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学教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mayicome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各种形式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知识。如果学生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就可以算是优秀学生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笔者十五年前就曾尝试让学生“学教”,因效果不佳而中断实践。今年有幸担任八年级语文教学,从新版教材中又让我回忆起十多年前尝试的“学教”。新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时文阅读单元计四篇文章。第一二两篇是精读课文,第三篇文章安排了旁批,意在让学生用从前两篇中学到的知识,并借助旁批分析此文,教师加以指导,第四篇应让学生完全自学。这正合“教学”与“学教”的学习思路。
  “教学”的目的是“教会”,进而达到“学会”;“学教”的目的是“会教”,进而达到“会学”。不论是学会还是会学,大多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来说明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会学是学会的升华。而要想学会或会学,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还与教师教会或会教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从校长的办学思想定位、学校的整体管理上,说明了一个好校长的作用。同样的,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这说明了校长和班主任作用的重要性。而教师的教,同样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会教的老师,只要指导得法就能培养出会学的学生,同样的只有教师通晓为师之道,才能教会学生,学生才能学会。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教会是直接向学生传承现成的概念和命题,它是一种高效的传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教师是以传授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接纳吸收,反复训练,强化记忆的接受状态,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以定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教学结论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是“教会”式教学的主要任务。因为它在传承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能高效地掌握大量知识,因而被广泛应用。教会式教学重要目的是直接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会教式的学教则是让学生体验课程,是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独立地探究、体验课目的过程。其基本功能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优秀文化遗产获得真切体验和直接经验。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绝大多数的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教会式”的教学。这一点在目前的课堂上仍还普遍。教会式的教学,其目的是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但其效果离学生的“学会”还相差甚远。很多的教师辛辛苦苦45分钟下来,讲的口干舌噪,学生照常“不买账”,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并没有把学生教会,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即会学了。因此,就是在教会上,还是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学教”是教师有意识地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是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形成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是知识本质的探究者,在探究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学教式教学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不断开展交流和探究活动,从而获得会教的技能、情感,通过探明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特别是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得以充分的提升。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和要求,会教的教师,才能教出会教的学生,进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针对近几年笔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今秋开始,我又重拾十几年前的教学思路。我在精读课上把我所讲的知识点的分析理解的思路与所查资料,都一点点告知学生,然后把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留给学生,大胆的让学生三三两两组织“备课”,每组推举一人在课堂上开讲。同组优先补充,然后其他组再补充。目的是把课堂的“主宰”还给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与学教并不是对立的。“学”是为了“会”,会教离不开教会,它是以教会为原点、为前提、为基础的,其目的是实现“会学”,最终达到“不教”。要实现教师从“教学”向“学教”的转变,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追求教师成长的专业化。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也有一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我在教学生“学教”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学反思,“教师在教的過程中少了什么步骤没有?”“学生在‘学教’的时候是否遗漏了什么?”。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学生在“学教”中不断“会教”。不仅如此,我还对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做了相应的改组,更有助于形成了教师新的“教”法。
其他文献
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叫宋丽芬,来自新民市兴隆学校,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光的直线传播》.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教学过程、预期教学效果八个方面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光的直线传播》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光的反射、折射现象的必备知识。同时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又能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和自然
期刊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可以说就是一节有趣的游戏课,但是如何在这节游戏课中培养学生的各种体育技能和综合素质,就成了广大体育教师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同时,游戏活动作为体育课上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其在体育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长期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就粗浅地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长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我发现,大部分学
期刊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外加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单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对数学教学的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改背景下,要求现代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索,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模式的
期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词汇:能听懂、会说本课新单词,jump high, run fast, swim fast, jump far, fly high;  2.句型:会用句型“I \She\He can……”表达自己或他人会做的几项体育运动;能用“Can you\he\she……?”询问对方的能力并作出应答。  (二)能力目标  1.会用句型“I \She\He can...”表
期刊
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健康,而健康来自体育运动”。因此,体育课成为学生学习中一门不可缺少的课程。那么,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上好一节体育课该怎么做呢?下面是我的一点小认识。  一、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  体育教师要懂得重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和爱好,并使之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在组织学生上体育课的时候,要懂得充分发挥学生好动的天
期刊
多年的小学音乐、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年级越低的学生对艺术课越有兴趣,除却音、美课没有作业外,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艺术课慢慢地就产生了畏难情绪,毕竟学习艺术门类还是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嗓子条件、身体条件、色感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随着课程难度的加大,学生缺少成就感,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让学生觉得越来越不自信。长此以往,不但对学习音乐、美术不利,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更加不
期刊
记得在中学的历史课堂,说到原始社会是平均主义分配,还说到尧舜的禅让制,年轻的我们都表示很向往,问何以不这样沿袭下去?老师回答:社会发展出现的贫富分化及世袭制才是进步的,之前只是落后的(大意)。我们没再追问,从此脑海中便勉强接受了这个观念。  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历经世事,体验人情,感知冷暖,习惯崎岖与曲折,看尽起伏与不公。岁月如梭,来到不惑之年,当闲下心来,觅得一片宁静,回看这数十载的波涛阔浪,蓦然
期刊
小學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 ,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当下,小学习作课堂教学存在着“习作、习作,提起习作头就疼,老师难教学生苦”,学生作文“假、大、空”即“内容空洞”,“想象力不丰富”,“废话连篇”等现象,尤其是农村小学生的习作,为了完成任务,随意的去抄、编、套《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和《语文同步作文》,批阅习作时不知所云,如何破解呢﹖我是这样设计习作教学的。  1.激发学生的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它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出要改变学生过去那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新课程实验中,我结合我们校本的课题“小组合作的有效探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探索。而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的有效手段,除必须明确讨论目的外,还必须要选择时机,有针对地进行讨论。  1.创设情境中组织学生讨论  情境的
期刊
后进生是在全面发展教育过程中,其素质结构的发展处于不均衡状态或相对落后状态的学生。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小部分后进生,这为数不多的后进生如果没有教育好的话,可以把整个班级的班风学风破坏,正如:“ 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后进生们的不良表现既损害了班级形象,又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环境,还会影响各科任教师授课的情绪,往往是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状态。如何转化后进生,对于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