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站在新世纪的门槛上,面对迎面而至的知识经济,面对创新能力在社会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特别是面对国家创新体系基础工程的中小学教育的现状,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为人生做准备”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基本能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广博、新型且乐于创新的特征;在能力结构上具有全面综合的特征;在品德结构上具有优秀传统美德与现代先进道德品质融合的特征;在个性特征上具有开放、热情、独立、自强、合群、富于冒险的精神;同时必须具有高尚的审美情趣和情操。在中西文化更趋结合、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21世纪需要具备以上品质的创新型人才。
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改革的迫切要求。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方向;把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作为教学重点,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教学创新,使知识基础、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校自身的竞争力。
在学校教育中崇尚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施教学创新,积极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创造性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真正从“传授式教学”提升为“创造性教学”,使学生的学,真正从“接受式学习”发展为“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引导教师树立新观念
1.面向未来的时间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它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的时间观,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面向社会的空间观。学校教育就应实现教书育人与管理、服务、环境、活动育人的有机结合,并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的学习有广阔的社会空间。可以说,素质教育的社会空间观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开放的教育空间。
3.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观。素质教育要求引导教师从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来认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重要性,更要引导教师认识素质教育应当是一种课内外、校内外融为一体的“大课程观”。在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审美及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都要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服务,真正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4.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观。正确的学生观是正确教学观的基础。正确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起主导作用,更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承认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差异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容器;师生是要通过教学媒体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成功和收获的体验。学生的头脑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并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应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5.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生观。在教育方法上教师应承认差别,分类指导。在教育目标上要以人才的多规格,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需求。在评价上,不以单一的“升学率”和“中高考分数”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是“教书”与“育人”两个方面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则是把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创造性、能力、爱好、特长和个性品质”都作为评价指标,改变单纯的以“分数”评价学生优劣的观点。
6.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观。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能否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尺度,将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第一、课堂教学应从以书本知识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第二,课堂教学要从传授书本知识向培养创新能力转变。
第三、课堂教学要从追求整齐划一向因人施教,有利于开发学生个性潜能转变。
三、提倡“创新学习”理念和精神
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打破常规,富于开拓性,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性和对未来的发展设想,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维、新观点,努力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或独到的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意味着学生要摒弃死啃书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形成不守旧、不照搬、不硬套、乐于质疑、敢于批判、勇于创新学习的思维品格。
四、树立创新教学观
按照传统的教学观,教师就是向学生正确地传授知识,完成教学大纲中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则是主要掌握好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近些年来,人们教学观有所发展,认为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但总而言之,还是追求让学生获得知识,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教学观:即确立开发、发展学生创新潜能的教学目标观、教师作用观和学生学习观。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使之创新意识得以唤醒,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探索学问的启发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是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要把知识的传授、创新环境的营造,把作为人独特本质的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目标。必须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是要树立教学人人本观念,大力提升和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创造的主人,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创新的过程。
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决定着学生创造性及学习潜能的发挥。教学民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许多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自以为比学生高明,是先知先觉的“先生”,学生理应服从;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着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几乎完全控制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内容的确定者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在这种状态下,又有哪个学生敢反抗呢?这种不民主的教学结果只能生产唯命是从、无棱无角、毫无特色的“标准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民主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崇尚教学人道主义,使学生在轻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六、建立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只有通过多边活动,学生才能超越单一个体认识活动的局限性,对知识形成新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是调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和手段。而要形成教学的互动机制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向教学活动模式,即改革“教师讲,学生记”这种“录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受这种“录放式”教学模式的“熏陶”,习得的只能是消极等待型的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课程自然也就成为培养承传知识型人才的适宜土壤,教师也必然成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自然也就难以体现。而建立教学互动性教学模式就是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信息的过程,并借此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通过“录放式”教学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
