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所谓“教学相长”,就是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可以相互促进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以各种形式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知识。如果学生能够“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就可以算是优秀学生了。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笔者十五年前就曾尝试让学生“学教”,因效果不佳而中断实践。今年有幸担任八年级语文教学,从新版教材中又让我回忆起十多年前尝试的“学教”。新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时文阅读单元计四篇文章。第一二两篇是精读课文,第三篇文章安排了旁批,意在让学生用从前两篇中学到的知识,并借助旁批分析此文,教师加以指导,第四篇应让学生完全自学。这正合“教学”与“学教”的学习思路。
“教学”的目的是“教会”,进而达到“学会”;“学教”的目的是“会教”,进而达到“会学”。不论是学会还是会学,大多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来说明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会学是学会的升华。而要想学会或会学,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还与教师教会或会教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从校长的办学思想定位、学校的整体管理上,说明了一个好校长的作用。同样的,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这说明了校长和班主任作用的重要性。而教师的教,同样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会教的老师,只要指导得法就能培养出会学的学生,同样的只有教师通晓为师之道,才能教会学生,学生才能学会。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教会是直接向学生传承现成的概念和命题,它是一种高效的传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教师是以传授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接纳吸收,反复训练,强化记忆的接受状态,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以定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教学结论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是“教会”式教学的主要任务。因为它在传承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能高效地掌握大量知识,因而被广泛应用。教会式教学重要目的是直接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会教式的学教则是让学生体验课程,是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独立地探究、体验课目的过程。其基本功能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优秀文化遗产获得真切体验和直接经验。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绝大多数的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教会式”的教学。这一点在目前的课堂上仍还普遍。教会式的教学,其目的是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但其效果离学生的“学会”还相差甚远。很多的教师辛辛苦苦45分钟下来,讲的口干舌噪,学生照常“不买账”,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并没有把学生教会,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即会学了。因此,就是在教会上,还是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学教”是教师有意识地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是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形成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是知识本质的探究者,在探究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学教式教学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不断开展交流和探究活动,从而获得会教的技能、情感,通过探明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特别是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得以充分的提升。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和要求,会教的教师,才能教出会教的学生,进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针对近几年笔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今秋开始,我又重拾十几年前的教学思路。我在精读课上把我所讲的知识点的分析理解的思路与所查资料,都一点点告知学生,然后把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留给学生,大胆的让学生三三两两组织“备课”,每组推举一人在课堂上开讲。同组优先补充,然后其他组再补充。目的是把课堂的“主宰”还给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与学教并不是对立的。“学”是为了“会”,会教离不开教会,它是以教会为原点、为前提、为基础的,其目的是实现“会学”,最终达到“不教”。要实现教师从“教学”向“学教”的转变,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追求教师成长的专业化。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也有一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我在教学生“学教”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学反思,“教师在教的過程中少了什么步骤没有?”“学生在‘学教’的时候是否遗漏了什么?”。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学生在“学教”中不断“会教”。不仅如此,我还对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做了相应的改组,更有助于形成了教师新的“教”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笔者十五年前就曾尝试让学生“学教”,因效果不佳而中断实践。今年有幸担任八年级语文教学,从新版教材中又让我回忆起十多年前尝试的“学教”。新版八年级语文教材中,时文阅读单元计四篇文章。第一二两篇是精读课文,第三篇文章安排了旁批,意在让学生用从前两篇中学到的知识,并借助旁批分析此文,教师加以指导,第四篇应让学生完全自学。这正合“教学”与“学教”的学习思路。
“教学”的目的是“教会”,进而达到“学会”;“学教”的目的是“会教”,进而达到“会学”。不论是学会还是会学,大多是站在了学生的角度来说明学会是会学的基础,会学是学会的升华。而要想学会或会学,除学生自身的努力外,还与教师教会或会教有很大的关系。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是从校长的办学思想定位、学校的整体管理上,说明了一个好校长的作用。同样的,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级。这说明了校长和班主任作用的重要性。而教师的教,同样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会教的老师,只要指导得法就能培养出会学的学生,同样的只有教师通晓为师之道,才能教会学生,学生才能学会。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教会是直接向学生传承现成的概念和命题,它是一种高效的传授知识内容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教师是以传授为主,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接纳吸收,反复训练,强化记忆的接受状态,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以定论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在讲授过程中,将教学内容形成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教学结论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理解概念,掌握规律是“教会”式教学的主要任务。因为它在传承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中,学生能高效地掌握大量知识,因而被广泛应用。教会式教学重要目的是直接掌握系统的知识。而会教式的学教则是让学生体验课程,是学生在教师诱导下,独立地探究、体验课目的过程。其基本功能在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优秀文化遗产获得真切体验和直接经验。毫不夸张地说,现在绝大多数的教师的教学,基本上是“教会式”的教学。这一点在目前的课堂上仍还普遍。教会式的教学,其目的是教会学生教材上的知识,但其效果离学生的“学会”还相差甚远。很多的教师辛辛苦苦45分钟下来,讲的口干舌噪,学生照常“不买账”,该不会的还是不会,并没有把学生教会,更谈不上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即会学了。因此,就是在教会上,还是有大量的工作可做。
“学教”是教师有意识地把学习知识的主动权留给学生,是在学生自主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形成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是知识本质的探究者,在探究中积累经验,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学教式教学重要的目的是学生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不断开展交流和探究活动,从而获得会教的技能、情感,通过探明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特别是主动探究和创新能力能够得以充分的提升。这也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和要求,会教的教师,才能教出会教的学生,进而达到会学的目的。
针对近几年笔者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从今秋开始,我又重拾十几年前的教学思路。我在精读课上把我所讲的知识点的分析理解的思路与所查资料,都一点点告知学生,然后把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留给学生,大胆的让学生三三两两组织“备课”,每组推举一人在课堂上开讲。同组优先补充,然后其他组再补充。目的是把课堂的“主宰”还给学生,从注重教师的“教”,到注重学生的“学”。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与学教并不是对立的。“学”是为了“会”,会教离不开教会,它是以教会为原点、为前提、为基础的,其目的是实现“会学”,最终达到“不教”。要实现教师从“教学”向“学教”的转变,必须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追求教师成长的专业化。
著名学者叶澜教授也有一句名言: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一位名师,但是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所以,我在教学生“学教”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教学反思,“教师在教的過程中少了什么步骤没有?”“学生在‘学教’的时候是否遗漏了什么?”。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反思,学生在“学教”中不断“会教”。不仅如此,我还对教材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都做了相应的改组,更有助于形成了教师新的“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