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莆田地区突出的妈祖文化,汇集妈祖民间祭祀活动中的礼仪舞蹈,探索出了莆田妈祖祭礼舞蹈的基本律动并研究出三段莆田妈祖祭礼舞蹈组合,从理论上总结了妈祖祭礼舞蹈的基本动作特征。以期对莆田妈祖祭礼舞蹈的开发和研究为高校舞蹈教材的多元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妈祖祭礼舞蹈 教材组合 初探
在湄洲岛文化旅游节的盛典之中,其祭仪舞蹈颇具观赏性。祭祀演化而来的礼仪动作在经过创编者、提炼、整合、创编之后形成的具有莆田区域符号性的民间舞蹈组合动作 ,我们称之为祭礼舞。祭礼舞从某种程度上带有宗教色彩。“舞蹈只有两种,即神圣的和世俗的。神圣的舞蹈,它所表现的则是精神要求超越世界万物的崇高向往。”那么,祭礼舞可以说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某种寄托,带着现实意义的人类情感交流的祭礼舞由始贯穿着具有典型特色的基本律动和动作都深深地烙着莆仙文化的印记。
一、 莆田妈祖祭礼大典
第七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湄洲岛上的妈祖宫进行。开幕式分领导致词、祭祀大典、民俗活动等3个步骤进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祭祀大典,祭祀大典仪式由初献、亚献、终献三个部分组成。
1.初献:表现百姓对妈祖的虔诚与敬仰。
2.亚献:表现百姓在妈祖的庇佑下过着幸福、安详的生活,同时表现百姓的感激。
3.终献:颂扬妈祖、光耀四海。在终献中有二段祭祀舞蹈最具有特色,也就是“奏海平之乐”“奏咸平之乐”舞蹈。依据这两段的舞蹈结合祭祀大典仪式的入场和出场及二段祭祀舞蹈进行整理,完成了“进场礼仪舞”“奏海平之乐”“奏咸平之乐”三个部分莆田妈祖祭礼舞蹈的教学组合。
二、莆田妈祖祭礼舞蹈教学组合
从妈祖祭礼舞蹈动作中窥见莆田民间舞蹈的基本律动,是以莆田戏曲中左右胯的摆动,叠步进退,双手置胯两边的动作为元素,提炼整理了莆田妈祖祭礼舞蹈的三个部分的教材组合。
1.“进出场礼仪舞”组合(道具:“笏”)。表现对妈祖的虔诚与敬仰之情。司礼生“笏”快步向舞池前,再缓步上台献礼,同时全体舞生肃然起敬,做献礼造型。用抒情缓慢的宫廷舞动作。每四小节定型一次,女性动作柔美,男性刚健,时而统一,时而对立,构成的造型和谐,表现虔诚与敬仰。该组合动作,由领跳的舞者先走圆场,再迈步向前,之后的两位舞者由两边走出,站在第一个人的身后,形成一个三角形,起敬,同时做献礼的姿态,下跪叩首。下跪起身后,两边的人分别向左右两边迈步走开。形成扁形的大三角,之后三人一起背朝观众向后迈步,聚中,形成开始的三角形,三人统一,肃然、起敬、叩拜、结束。表现虔诚与敬仰,古典而优雅,有宫廷乐舞的神韵情调。
2.“奏海平之乐舞”组合(道具“箫”)。表现百姓在妈祖的光辉下过着幸福、安详的生活,同时表现百姓的感激之情,轻松愉快的舞蹈,有动感的男女齐舞,男女分乐句主次表演,男女群舞,以步和舞场大造型为主,调度较大,流动性大,所产生的画面效果。该组合动作,首先,由三人分别摆出不同的造型,从左到右呈阶梯状。左边的一人蹲在地上,中间一人半蹲,右边一人站着。其次,手拿长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的长笛对准左嘴边,左手的笛子向斜下方,身体略向2点的下方倾斜,左脚着地,右脚抬起10度左右,颤动2次。第三,右脚向前上一步,长笛两手横着拿,原地转一圈。第四,右脚伸直,左脚弯曲,左手在上,右手在左胯前,身体向后倾倒些,含头,颤动2次。第五,圆场走一圈,步子要小,长笛横拿。第六,手拿长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的长笛对准嘴边,左手的长笛向斜下方,身体向2点往下倾,左脚着地,右脚抬起45度,颤动2次。圆场往前走四步,横拿着长笛。第七,右脚伸直,左脚抬起45度,勾脚,左手在左肩前,右手在右胯前颤动2次。第八,左右脚依次向前,用脚跟着地,脚从内向外,与胶州秧歌大致相似,但主要律动不同,妈祖的祭祀舞蹈侧重胯的上提。第九,左右两边的演员向后走圆场,中间的演员向后走圆场。最后,恢复到第一次的舞蹈造型。
