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说:“享受快乐”“享受生活”,而“享受”与“学习”仿佛相隔甚远,无法接轨。为什么呢?古人说:“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本来就是一份“苦差”,学生早已对繁重、呆板、重复、单一的作业感到枯燥、乏味、沉重了,更何来“享受”呢?长期以来,语文作业的形式并未得到多大的改观,还是老调长谈。仅仅靠课文后的几道思考题或是课辅材料中的标准化试题来巩固孩子的学习。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地禁锢了孩子的活动范围,限制了孩子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孩子语文素质的提高。这些都与新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因此,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加以变革,实行全面的开放,让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嬉戏的天空,让他们自由地学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摸索着设计开放型作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
一、形式开放,让学生享受自主选择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 。据此,语文作业必须考虑共性,兼顾个性,使作业既能弥补学生不足,又能发展学生特长。近年来,我开辟了“语文作业自选超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
1. 分层设计,自主选择
这个自选区域里,有作业任务,但不是要求学生全部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有选择地完成。如:教学《春雨的色彩》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 为《春雨的色彩》选配乐曲,配乐朗读。(2) 摘录你喜欢的词句,熟读成诵。(3) 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画出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4) 喜欢表演的同学给这篇课文配上合适的动作。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这个自选区域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有一位学困生在日记里写道:“我快乐极了!这样的作业,我喜欢!”
2. 自行设计,充分自主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我们可以进入另一个自选区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如,教学《小池》后,我鼓励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作业。学生纷纷行动:有的深情朗诵;有的给古诗配画;有的摘录积累;有的对古诗产生了兴趣,课后自己寻找古诗来读。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目标和范围,自选内容和方法,在作业中充分享受自主选择的快乐。
二、思维开放,让学生享受合作探究的快乐
心理学理论表明,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语文教学要强化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训练,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色,发挥语文学科的根本功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因此,必须注重设计思维作业,以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学习,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所以,作业更应该让思维开放,尽量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
布置合作性作业上,教师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也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求同伴、家长、老师的帮助;在策略上,教师可多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不能很容易就独立完成,迫使学生去尋求他人合作。如,《阳光》一课的要求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上课时,我讲道:“同学们,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你们打算以什么形式的朗读来再现课文的美呢?”学生对此表现出了非常大的热情,经过学生的自愿组合后,每个学生凭借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一会儿是神神秘秘的策划,一会儿是入情入境的排练,真切自然,一丝不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汇报交流时,各小组的表演真是棒极了,有表演诵、配乐诵、接龙诵……学生们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忘情地表演着,激动地诵读着。这是学习,也是活动,更是快乐的享受。
三、向生活开放,让学生享受参与实践的快乐
语文本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积蓄与抒发。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作业,把学生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打开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让作业成为学生认识社会,走向丰富生活的向导。
1. 在搜集整理中享受快乐
今年,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刚好教到《端午粽》,我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习俗,并亲自包一包粽子,以表达对爱国志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家庭、商店、村庄、田野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好环境。在《语文》中,有很多的触角伸向生活。如,“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能认识很多字呢!”“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商标呢!”等。根据这个特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教学。如教学《自选商场》前,我先布置学生收集商标,并要求学生把收集到的商标分类。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学生兴趣盎然。这次搜集整理作业的成功,使同学们感到作业的变革成为自己学习的催化剂,为此,我根据学生的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商标、卡片、包装纸等。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从中学了字词,大大地提高了识字量,真是一举数得。
2. 在观察活动中享受快乐
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家里电器的式样及功能,家长忙农活干家务的情景;有时还让学生去超市、餐厅、电影院等地方作专题观察。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应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如布置学生观察活动作业:让学生饲养小动物,观察小动物饮食、活动等生活习性,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的各种情况,并把养殖过程中的体会写下来。
3. 在动手操作中享受快乐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与自然、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所以有时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小实验,进行一些小研究。并写出体会,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知识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有一定的帮助。如学了《姓氏歌》,让学生调查班上同学的姓。学了“春联”,让学生搜集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把“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解放孩子的眼睛,培养孩子对自然、社会的洞察力;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手脑并用,实践探索;解放孩子的嘴,有疑便问,有话就说;解放孩子的时空,放鸟归林,送鱼入海。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课堂;期待开放的作业;开放的作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使他们固有的灵性得到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彭德全说过:“快乐不仅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是人生幸福的主要目标,还是成长和成功的重要动力。因为快乐使人富有理想、焕发活力……还能使人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所以,作为老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份能享受快乐的作业,让学生都加入“乐学”队伍中来。
一、形式开放,让学生享受自主选择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的学习方式”。为此,我们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 。据此,语文作业必须考虑共性,兼顾个性,使作业既能弥补学生不足,又能发展学生特长。近年来,我开辟了“语文作业自选超市”,让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机会。
1. 分层设计,自主选择
这个自选区域里,有作业任务,但不是要求学生全部完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能力,有选择地完成。如:教学《春雨的色彩》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1) 为《春雨的色彩》选配乐曲,配乐朗读。(2) 摘录你喜欢的词句,熟读成诵。(3) 有绘画特长的学生可以发挥想象力画出你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4) 喜欢表演的同学给这篇课文配上合适的动作。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尽相同,这个自选区域注重学生的层次性,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尝试到成功的快乐。有一位学困生在日记里写道:“我快乐极了!这样的作业,我喜欢!”
