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的呐喊,现实的残酷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ou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基于对19世纪末美国南部的社会背景及作者凯特·肖邦本人生活经验的描述,进一步分析了文中女主角自我意识觉醒的历史背景,揭示了美国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忽视及对女性精神上的束缚。本文旨在通过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传达出的“自由和死亡的关系”这一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女性意识 凯特·肖邦 《一小时的故事》
  引言
  作为早期的女权主义作家,凯特·肖邦擅长描写乡土文化和民俗生活,以超前的敏感性表现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她的作品试图再现生活的原本方式,表达对传统女性角色和婚姻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精神自由和情感独立的追求,已成为美国现实主义的作品范例。但是,由于凯特·肖邦先后发表的百余篇小说和散文中,大部分不能符合传统和保守社会的期望,她的声音逐渐被淹没。直到20世纪50年代,她的作品先在欧洲引发了读者的共鸣,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她的许多作品才又被重新加以认识和给予高度评价,凯特·肖邦也不再是一个“孤独的先行者”。她于1894年发表的小说《一小时的故事》被视为她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在这个故事中,小说的主人公马拉德太太患有心脏病,在短短的一小时之内,经历了两次致命的打击。在刚得知丈夫死于交通意外后,她大哭了一场,然后独自进入房间。慢慢地,她感受到了来自内心深处的呼唤:自由了,自由了,终于自由了……再也不用盲目地屈从于任何人,以后只为自己而活了。但是,在没有任何预警下,在她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时,她的丈夫突然打开家门,风尘仆仆地站在她的面前。在看到丈夫的一瞬间,她猛然倒地死亡,医生诊断说她死于心脏病突发——死于无法承受的高兴!真的是这样吗?
  《一小时的故事》是一篇关于女性主义的小说,虽不足千字,但是细腻地刻画了主人公情感的变化;深刻地体现了在传统的男权主义主导下的社会而导致性别的不平等。但与此同时,文中也透露了女权主义倡导者些许极端的趋势(如小说中出现对男权超越的幻想),在一味批判漠视女性的残酷现实中误解了女权主义的真正含义,并扭曲了真正意义上的两性平等。因此,凯特·肖邦在文章的结尾巧妙地设计出女主人公的结局,反映出了她无力对抗社会现实以及内心的无奈。
  一 女权意识的社会背景
  19世纪的美国,在法律、宗教以及传统社会实践中等各领域几乎对女性都有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南方各州女性之权益。她们不能参与投票,不能参与政治领域中的各项活动;大多数就业机会也对女性说“不”。多数女性能做的只是繁琐的家务,受教育女性的比例远远低于男性。而在道德标准方面,女性又受到更多条条框框的限制。根据南方的传统,女性被视为美德的化身。忍让、耐心、逆来顺受且充满怜悯心,这些标签被贴在女性身上,整个社会将女性固定在道义的“宝座”上而被膜拜;对于已婚女性,社会则给予更多的束缚:许多州明确规定已婚女性无权签字订立合同,并不能拥有财产且无权处置自己的收入;如果夫妻二人离婚,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女性都不能得到孩子的监护权。人们心目中完美妻子的形象应该是:顺从、温柔、孝顺。因此,女性不适合从事复杂且瞬息万变的政治和商业纷争。对女性而言,最好的岗位就是贤妻良母。
  从19世纪中期开始,美国社会经历过道德伦理冲突、内战、奴隶制的废除和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空前的转变。女性也开始质疑其在传统社会实践中的地位,向男权社会发起挑战。由此,女权运动的一个高潮到来。北方各州女性则开始为在工作、教育领域中的平等权而斗争。她们相信:女人和男人一样应该平等地参与到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事务中,这完全改变了原来以男性为主体的社会思想体系。内战及奴隶制的废除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北部兴起的女权运动慢慢渗透到南方政治和经济活动当中。南方的女性也开始寻求工作和教育的权利,她们呼吁社会改革来摆脱男权社会中对女性的束缚已经强加在女性身上的各种枷锁。越来越多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女性开始进入以前由男性占据的职业,同时,她们也开始走出男权统治的阴影,作为独立的个体活跃在社会生活的大舞台。