3.“奏咸平之乐舞”组合:(道具:“翎”)。颂扬妈祖,光耀四海。女子跳起有民间特色的节奏性强的舞蹈,男子跳起有气势的节奏性舞蹈。全体齐舞把仪式舞蹈推向高潮。该组合动作,首先,三人站成三角形,两手拿着毛 ,使毛 竖立,放在胸前,迈步前进两步,之后头部左摆一次,右摆一次,带上胸腰,带上头扭头360度划圆,从迈步开始到头部划圆,这个组合连续做了3次,这部分动作是具有节奏性的舞蹈。其次,左右胯的快速擺动,加上原地小碎步,双手放在胯的两边,移动,前进,后退,绕圆,s型。再次,双手直上,立半脚尖,跳为大二位,右手向上,左手平直向左,左右跳跃。最后,三人一竖排,最前的人跪地,中间的半蹲大二位,最后一人站立,立半脚尖。
三、莆田妈祖祭礼舞的音乐特点
妈祖文化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今的妈祖文化也已经成为一种整合歌、舞、诗的表演艺术,拥有完整的表演结构。
妈祖祭礼舞中,把“歌”与“乐”结合融为一体,主要采用了中国古时乐器,如:磬、锣、小鼓、洞箫、笛、大阮、小阮、中阮、琵琶、排箫、大八角琴、西欧八角琴、古琴、大号、小号、大鼓、云锣、文管、筑、古筝等乐器。在音乐旋律上,主要是以福建莆仙戏音乐为基础。在莆仙戏音乐的格调上做了装饰,听觉上相似于宫廷乐“庄、严、肃、穆”。根据音乐的旋律组成妈祖祭礼舞结合了宫廷舞、古典舞与福建莆仙戏里的基本韵律。
四、结语
莆田妈祖祭礼舞开发应与高校舞蹈教学及研究结合。妈祖的祭礼舞可为高校的舞蹈教育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艺术是为政治教育服务的功能性至今未曾弱化。社会的现实需求决定着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妈祖文化有着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之功能;有着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之功能。其意义之所在不仅仅是在舞蹈本体上的探索,更不是简单的颂扬妈祖精神,而是传承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人类情感上的交流。建议在福建高校每年对台交流的学生中即可授妈祖祭礼舞组合,充分发挥对台交流功能。其作用独特、意义重大。
【关键词】妈祖祭礼舞蹈 教材组合 初探
在湄洲岛文化旅游节的盛典之中,其祭仪舞蹈颇具观赏性。祭祀演化而来的礼仪动作在经过创编者、提炼、整合、创编之后形成的具有莆田区域符号性的民间舞蹈组合动作 ,我们称之为祭礼舞。祭礼舞从某种程度上带有宗教色彩。“舞蹈只有两种,即神圣的和世俗的。神圣的舞蹈,它所表现的则是精神要求超越世界万物的崇高向往。”那么,祭礼舞可以说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某种寄托,带着现实意义的人类情感交流的祭礼舞由始贯穿着具有典型特色的基本律动和动作都深深地烙着莆仙文化的印记。
一、 莆田妈祖祭礼大典
第七届中国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湄洲岛上的妈祖宫进行。开幕式分领导致词、祭祀大典、民俗活动等3个步骤进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祭祀大典,祭祀大典仪式由初献、亚献、终献三个部分组成。
1.初献:表现百姓对妈祖的虔诚与敬仰。
2.亚献:表现百姓在妈祖的庇佑下过着幸福、安详的生活,同时表现百姓的感激。
3.终献:颂扬妈祖、光耀四海。在终献中有二段祭祀舞蹈最具有特色,也就是“奏海平之乐”“奏咸平之乐”舞蹈。依据这两段的舞蹈结合祭祀大典仪式的入场和出场及二段祭祀舞蹈进行整理,完成了“进场礼仪舞”“奏海平之乐”“奏咸平之乐”三个部分莆田妈祖祭礼舞蹈的教学组合。
二、莆田妈祖祭礼舞蹈教学组合
从妈祖祭礼舞蹈动作中窥见莆田民间舞蹈的基本律动,是以莆田戏曲中左右胯的摆动,叠步进退,双手置胯两边的动作为元素,提炼整理了莆田妈祖祭礼舞蹈的三个部分的教材组合。
