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幼儿学习说话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孩子一个个爱说话,敢说话,会说话。
关键词:幼儿教学;语言;能力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可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形式多样地对他进行训练。但在培养和训练过程中,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著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收效甚微。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力。 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语言仅仅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并作为第一信号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只是一种输入信号,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
人们在“听懂”即理解其中含意时,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作为第二信号,刺激、作用于大脑听觉语言中枢。而“说”是人在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输出,同时不断调整自己思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言自语,就是孩子通过外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具体表现。家长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音形外壳与其本身的语义结合起来,否则“鹦鹉学舌”似的训练,不但无法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时间久了还会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家长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往往出于逗孩子玩的目的教他说话,而到孩子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以致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可不闻不问。 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孩子。特别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孩子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孩子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孩子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孩子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防止孩子口吃。孩子在二三岁时容易发生口吃。父母要注意不要讥笑孩子,或让他与别的很善辩的孩子在一起议论问题,或是与孩子抢着说话,使他想说话,却因没有机会而心急,说话结巴,造成口吃。父母还要禁止孩子因出于好奇而去模仿口吃的成人说话。发现孩子口吃时,切忌厉声责备,否则孩子受到刺激后着急,又会张不开口,说话结结巴巴。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慢慢讲,把话说清楚,或者是换一句话,改变他的语言习惯,诱使他动脑筋去想好了再说。也可加强对孩子的口语训练,教孩子唱歌、讲故事,采取多种方式锻炼他说话。 总之,幼儿期间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父母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抓住一个“勤”字,教孩子学习语言,让他多看、多听、多读、多写,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我们不能强拉着孩子跟你说话,而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说话。唱歌是一门音乐艺术,是旋律美的一种表现,也是带有情感性质的活动,很适合幼儿的兴趣特点。经常教孩子唱歌,不仅能让孩子从中陶冶情操,欣赏艺术,还能让他们学习很多语言。不少幼儿歌曲内容健康,曲调轻松活泼,歌词优美易懂,是很好的学习资料。许多歌曲像《打电话》《礼貌歌》之类的,不仅能向幼儿进行关心别人、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教育,而且还能使幼儿通过歌唱,学会“谢谢你”“别客气”等礼貌用语。教唱时,教师可配以简单明了的动作进行范唱。这样,孩子就会在你生动的情绪感染下,在具有形象美感的动作的影响下,情不自禁地模仿,产生学唱的兴趣。还可以用图画示意,使幼儿通过有意观察思考,了解歌曲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富有感情地学唱。同时,教师可进行讲述,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然后范唱几遍。这样,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中,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哼唱,熟悉全曲,也会跟着你边唱边舞。这便是一种使孩子乐意接受、积极参与、愉快进行的最优化的活动方式。当孩子能单独演唱后,可以再逐步增加要求,改变唱法,如说唱、轮唱等。最后可组织小小音乐会,教师当主持人,孩子当演员,唱完后,可以对孩子说:“你唱得真好!真聪明!”“下一次再学一首,好吗?”这种让孩子在歌唱中学习语言的方法,能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我国的幼儿民歌,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音域也不宽,音调和节奏简易上口,很适合孩子学唱。例如《黄老先生有块地》《外婆桥》《泥娃娃》等歌曲短小精炼,诗意盎然;而《小兔乖乖》《叮叮当》则韵味十足,生动有趣,可带领孩子在游戏中边玩边唱,不仅让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美、音乐美的熏陶,更能促使内向的孩子逐渐与大家合群,从而提高说话的积极性。
总之,教幼儿学习说话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孩子一个个爱说话,敢说话,会说话。
关键词:幼儿教学;语言;能力
