替消费者着想的,甚至消费者没想到的他们就已替消费者想到了,这就是许多消费者总觉得麦当劳很好,但好在哪里自己却觉察不到的缘故。例如他们经过细致的研究发现,汽水在4到6度时是最好喝的,于是他们在所有的汽水里都加了足够的冰块,使得卖出的汽水在20到30分钟内都能保持在4到6度。正是由于麦当劳对他们的附加产品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想尽一切的办法使他们的产品(服务)接近完美(完美只能追求但永远都没有人可以达到,因为任何的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才使得他们的生意如此兴隆。,
我的思维一下子明朗起来了,很快找到了“病因”:我们只重视核心产品,忽略了附加产品。试想,如果麦当劳的汉堡包拿到大排档去卖能卖出多少?如果麦当劳的环境和服务与一般的餐厅没有什么差别又会怎么样?我相信这种汉堡包一元钱一个可能都会很少人买。其实在这之前我在这方面已有朦胧的意识,因为我做事一向是用“系统论”的那一套,而这位营销专家的那一套其实和系统论的思维模式没太大的差别,只是当局者迷而已。找到了“病因”跟着就“对症下药”了。于是,我就在附加产品方面大动“手术”,对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整改(如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整改销售管理中不合理的地方,想办法增进与经销商的感情等),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后,产品的销量终于上去了,我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以上的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它说明要做好一个产品(服务)或一件事,差一点点可能都不行,也许就差了这么一点点产品就会卖不动,事情就会办不好,更不要说产品是“残缺”的了,特别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之下,这种情况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这又好比一台机器,一颗螺丝钉可能并不重要,但少了它机器就可能无法正常运转。
当然,以上的这些观点仅为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对错与否,还请大家指正。
读者:黄小青
经理人的思维
经理们都希望企业发展快一些,但又往往事与愿违。企业发展是需要许多条件的,哪一个条件不具备都难以奏效,而经理思维的变革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知道,企业发展状况取决于经理的决策状况,经理的决策状况取决于经理的认知状况,而经理的认知状况又取决于经理的思维状况。假如经理的思维陈旧,又怎能指望企业发展呢。
为了使企业发展快一些,经理必须不断变革自己的思维。
人品也是资源
现在,人们对资源的认识越来越全面了。不但把技术、知识、信息、环境等因素视为资源,而,且把注意力、知名度、社会信誉等因素也视为资源。树立全面的资源观,有利于资源开发和企业发展。
其实人品也是资源。
人品好的人胸怀宽广。他们很关心部下,很关心客户,很关心同志,很关心社会。结果,他们必将受到部下的拥护、客户的爱戴、同事的信任和社会的尊敬。由这样一些人构成的企业是力大无比的。
人品好的人精神充沛。他们很少为自己的权力和名利而发愁,而沮丧,而担忧,而思虑,恰恰因此保持了充沛的精力。人人精力充沛才能干好事业是不言而喻的。
人品好的人头脑清醒。他们看问题很冷静、很客观、很公正,而冷静、客观、公正是科学判断的必要前提。大家都能冷静、客观、公正地看问题,企业的很多问题都容易解决。
企业领导人抓这种资源,抓那种资源,全都是为了企业发展。为了加快企业发展,努力开发企业内部尤其是自己的人品资源吧。开发这种资源,投入最小而产出最大,对企业、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都有好处。
领导也是员工的“资源”
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比重物不重人的管理进步了许但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它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说一句夸张的话,从发展的角度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每一个宇都值得推敲。
“人力”两个字就值得推敲。请问,哪一个员工愿意听老板称自己为“人力”?“人力”是一个人体力与智力的总和。当老板只看到一名员工的体力与智力而看不到他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时候,这名员工能够特别舒服吗?员工要是不特别舒服,能把他的那些“力”都使出来吗?
