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街的对手戏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djzz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抢的市场才是好市场,陈琪能做的,不过是把蘑菇街优化再优化,不断发现BUG不断打上补丁。一个公司的成长,也应该感谢那些“对手们”。
  蘑菇街的蘑菇时代
  有这样一类网站,不直接向用户售卖物品,不自建物流、不自建供应链,只通过引导成交收取店家佣金,它们被称为“社区化电子商务”。
  蘑菇街就是其中代表之一。蘑菇街的CEO陈琪曾在淘宝工作6年,2010年,他想玩大点,出淘创办了蘑菇街。
  说到针对女性的社区化购物网站,蘑菇街不是独一,还总被和成立于2009年11月的美丽说拿来比较。当然,两家网站走的都是社区化电子商务的路子;打开两家网站页面,色调、风格、版块也颇为类似,江湖上还有真假难辨的诸如某方员工发微博承认抄袭对方的传闻。
  陈琪承认,自己没少关注美丽说。在蘑菇街的成长生涯,与美丽说的“对手戏”不断。
  当时美丽说推出的“达人”让陈琪心动不已。所谓达人,就是爱晒爱分享自己的搭配的红人,她们的时尚品味得到围观群众的承认,然后聚起捧场的人气。
  互联网行业有时候就是比谁动作快,先发优势就是后来者的门槛。有人证明了达人聚集人气快,蘑菇街也不甘落后。
  达人怎么来?在自己的地盘集中力量“力捧”,调整出最好的网页版面留给达人推荐;然后投入精力在微博发掘引入、从外部挖人、花钱培养……明星示范作用蘑菇街无法触及,用草根达人转化这种时尚态度也颇见成效。正热闹之际,蘑菇街的达人却提出了要求:我为什么一定要在蘑菇街玩呢?你能捧红我吗?能安排我上杂志吗?
  陈琪头痛,我又不在北京,又不混所谓时尚圈,到哪儿去给你们拉封面呢?结果达人们有些心不在焉。
  陈琪就奇怪了,美丽说怎么就没这些问题呢?他才发现,人家能玩达人是因为人家确实有媒体资源,达人等系列版块设计都围绕着“社会化媒体”这个核心。
  相比之下,蘑菇街的核心是什么呢?
  管理学上有个蘑菇定律。长在阴暗角落的蘑菇因为得不到阳光又没有肥料,常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这是蘑菇生长的必经阶段。如同一个人的成长,或者是一个公司的成长。
  蘑菇街也必须要过这个坎儿。独立日
  要顾客认为一件衣服值得购买,陈琪归纳出四大方式:第一,这个网站或者媒体够权威,直接告诉大家:这个就是潮流。比如那些大名鼎鼎的时尚杂志,蘑菇街明显没那底气;第二,让达人告诉大家:这样穿是好的,比如美丽说;第三,形成社区讨论氛围,让大家自己讨论出最好的;第四,用某组公式测试。陈琪觉得,与其生硬跟风,不如走自己的路——做社区,设计公式,最后让转化率说话(在店家购买商品的人数和所有到店铺人数的比例)。
  当前的一个问题是:以论坛发帖、分享为主要形式的蘑菇街一个页面展示的有价值的内容太少了。而这个问题不单蘑菇街存在,美丽说也未能找到有效的解决方式。
  直到看见Pinterest的“瀑布图片墙”,陈琪恍然大悟:集成“图片+链接”的方式,既能满足女性用户分享漂亮东西的需求,也能让不喜欢分享的用户在蘑菇街享受逛街的乐趣。
  图墙上的商品够新,够好,够招人喜欢,用户才会点开详情介绍的页面。要提高详情页到淘宝的转化率,就一定要在这个页面之前就赢得“喜欢”。陈琪做了一个“喜欢”的按钮,用户可以投上自己的一票,也可以看到有多少人和自己英雄所见略同。“菇凉”们基于“喜欢”,再产生购买的可能性就大很多。
  有了好的展示方法,好的排序同样重要。淘宝习惯用价格、销量、信誉度等来对商品进行客观排序,但用户其实更需要一种主观的排序方式,陈琪想让“瀑布图片墙”流动起来。
  图片墙排序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有多少用户喜欢这件商品,这些用户中间有几个是达人,陈琪会给用户的每一个浏览、点击动作赋予不同的权重,由此来决定这件商品会出现在页面的什么位置,整个排序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隔15分钟都会有改变。
