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构思课堂教学时,教材、学生以及教案三者都是我们必须兼顾的因素。课堂教学需要教学智慧,更需要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导。具体而言,教材的使用观、学生的培养观和教案的设计观是构建有效课堂的"灵魂"。
[关键词]有效;建构;科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强调认知主体的心理能动过程,在把握基础性、时代性原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围绕这个主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实施?
一、立与破的有机结合--教材的使用观
科学课堂教学的建构,当然离不开教材,那么,"教材"是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依据?一般说来,我们会在潜意识中对手头的教材有较强的依赖感,主要体现在:
1.认同教材的权威性。
2.不自觉把教材里许多内容教条化。
3.教材中知识脉路的习惯顺延。
以上这些,理所当然会制约我们进行创造性课堂教学,毕竟"现成的饭吃起来容易"!基于此,对于科学教材的使用,我们倡导确立"有立也有破"的指导思想,在建构教学时,坚持贯彻最容易接受和最符合思维发展的"生本"原则,反对奉教材为训,以至于照本宣科的机械做法。
以科学七上教材第3章第5节《月相》为例,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变化。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安排了一个探究观察活动,然后是有关不同月相的介绍和辨认。如果按照这种顺序进行下去,多数学生肯定会发懵,因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月相变化的成因--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一开场就把难点亮出来,对学生是极大的挑战,风险很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把教学顺序做了微调,先出示学生平时看到的不同月相图片,并对不同月相加以科学命名,在学生完全熟悉各种月相之后,再进一步通过课本中的活动进行月相成因的探究。
除了对教学顺序的"破",还有对教学内容的"破"。如科学教材中教学CO2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们不妨先引入前面已学过的能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木炭燃烧、蜡烛燃烧、人或动物的呼吸......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实验室要制取一定量的CO2,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然会领悟出要选择方便、成本低的实验室制法,这与课本直接给出反应原理比,更有利于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有效的、稳定的系统构建。
总之,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出自己的"使用个性",而这种"使用个性"又是建立在研究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的,其本质是一种科学创造,决非随意行为。
二、显性与隐性的科学统一--学生的培养观
分析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基本概念与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方法"是显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把它称为显性教学问题,显性教学更接近于结构良好领域的初级教学;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却是隐性的。隐性教学接近于结构不良领域的高级教学,因为它是一个学生内化的过程,决不是通过简单的练习就能获得提高,教学效果亦无法立竿见影。那么,这两者的关系如何?
显而易见,显性教学问题就好比我们以前说的"双基",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为实现隐性教学提供一个物质载体,同时也是隐性教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当我们建构教学时,毫无疑问,良好的隐性教学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包含的内容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然而,遗憾的是,传统的教学及其教学评价似乎更侧重于显性教学,这当然与现行的教育选拔制度以及隐性教学的实施与评价难度较大有关。
究竟科学课堂教学构建中怎样把它们统一起来?不妨通过剖析一个教学案例来探讨。
对于七下科学教材《眼和视觉》一节中的第一课时"透镜"部分的教学内容,有人这样设计:
出示生活中的透镜图片→讲解透镜的分类→反馈练习(读图辨认透镜)→凸透镜的聚光实验→学习有关透镜的几个概念→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教学
在课后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步步为营,条理清楚,讲得透彻,学生练得也到位,在突出讲练结合的同时注重课堂落实,是一节有代表意义的高效课!