1.“进出场礼仪舞”组合(道具:“笏”)。表现对妈祖的虔诚与敬仰之情。司礼生“笏”快步向舞池前,再缓步上台献礼,同时全体舞生肃然起敬,做献礼造型。用抒情缓慢的宫廷舞动作。每四小节定型一次,女性动作柔美,男性刚健,时而统一,时而对立,构成的造型和谐,表现虔诚与敬仰。该组合动作,由领跳的舞者先走圆场,再迈步向前,之后的两位舞者由两边走出,站在第一个人的身后,形成一个三角形,起敬,同时做献礼的姿态,下跪叩首。下跪起身后,两边的人分别向左右两边迈步走开。形成扁形的大三角,之后三人一起背朝观众向后迈步,聚中,形成开始的三角形,三人统一,肃然、起敬、叩拜、结束。表现虔诚与敬仰,古典而优雅,有宫廷乐舞的神韵情调。
2.“奏海平之乐舞”组合(道具“箫”)。表现百姓在妈祖的光辉下过着幸福、安详的生活,同时表现百姓的感激之情,轻松愉快的舞蹈,有动感的男女齐舞,男女分乐句主次表演,男女群舞,以步和舞场大造型为主,调度较大,流动性大,所产生的画面效果。该组合动作,首先,由三人分别摆出不同的造型,从左到右呈阶梯状。左边的一人蹲在地上,中间一人半蹲,右边一人站着。其次,手拿长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的长笛对准左嘴边,左手的笛子向斜下方,身体略向2点的下方倾斜,左脚着地,右脚抬起10度左右,颤动2次。第三,右脚向前上一步,长笛两手横着拿,原地转一圈。第四,右脚伸直,左脚弯曲,左手在上,右手在左胯前,身体向后倾倒些,含头,颤动2次。第五,圆场走一圈,步子要小,长笛横拿。第六,手拿长笛(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的长笛对准嘴边,左手的长笛向斜下方,身体向2点往下倾,左脚着地,右脚抬起45度,颤动2次。圆场往前走四步,横拿着长笛。第七,右脚伸直,左脚抬起45度,勾脚,左手在左肩前,右手在右胯前颤动2次。第八,左右脚依次向前,用脚跟着地,脚从内向外,与胶州秧歌大致相似,但主要律动不同,妈祖的祭祀舞蹈侧重胯的上提。第九,左右两边的演员向后走圆场,中间的演员向后走圆场。最后,恢复到第一次的舞蹈造型。
3.“奏咸平之乐舞”组合:(道具:“翎”)。颂扬妈祖,光耀四海。女子跳起有民间特色的节奏性强的舞蹈,男子跳起有气势的节奏性舞蹈。全体齐舞把仪式舞蹈推向高潮。该组合动作,首先,三人站成三角形,两手拿着毛 ,使毛 竖立,放在胸前,迈步前进两步,之后头部左摆一次,右摆一次,带上胸腰,带上头扭头360度划圆,从迈步开始到头部划圆,这个组合连续做了3次,这部分动作是具有节奏性的舞蹈。其次,左右胯的快速擺动,加上原地小碎步,双手放在胯的两边,移动,前进,后退,绕圆,s型。再次,双手直上,立半脚尖,跳为大二位,右手向上,左手平直向左,左右跳跃。最后,三人一竖排,最前的人跪地,中间的半蹲大二位,最后一人站立,立半脚尖。
三、莆田妈祖祭礼舞的音乐特点
妈祖文化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今的妈祖文化也已经成为一种整合歌、舞、诗的表演艺术,拥有完整的表演结构。
妈祖祭礼舞中,把“歌”与“乐”结合融为一体,主要采用了中国古时乐器,如:磬、锣、小鼓、洞箫、笛、大阮、小阮、中阮、琵琶、排箫、大八角琴、西欧八角琴、古琴、大号、小号、大鼓、云锣、文管、筑、古筝等乐器。在音乐旋律上,主要是以福建莆仙戏音乐为基础。在莆仙戏音乐的格调上做了装饰,听觉上相似于宫廷乐“庄、严、肃、穆”。根据音乐的旋律组成妈祖祭礼舞结合了宫廷舞、古典舞与福建莆仙戏里的基本韵律。
四、结语
莆田妈祖祭礼舞开发应与高校舞蹈教学及研究结合。妈祖的祭礼舞可为高校的舞蹈教育提供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艺术是为政治教育服务的功能性至今未曾弱化。社会的现实需求决定着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妈祖文化有着弘扬爱国思想,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之功能;有着传播博爱精神,教化众生向善之功能。其意义之所在不仅仅是在舞蹈本体上的探索,更不是简单的颂扬妈祖精神,而是传承弘扬妈祖文化,促进人类情感上的交流。建议在福建高校每年对台交流的学生中即可授妈祖祭礼舞组合,充分发挥对台交流功能。其作用独特、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