  陈琪打了个比方:普通的算法总是以为昨天我看了一辆车,之后就应该不停给我推荐汽车周边用品;但其实应该考虑如果在前三个月内我和另一个用户品味很相似,那么她购买或推荐的商品对我是有价值的。
  图片墙上线后不久,蘑菇街在2011年7月的注册会员有了爆发性增长。每天都有过万的用户注册,转化率在8%以上。
  后来美丽说也采取了瀑布流展示。现在,这个展示方式已经是大部分购物分享网站的标配。当然,看到美丽说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陈琪也不会客气。
  比如,陈琪有段时间觉得,我们的图片没有美丽说那么有质感。美编找了10张同样的图片,放到Ps里仔细对比,然后发现关键在于锐化处理。时下流行的毛毛的、格子的东西,锐化之后很好看。但是有个小心机是,人脸不能锐化,不然皱纹就全出来了。所以陈琪写上代码放在程序上。做了这个调整后,蘑菇街的转化率高了不少。
  “喜欢”之后,有的“菇凉”会去讨论,看看大家的意见。陈琪自己爆料说,他在蘑菇街有30个马甲,分别有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穿着偏好设置,便于和用户攀交情。这一步,是陈琪的社区化努力。
  再有人说“蘑菇街和美丽说挺像的”,陈琪也不在意了。他看清了两家网站从同一平台走向两个方向:一个偏媒体,一个偏社区。媒体方向要做的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牌价值;社区方向,则是通过不断地提高转化率,把单位用户的成本降下来。蘑菇街做不成美丽说,美丽说也不是蘑菇街。蘑菇街有自己的路要走。
  爱恨淘宝
  总结蘑菇街的盈利模式,最主要的是淘宝佣金,其80%以上的用户流向淘宝。这种超强的依附性让淘宝和蘑菇街产生了一些“不得不说”的故事。
  或许陈琪应该担心的不是过于依附淘宝,而是淘宝不带蘑菇街玩要自己玩了怎么办。2011年9月,淘宝将“淘分享”改版推出“哇哦”。看看“哇哦”,明明就是淘宝站内的蘑菇街(或者美丽说)。
  陈琪分析了一下,“哇哦”这一步棋可对应当年2月年会上,马云提出的淘宝三件大事,头一件就是淘宝SNS化。淘宝应该是看到蘑菇街的可行性,想来试试水。
  蘑菇街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与淘宝这个庞然大物直接交锋。蘑菇街其实也尝试过与其他平台合作。早在2011年上半年,蘑菇街就与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合作,但是转化率一直上不去。
  蘑菇街有机会吗?
  陈琪在淘宝做过产品经理,知道大公司如何做新项目,一是集中优势资源需要过程,淘宝的优势不在做电子商务;二是淘宝还有一个时间期限:一个新项目只有半年左右的试用期,时间一过没有起色,就会被下线。
  在这半年里,陈琪逐步推出了专辑、蘑利社、小组等多个版块。专辑功能是将蘑菇街上的用户分享之后的内容,按类型放置,算是对资源的一种整理和优化;蘑利社是一个试用平台,一方面用免费试用聚集人气,一方面也是陈琪尝试与品牌商家合作;小组类似小型论坛,用户们自发分成的各个小 组,如“腿粗女生怎么穿”、“我们是矮个子女生”、“如果你的身材是这样的,请不要穿这些”等有针对性的细分和颇有技术的讨论话题,增强了用户的粘性。“社区化购物”是蘑菇街的核心优势,也是做平台起家的淘宝外行之处。
  这还不够。陈琪又想到了新玩法。反向团购怎么玩
  陈琪说蘑菇街要做团购的时候,大家颇受“惊吓”。蘑菇街是要和淘宝正面叫板吗?
  再说,团购进入中国,经历了百团大战的惨烈竞争,经过了比拼烧钱一旦风投不投钱就死掉大半的洗牌时代,仍然没找到真正的出路。团购网站最大的困难是商户很难反向收集消费者的需求,难以协调好货源与团购消费时段。蘑菇街想来这个“红海”中一战扬名?
