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意识设计是从人类已知的但没有意识到的行为中提取价值来做设计。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无意识设计的研究却依然较少,缺乏系 统的理论探索。文章通过无意识行为设计来挖掘人更深层的需求,无意识设计能够为产品设计的功能、形态、材料、色彩以及购买喜好等需求来提供全新的不同设计思维与方法,进而能够将产品的美学价值和用户价值提升,针对不同阶段的消费者需求,通过设计引导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生活方式,对设计思路进行优化和创新。
关键词:无意识行为;隐性需求;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一向是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它强调贴近消费者的需求,要以使用者为中心去思考设计,观察和分析使用者,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挖掘和解决用户需求。现今人们不再单纯满足于产品功能的实现,不再局限于用户的显性需求,而是深入不易被察觉到的隐性需求。这需要产品设计师更深层次地关注用户需求,充分了解和把握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具有美学价值、易用功能以及市场价值的产品。
无意识行为中存在的潜在价值可以帮助产品设计师探索出更多的用户的隐性需求,如果能将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结合,就可以具有提升产品易用性、减少认知摩擦、优化产品体验以及提髙产品创新性等作用。就产品创新方面而言,如果设计师能通过挖掘消费者未满足的深层次需要,那么就能开发出满足深层次需要的、能形成引领新观念新消费趋势的产品。因此,研究和把握无意识行为设计,对于产品设计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義和价值。无意识行为其实是一种关系,用户的无意识行为与隐性需求有着密切的相关,本文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一、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50年,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所写的《视觉世界的知觉》一书中,提到了他的创新性知觉理论。在行为认知领域,他独创了一个“affordance”的词汇,本词汇直接指出了直觉论的核心内涵。环境所提供给人或动物的可觉察以及不可觉察的属性,则指的是环境的可供性,他所发掘的这一认知角度为产品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意义。
唐纳德·诺曼是美国产品设计、人因工程、认知科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早在20世纪70到80年代,他就在自己的著作《设计心理学》中将詹姆斯·吉布森所提出的可供性与产品设计结合在一起,以此展开情感化设计的探讨,继而将可供性的概念引入到产品设计中。诺曼认为,产品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又因为产品设计是因人的需求而生,而人的大部分行为以及深层次需求都是由自身的潜意识所支配,故难以捕捉和分辨,这就需要产品设计师深度发掘用户在不同阶段的情感过程以及行为认知,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方法,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心意的好产品。
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从1988年成立以“无意识设计”为主题的产品设计工作室,他主张设计师应在设计中剔除自我的设计理念,因为当一个设计师为了表达自我而在设计中刻意增加一些东西时,就会禁锢自我更广阔的思维。
设计师应多加观察捕捉人们的日常行为,对自身设计思维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因为通常在生活中,人们存在着很多细微但富有意义的行为,这便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体现用户对物品的隐性需求。着重研究物品经常会以哪些无意识的方式被使用,这种现象就能体现部分用户不易体现的深层次需求,而这些潜在的需求恰好可以转换成产品设计创新的机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观察和归纳用户的无意识的行为,并研究相关设计方法体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针对用户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的结合也有很多理论层次上的研究,如胡晓涛在他的《基于“无意识设计”中的设计原型积累途径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无意识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原型的概念,指出积累设计原型能够帮助设计师统一和整合产品设计经验,并进一步分析了设计师可以从经典的日常用品、人们的无意识行为、用户的潜在需求等途径积累设计原型。”所以需要相关研究来找寻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一些方法,因为无意识行为具有隐蔽性,通常难以被发现且应用,所以则需要通过研究用户无意识行为才能发现其隐性需求。
谢梦前、段海龙在《无意识设计的概念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自日本工业设计大师深泽直人提出‘无意识设计’后,近年来‘无意识设计’的概念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无意识的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探索,此后对无意识思想探索的人也越来越多,并被广泛运用于哲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行为主导了人们大部分的行为,无意识设计结合的产品设计能够使用户在自然的状态下使用产品,完成许多简单的操作,享受产品所带来的易用体验。