  身处于那个时代的凯特·肖邦,她的女权意识和其家庭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850年她出生于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在她5岁时,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丧生,从此,年幼的凯特和母亲及祖母相依为命,家中女性的智慧、独立和坚强对凯特的性格及其未来的创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在20岁的时候,凯特与来自于富裕家庭的奥斯卡·肖邦结婚。奥斯卡非常欣赏凯特的独立和聪慧,更尊重她的自由和平等观念。但不幸的是,正值中年的奥斯卡死于疟疾,在处理完丈夫的后事之后,凯特就开始了文学创作并且取得了成功。在作品中,凯特不断探索女权解放思想,追求平等和个体自由。这种自由并不只是身体上的解放,而是精神上的独立和对男权社会封建思想的抵制。
  《一小时的故事》虽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但从字里行间我们仍能断定路易斯是来自于上层社会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其个性总是被压制。在听到她丈夫死亡这一假消息之前,她没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婚姻的任何见解,有的只是顺从和忍耐,恰恰这一假消息唤醒了她的女性意识,促使她知道尽管她爱她丈夫,但大多数时候,他们的婚姻中没有爱。结合19世纪美国南方的社会现实及作者的精神追求,文中主人公突然被唤醒的女权意识不仅符合逻辑,而且让小说本身更具有戏剧性,因此更具艺术感染力。
  二 女权意识表现手法的创新
  1 使用对比的方法来凸显女性意识的重要性
  凯特成功地使用了两组鲜明的对比方法,刻画出路易斯突然被唤醒的女权意识。其中之一是当听到丈夫布伦特
  利·马拉德死亡的消息时,路易斯、路易斯的姐姐约瑟芬及她丈夫的朋友理查兹三人不同的反应;另外,则是死讯的真假易位带来的自我意识复苏。当路易斯听到丈夫死去的消息时,她情绪低落,失去控制,并没有像大部分女性那样麻木,而是在她姐姐的拥抱中放声大哭,尽情发泄。之后,她独自一人回到卧室,疲惫地躺在沙发上,忍住泪水,慢慢让自己平静下来。突然,她感觉有些变化并且这种变化是以前从未体验过的,甚至是从未想象过的,一种难以描述的情感慢慢涌上心头,而这种情感是让人愉悦的。当路易斯意识到这种力量控制了自己的内心时,凭直觉她想拒绝这种情绪,但一切势不可挡,直到这种力量突破内心的薄弱防线,接着,对自由的渴望喷薄而出。此刻,路易斯的心中虽然有些许惶恐,但另一种兴奋的感觉慢慢主导了她整个人,这种兴奋的情绪取代了作为一个寡妇的悲伤。她高兴的看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不再为别人而活,活着只是为了自己。”她完全忘记了在当时不论男女均盲从于一个观点:男人有权利将个人意志强加于自己的配偶。但此刻,这种观念决不能让路易斯屈服。相反,她的心中充满对新生活的向往,做好了迎接未来美好岁月的准备。   约瑟芬和理查兹则至始自终都认为路易斯会在听到丈夫死讯时悲痛难忍直至心碎,因此,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透露这个消息。当路易斯把自己锁在屋里独自感受从未有过的喜悦之情时,约瑟夫却担心会有意外发生,她趴在门口,请求路易斯开门。当路易斯又重新站在大家面前时,理查兹依然担心她承受不了这个打击,所有人的期望、想象和担心与路易斯真实的情况或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强烈地讽刺了当时社会对妇女的束缚和压迫。另一方面,作者运用精准的语言来描述女主角由“死讯”带来的情绪上的跌宕起伏。在痛哭之后,痛苦慢慢消失,她独自一人回到房间,只是偶尔抽泣一下,目光茫然地望着远处的一片蓝天。正如文章中所描述到:“透过窗户,路易斯看到了房前空旷广场上的树枝充满着新春的活力,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雨的气息。楼下的街上有一个小贩正在叫卖。远处的歌声隐隐约约地飘过来,数不清的鸟儿也叫个不停。西边的天空上层层叠叠的云团之间露出一片片蔚蓝。”如此令人愉悦的声音、清新的气息及生动的画面与路易斯的身心疲惫对比强烈,文章对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描述暗示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就像自然无法抗拒春天的到来,对新生活的向往激励她冲破思想上的禁锢,为了心中对自由的渴望而抗争。此刻,丈夫的死已为她打开了另一扇窗,对自由新生活的向往让她忘记了丈夫的离开。因此我们可以想象,当她丈夫突然出现,所有美好的幻想像肥皂泡一样瞬间破灭的时候,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2 采用讽刺的手法来展示女性意识的价值
