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考生要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些标志来断句,如作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文言句式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吴廷尉”是专有名词,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故排除B项。
【答案】C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考生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关注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明确文言句式的特点,分清词类活用等情况。
得分点:(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日”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
【参考答案】(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应考锦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掌握的文言文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詞类活用等。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的文言句式为基础,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基本知识,至为重要。其次要注意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歪曲句子的意思。因此,考生要牢记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并同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明确其特殊之处。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常见句式包括:……者,……也:……者也……,……也:……者……;用“是”“为”“则”“乃”“即”“皆”“耳”“非”等表判断或加强判断语气;没有标志,语意表判断,用A是(或不是)B的翻译方式加以确认。
2.被动句
被动句指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关系的叙述句。被动句主要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常见的有: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用“见”“见……于……”表被动: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用“于”“受……于……”表示被动: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
3.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倒装句的一种,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除了宾语前置,常见的倒装句式还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4.成分省略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形式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中心词等。
5.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临时改变某些词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辨识,首先要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倒装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在它应有的位置上,为明确句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其次要分类记忆,举一反三,平时记一些典型的例句,需用某种句式时,以此为例,这样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
拓展延伸
成语中的文言句式现象 唐功杰
成语中的文言句式现象包括四种:
1.成语中的判断现象
用“非”表否定判断,如非我族类、答非所问、非亲非故;用“皆”表判断,如草木皆兵、四大皆空、有口皆碑;用“乃”表判断,如是乃仁术、胜败乃兵家常事;用“若”表判断,如浮生若梦;用“则”表判断,如心之官则思:用“是”表判断,如回头是岸、头头是道、俯拾皆是:无明确词语标志的判断,如弱肉强食。
2.成语中的被动现象
用“为”或“为……所”表被动,如古为今用、为名所累、洋为中用: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囿于成见: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秋扇见捐、见弃于人、信而见疑:无明确词语标志的被动,只能从意义上判断,如兵挫地削、金石可镂、蔓草难除、水滴石穿。
3.成语中的倒装现象
介宾结构后置,如饱以老拳——以老拳饱,嗤之以鼻——以鼻嗤之等:宾语前置,如辞不意逮——辞不逮意(否定结构中的宾语前置)、何去何从——去何从何(疑问结构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不此之图——不图此(以“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善自为谋——善为自谋(介词宾语前置)、诚哉斯言——斯言诚哉(主谓倒置)等。
4.成语中的省略现象
省略主语,如穿云裂石——(声音)穿云裂石;省略谓语,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省略宾语,如不以为意——不以(之)为意;省略定语,如鸟尽弓藏——(飞)鸟尽(良)弓藏;省略状语,如曲高和寡——曲(弥)高和(弥)寡;省略补语,如鞭长莫及——鞭长莫及(马腹):省略介词,如百川灌河——百川灌(于)河;省略词缀,如亲痛仇快——亲(者)痛仇(者)快。
(选自《成语与文言同步学》,有删改)
【张向群/供稿】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考生要在把握语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些标志来断句,如作主语或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文言句式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是介词短语后置句,“于郡中”是“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D项:“吴廷尉”是专有名词,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项:“召置门下”是一个事件,应与后面断开,故排除B项。
【答案】C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短贾生日:“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2)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考生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关注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明确文言句式的特点,分清词类活用等情况。
得分点:(1)短,诋毁;擅权,揽权;纷乱,使……变得混乱。“乃短贾生日”是省略句,承前省,主语应是“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
(2)数,屡次;言,说,指出;或,有的;削,削弱。“非古之制”是省略句,省略的主语应是“这种状况”。
【参考答案】(1)便在皇帝面前诋毁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轻没有经验,专想揽权,把许多事情都搞乱了。”
(2)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
应考锦囊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要求考生掌握的文言文不同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詞类活用等。
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的文言句式为基础,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基本知识,至为重要。其次要注意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歪曲句子的意思。因此,考生要牢记各种特殊句式的特点,并同现代汉语句式进行比较,明确其特殊之处。
1.判断句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常见句式包括:……者,……也:……者也……,……也:……者……;用“是”“为”“则”“乃”“即”“皆”“耳”“非”等表判断或加强判断语气;没有标志,语意表判断,用A是(或不是)B的翻译方式加以确认。
2.被动句
被动句指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关系的叙述句。被动句主要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常见的有:用“为”“为……所……”“……为所……”表示被动:用“见”“见……于……”表被动:直接用“被”字表示被动;用“于”“受……于……”表示被动:意念被动,主要通过上下文的内容来进行推断,找出动词的施动对象进行判断。
3.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倒装句的一种,文言文的倒装句是与现代汉语相比较而言的。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除了宾语前置,常见的倒装句式还有主谓倒装、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4.成分省略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在文言文中更普遍。常见的形式主要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中心词等。
5.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临时改变某些词的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不同句式和用法的辨识,首先要运用现代汉语语法知识理解、掌握文言句式的特点和规律。例如倒装句式,它的特点是句子的某些成分不在它应有的位置上,为明确句意,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句子排列顺序,将这些成分复位。其次要分类记忆,举一反三,平时记一些典型的例句,需用某种句式时,以此为例,这样比死记硬背效果要好。
拓展延伸
成语中的文言句式现象 唐功杰
成语中的文言句式现象包括四种:
1.成语中的判断现象
用“非”表否定判断,如非我族类、答非所问、非亲非故;用“皆”表判断,如草木皆兵、四大皆空、有口皆碑;用“乃”表判断,如是乃仁术、胜败乃兵家常事;用“若”表判断,如浮生若梦;用“则”表判断,如心之官则思:用“是”表判断,如回头是岸、头头是道、俯拾皆是:无明确词语标志的判断,如弱肉强食。
2.成语中的被动现象
用“为”或“为……所”表被动,如古为今用、为名所累、洋为中用:用“于”或“受……于”表被动,如受制于人、囿于成见:用“见”或“见……于”表被动,如秋扇见捐、见弃于人、信而见疑:无明确词语标志的被动,只能从意义上判断,如兵挫地削、金石可镂、蔓草难除、水滴石穿。
3.成语中的倒装现象
介宾结构后置,如饱以老拳——以老拳饱,嗤之以鼻——以鼻嗤之等:宾语前置,如辞不意逮——辞不逮意(否定结构中的宾语前置)、何去何从——去何从何(疑问结构中的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不此之图——不图此(以“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善自为谋——善为自谋(介词宾语前置)、诚哉斯言——斯言诚哉(主谓倒置)等。
4.成语中的省略现象
省略主语,如穿云裂石——(声音)穿云裂石;省略谓语,如车水马龙——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省略宾语,如不以为意——不以(之)为意;省略定语,如鸟尽弓藏——(飞)鸟尽(良)弓藏;省略状语,如曲高和寡——曲(弥)高和(弥)寡;省略补语,如鞭长莫及——鞭长莫及(马腹):省略介词,如百川灌河——百川灌(于)河;省略词缀,如亲痛仇快——亲(者)痛仇(者)快。
(选自《成语与文言同步学》,有删改)
【张向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