总之,目前国内对无意识行为的成因并没有透彻的分析,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研究在理论层次停留的较多,也在与结合产品设计方面的实践及创新上有所欠缺。
二、无意识行为的内因和外因
人的无意识行为是意识行为的内因和环境可供性的外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质(1)隐蔽性;(2)适应性;(3)无序性;(4)多样性;(5)共同性。
(一)无意识行为的内因
行为是人意识外在的表现,它的产生通常和动机有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将人的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它们分别是由大脑中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产生并受这两种意识的支配。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明显的主动性是基于大脑的理性思考和分析之后再执行的行动的被称为有意识行为。因本能或长时间积累的生活经验、成长阅历且不被计划和预知的行动,被称为无意识行为。无意识往往有着特定的情境性,经过时间的积累从而融入到人的生活中,在适应环境上,无意识行为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无意识行为的外因
意识的支配是无意识行为产生的源头,环境的可供性提供了潜在的价值,无意识行为也与人的本能有关系。人都会觉察并利用周围环境中潜在的可供性,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寻找并且适应这些价值,经过一段时间人的经验性意识便形成了,这种意识无需刻意去思考下一步如何进行或判断对错。把人的身体本身也看做内部环境的一部分,人也会无意识地利用自身环境的可供性,由此可以看出内部环境也具有可供性。 环境可供性和无意识行为的核心关系是适应,人的无意识行为外部因素是环境的可供性。大脑为达到自身需求的满足对环境的可供性进行信息拾取,从而产生了相应的行为。环境表面特性提供的可供性信息,身体需要根据环境中物质的一系列的属性,做到适应周围环境。同时也对无意识行为有一定的牵引作用。
三、无意识行为的隐性需求
从客观角度分析,用户的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直观、明确、易发现、易捕捉的需求被称为显性需求。对于用户而言,显性需求是可以感知到的,有意识的。由于这种需求是可以直接感受到并显而易见的,所以它的满足与否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感觉和情绪,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最基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户的显性需求。显性需求容易被发掘,更容易转化成产品,但满足显性需求只是基础,设计师需要挖掘用户的深层次的需求来找寻创新点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隐性需求没有转向某种特定需求的强烈愿望,它往往靠自身平衡,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往往由自己解决和平衡。意识行为就是这个过程中人们用来平衡自己隐性需求的方式,如果它继续处于隐藏状态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客观事物满足隐性需求。例如,当看见手机摔在地上时,我们会立刻将它捡起。这是我们解决手机摔在地上的方法,正因为无意识的行为混淆了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设计师才不容易找寻出用户深层次的需求。
四、用户无意识行为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用户无意识行为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中主要考量用户的需求,无意行为的三个层次方法探索用户的需求。
(一)无意识行为设计与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物为依托来满足用户需求,设计出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显性和隐性需求,注重要服务于用户。产品具备的可供性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使用价值,也就是环境中的物质。用户的无意识行为对于产品设计有着指导和评估作用。
无意识行为设计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想法,这种需求人在大部分时间是意识不到的,这就提醒设计师需要探索一层又一层的用户隐性需求,我们可通过研究无意识行为来捕捉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最终找到用户的核心需求并帮助满足其隐性需求。因此,无意识行为设计将成为设计师设计产品时创新思想的来源。
(二)无意行为的三个层次方法总结
产品设计方法的顺序与产品使用方法的顺序相反的。设计从产品反思层次方法入手。首先确定用户的情感及使用体验,之后在行为层次的功能性、易用性、体验性进行产品的分析和定位,這一层次主要任务就是从用户的无意识行为中发现潜在的需求价值,并充分挖掘用户对产品的隐性需求,最后在本能层次进行产品的表现。
五、结语