“资源”两个字也值得推敲,因为哪一个员工也不愿意只给别人作“资源”,利用资源都是互相的。“管理”这两个宇也要推敲,因为这两个字并不能充分反映企业中人与人的关系,除非把一切行为都称为“管理”。
企业是一个有机体,一个由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意、有信息有知识的大活人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每个人都互为合作者、互为资源、互为管理者。假如用这种观点看待自己领导的企业,那么一定能把这个企业领导得更好。
元形的东西更重要
古人早就说过:世间虽有万物,一阴一阳而已。干什么事都要把握平衡,最基本的平衡就是阴阳平衡。许多人都重视阳性即看得见的东西,不重视阴性即看不见的东西,这就发生了不平衡。聪明的人不是这样,例如海尔的张瑞敏就说过,我相信无形的东西往往更加重要。道德、精神、魄力、智慧等无形资源在整个资源中占有重要位置,甚至是主要位置。开发这些无形资源,对提高企业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很多人不愿意在开发无形资源上下功夫,主要原因是对无形资源缺乏认识。战争讲究出其不意,竞争也讲究出其不意。正因为很多人对无形资源不在意,所以,谁重视无形资源,谁就能于无形处放光彩。
《福布斯》评出全球500强中国大陆有三家入围
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最近评出了全球企业500强。美国的花旗集团排名第一,通用电气排名第二。排名最高的非美国企业是英国的BP,排名第六。lT企业在排名中名落孙山,排名最高的是IBM(第13),SBC通信公司排名第19。西门子排名第31,微软排名第33,Verizon通信公司排名第45。
从2001年5月到2002年5月,《福布斯》全球500强的总市值从85万亿美元减少到了72万亿美元,减少了15%,与标准普尔指数的跌幅相当。从数据中还能看出全球对计算机和电信设备的需求大幅减少。在2000年,日立、爱立信、NEC、诺基亚、西门子、东芝这六家公司总共盈利了155亿美元,但是在2001年,它们总共亏损了66亿美元。
中国大陆有三家企业入选。中国石化排名第55(年收入367.7亿美元),中国石油排名笫75(年收入288.62亿美元),中国移动排名第214(年收入1 21.22亿美元)。香港的和记黄浦排名第333(年收入为78.8l亿美元)。
《福布斯》同时还评出了亚洲50强,中国石油名列第三,中国石化名列第六,中国移动名列第1a。日本的丰田和本田两大汽车公司位居前两位。
《财富》公布全球500强新榜日本企业纷纷落马
美国《财富》杂志根据全球各大企业在2001年度公布的营业收入排出了最新的全球500强名单。
在这份名单上,美国的连锁超市集团沃尔玛以2198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在名单上独占鳌头,排名第二的是去年的第一名埃克森石油集团,第三则是通用汽车公司。
据统计,美国的公司在前10大公司中独占6家,显示了超强实力。日本企业中仅丰田汽车公司以第10名的身份进入10强。而且今年上榜的日本企业也只剩下88家,比去年的104家相比减幅不小。
200上半年IT风云大事记
2002年上半年,对于1T界来说,尽管刚经历了一个寒冬,但仍有不少的事情让我们激动、回味和关注。
电信重组
5月16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和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垄断终于被打破了,同时,电信重组还给老百姓们留下这么一个想念:话费什么时候下调啊?
