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一概念在教学中由于受课时和学生哲学知识少的原因影响,学生往往不能准确认识、把握规律,更不能很好地利用规律,从而成为一个教学难点。如何学好规律,让学生准确认识把握这一概念呢?我认为老师要让学生达到四明确。
一、让学生明确规律的内涵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一种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哪样的联系才是规律呢?
接下来要讲清四个关键词:固有、本质、必然、稳定。固有的是指本来就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比如,新陈代谢是生物界固有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而像乌鸦叫丧、喜鹊报喜等就是主观臆造的。本质的是指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通过现象来表现,不能用现象代替本质,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比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昼夜更替等则是事物的现象联系,不能把这些现象的联系当成规律。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又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比如,“守株待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一种偶然联系,不具有必然性不能当作规律看待。稳定是指具有重复性,不是易变易逝的。
二、让学生明确规律的外延
规律按其内容和所属领域不同,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比如,地球引力规律、生态平衡规律等为自然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为社会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遗忘规律等为思维规律。按其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三、让学生明确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说成是“绝对精神”、个人的主观意志等意识现象的产物。他们甚至认为,规律是人强加给自然界的。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是唯心史观的根本特征之一。
例如,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实用主义者认为,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这种“人造规律”的说教是非常荒谬的。生活和工作中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做法都是违背规律客观性的表现,结果都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只能为工作、生活带来危害。
四、让学生明确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
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可以通过对大量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规律,并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比如,我国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外交政策以及载人航天事业等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造福人民的典范。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我们只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编辑 韩 晓
一、让学生明确规律的内涵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这里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规律是一种联系,但不是所有的联系都是规律。哪样的联系才是规律呢?
接下来要讲清四个关键词:固有、本质、必然、稳定。固有的是指本来就有的,不是主观臆造的。比如,新陈代谢是生物界固有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固有规律,而像乌鸦叫丧、喜鹊报喜等就是主观臆造的。本质的是指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通过现象来表现,不能用现象代替本质,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比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昼夜更替等则是事物的现象联系,不能把这些现象的联系当成规律。必然是指客观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某种摇摆、偏离,是可以这样出现又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比如,“守株待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一种偶然联系,不具有必然性不能当作规律看待。稳定是指具有重复性,不是易变易逝的。
二、让学生明确规律的外延
规律按其内容和所属领域不同,可分为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比如,地球引力规律、生态平衡规律等为自然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为社会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遗忘规律等为思维规律。按其作用的范围不同,可分为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三、让学生明确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或消灭规律,但能认识它、利用它来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唯心主义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说成是“绝对精神”、个人的主观意志等意识现象的产物。他们甚至认为,规律是人强加给自然界的。否认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客观规律性,是唯心史观的根本特征之一。
例如,康德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实用主义者认为,科学规律仅仅是人们为着暂时的利益而作的有用的假设,这种“人造规律”的说教是非常荒谬的。生活和工作中揠苗助长、急于求成、“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做法都是违背规律客观性的表现,结果都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只能为工作、生活带来危害。
四、让学生明确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利用规律
规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人可以通过对大量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规律,利用规律。科学的任务就是要揭示规律,并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比如,我国的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外交政策以及载人航天事业等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造福人民的典范。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我们只要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