2. 自行设计,充分自主
在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后,我们可以进入另一个自选区域,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如,教学《小池》后,我鼓励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份作业。学生纷纷行动:有的深情朗诵;有的给古诗配画;有的摘录积累;有的对古诗产生了兴趣,课后自己寻找古诗来读。
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确定目标和范围,自选内容和方法,在作业中充分享受自主选择的快乐。
二、思维开放,让学生享受合作探究的快乐
心理学理论表明,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在语文能力结构中,思维能力是其灵魂。语文教学要强化语言为载体的思维训练,体现语文教学的学科特色,发挥语文学科的根本功能。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只属于自己的内心天地,他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解读语文,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诠释发现。因此,必须注重设计思维作业,以拓宽学生想象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学习,新课程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所以,作业更应该让思维开放,尽量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
布置合作性作业上,教师要考虑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也可以允许学生自由组合;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寻求同伴、家长、老师的帮助;在策略上,教师可多布置一些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不能很容易就独立完成,迫使学生去尋求他人合作。如,《阳光》一课的要求是“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上课时,我讲道:“同学们,这是一篇非常优美的文章,你们打算以什么形式的朗读来再现课文的美呢?”学生对此表现出了非常大的热情,经过学生的自愿组合后,每个学生凭借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及知识积累,全身心投入到活动中去:一会儿是神神秘秘的策划,一会儿是入情入境的排练,真切自然,一丝不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都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汇报交流时,各小组的表演真是棒极了,有表演诵、配乐诵、接龙诵……学生们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忘情地表演着,激动地诵读着。这是学习,也是活动,更是快乐的享受。
三、向生活开放,让学生享受参与实践的快乐
语文本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生活的积蓄与抒发。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作业,把学生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打开学生认识世界的窗口,让作业成为学生认识社会,走向丰富生活的向导。
1. 在搜集整理中享受快乐
今年,在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刚好教到《端午粽》,我让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由来;查阅资料了解屈原的生平;搜集、摘抄屈原的诗词;了解端午节各地有哪些习俗,并亲自包一包粽子,以表达对爱国志士屈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学生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乐于观察大自然。家庭、商店、村庄、田野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好环境。在《语文》中,有很多的触角伸向生活。如,“我走在大街上,特别注意街道两边的招牌。这样能认识很多字呢!”“我在商店买东西的时候认识了很多字。还收集了一些食品商标呢!”等。根据这个特点,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方法教学。如教学《自选商场》前,我先布置学生收集商标,并要求学生把收集到的商标分类。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学生兴趣盎然。这次搜集整理作业的成功,使同学们感到作业的变革成为自己学习的催化剂,为此,我根据学生的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商标、卡片、包装纸等。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类,这样学生既开阔了视野,又从中学了字词,大大地提高了识字量,真是一举数得。
2. 在观察活动中享受快乐
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我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家里电器的式样及功能,家长忙农活干家务的情景;有时还让学生去超市、餐厅、电影院等地方作专题观察。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应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如布置学生观察活动作业:让学生饲养小动物,观察小动物饮食、活动等生活习性,观察它们在不同天气、不同季节的各种情况,并把养殖过程中的体会写下来。
3. 在动手操作中享受快乐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语文作业不能受学科的限制,教师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加强学科间的联系,让语文与自然、社会等学科结合起来。所以有时可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些小实验,进行一些小研究。并写出体会,这样既能丰富学生知识面,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习作素材的积累有一定的帮助。如学了《姓氏歌》,让学生调查班上同学的姓。学了“春联”,让学生搜集春联、写春联、贴春联。把“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真正落实在行动上。
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主张的,解放孩子的眼睛,培养孩子对自然、社会的洞察力;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孩子手脑并用,实践探索;解放孩子的嘴,有疑便问,有话就说;解放孩子的时空,放鸟归林,送鱼入海。开放的时代,呼唤开放的课堂;期待开放的作业;开放的作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使他们固有的灵性得到迸发,原始的诗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悟性得以唤醒。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彭德全说过:“快乐不仅是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是人生幸福的主要目标,还是成长和成功的重要动力。因为快乐使人富有理想、焕发活力……还能使人增加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所以,作为老师,要给学生布置一份能享受快乐的作业,让学生都加入“乐学”队伍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