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高职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实践措施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358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学徒制现状的研究,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在法律制度、政策制度、校企沟通机制及学生如何看待现代学徒制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创新现代学徒制改革的五种措施:师傅带徒弟,利用科研项目吸引专家能手参与;创建学生工作坊,吸引企业投资 ;成立创客班,实现“创—教—企—产”;通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解决“双师型”素质;设立专项奖学金制度。为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提供了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师傅带徒弟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6-0212-02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学徒制”是实际工作过程中的一种职业技能教学形式,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传身教。一般来说,指的是“手把手”教学,这是传统的学徒制定义。各国从自己的手工业生产开始,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徒制”。师傅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和经验,直接传授给徒弟,是前期职业教育的雏形。由于政治经济和宗教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各国学徒制在后来的发展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因此,人们对现代学徒制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赵鹏飞、陈秀虎在《“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中提出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制培养与现代院校教育理念相结合的一种院校和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体系,它是一种新型的职业人才培养形式[1]。关晶、石伟平提出,现代学徒制是以二战后德国的二元制为典型,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代要求,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纳入国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职业教育制度资源开发战略[2],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现代学徒制教育探索与实践现状
   (一)国外现代学徒制教育发展现状
   德国教育实施“两条腿走路”制度,一部分学生从小学四年级后就被分流出来,直接进入中学进行学习,4~5年后,经过职业学校步入社会。通过这样的制度为德国现代职业学校供應了充足的生源。大型企业自己具备完善的学徒制培训项目,实现学生从学校向社会平稳过渡。国外现代学徒制与传统的现代学徒制相比,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的良好结合。它获得了国家的支持,具有完备的法律效力,是一种产教结合的新型现代学徒制。
   (二)国内现代学徒制实施的现状
   (1)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类指导,个性化教学的教学模式[3]。通过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针对性地完成专业学习任务,以达到充分消化的目的。(2)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长效机制[4],它是一种多方协同合作的现代教育模式,其机制具有多元主体投入的特点。校企双方应在明确责、权、利的基础上,细化学徒制培训成本和双方资源投入,建立人才培训成本分担机制,使合作得以顺利持续进行,将现代学徒制落到实处。(3)“教学工厂”是指学校自身的生产服务或企业将与学院相对应的车间迁入学校,实现生产车间与实训车间、院校导师与企业师傅、学习与生产、作品与产品的一体化。这种学习模式不仅方便了学生,同时高职院校在教育上具有更多话语权[5]。
   三、高职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的困境
   (一)缺乏完善的法律及政策制度[6]
   现代学徒制在西方职业教育发展上作为主要模式和基本趋势,与其完备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各方的利益机制密切相关。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以下简称《职业教育法》)多项政策法规。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现代学徒制迫切需要国家层面的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制度支持。
   第一,在政府层面,缺乏相关配套政策,明确企业学徒工(学生)的工作待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及父母参与改革试点的主动性。第二,行业没有根据专业岗位制定“学徒制培训”的框架标准,试点高校和合作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培训过于随意,无法保证“学徒制”的质量。第三,我国尚未形成一部全国性的学徒法,缺乏对重要法律关系的认定。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的规定“见习单位不得招收不满16周岁的青少年”,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法律身份在高职院校一直没有解决,当某些不满16周岁的学生,则属于违法雇佣。
   现代学徒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将大大降低企业、高校和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的程度。
   (二)校企沟通机制待完善
   (1)缺乏专门的监管部门。(2)有关部门主管学徒制的权限不明确,具体任务和目标不明确。(3)院校和企业的负责人大多是学校管理者或企业领导,学徒制管理者分工模糊,没有专职负责校企联络的负责人。(4)院校和企业合作缺乏完善的沟通管理机制。(5)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沟通渠道单一,沟通合作力度不足。这也是现代学徒制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
   (三)学生不能正确看待现代学徒制[7]
   现代学徒制不仅加强了院校与企业的关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有些学生未能正确地看待现代学徒制,认为让他们到企业生产现场干活就是充当免费劳动力,是学校与企业压榨他们劳动力的做法。学生是现代学徒教育的主体,如果不能正确对待现代学徒或者片面、狭隘地对待现代学徒制,不仅会给学生自身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而且还会浪费教学资源,给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带来危害,给学校带来不良影响。    四、创新现代学徒制实施措施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调研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学徒制实施管理机制。建立学徒制校企合作协议框架、师傅带徒弟协议、学徒制试点的三方协议、学徒工作经历证明、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选拔与管理办法、现代学徒制学习工作记录及评价手册、学徒学习家长告知书、拜师仪式流程(参考)、学生报名表等。这些措施为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做好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一)师傅带徒弟,利用科研项目吸引专家
   农学作为农业特色专业,依托当地农艺和农业产业,作为“现代学徒制”试点实施专业。学校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动员行业协会和专家,通过互选师徒,举行正式的拜师仪式,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审核办法,解决学生的实践教学问题。学校协助专家申请项目,政府科研部门优先或优先安排专家组申请科研项目,学校提供配套资金。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联动机制,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创建学生工作坊,吸引企业参与度
   园艺园林工作室的建立,增强了学生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先由学生递交项目申请书,通过后学校指派优秀指导教师进行一对一专项指导,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能手帮助解决疑难杂症。学校提供免费的网络、水电、场地,给予学生工作室最大限度的政策支持,来降低学生工作室的运营成本。通过企业与高职院校的共同扶持,是实现产教融合的一种培训方式。
   (三)成立创客班,实现“创—教—企—产”完美融合
   创新创业理念和相关政策的确立,专项基金的扶持,创客空间和创业街的建立,为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创客学院导师团队由省农科院、省畜牧科学院、市农科院、各协会专家、企业精英组成,创客学院不时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和典型讲座。专职教师开展创新创业知识培训,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创新思维训练、大学生创业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课程作为一门跨学科的能力培养课程,已被纳入各专业人才的培训计划中。