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务于用户的需求,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显性需求,这就给产品设计行业带来了不断的新挑战。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需要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需要充分考虑人方面的因素。用户的隐性需求是产品优化和设计创新过程中重要的部分。设计师可通过观察和分析用户的无意识行为来挖掘隐性需求,并将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而用户的隐性需求与用户的无意识行为有着密切联系,这有助于完善和提高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和美学性以及产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伊娜.下意识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2]杨明洁,黄晓靖.设计趋势报告杨明洁[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美]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5]深泽直人.深泽直人[M].路意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6]李正夏.关于用户无意识行为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
[7]后藤武,佐佐木正人,深泽直人.设计的生态学[M].黄友玫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
关键词:无意识行为;隐性需求;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一向是以人为本,在设计过程中,它强调贴近消费者的需求,要以使用者为中心去思考设计,观察和分析使用者,并在设计过程中不断挖掘和解决用户需求。现今人们不再单纯满足于产品功能的实现,不再局限于用户的显性需求,而是深入不易被察觉到的隐性需求。这需要产品设计师更深层次地关注用户需求,充分了解和把握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设计出具有美学价值、易用功能以及市场价值的产品。
无意识行为中存在的潜在价值可以帮助产品设计师探索出更多的用户的隐性需求,如果能将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结合,就可以具有提升产品易用性、减少认知摩擦、优化产品体验以及提髙产品创新性等作用。就产品创新方面而言,如果设计师能通过挖掘消费者未满足的深层次需要,那么就能开发出满足深层次需要的、能形成引领新观念新消费趋势的产品。因此,研究和把握无意识行为设计,对于产品设计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義和价值。无意识行为其实是一种关系,用户的无意识行为与隐性需求有着密切的相关,本文的研究意义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
一、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950年,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詹姆斯·吉布森所写的《视觉世界的知觉》一书中,提到了他的创新性知觉理论。在行为认知领域,他独创了一个“affordance”的词汇,本词汇直接指出了直觉论的核心内涵。环境所提供给人或动物的可觉察以及不可觉察的属性,则指的是环境的可供性,他所发掘的这一认知角度为产品设计带来了巨大的启示意义。
唐纳德·诺曼是美国产品设计、人因工程、认知科学等领域的著名学者,早在20世纪70到80年代,他就在自己的著作《设计心理学》中将詹姆斯·吉布森所提出的可供性与产品设计结合在一起,以此展开情感化设计的探讨,继而将可供性的概念引入到产品设计中。诺曼认为,产品设计需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又因为产品设计是因人的需求而生,而人的大部分行为以及深层次需求都是由自身的潜意识所支配,故难以捕捉和分辨,这就需要产品设计师深度发掘用户在不同阶段的情感过程以及行为认知,运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思维方法,才能设计出符合用户心意的好产品。
日本著名工业设计大师深泽直人从1988年成立以“无意识设计”为主题的产品设计工作室,他主张设计师应在设计中剔除自我的设计理念,因为当一个设计师为了表达自我而在设计中刻意增加一些东西时,就会禁锢自我更广阔的思维。
设计师应多加观察捕捉人们的日常行为,对自身设计思维有很大的启发价值,因为通常在生活中,人们存在着很多细微但富有意义的行为,这便有助于更加清晰地体现用户对物品的隐性需求。着重研究物品经常会以哪些无意识的方式被使用,这种现象就能体现部分用户不易体现的深层次需求,而这些潜在的需求恰好可以转换成产品设计创新的机会。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观察和归纳用户的无意识的行为,并研究相关设计方法体系。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针对用户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的结合也有很多理论层次上的研究,如胡晓涛在他的《基于“无意识设计”中的设计原型积累途径研究》一文中指出:“在无意识设计的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原型的概念,指出积累设计原型能够帮助设计师统一和整合产品设计经验,并进一步分析了设计师可以从经典的日常用品、人们的无意识行为、用户的潜在需求等途径积累设计原型。”所以需要相关研究来找寻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一些方法,因为无意识行为具有隐蔽性,通常难以被发现且应用,所以则需要通过研究用户无意识行为才能发现其隐性需求。
谢梦前、段海龙在《无意识设计的概念形成与发展研究》一文中指出:“自日本工业设计大师深泽直人提出‘无意识设计’后,近年来‘无意识设计’的概念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无意识的概念起源于二十世纪初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探索,此后对无意识思想探索的人也越来越多,并被广泛运用于哲学、艺术、宗教等领域。”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行为主导了人们大部分的行为,无意识设计结合的产品设计能够使用户在自然的状态下使用产品,完成许多简单的操作,享受产品所带来的易用体验。
总之,目前国内对无意识行为的成因并没有透彻的分析,无意识设计与产品设计相结合的研究在理论层次停留的较多,也在与结合产品设计方面的实践及创新上有所欠缺。
