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某中学发生“弑师事件”。一个高三的男孩子玩手机,被班主任没收了,没收手机以后还一定要叫这个孩子的家长过来,后来惨遭这个男孩利刃割喉。当然主要的问题是在那位学生身上。但从班主任工作的角度来看问题的话,这位班主任的教育行为有没有问题?面对一位高三的孩子,不仅没收了他的手机,还叫他的父母到学校里来,有没有考虑这学生的人格尊严?这样的问题,无论是在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所谓的伟大的“德行与智慧”总是被“伤人”污垢所蒙蔽。这就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两个问题:一是我们的班级管理为什么会伤人?第二个问题是我们如何不伤人,少伤人。
我们何以伤人
1.从显性角度来看,传统封建专制意识的余毒对教育的戕害仍未彻底根除
“棒拳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一直占据着国人的教育思维底层。长期处于暴力之下的孩子不仅会形成表里不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等不良的人格品质,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形成暴力倾向和报复心理,一旦机会成熟,这些不良品质和倾向就会爆发出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2.从隐形的角度来看,学校组织和评价学习的方式“是一种隐藏很深、持久性强的伤害,它是结构性暴力伤害的结果”
根据美国学者鲍尔森《学校会伤人》的说法,学校伤人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创造力之伤:创造力之伤的主要原因,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的孩子。谁没按标准行事谁就成了我们眼中的“坏孩子”。
顺从之伤:当孩子走进教室的时候,首先学会的就是遵守纪律,一定要学会听从,父母教你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遇到学生跟课任老师发生冲突以后,班主任总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从来不去考虑这个学生跟老师的冲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反叛之伤:这主要表现在我们对“不听话”的孩子的态度上。因为这些孩子总会时不时地弄出一些我们认为出格的言语和行为,让我们觉得他们很另类,甚至很讨厌。于是,我们总会用异样的眼光来对待他们。
麻木之伤:我们很少从我们自己的言行中去查找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我们习惯了通过反复的训练、反复的考试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孩子们就在屡考屡败、屡败屡考中渐渐麻木了。
低估之伤:低估之伤,其实就是贴标签,给孩子定型,认定这个孩子是问题孩子,那个孩子是差生。尤其在小学里,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给他贴一个多动症的标签,个别老师有的时候还会用“白痴”“笨蛋”之类的言辞评价某些孩子。
平庸之伤:班主任找学生谈心,总是找那些“好学生”和“差学生”,那些所谓的中间的学生大多数永远不会受到关注,我们给他们提供的资源也相应不足。
完美主义之伤:我们总是要所有的学生向班上那几个“最好的”看齐,而我们又经常会跟“最好的”学生讲,你在某些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我们总想我们的每个学生都优秀,每个优秀学生是每个方面都优秀。很少去想一个人想要每个方面都优秀是不可能的。
我们如何不伤人、少伤人
1.正确地理解爱
在中国教育界,谈及爱与教育的关系,最经典的话语恐怕就是那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其实,“教育之爱”强调的是在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我们还要爱我们所教、所学的内容以及教和学的方式,乃至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方方面面。这爱和情感是包容的、慈悲的、博大的,同时,又是相当理智的,基于道德的。其目标就是不断地改善,试图使师生双方的每一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进而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得更好。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努力前行的,用杰克森的话来说,是要每一代新人自由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张”的。也就是说,教育之爱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互动的,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谁也代替不了谁的一种生命的体验。
2.建设班级契约
合同是双方商量产生的,这个商量产生的核心就是价值认同,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要正视差异。五十几个孩子是五十几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们要承认差异。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我们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达成共识。
第一要从小事入手,大家商量,做能做得到的小事情。第二要分段实施,能够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层次上,再进行细化和划分。第三要个性化要求,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要求。第四要遵循一些准则,比如“间接暗示”,不是你直接要求,儿童的生活和行为不用采用直接训导,而要采用间接的暗示;“努力的指导”,不是只听要求,还要指导,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成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有固有的行为习惯的,所以我们要指导。
3.多一些尺度
多一点尺度,就是不要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怪才,对于他们,强行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我们就要从不同的尺度去考虑,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让他尽可能的在某一个点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让他在某些方面做出成绩来,给他某种收获的喜悦。
比如:我曾经遇到一帮“文学青年”,对“文学”已经发展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态度狂妄、精神颓废。我先是将他们原先地下的文学社“合法化”,还请了团委和语文组的老师做后盾,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们的文学社正常运转以后,每月都定期搞笔友会、交流会,而我也抽身参与其中,从大语文的角度泛谈写作。但我始终强调文学也好,写作也罢,都不能脱离当下的生活,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应有实践经验做支撑,否则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流于文饰雕琢,流于雪月风花,流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洞和脆弱。几次这样的交流下来,“怪才”们原有的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狂妄慢慢消失了,作品也多有改善。尤其是社长,转变最明显,从被动聆听到主动交流,渐渐坦露自己的困惑和无奈,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隐忧。我鼓励他们:活在当下,事在人为!