  陈琪问:为什么要做成我这里有一堆团购,你们来挑一个吧;为什么不是消费者看中了某个东西,然后找了一堆想买的人一起来买?因为买的人多,她们能和商家讨价还价,拿到便宜的价格。卖家尽管降低了利润,却节省了成本,卖家获得的利益来自于那部分本不打算买,但因为受好友的影响而参与了购买的增量。通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建立来促成多的销售—这才是真正的团购。
  于是在蘑菇街,当对某一款商品点击“喜欢”的用户超过一定数量之后,在商品页面上就会自动出现“求团购”按钮。
  传统团购需要庞大的销售队伍去谈商家、谈产品和谈折扣。反向团购由用户自由发起,蘑菇街并不参与到这一过程。让陈琪稍有犹豫的是,讲价、通报过程等系列事情颇为繁琐,用户会不会觉得过于麻烦?事实证明,互联网上满是活雷锋。陈琪算了一下,如果由编辑组团,一天操作的团购极为有限,现在靠网友自治,蘑菇每天开团数可以接近25000个。
  对于能提高商品购买的蘑菇街,不管是常规链接导流还是反向团购,淘宝都是大力欢迎的——或许也因为,蘑菇街的量级相对淘宝,太小了。
  陈琪对待蘑菇街的这个机会丝毫不敢大意。但是开团之初仍经历了各种慌乱。
  上线两个小时内,自由团就有10000个待成团,由于量太大,导致跟淘宝的API接口曾经一度陷入瘫痪。
  因为第一次和淘宝合作团购,淘宝开放平台和蘑菇街方面在数据接口上也一时衔接不过来。阿里旺旺的接口暂时没有开放,对于那部分未登录的卖家,蘑菇街无法第一时间让他们获知订单信息,只能采用人工的方式一一通知……蘑菇街的技术,沟通和拓展能力在自由团这个项目上算是经历了一次大考。
  支撑自由团的还有蘑菇街之前系列版块增强用户黏性的尝试,以及达到一定量级的用户基数,甚至蘑菇街本身具有的SNS属性。自由团推出之后,蘑菇街截至2012年3月底,注册用户攀升到950万人,日访问量升到220万。
  陈琪认为自由团有戏,是因为他看到蘑菇街已经具备的一个能力——了解哪些用户对某个商品感兴趣,向购物方向做衍生,并允许消费者和商家产生互动。除了用户方面,自由团的开放也给沉淀在蘑菇街的卖家资源形成了一个出口。在陈琪心中,自由团是真正意义上体现蘑菇街社区化购物的一个产品。
  大家来逛街
  自由团成为蘑菇街成长路上一个重要的节点,相比蘑菇街的活跃,淘宝哇哦慢慢寂静于江湖。当然,从销售范围、成交额、参与人数来说,蘑菇街在团购江湖还排不上座次——淘宝旗下聚划算2011年全年团购交易总额已经达到101.8亿元,每天的独立访客数达到1200万。
  同时,反向团购概念并非不可复制,用户基数、粘性等门槛并非不可逾越的鸿沟,社区化电子商务模式的江湖更是日渐喧嚣。蘑菇街、美丽说的爆发式增长吸引了大量创业者与资本迅速跟进,知美网、花瓣网、闪播网随即密集上线,连人人网也开始“逛街”。
  应该说,有人抢的市场才是好市场,你不可能阻止后来者,不可能灭掉所有对手,甚至撼动不了某些来分一杯羹的巨头半分,陈琪能做的,不过是把蘑菇街优化再优化。
  他想着未来在自由团上能够实现价格阶梯,来十个人打多少折,来一百个人打多少折,卖家都能够自主操控设置;现在蘑菇街玩法多了点,会让新手眼花缭乱,要化繁为简……消费者最终会选择在什么“街”上逛,还得看各人的本事。
  编辑 宋家明
其他文献
日前,《福布斯》公布了2012年最富有的嘻哈艺人,前五强分别是吹牛老爹、杰斯、德瑞博士、鸟人和50美分。这些亿万富翁俱乐部里的嘻哈歌手们显然都不是“善茬”,他们是八卦小报的焦点、是非官司的常客,但同时也是极具商业头脑的另类吸金能手。  吹牛老爹:抢滩电视台  身家/5.5亿美元  从2007年登顶首届“福布斯嘻哈界吸金王榜”之后,今,年吹牛老爹(P.Diddv)以5.5亿美元的身家占据嘻哈界第一吸
期刊
房价偏高、只有接待人员的花间堂在丽江原始风貌的院子中打造五间精品连锁酒店。将精品连锁酒店开在景区,这可行吗?  “随后三天,我们每天都惦记花间堂听荷院的白粥和面前三小碗不同口味的萝卜,还有三种饼和两个滚鸡蛋”;“女友把5个院子都转了一圈,她还说以后可以在花间堂搞个婚礼,让新郎按照地图到达一个个客栈完成任务,最后才能娶到新娘……”  在花间堂的留言板上,除了广告般的赞美,更多的人则在留言板上咨询近期
期刊