然而,也有人提出以下意见:
(1)前三个环节对透镜的教学,教师仅有理性的认识,缺乏感官的真实刺激与感受,属于典型的传统教育模式--虽然有联系生活实际(图片),但僅是走马观花,与现代教育理念不吻合。建议教师本人或指导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废弃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在课前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分享并感知透镜的相同与不同,并试着给它们分类,最后统一认识。
(2)对于三条特殊光线的教学,老师如果仅停留在示范作图、学生模仿练习再让学生理解记忆"平行过焦点,过焦反平行,经心直传去"这个层面上,仍是应试行为。光路图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作?应该用手中的透镜来说话,通过定向探究--"实验演示,观察结果"之后,再用科学语言--"光路图"来"表达"出来。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笔者以为后者的意见非常到位,的确,"光路图"不是想当然画出来的,也不是老师口中讲出来的,而是科学实验探究出来的,相信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探究之后,"光路图"不再仅仅是画在纸上的"图",而是能附着在具体事物中的"立体科学模型"!其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这就较好的实现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科学统一。
三、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教案的设计观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它不能缺少情趣。这里的"情趣"不完全是文学意义上的,它应该包含"情景"、"激情"、"真趣"等含义。科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我们似乎已经习惯用严谨、缜密去界定它,而事实上,我们的理科课堂教学太需要一些"情趣",这样才能担负科学普及与激发优秀学生献身于科学的双重任务。
初中科学的基础性不言而喻,但它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方面却是启蒙性的,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决不能只注重如何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具体来说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或考虑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时,尽量选择学生熟知的情景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这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容忽视。如:在学习元素符号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含有元素符号的药品标签、矿泉水标签等,让学生交流查看,等等,都是非常有"味道"的做法
(二)问题的提出从有趣的生活现象开始
所有人尤其是孩子对新鲜事物或问题都有神秘感,有探知的欲望。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运用这点。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与兴趣,给理性的探究设置了一个诱人的前奏。
(三)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提倡灵活多样的课堂学习模式,也有人将此称为"随机进入教学",其意思是让学习者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学到同样的内容。
多样化的学习有助于驱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可有效减少教学的枯燥,降低学生厌学情绪,教师要善于开发并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张建伟.教育理论与实践[M].清化大学电化教育中心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有效;建构;科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420
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强调认知主体的心理能动过程,在把握基础性、时代性原则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围绕这个主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实施?
一、立与破的有机结合--教材的使用观
科学课堂教学的建构,当然离不开教材,那么,"教材"是不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依据?一般说来,我们会在潜意识中对手头的教材有较强的依赖感,主要体现在:
1.认同教材的权威性。
2.不自觉把教材里许多内容教条化。
3.教材中知识脉路的习惯顺延。
以上这些,理所当然会制约我们进行创造性课堂教学,毕竟"现成的饭吃起来容易"!基于此,对于科学教材的使用,我们倡导确立"有立也有破"的指导思想,在建构教学时,坚持贯彻最容易接受和最符合思维发展的"生本"原则,反对奉教材为训,以至于照本宣科的机械做法。
以科学七上教材第3章第5节《月相》为例,教材一开始就提出问题:"......我们看到的月球却有圆缺变化。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安排了一个探究观察活动,然后是有关不同月相的介绍和辨认。如果按照这种顺序进行下去,多数学生肯定会发懵,因为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月相变化的成因--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一开场就把难点亮出来,对学生是极大的挑战,风险很大。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把教学顺序做了微调,先出示学生平时看到的不同月相图片,并对不同月相加以科学命名,在学生完全熟悉各种月相之后,再进一步通过课本中的活动进行月相成因的探究。
除了对教学顺序的"破",还有对教学内容的"破"。如科学教材中教学CO2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们不妨先引入前面已学过的能产生CO2的化学反应:木炭燃烧、蜡烛燃烧、人或动物的呼吸......然后让学生讨论:"如果实验室要制取一定量的CO2,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自然会领悟出要选择方便、成本低的实验室制法,这与课本直接给出反应原理比,更有利于相关知识在大脑中形成有效的、稳定的系统构建。
总之,教师作为教材的使用者,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出自己的"使用个性",而这种"使用个性"又是建立在研究学生实际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的,其本质是一种科学创造,决非随意行为。
二、显性与隐性的科学统一--学生的培养观
分析科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基本概念与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与方法"是显性的教学内容,我们可把它称为显性教学问题,显性教学更接近于结构良好领域的初级教学;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却是隐性的。隐性教学接近于结构不良领域的高级教学,因为它是一个学生内化的过程,决不是通过简单的练习就能获得提高,教学效果亦无法立竿见影。那么,这两者的关系如何?