4.学会“视而不见”
我们在教育中可以有选择地“视而不见”,走在校园里,总会发现一些不顺眼的事,听到几句难入耳的话,但是当学生已经意识到错误的时候,能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为对方已经觉察到了,有了对事件的反思,与其双方尴尬,倒不如“难得糊涂”。
我们的教育是意图让学生少走弯路,殊不知,弯路也是一种历练,有些弯路,是非走不可的。人们从不假思索中学到的东西将影响他的一生,也就是说,学生身上许许多多的毛病,都有其根源,改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这个角度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要指望立竿见影。
5.经营“班级文化”
文化就是要以“文”来“化”人,班级文化就是说整个班级能够形成一种精神的磁场,使班级成为带有班主任的理念和个性的文化的栖息地。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我当校长时,有一位朱建老师,在经营“班级文化”方面有自己的思想。他所带的班名叫“将行天下”,其释义为:我们将要走在天下;我们要以“将军”的姿态走在天下!他们在“网易”上建有“将行天下”的班级博客;有班旗“将行旗”,浩渺的地平线上,两匹俊逸的奔马正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扬蹄飞奔,象征着他们以“将行天下、谁与争锋”的豪气和志向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其班级理念分为为学、立身、处世、做人四个层次。每个清晨,他们都会朗读催人奋进的班级誓词:在这神圣的时刻,在这庄严的地方,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向班旗,用青春的名义宣誓:我将用我的智慧培育理想,我将用我的汗水浇灌希望,我愿踏过书山坎坷,我愿渡过学海茫茫。我发誓: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恩师的厚望,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我承诺:不作懦弱的退缩,不作无益的彷徨,我将带着从容、带着微笑,去赢得我志在必得的辉煌。我拼搏、我奋斗,让飞翔的梦张开翅膀,让雄心与智慧为火红的青春闪光!
杰克森在他的教育专著《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当然,他所说的道德,并非我们固有意识中的道德,更不是我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所宣扬的道德。在作者看来,作为道德事业的教育首要的是彼此承认和人格。他认为“彼此承认和人格”提醒我们的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别人对他的方式的结果。这就告诫我们,如果我们的教育施加的策略是对人格、尊严以及人性的“破坏”,那么就与教育所要达成的“道德”修炼相悖。我想,当我们的教育能够时时刻刻致力于细小的改善的时候,我们的道德也就在其中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也就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坚持和努力无愧于“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了。
■ 编辑江泓 ■
我们何以伤人
1.从显性角度来看,传统封建专制意识的余毒对教育的戕害仍未彻底根除
“棒拳出孝子,严师出高徒”一直占据着国人的教育思维底层。长期处于暴力之下的孩子不仅会形成表里不一,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等不良的人格品质,更有甚者,还有可能形成暴力倾向和报复心理,一旦机会成熟,这些不良品质和倾向就会爆发出来,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2.从隐形的角度来看,学校组织和评价学习的方式“是一种隐藏很深、持久性强的伤害,它是结构性暴力伤害的结果”
根据美国学者鲍尔森《学校会伤人》的说法,学校伤人的类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创造力之伤:创造力之伤的主要原因,是用统一的标准要求和衡量所有的孩子。谁没按标准行事谁就成了我们眼中的“坏孩子”。
顺从之伤:当孩子走进教室的时候,首先学会的就是遵守纪律,一定要学会听从,父母教你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师叫你怎么做就怎么做。遇到学生跟课任老师发生冲突以后,班主任总是站在老师的立场上,从来不去考虑这个学生跟老师的冲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反叛之伤:这主要表现在我们对“不听话”的孩子的态度上。因为这些孩子总会时不时地弄出一些我们认为出格的言语和行为,让我们觉得他们很另类,甚至很讨厌。于是,我们总会用异样的眼光来对待他们。
麻木之伤:我们很少从我们自己的言行中去查找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我们习惯了通过反复的训练、反复的考试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孩子们就在屡考屡败、屡败屡考中渐渐麻木了。
低估之伤:低估之伤,其实就是贴标签,给孩子定型,认定这个孩子是问题孩子,那个孩子是差生。尤其在小学里,有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就给他贴一个多动症的标签,个别老师有的时候还会用“白痴”“笨蛋”之类的言辞评价某些孩子。
平庸之伤:班主任找学生谈心,总是找那些“好学生”和“差学生”,那些所谓的中间的学生大多数永远不会受到关注,我们给他们提供的资源也相应不足。
完美主义之伤:我们总是要所有的学生向班上那几个“最好的”看齐,而我们又经常会跟“最好的”学生讲,你在某些方面还有哪些不足。我们总想我们的每个学生都优秀,每个优秀学生是每个方面都优秀。很少去想一个人想要每个方面都优秀是不可能的。
我们如何不伤人、少伤人
1.正确地理解爱