唤回迷失的孩子  在“智新超越”家長沙龙交流会上,颜凡的母亲正在分享自己和儿子从对立到融洽的故事。  “是‘智新超越’,让儿子短短10天内在班上的成绩快速提升;是‘智新超越’,让儿子带回第一张奖状;是‘智新超越’,让我从不敢去开家長会,变为常在全校家長会上谈育子经验;是‘智新超越’,让我变成小区的教育专家;是‘智新超越’,让我和丈夫不再争吵,家庭变得幸福和睦……”讲到动情处,这位母亲热泪盈眶。  
期刊
一次成功抄底,两年多漫长等待,昔日“首富”陈發树这次撞到了计划经济恐龙。  陈發树这次“栽”了。  22亿多元现金,1000多夜的漫长等待,陈發树最终没能换来已经市值45亿多元的股票。围绕“云南白药”近七分之一的股权,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标的经济纠纷在过去半年掀起巨大波澜。  陈發树决定“像秋菊一样要讨个说法”。与秋菊“民告官”不同的是,陈發树面对的被告是仅存的计划经济“恐龙”。  这到底是一场怎样
期刊
问答网站多如牛毛,为什么硅谷的精英们却单单对Quota趋之若鹜?  最近最风靡硅谷和纽约的网站是什么?问或答(Quora)!在分析师们眼中,它俨然成为了继Facebook和Twitter之后的“明日之星”和“未来金矿”。还未正式上线,Quota已获得8600万美元估值,2010年获得基准资本1100万美元风投。最近关于它的八卦是,它在进行新一轮估值4亿美元的B轮融资,或将拿到3000万到5000万
期刊
滥用资本之力者,必然遭到资本市场狠狠的惩罚。  作为国内最大的涤纶帘子布和世界最大的帆布生产企业,海龙独领风骚16年之后,突然被“破产重组”的悲剧命运牢牢箍紧——  行业不景气吞蚀利润,疯狂扩张终致资金链断裂,甚至“高管自肥掏空海龙”,一时间,种种猜测甚嚣尘上。然而,这一切都难以构成一个庞然大物走向没落的直接因素。  带着重重疑问,《商界》记者亲赴山东潍坊探访濒死的海龙集团,却发现,在“争做第一”
期刊
400家企业,近千个吊顶品牌,领跑者奥华凭什么?靠什么?  2005年,浙江嘉兴,一项新技术——将浴霸中的取暖、照明、换气分解后优化并开发成模块,再将模块与扣板整合到一个展示平台的集成吊顶技术问世。此举不仅使厨卫吊顶变得更加美观,分解后的各功能电器效能和安全性能也大幅度提升。  技术变革让原本触顶的传统吊顶行业看到了新的增长点,一时间跟进者众。  七年后,在经历了集成吊顶品牌“群雄乱战”的草莽时代
期刊
2012年4月下半旬,PE界上空的“浮盈税”疑雲刚散开些,又陷入另一重隐忧:PE机构与被投资公司因对赌纠纷闹上法庭,一审二审都已判对赌条款无效——这是首例。  PE机构苏州工业园区海富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富投资”)与被投公司甘肃世恒有色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甘肃世恒”)为五年前投资合约中的对赌条款,把官司打到了最高法院。  该对赌条款被判无效,几乎已成定局。据了解,这是我国首个对赌被
期刊
对创业者而言,每一分钱、每一份资源都弥足珍贵。  中国现在有多少微型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8000万家。他们的失败率是多少?来自美国的数据是99%!失败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战略失策,有的是方法不当,有的是资源与环境匹配度过低……但万法归宗,都是没钱了。  如何才能在自己能够掌控的范围内,绕开创业过程中的一些烧钱陷阱,以促使成功概率更高?有一些别人不会告诉你的不烧钱铁律,你应该知道。  铁律1
期刊
19岁的少年西蒙斯在美国硅谷的大公司中成功“潜伏”两个月,分文未用。他的这段经历已经成为美国创业者中的传奇故事。  在美国硅谷的大公司里蹭吃蹭喝两个月,不但分文未用,还被人视作认真创业的“勤奋的家伙”。上个月,埃瑞克·西蒙斯“潜伏”美国在线的创业故事在网上像病毒一样传播开来,这个现年20岁的芝加哥男孩身体力行地告诉所有年轻人:金钱、环境和似乎无处不在的烦人保安都不会是创业的阻力,只要你想并大胆地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