  凯特·肖邦用讽刺来展现文章的主题:自由高于一切。首先,路易斯情绪的变化构成了对当时社会传统道德观的讽刺。在听到丈夫死讯消息时,她并不像大多数妇女那样神情恍惚,麻木地接受现实,而是猛地一下扑到姐姐怀里,嚎啕大哭起来。在当时的男权社会中,支撑这个家庭的男人的死亡,就意味着这个家庭的崩溃以及未来生活的绝望。女主人此刻意识恍惚,无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她身心俱疲,迷茫渗入灵魂。当这阵暴风雨般的悲痛过去之后,她独自一人回到了房间,不让任何人跟着。此时路易斯的情感完全处于一种“真空”状态,她的面容白皙而安详,但脸上的线条却显示着一种压抑,甚至是一种力量。她即将面对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由最初的惶恐到怀揣着一颗无比放松的心去等待那自由时刻的到来,她没有片刻去问问自己,此刻拥有的这种欢愉是否正当,一种清清楚楚的兴奋之情燃烧着她,让她根本无暇去顾及那些琐事。然而,面对突然“复活”的丈夫,她的情感世界彻底坍塌,为了心中的自由不惜放弃宝贵的生命。作者通过故事背景的转换刻画出主人公丰富的内心世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不公。
  更大的讽刺在于文章的结尾处,医生诊断路易斯死于心脏病突发——死于无法承受的高兴。当时社会,女人只能靠男人而活。是的,在外人看来,这位拥有一个幸福家庭漂亮的马拉德太太,过惯了安逸生活的小女人,丈夫的突然离去必定会使她备受打击,难以解脱。而丈夫的意外归来强烈的刺激了她,这种一张一弛的情感转换,让她本来就脆弱的心脏难以承受。这样的结果强化了路易斯的内心世界和看似美好的残酷社会现实的落差。作者将外界猜测与内心世界相对比,揭露了男权社会强加给女人的婚姻枷锁和女性只能以死来换取自由的残酷现实。
  三 结语
  凯特·肖邦的短篇小说创作深受法国同时代的小说家莫泊桑的影响,篇幅短小,简洁深刻。乍一看,小说的语言和对人物内心矛盾的描述以及与情节走向相反的结局,常常出乎人的意料。然而,这种突然性的情节起伏则被认为是完美之举。《一小时的故事》是其代表作之一,她小说的主题大部分反映了对自由的呼唤和自我价值的追求。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美国,各种“离经叛道”的想法仍被归为异类,包括凯特·肖邦本人也曾因为在作品中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潮而饱受诟病。在妇女解放运动进行了一百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们重新阅读和欣赏这位女权主义先驱的作品,审视其独有表现手法下的女性觉醒及由此引发的女性抗争,仍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锡麟、王晓路:《当代美国小说理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版。
  [2] 胡开杰:《由〈一个小时的故事〉看微型小说中的浓缩人生》,《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年第8期。
  [3] 阚鸿鹰:《〈觉醒〉:女性性意识觉醒的先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9期。
  (岳俊琳,洛阳师范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通过研究粤东客家服饰文化特征,分析粤东客家服饰的审美特点及丰富内涵,指出其服饰是遵循了功能性为主导的设计意识,秉承了“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体现出面料的经济实用观,进而完善了中国民族服饰设计的理论,指出中国传统服饰设计的新出路应该是“传承、融合、创新”中国传统元素和人文精神,创造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感和符合现代审美需要的作品。  关键词:客家服饰 传统服饰 启示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当代摄影已发展成一种复杂的传播形式和艺术形式,影像的题材和内容,较之传统绘画更丰富也更多样化,因此根据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应用,摄影也发展出自己的构图方法和要求。构图的视觉张力最直观、影响力最大,本文通过摄影构图中的平衡感研究,探讨当代摄影如何在视觉传达更广阔的空间提供创新与发展的可能。  关键词:当代摄影 构图 平衡感 视觉张力  中图分类号:J40 文献标识码:A  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海
期刊