   (四)教师专业素质培训与引进,解决“双师型”素质
   现代学徒制注重导师制,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两个问题:导师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需求。
   首先,要建立优秀企业导师培训制度,定期选拔一批具有培训资格的优秀高技能人才和青少年技术骨干,在高职院校或培训机构开展教师专业素养培训,不断为企业积累人才。
   其次,建立企业导师优化机制。在明确企业导师的工作职责和教学任务的同时,应制定企业导师的专业标准、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真正将责任心强、事业心强、心理素质高、技能高超的优秀员工充实到导师队伍中。
   另一方面,通过外部人才引进。高职院校可以从紧密合作的企业中招聘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教学能力的一线技术骨干和技能型工匠担任兼职教师并将其充分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同时,提高其高职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
   (五)设立专项经费
   通过前期调查和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项目经费一直是阻碍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困难之一。因为国家对现代学徒制试点计划的重视,必然会增加高职院校的教育成本、研究成本、基礎建设成本等方面专项经费的支出。因此,首先要从政府层面加大对“现代学徒制”项目资金的投入,以高职院校试点为主导的现代学徒制并实施专项经费。
   (1)由企业、学校、政府三方为校企合作中人才培训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并启动一些培训项目。(2)师傅的项目经费的保障。师傅要完成自己的研究项目,还要对徒弟进行培养,因此,必须给予师傅一定的培训经费。(3)给予品学兼优、实践能力强、创新项目资助、企业技术骨干参加学校学徒项目资助等奖励。(4)在企业培训的院校学生也要给予一定的补贴。
   五、小结
   通过教学改革,学校大力推进师傅带徒弟模式,通过科研项目促进行业专家的参与;成立学生工作坊,成立创客班,实现“创—教—企—产”;通过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与引进,解决双师素质;设立专项经费等;五项创新“现代学徒制”措施。初步取得了良好效果,赢得了政府、行业、企业、学生和导师的积极响应,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学徒制”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指出了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38-44.
   [2]关晶,石伟平.西方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31):77-83.
   [3]何蓓蓓,谢莉花.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实施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19(05):56-65.
   [4]吴海春.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J].船舶职业教育,2021,9(01):18-20.
   [5]余祖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机制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5-11.
   [6]罗士喜,孙文琦,苏光.高等职业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7(5):93-97.
   [7]赵春来.论现代学徒制实践层面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S1):124-125.
  ◎编辑 张 慧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双一流”建设与国际化的背景下,高校英语教育对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培养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相关措施促进英语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不仅能够使高校教学人员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能提升英语人才的培养质量。信息化领导力作为一种全新的能力,能够促进高校英语教育在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得到发展创新。  [关 键
[摘 要] 对如何在中学建设“智慧农业”大棚的费用进行了预算和可行性研究,结合植物生长需要,在中学生物实践教学中充分利用这套设备,进一步加强农业现代化知识的教育并促进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学习,引导学生将实际生活知识与科技创新相联系,并利用跨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关 键 词] 智慧农业;中学生物教学;跨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33.
[关 键 词] 应用型高校;设计类专业;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3-0120-02   2013年3月,南宁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高校。开始了高等学校类型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除了强调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侧重于较高的职业素养,所学知
[摘 要]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站在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和多元化需求的层面进行研究,提出强化国际合作办学的学分互认制度和机制建设的观点。通过创办高校国际合作办学平台,学分互认机制的创建得以实现,而且也充分体现出终身学习的标准和要求,与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本”不谋而合。在实践工作中,将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作为主要载体,深入分析专业课程中的学分互认机制,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对学分互认机制的内涵进行介
[摘 要] 我国许多中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大多都是以大学院校的培养模式作为参考,普遍存在管理、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通过创新与改革中职院校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属于中职工艺美术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对中职工艺美术专业现有教学模式的弊端展开探究,并提出了几个方面建立新型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中职;工艺美术
[摘 要] 网络时代迅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与网络媒体或多或少产生了一定的交互性。一些教育行业的后起之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慕课平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慕课的教学以视频形式为主,集合了翻转课堂的创新性、个性化特点,致力于打造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结合著名的SWOT分析法,深度探讨慕课教学的优势与弊端,进而探求最适合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关 键 词] 微课;慕课;大学英语;翻转课堂;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加快了现阶段高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探索的步伐,中职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不仅要遵循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还要本着创新型教学思维,注重新型农学类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完善,使人才培养更具全面性,满足全面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培育的要求。农学类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应主动向思政课程靠拢,实现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以立德树人为准则,确保所培育人才符合德育与专业教育的标准,
[摘 要] 为促进“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有利于党支部建设质量显著提升,党支部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党支部书记“头雁效应”有力彰显。结合高校基层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基本要求和党支部工作的特点和特色,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促进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持续助力制度建设和完善规范化建设和工作室创新性举措研究发展,探索了工作室建设的创新途径。  [关 键 词] “双带头人”;组织建设;创新建设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