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与山头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美国总统林肯曾在给朋友的信中谈到幼年的一段经历:
  我父亲在西雅图有一处农场,上面有许多石头。正因为如此,父亲才以较低的价格买下了它。有一天,母亲建议把上面的石头搬走。父亲说,如果可以搬走的话,主人就不会卖给我们了,它们是一座小山头,都与大山连着。有一年,父亲去城里买马,母亲带着我们在农场劳动。母亲说:“让我们把这些碍事的东西搬走,好吗?”于是我们开始挖那一块块石头。不长时間,就把它们弄走了,因为它们并不是父亲想象的山头,而是一块块孤零零的石头,只要往下挖一英尺,就可以把它们晃动。
  在你的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或见闻吗?请以“石头与山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一个侧面构思作文,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标题自拟;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思路引擎】
  分析之前,我们可以结合材料内容,在脑海里想象这样的一个画面:你要去做一件事,这件事看上去非常困难,危险和失败可能是随时会产生的后果,而这个时候你的脑子里有两个声音,一个对你说:“去做吧!要敢于冒险,勇于尝试。”另一个对你说:“别去了,你做不到的,这件事情太难办了,根本不行。”
  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我们在很多地方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也许自己也曾经历过,而这篇材料要传达的,就是这么一个意思:母亲是告诉你“做吧”的那个人,而父亲是说“算了吧”的那个人。
  石头和山头的关系,是实质与表象的关系。用行动破除这种假象,是材料的核心思想与中心观点。
  任何困难在我们克服之前,任何险境在我们出发之前,可能都是让人望而生畏的,可只要踏出了第一步,也许剩下的事情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难以做到,困难本身可能也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唬人。但是归根结底,无论母亲怎么说,父亲怎么说,旁人怎么说,最后还是要自己去尝试,去努力。要靠自己去获得成功,要靠自己去验证。
其他文献
这所中学的所在镇叫塔铺。镇名的由来,是因为镇后村西坛上,竖着一座歪歪扭扭的砖塔。开学头一天,上语文课,教室后边传来鼾声。老师循声寻入。大家发现是坐在后边的“磨桌”伏在水泥板上睡着了。老师气冲冲走了。教室炸了窝。有起哄的,有笑的,有埋怨“磨桌”的。这时我发现,乱哄哄的教室里,唯有一个人没有参加捣乱,趴在水泥板上认真学习。她是个女生,正和尚入定一般看着眼前的书凝神细声诵读课文。我不禁敬佩,满坑蛤蟆叫,
期刊
我喜欢寻找那些  不能被直接  看见,而是  安宁、独特地  存在于另一个自然中的事物。  玻璃似的海鷗羽毛,埋藏在  白色的肉中:被我拔出,  放进水池中的  一片片墨鱼骨——  变尖,变得锐利,刺痛  心灵,却又是易碎的,现象  悖离了本质。或者一种水果,比如曼密果,  有粗糙的褐色果皮,和红黄色的  果肉,而种子:  种子是一颗木质的石头,胡桃色,  被精雕细琢,形状  像一只巴西果,只是更
期刊
在山西闻喜县,有一个被称为“中华宰相村”的裴柏村。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出过宰相59人,此外还出过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七品以上官员不完全统计在3000人以上。源于周秦,盛于隋唐,沿及宋元明清直到今天,裴氏家族绵延不绝2000多年,且“将相接武、公侯一门”,这背后的密钥是什么?  有話说“无裴不成唐”,特定历史因素虽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裴氏家族的崛起,但却无法解释
期刊
【含英咀华】  另类解读一:马蒂尔德的忠诚与耐心  莫泊桑全力描绘了马蒂尔德的虚荣,全力描绘了命运对马蒂尔德的惩戒,但是,为了使得《项链》这部小说得以成立,吊诡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他不经意间塑造了另一个马蒂尔德:负责任的马蒂尔德和有担当的马蒂尔德。  也许我们不该忘记莫泊桑对“十年之后”马蒂尔德的外貌描写。这是 《项链》里头极为动人的一个部分。他描写了马蒂尔德的“老”,他还特地写到了马蒂尔德“发红的
期刊
1.郑州的一片荒地上,住着一个62岁的老汉。他独自抚养女儿长大出嫁。跟女儿住了几天,亲家却为此闹气。为了不给女儿添麻烦,他谎称外出打工,实际却是流浪拾荒,吃的是饭店剩菜。他说,天下父母都一样,女儿过得好,他就高兴。  网友甲: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网友乙:我努力工作不是为了让自己过得好,是希望能让爸妈挺直腰杆。网友丙:一个早过半百的老人出去打工,不是老人骗了他们,而是他们骗了自
期刊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终被纵火焚烧,化为灰烬;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掠夺被烧毁。  难道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也将付之一炬了吗?难道令世界震撼的四大发明、方块字、国粹、孔子的思想和著作也要被国人所遗忘吗?  纵观历史,中华民族为“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文化繁荣的现象而自豪;为汉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样一个绝对否定其他学术文化的政策而叹
期刊
1938年,费孝通先生曾伤感地总结道:“中国农村真正的问题是人民的饥饿问题。”对于费孝通而言,在英国,中国是他的乡愁,在中国,农村是他的乡愁。时空变换之后,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费氏乡愁的内容——对于故乡前途未卜的深切忧虑。  到了20世纪末,社会学家应星在《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中开始把故乡当成真正的“研究对象”。关于故乡的著作,大多“乡愁”情结浓郁。无论是熊培云的《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还是梁鸿的《中
期刊
【事件回放】  在福建泉州这家医院,您每一分钟的志愿服务都是最温暖的投资,将获得丰厚的健康福利——2月11日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福医二院”)开启志愿服務“时间银行”。  “我们为每一个志愿者发一本志愿服务证,每一次志愿服务都将登记日期、时长、服务内容等信息。”福医二院团委书记庄鲤雯介绍,“志愿者们可以用这些服务时长在我院进行健康福利兑换,如优先预约挂号(服务每20小时可享受一次
期刊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少孤,依外家居。九歲通《论语》《孝经》,及长,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  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升为议曹史。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方春岁首,而动发远役,藜藿不充,田荒不耕,谷价腾跃,斛至数千。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县,免
期刊
茅以升:“不复原桥不丈夫”  20世纪30年代,全民族抗战爆发之前,茅以升临危受命主持修建钱塘江大桥。面对“没有工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天上还有日本人的飞机”的困难,茅以升和他的工友废寝忘食,甚至不惜冒着生命危险,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了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从此,茅以升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桥一起留在祖国各地。经过5年的努力,茅以升终于将现代化的钱塘江大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