发展孩子语言能力的方法有很多,家长可根据他的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形式多样地对他进行训练。但在培养和训练过程中,提醒大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把握培养语言能力的关键期 科学研究表明,2~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著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多精力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收效甚微。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他的语言能力。 注意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语言现象是一个完整的信息输入、处理和输出的过程。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语言仅仅是以声音的形式存在,并作为第一信号刺激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它只是一种输入信号,其本身并无任何意义。
人们在“听懂”即理解其中含意时,它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作为第二信号,刺激、作用于大脑听觉语言中枢。而“说”是人在思维的基础上,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通过发音器官输出,同时不断调整自己思维。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依存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自言自语,就是孩子通过外部语言来进行思维的具体表现。家长在培养孩子语言能力的过程中,要注意把语言的音形外壳与其本身的语义结合起来,否则“鹦鹉学舌”似的训练,不但无法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时间久了还会使他产生厌学情绪。 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许多家长在对孩子进行语言能力培养和训练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持久性。一些家长在孩子呀呀学语时,往往出于逗孩子玩的目的教他说话,而到孩子二三岁时,错误地认为孩子大了自然就会说话而撒手不管,以致错过了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注意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可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也不可不闻不问。 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 家庭成员的语言水平、文化修养、家庭藏书情况、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兴趣等等,都對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家庭成员如果说话粗俗、词汇贫乏,必然会从负面影响孩子。特别是和孩子接触最多的父母,一定要注意提高文化素养,注意语言美,使自己的每一句话都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典型。家长与孩子说话时,要特别注意讲究说话的艺术,为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条件。和孩子说话时要比较慢,口齿清楚,语调温和亲切。不可用严厉的语调对孩子说话,也不要恐吓或者在他面前讲别人的坏话。家长对孩子说话,要多用积极鼓励性的语言,少用消极的、禁止性语言;多用提问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语言对孩子的行为有强化作用,对好的行为,父母要多讲、多鼓励。对不好的行为,要尽量避免去强化它,最好是少议论,或是从其他角度,从积极方面去讲。
此外,父母还要注意防止孩子口吃。孩子在二三岁时容易发生口吃。父母要注意不要讥笑孩子,或让他与别的很善辩的孩子在一起议论问题,或是与孩子抢着说话,使他想说话,却因没有机会而心急,说话结巴,造成口吃。父母还要禁止孩子因出于好奇而去模仿口吃的成人说话。发现孩子口吃时,切忌厉声责备,否则孩子受到刺激后着急,又会张不开口,说话结结巴巴。家长应该鼓励孩子慢慢讲,把话说清楚,或者是换一句话,改变他的语言习惯,诱使他动脑筋去想好了再说。也可加强对孩子的口语训练,教孩子唱歌、讲故事,采取多种方式锻炼他说话。 总之,幼儿期间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父母要把握好这个时机,抓住一个“勤”字,教孩子学习语言,让他多看、多听、多读、多写,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培养和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
对于一些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的孩子,我们不能强拉着孩子跟你说话,而可以用唱歌的方式来让孩子学习说话。唱歌是一门音乐艺术,是旋律美的一种表现,也是带有情感性质的活动,很适合幼儿的兴趣特点。经常教孩子唱歌,不仅能让孩子从中陶冶情操,欣赏艺术,还能让他们学习很多语言。不少幼儿歌曲内容健康,曲调轻松活泼,歌词优美易懂,是很好的学习资料。许多歌曲像《打电话》《礼貌歌》之类的,不仅能向幼儿进行关心别人、团结友爱、文明礼貌的教育,而且还能使幼儿通过歌唱,学会“谢谢你”“别客气”等礼貌用语。教唱时,教师可配以简单明了的动作进行范唱。这样,孩子就会在你生动的情绪感染下,在具有形象美感的动作的影响下,情不自禁地模仿,产生学唱的兴趣。还可以用图画示意,使幼儿通过有意观察思考,了解歌曲内容,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更富有感情地学唱。同时,教师可进行讲述,加深幼儿对歌词的理解,然后范唱几遍。这样,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中,孩子就会不知不觉地跟着哼唱,熟悉全曲,也会跟着你边唱边舞。这便是一种使孩子乐意接受、积极参与、愉快进行的最优化的活动方式。当孩子能单独演唱后,可以再逐步增加要求,改变唱法,如说唱、轮唱等。最后可组织小小音乐会,教师当主持人,孩子当演员,唱完后,可以对孩子说:“你唱得真好!真聪明!”“下一次再学一首,好吗?”这种让孩子在歌唱中学习语言的方法,能激发孩子学习语言的兴趣。我国的幼儿民歌,想象力丰富,语言生动,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音域也不宽,音调和节奏简易上口,很适合孩子学唱。例如《黄老先生有块地》《外婆桥》《泥娃娃》等歌曲短小精炼,诗意盎然;而《小兔乖乖》《叮叮当》则韵味十足,生动有趣,可带领孩子在游戏中边玩边唱,不仅让他们从小就受到语言美、音乐美的熏陶,更能促使内向的孩子逐渐与大家合群,从而提高说话的积极性。
总之,教幼儿学习说话是一种艺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我们只有在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中才能发现其中无数的奥妙,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对幼儿实施教育,使孩子一个个爱说话,敢说话,会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