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未来课堂”项目是华东师范大学“985工程”《教师教育创新基地和优势学科平台建设》子项目“教师实践创新的主阵地”研究内容之一。该项目由华东师范大学张际平教授领衔,带领强大的研究团队,并与多家科技企业紧密合作,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研究,在课堂的理论研究、物理空间的设计、新技术新媒体的运用、多种互动形式的实现、学生座位的形态组合、教学平台的设计开发、新型教学模式的创建及教学实践的探索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果,引起了社会各类教学机构和部门的极大关注。本刊从本期起将以专栏形式连续刊登该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供读者学习交流。
课堂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人们研究教学环境最重要的对象之一。忽略对课堂的研究,任何教学与课程的改革与提升都是无法有效实现的。本研究提出的“未来课堂”(Future Classroom/Classroom of the Future)概念,是将课堂视为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力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探究未来课堂应该具备哪些重要特征,尤其是关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未来课堂的人本性、生态性、智能性、混合性、开放性、互动性等,同时具体涉及未来课堂的物理空间设计、多屏可视化技术、学生座位的形态组合、互动形式以及教与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究。
● 课堂与未来课堂
“课堂”一词在人们的脑海里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概念,可能正是这一原由,在诸多的教育类工具书以及教科书中甚至没有“课堂”的具体界定和解释。《新华字典》中关于课堂的解释是: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也正是因为众所周知,所导致的结果是缺乏对其的关注,使现有的课堂基本处于“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郑金洲,2001)。然而,“课堂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吴兆颐,2009),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为何会处于教条、单一、模式、静态化的状态呢?这也正是引发我们提出对未来课堂开展研究的原因之一。此外,飞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思维、工作、生活等方式,作为学习和思维的重要场所之一的课堂毫无疑问也必须随之变革。
现代意义上的课堂一词是随16世纪班级授课制产生后才出现的,是一个进行各类教学活动的场所。该场所涵盖了教学环境、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王鉴,2007)。具体而言,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知识传递、理解、掌握、产生、运用等的空间或环境。换言之,课堂应该是一种学习的环境,除一定的物理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学习行为的发生。对于学习环境,许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如Wilson (1995)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共同体一起学习或相互支持的空间,学习者控制学习活动,并且运用信息资源和知识建构工具来解决问题……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在学习过程中技术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Kirschner(1997)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育辅助手段的地方,借助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有机会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去构建定向基础,决定他们将介入的目标与活动”。而Norton
课堂作为实施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人们研究教学环境最重要的对象之一。忽略对课堂的研究,任何教学与课程的改革与提升都是无法有效实现的。本研究提出的“未来课堂”(Future Classroom/Classroom of the Future)概念,是将课堂视为教与学活动的主阵地,力图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来探究未来课堂应该具备哪些重要特征,尤其是关注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实现未来课堂的人本性、生态性、智能性、混合性、开放性、互动性等,同时具体涉及未来课堂的物理空间设计、多屏可视化技术、学生座位的形态组合、互动形式以及教与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究。
● 课堂与未来课堂
“课堂”一词在人们的脑海里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概念,可能正是这一原由,在诸多的教育类工具书以及教科书中甚至没有“课堂”的具体界定和解释。《新华字典》中关于课堂的解释是:泛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也正是因为众所周知,所导致的结果是缺乏对其的关注,使现有的课堂基本处于“教条化、模式化、单一化、静态化的特点”(郑金洲,2001)。然而,“课堂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吴兆颐,2009),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为何会处于教条、单一、模式、静态化的状态呢?这也正是引发我们提出对未来课堂开展研究的原因之一。此外,飞速发展的信息通信技术已经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思维、工作、生活等方式,作为学习和思维的重要场所之一的课堂毫无疑问也必须随之变革。
现代意义上的课堂一词是随16世纪班级授课制产生后才出现的,是一个进行各类教学活动的场所。该场所涵盖了教学环境、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王鉴,2007)。具体而言,课堂应该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交流,知识传递、理解、掌握、产生、运用等的空间或环境。换言之,课堂应该是一种学习的环境,除一定的物理空间外,更重要的是学习行为的发生。对于学习环境,许多学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如Wilson (1995)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共同体一起学习或相互支持的空间,学习者控制学习活动,并且运用信息资源和知识建构工具来解决问题……学习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持的,在学习过程中技术是学习者探索、建构和反思学习的工具”。Kirschner(1997)认为“学习环境是学习者能找到充分的信息资料和教育辅助手段的地方,借助学习环境,学习者能够有机会去根据自身的情况及其与他人的关系去构建定向基础,决定他们将介入的目标与活动”。而Nor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