学校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改革的迫切要求。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方向;把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作为教学重点,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潜能。只有通过教学改革、教学创新,使知识基础、能力发展和人格塑造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学习的过程,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校自身的竞争力。
在学校教育中崇尚创新,最重要的是要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施教学创新,积极开展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的创造性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真正从“传授式教学”提升为“创造性教学”,使学生的学,真正从“接受式学习”发展为“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注意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引导教师树立新观念
1.面向未来的时间观。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它不仅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更要对学生的将来负责,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素质教育的时间观,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面向社会的空间观。学校教育就应实现教书育人与管理、服务、环境、活动育人的有机结合,并把学生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的学习有广阔的社会空间。可以说,素质教育的社会空间观是要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开放的教育空间。
3.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观。素质教育要求引导教师从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来认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重要性,更要引导教师认识素质教育应当是一种课内外、校内外融为一体的“大课程观”。在学校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更要注重学生思想、道德、身体、心理、审美及基本劳动技能的培养。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活动安排都要为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服务,真正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协调发展。
4.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观。正确的学生观是正确教学观的基础。正确的教学观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起主导作用,更应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承认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有差异的人,而不是被动的容器;师生是要通过教学媒体创造一个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都有成功和收获的体验。学生的头脑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并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应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本质所在。
5.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和人生观。在教育方法上教师应承认差别,分类指导。在教育目标上要以人才的多规格,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需求。在评价上,不以单一的“升学率”和“中高考分数”来评价学校的教育质量,而是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评价。对教师的评价是“教书”与“育人”两个方面相结合;对学生的评价,则是把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创造性、能力、爱好、特长和个性品质”都作为评价指标,改变单纯的以“分数”评价学生优劣的观点。
6.坚持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观。素质教育的灵魂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是一种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是人的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能否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跨世纪人才,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尺度,将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
二、转变教师教育观念
第一、课堂教学应从以书本知识向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
第二,课堂教学要从传授书本知识向培养创新能力转变。
第三、课堂教学要从追求整齐划一向因人施教,有利于开发学生个性潜能转变。
三、提倡“创新学习”理念和精神
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中,不拘泥于书本,敢于打破常规,富于开拓性,以已有的知识为基础,结合学习的实践性和对未来的发展设想,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维、新观点,努力解决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或独到的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意味着学生要摒弃死啃书本、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人云亦云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形成不守旧、不照搬、不硬套、乐于质疑、敢于批判、勇于创新学习的思维品格。
四、树立创新教学观
按照传统的教学观,教师就是向学生正确地传授知识,完成教学大纲中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学生则是主要掌握好教师上课所讲授的内容。近些年来,人们教学观有所发展,认为教师还应“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但总而言之,还是追求让学生获得知识,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教学观:即确立开发、发展学生创新潜能的教学目标观、教师作用观和学生学习观。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学习的环境,使之创新意识得以唤醒,创新精神得到激发,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探索学问的启发者、合作者与促进者,是创新环境的营造者。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知识的传授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而要把知识的传授、创新环境的营造,把作为人独特本质的创新人格的培养作为目标。必须真正落实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就是要树立教学人人本观念,大力提升和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由此“引爆”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创造的主人,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创新的过程。
五、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活动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师生关系的民主性影响,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决定着学生创造性及学习潜能的发挥。教学民主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许多教师缺乏民主意识,自以为比学生高明,是先知先觉的“先生”,学生理应服从;另一方面,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着不平等的人格关系,教师不仅几乎完全控制教学过程,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内容的确定者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在这种状态下,又有哪个学生敢反抗呢?这种不民主的教学结果只能生产唯命是从、无棱无角、毫无特色的“标准件”。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不民主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崇尚教学人道主义,使学生在轻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
六、建立互动性的教学模式
教学活动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只有通过多边活动,学生才能超越单一个体认识活动的局限性,对知识形成新的理解,因此,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是调动学生能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和手段。而要形成教学的互动机制就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单向教学活动模式,即改革“教师讲,学生记”这种“录放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受这种“录放式”教学模式的“熏陶”,习得的只能是消极等待型的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课程自然也就成为培养承传知识型人才的适宜土壤,教师也必然成了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体,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自然也就难以体现。而建立教学互动性教学模式就是使整个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信息的过程,并借此实现知识、技能的迁移与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性,从而根本上改变学生通过“录放式”教学而获得知识的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