二、无意识行为的内因和外因
人的无意识行为是意识行为的内因和环境可供性的外因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质(1)隐蔽性;(2)适应性;(3)无序性;(4)多样性;(5)共同性。
(一)无意识行为的内因
行为是人意识外在的表现,它的产生通常和动机有关。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出发,将人的行为分为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它们分别是由大脑中有意识思维和无意识思维产生并受这两种意识的支配。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明显的主动性是基于大脑的理性思考和分析之后再执行的行动的被称为有意识行为。因本能或长时间积累的生活经验、成长阅历且不被计划和预知的行动,被称为无意识行为。无意识往往有着特定的情境性,经过时间的积累从而融入到人的生活中,在适应环境上,无意识行为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无意识行为的外因
意识的支配是无意识行为产生的源头,环境的可供性提供了潜在的价值,无意识行为也与人的本能有关系。人都会觉察并利用周围环境中潜在的可供性,根据自身的需求去寻找并且适应这些价值,经过一段时间人的经验性意识便形成了,这种意识无需刻意去思考下一步如何进行或判断对错。把人的身体本身也看做内部环境的一部分,人也会无意识地利用自身环境的可供性,由此可以看出内部环境也具有可供性。 环境可供性和无意识行为的核心关系是适应,人的无意识行为外部因素是环境的可供性。大脑为达到自身需求的满足对环境的可供性进行信息拾取,从而产生了相应的行为。环境表面特性提供的可供性信息,身体需要根据环境中物质的一系列的属性,做到适应周围环境。同时也对无意识行为有一定的牵引作用。
三、无意识行为的隐性需求
从客观角度分析,用户的需求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直观、明确、易发现、易捕捉的需求被称为显性需求。对于用户而言,显性需求是可以感知到的,有意识的。由于这种需求是可以直接感受到并显而易见的,所以它的满足与否会直接影响用户的感觉和情绪,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最基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用户的显性需求。显性需求容易被发掘,更容易转化成产品,但满足显性需求只是基础,设计师需要挖掘用户的深层次的需求来找寻创新点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隐性需求没有转向某种特定需求的强烈愿望,它往往靠自身平衡,是不易被人察觉的,往往由自己解决和平衡。意识行为就是这个过程中人们用来平衡自己隐性需求的方式,如果它继续处于隐藏状态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客观事物满足隐性需求。例如,当看见手机摔在地上时,我们会立刻将它捡起。这是我们解决手机摔在地上的方法,正因为无意识的行为混淆了我们的视觉感官,所以设计师才不容易找寻出用户深层次的需求。
四、用户无意识行为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用户无意识行为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中主要考量用户的需求,无意行为的三个层次方法探索用户的需求。
(一)无意识行为设计与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物为依托来满足用户需求,设计出的产品满足用户的需求,包括显性和隐性需求,注重要服务于用户。产品具备的可供性为用户提供相应的使用价值,也就是环境中的物质。用户的无意识行为对于产品设计有着指导和评估作用。
无意识行为设计为产品设计提供新的想法,这种需求人在大部分时间是意识不到的,这就提醒设计师需要探索一层又一层的用户隐性需求,我们可通过研究无意识行为来捕捉用户的深层次需求,最终找到用户的核心需求并帮助满足其隐性需求。因此,无意识行为设计将成为设计师设计产品时创新思想的来源。
(二)无意行为的三个层次方法总结
产品设计方法的顺序与产品使用方法的顺序相反的。设计从产品反思层次方法入手。首先确定用户的情感及使用体验,之后在行为层次的功能性、易用性、体验性进行产品的分析和定位,這一层次主要任务就是从用户的无意识行为中发现潜在的需求价值,并充分挖掘用户对产品的隐性需求,最后在本能层次进行产品的表现。
五、结语
产品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服务于用户的需求,随着时代飞速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满足显性需求,这就给产品设计行业带来了不断的新挑战。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需要满足用户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需要充分考虑人方面的因素。用户的隐性需求是产品优化和设计创新过程中重要的部分。设计师可通过观察和分析用户的无意识行为来挖掘隐性需求,并将其应用到产品设计中,而用户的隐性需求与用户的无意识行为有着密切联系,这有助于完善和提高产品的功能性、易用性和美学性以及产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伊娜.下意识行为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4.
[2]杨明洁,黄晓靖.设计趋势报告杨明洁[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4][美]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2.
[5]深泽直人.深泽直人[M].路意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
[6]李正夏.关于用户无意识行为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
[7]后藤武,佐佐木正人,深泽直人.设计的生态学[M].黄友玫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