摘要 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随着社会的繁荣发展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在设计表现形式上过于简单、追求形式等。因此,本文从环境理念、体现结构的模型以及多思维角度进行现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途径探讨,从而对城市公园景观艺术设计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使其在社会、生态和美学等方面都拥有永恒的艺术主题。  关键词:环境理念 景观设计 艺术主题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人民生活
期刊
时间:2013年12月28日  地点:复旦大学中文系会议室  主办: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  协办:上海文艺出版社、铁葫芦图书  甫跃辉是复旦大学文学写作专业培养的第一位毕业研究生,现供职于《上海文学》杂志社,是“80后”作家的优秀代表,自2006年至今,共发表文字近百万字,作品见于《人民文学》《收获》《上海文学》《花城》《中国作家》《大家》《山花》等,已有作品译介至国外。200
期刊
摘要 格非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以20世纪80年代为背景,塑造了胡惟丏这样一个学贯中西、古旧清高的知识分子形象。作为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群的缩影,胡惟丏艰难的在市场的洪流中坚守自我,他是一个生错了时代的人,也是那群知识分子中的最后一个人,他的死讯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作者以这样一个形象,缅怀和祭奠一个时代一群知识分子的离去,表达了一种怅惋哀伤之感。本文将从人物形象的性格气质特征和其所处的历史背景两方面来
期刊
摘要 苏青的《结婚十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其中不乏有快乐、伤心,可谓五味俱全,小说当中有两个人是与女主人公苏怀青的恋爱婚姻密切相关的。本文着重从时代背景和苏青本人婚恋观的角度探讨造成作者理想婚姻生活破灭的原因。  关键词:《结婚十年》 苏青 男性形象  苏青既是小说家、散文家,同时也是剧作家,是海派女作家的代表人物。苏青曾创作过不少小说、散文,其中《结婚十年》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是苏
期刊
一 城市空间中的行动困境  甫跃辉短篇小说《动物园》讲述一对来沪的外来青年陷入爱情,但由于窗外临近上海动物园,双方因动物的味道而争吵,最终分道扬镳。小说中男女主人公(顾零洲、虞丽)之所以分手,不是来自外力的阻碍,导火索与其说是动物园的气味,不如说是某种内在的、无法具象描述的气息。  “淡漠”“陌生”“空荡荡”一类的词可视为本文的文眼,在两人的关系描述中,尽管热恋缱绻,“陌生人”一词前后共出现了五次
期刊
摘要 就像人类在不断前进一样,历史也不会让我们看到终结的一天,那些曾经看似权威的权贵的精英式的审美标准和文学史观,也许会在某一天被完全颠覆成另一幅面貌的价值标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个包容差异、多元共存的历史眼光正在重新审视过去,再没有唯一的正宗的标杆来衡量所有的文学现象,就像《剑桥美国文学史》一样,它的权威性体现在更多的兼容并蓄的包容中却不失对于历史事实的准确表述。  关键词:美国文学史,
期刊
一 空间内部的政治经济关系  笔者将重点讨论甫跃辉作品中《动物园》、《丢失者》、《晚宴》、《饲鼠》、《苏州夜》、《巨象》、《亲爱的》、《走失在秋天的夜晚》等几篇“顾零洲”系列的城市小说。小说《晚宴》中有这样一处:  有一次她说,她要到这城市来。他反问道,你不就是这城市的人吗?怎么能说到这城市来?她笑说,我那儿是郊区啊。他说,那郊区不算这城市算哪儿?她说,不跟你说这个,说了你也不明白。(1)  空间
期刊
摘要 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艾米丽的玫瑰》与中国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祝福》以象征的叙事方式、富含深意的内蕴笔法,分别塑造了艾米丽与祥林嫂这两位令人难忘的悲剧形象。本文通过比照解读两位女主人公和她们所经历的相似的心路历程,探寻造成艾米丽与祥林嫂悲剧命运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其中的共通之处。  关键词:艾米丽 祥林嫂 威廉·福克纳 鲁迅 悲剧命运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是美国作家威廉·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