GPRS的正式商用和CDMA正式开通
中国移动宣布GPRS网络在5月17日正式商用了。GPR,S正式商用时间的选择显示了要阻击通的势头,因为在1月8日,中国联通CDMA网正式开通,开始了和中国移动面对面的竞争,从此移动有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对手。
惠普康柏合并案
20002年5月9日,惠普和康柏宣布正式合并。但新惠普留个人们的却是更多的疑问。如何将原本是两大集团的企业文化、销售渠道、产品品牌整合?因为这是关系到新惠普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而这个,偏偏是所有经历过合并的企业最头痛的问题。
巴尔默访华和微软中国高层变动
微软总裁巴尔默访华,带来了一个62亿人民币的合作计划。巴尔默说:我们将支持中国发展成为软件大国。
先不管巴尔默的这句话是不是真的,最起码的,巴尔默访华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冲着政府采购而来,二是为了帮助微软新任中国公司总裁唐骏打气而来
手机市场国内厂商蜂拥
上半年,手机市场变得热闹非凡,国内企业纷纷进军手机市场。这还不算已经拿到手机牌照的原有厂商,还不包括在中国手机市场纷纷加大市场力度的国外厂商。
很明显,进的人多了,在这个市场中能分得的饼也就少多了。手机的价格战已经打了起来。是不是到了明年或者后年就是国产手机厂商的出局年和倒闭年呢?这都很难说。
MBO,即管理层通过融资购买目标公司的股权,改变公司所有者结构,并实际控制该公司。下面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案例,它们有着不同的特点。
四通 冻结存量、界定增量
宇通 投资公司
方大 投资公司
粤美的 投资公司
东方通信 投资公司
新天国际 投资公司
电广传媒 个人持股
联想集团 分红权转为股权
春兰 分红权转为股权
几经周折的四通MBO
1999年5月门日,四通成立四通投资,号称”新四通”,宣布将担负起以MBO模式解决产权虚设和所有者缺位的重任,但是200]年春节甫过,新四通领军人物杨宏儒突然出走,轰轰烈烈的产权改革搁浅。
当“新新四通”被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完成了收购四通电子(0409 HK)16.64%的股权、与上海健特(000416 sz)合作两件大事。
失败的春兰MBO
在家电企业中,最早提出MBO的是春兰集团。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2000年10月,春兰董事会做出决议,在不涉及国有资产的前提下,春兰集团公司从近50亿元的集体资产中切割25%,用现金按1:1的比例向经营层和万余名员工进行量化配股。也就是说,卖了25%的集体股份,又赠送相同数量的干股即分红权,事实上最终从集体资产中切割了50%的权益。但“春兰分家”最终被亮红灯。原因据有关报道,是由于存在操作不规范、国有股转让价格过低等问题。
成功的粤美的MBO
粤美的由公司管理层与工会共同组建一家投资公司——顺德市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正式受让控股股东顺德市美的控股有限公司14.94%股权,加上此前受让的股份,美托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粤美的10761.4331万股权,持股22.19%,成为公司第一大法人股东。
美的公司管理层人员持有美托股份约占美托总股本的78%;工会持有剩下22%的股份,主要用于将来符合条件的人员新持或增持。通过这次转让,代表管理层的美托所持股份占公司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的7.2696,一跃成为美的股份公司的第三大法人股东。这也是国内首家实施MBO的上市公司。
说也说不清楚的郑州宇通MBO
由上市公司的职工发起成立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上市公司的股权,
间接成为上市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其中新公司的法人代表也是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
2001年3月,由23个自然人出资成立上海宇通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其中21个自然人系上市公司宇通客车的职工,法人代表汤玉祥同时也是上市公司的原总经理(现为董事长)。2001年6月,上海宇通与上市公司宇通客车钓第一大股东郑州宇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所有者郑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郑州国资局协议将所持有的宇通集团89.8%的股份转让给上海宇通。由于宇通集团持有上市公司宇通客车国家股股份2350万股,占宇通客车总股份的17.19%,为此,上海宇通将间接持有宇通客车股份2210.3万股,占宇通客车总股份的15.44%,成为第一大股东。
坚持不懈终有所成的深方大MBO
由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组建一家新公司,通过其受让并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权。
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6月7日,上市公司深圳方大的董事长熊建明持有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85%的股份,为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2001年6月20日,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受让方大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方大集团法人股中的4,890万股,占方大集团总股本的16.498%,每股转让价格3.28元人民币,转让总金额为16,039.2万元人民币。此次股份转让以后,邦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为深圳方大的第二大法人股东权——本刊信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