显而易见,显性教学问题就好比我们以前说的"双基",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为实现隐性教学提供一个物质载体,同时也是隐性教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当我们建构教学时,毫无疑问,良好的隐性教学是我们最终追求的目标,因为它包含的内容正是我们素质教育的内涵。然而,遗憾的是,传统的教学及其教学评价似乎更侧重于显性教学,这当然与现行的教育选拔制度以及隐性教学的实施与评价难度较大有关。
究竟科学课堂教学构建中怎样把它们统一起来?不妨通过剖析一个教学案例来探讨。
对于七下科学教材《眼和视觉》一节中的第一课时"透镜"部分的教学内容,有人这样设计:
出示生活中的透镜图片→讲解透镜的分类→反馈练习(读图辨认透镜)→凸透镜的聚光实验→学习有关透镜的几个概念→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教学
在课后的讨论中,很多人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步步为营,条理清楚,讲得透彻,学生练得也到位,在突出讲练结合的同时注重课堂落实,是一节有代表意义的高效课!
然而,也有人提出以下意见:
(1)前三个环节对透镜的教学,教师仅有理性的认识,缺乏感官的真实刺激与感受,属于典型的传统教育模式--虽然有联系生活实际(图片),但僅是走马观花,与现代教育理念不吻合。建议教师本人或指导学生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废弃光学仪器中的透镜,在课前展示出来,让其他同学分享并感知透镜的相同与不同,并试着给它们分类,最后统一认识。
(2)对于三条特殊光线的教学,老师如果仅停留在示范作图、学生模仿练习再让学生理解记忆"平行过焦点,过焦反平行,经心直传去"这个层面上,仍是应试行为。光路图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这样作?应该用手中的透镜来说话,通过定向探究--"实验演示,观察结果"之后,再用科学语言--"光路图"来"表达"出来。这才是教学的真谛。
笔者以为后者的意见非常到位,的确,"光路图"不是想当然画出来的,也不是老师口中讲出来的,而是科学实验探究出来的,相信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探究之后,"光路图"不再仅仅是画在纸上的"图",而是能附着在具体事物中的"立体科学模型"!其意义发生了质的变化,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深刻的,这就较好的实现了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的科学统一。
三、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教案的设计观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感性与理性的融合,它不能缺少情趣。这里的"情趣"不完全是文学意义上的,它应该包含"情景"、"激情"、"真趣"等含义。科学作为一门理科学科,我们似乎已经习惯用严谨、缜密去界定它,而事实上,我们的理科课堂教学太需要一些"情趣",这样才能担负科学普及与激发优秀学生献身于科学的双重任务。
初中科学的基础性不言而喻,但它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情感方面却是启蒙性的,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因此,我们的教学设计决不能只注重如何把知识呈现给学生,更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具体来说在教案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或考虑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景时,尽量选择学生熟知的情景
"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这是建构主义所强调的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不容忽视。如:在学习元素符号时,教师可以事先安排学生在生活中收集含有元素符号的药品标签、矿泉水标签等,让学生交流查看,等等,都是非常有"味道"的做法
(二)问题的提出从有趣的生活现象开始
所有人尤其是孩子对新鲜事物或问题都有神秘感,有探知的欲望。作为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运用这点。可以大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与兴趣,给理性的探究设置了一个诱人的前奏。
(三)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建构主义提倡灵活多样的课堂学习模式,也有人将此称为"随机进入教学",其意思是让学习者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学到同样的内容。
多样化的学习有助于驱除学生的学习疲劳感,可有效减少教学的枯燥,降低学生厌学情绪,教师要善于开发并运用多种学习方式,使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
[2]张建伟.教育理论与实践[M].清化大学电化教育中心
[3]朱智贤,林崇德.思维发展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