在中国教育界,谈及爱与教育的关系,最经典的话语恐怕就是那句“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其实,“教育之爱”强调的是在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情感,我们还要爱我们所教、所学的内容以及教和学的方式,乃至于我们所处的世界的方方面面。这爱和情感是包容的、慈悲的、博大的,同时,又是相当理智的,基于道德的。其目标就是不断地改善,试图使师生双方的每一个人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变得更好,进而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使我们所处的世界变得更好。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的,是要靠一代一代的人努力前行的,用杰克森的话来说,是要每一代新人自由地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扩张”的。也就是说,教育之爱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向互动的,相互影响的一个过程,谁也代替不了谁的一种生命的体验。
2.建设班级契约
合同是双方商量产生的,这个商量产生的核心就是价值认同,在价值认同的基础上要正视差异。五十几个孩子是五十几个不同的生命个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们要承认差异。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我们朝着共同的方向去努力,达成共识。
第一要从小事入手,大家商量,做能做得到的小事情。第二要分段实施,能够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层次上,再进行细化和划分。第三要个性化要求,对不同的孩子给予不同的要求。第四要遵循一些准则,比如“间接暗示”,不是你直接要求,儿童的生活和行为不用采用直接训导,而要采用间接的暗示;“努力的指导”,不是只听要求,还要指导,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我们成人,都是有惰性的,都是有固有的行为习惯的,所以我们要指导。
3.多一些尺度
多一点尺度,就是不要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怪才,对于他们,强行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我们就要从不同的尺度去考虑,尽量找出他的闪光点,让他尽可能的在某一个点上有所发展、有所提升。让他在某些方面做出成绩来,给他某种收获的喜悦。
比如:我曾经遇到一帮“文学青年”,对“文学”已经发展到走火入魔的地步,态度狂妄、精神颓废。我先是将他们原先地下的文学社“合法化”,还请了团委和语文组的老师做后盾,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他们的文学社正常运转以后,每月都定期搞笔友会、交流会,而我也抽身参与其中,从大语文的角度泛谈写作。但我始终强调文学也好,写作也罢,都不能脱离当下的生活,即使是虚构的故事也应有实践经验做支撑,否则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流于文饰雕琢,流于雪月风花,流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空洞和脆弱。几次这样的交流下来,“怪才”们原有的那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狂妄慢慢消失了,作品也多有改善。尤其是社长,转变最明显,从被动聆听到主动交流,渐渐坦露自己的困惑和无奈,也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产生隐忧。我鼓励他们:活在当下,事在人为!
4.学会“视而不见”
我们在教育中可以有选择地“视而不见”,走在校园里,总会发现一些不顺眼的事,听到几句难入耳的话,但是当学生已经意识到错误的时候,能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为对方已经觉察到了,有了对事件的反思,与其双方尴尬,倒不如“难得糊涂”。
我们的教育是意图让学生少走弯路,殊不知,弯路也是一种历练,有些弯路,是非走不可的。人们从不假思索中学到的东西将影响他的一生,也就是说,学生身上许许多多的毛病,都有其根源,改变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这个角度说,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要指望立竿见影。
5.经营“班级文化”
文化就是要以“文”来“化”人,班级文化就是说整个班级能够形成一种精神的磁场,使班级成为带有班主任的理念和个性的文化的栖息地。班级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特有的教育力量,渗透于一切活动之中。我当校长时,有一位朱建老师,在经营“班级文化”方面有自己的思想。他所带的班名叫“将行天下”,其释义为:我们将要走在天下;我们要以“将军”的姿态走在天下!他们在“网易”上建有“将行天下”的班级博客;有班旗“将行旗”,浩渺的地平线上,两匹俊逸的奔马正向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扬蹄飞奔,象征着他们以“将行天下、谁与争锋”的豪气和志向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其班级理念分为为学、立身、处世、做人四个层次。每个清晨,他们都会朗读催人奋进的班级誓词:在这神圣的时刻,在这庄严的地方,让我们举起右手,面向班旗,用青春的名义宣誓:我将用我的智慧培育理想,我将用我的汗水浇灌希望,我愿踏过书山坎坷,我愿渡过学海茫茫。我发誓:不负父母的期盼,不负恩师的厚望,不负天赐的智慧,不负青春的理想。我承诺:不作懦弱的退缩,不作无益的彷徨,我将带着从容、带着微笑,去赢得我志在必得的辉煌。我拼搏、我奋斗,让飞翔的梦张开翅膀,让雄心与智慧为火红的青春闪光!
杰克森在他的教育专著《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当然,他所说的道德,并非我们固有意识中的道德,更不是我们为了达成某种目的所宣扬的道德。在作者看来,作为道德事业的教育首要的是彼此承认和人格。他认为“彼此承认和人格”提醒我们的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别人对他的方式的结果。这就告诫我们,如果我们的教育施加的策略是对人格、尊严以及人性的“破坏”,那么就与教育所要达成的“道德”修炼相悖。我想,当我们的教育能够时时刻刻致力于细小的改善的时候,我们的道德也就在其中了,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也就有可能通过我们的坚持和努力无愧于“促进社会文化传播的过程”了。
■ 编辑江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