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亲历中法建交谈判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sil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法建交是经过1963年10月的北京谈判和1963年12月至1964年1月的瑞士谈判两个阶段而最后完成的。当时,李清泉作为中国驻瑞士大使参与了三轮谈判,与法方达成具有历史意义的中法建交协议。它的谈判方式和建交模式是新颖独特的。
  40年前中国和法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是一件有历史意义的大事,是毛泽东主席和戴高乐总统共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亲自同戴高乐特使埃德加·富尔谈判并最后在瑞士达成建交协议的。
  中法建交是经过1963年10月的北京谈判和1963年12月至1964年1月的瑞士谈判两个阶段而最后完成的。北京谈判是在周总理与富尔之间进行的,解决了建交的原则问题、实质问题。瑞士谈判是北京谈判的继续,着重解决建交的程序问题、方式问题。当时我是中国驻瑞士大使,双方在瑞士三轮谈判的代表是我与法国政府代表波马歇。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及与台湾“断交”等三项原则问题上,中法双方以内部默契的办法取得一致。而程序问题及争取最后达成协议的努力,是周恩来总理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根据党中央的谈判方针做出的。
  埃德加·富尔虽然是戴高乐指派的代表,但终究不是法国政府的正式代表,无权在协议上签字。于是周总理和富尔商定,由两国政府代表在瑞士继续进行谈判。
  法国政府代表雅克·德·波马歇1963年12月12日到伯尔尼我国使馆和我举行了第一次会谈。他说不久前富尔访华,同中国领导人谈了中法建交问题。法国认为,中法双方都有建交的共同愿望,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时机已成熟。法方是从下列原则出发,即双方都不提任何先决条件,主要是研究公布建交决定的方式,并主张愈简单愈好:或双方发表建交联合公报,或各自发表内容相同的建交公报,并口述了一个公报的内容大意。
  从波马歇所提方案看,法方显然欲以联合公报方式取代北京商定的互换照会方式(即法方先照会我国愿意建交并互换大使,我国复照同意,然后相约同时发表来往照会),而且所提联合公报的内容简单得无法再简单(此后达成协议并正式公布的公报内容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两句话)。我把与波马歇会谈的情况报回国内后,外交部给我发来了党中央批准的谈判方针,主要是三句话:原则要坚定、方式可灵活、争取尽早达成协议,并附来周总理和富尔就三项原则达成的内部默契内容。
  鉴于中法建交的重要性,我根据谈判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对策拟了一个报告请示外交部。外交部指示我到阿尔及尔向正在那里访问的周总理当面请示汇报。12月26日,我飞抵阿尔及尔,总理百忙中接见了我。总理对情况很熟悉,很少提问,主要是帮助我具体掌握中央的谈判方针。我将波马歇所谈情况汇报后说了我的看法,并请总理指示。法方决心同我国建交,但将坚持他们不提先决条件的方式,同时做了达不成协议的准备。富尔访华一事法方要求保密,这次瑞士谈判又要求保密,一方面是怕过早泄密,引起美国干预的麻烦,另一方面也是防止万一达不成协议而有失体面。对方显然是想以联合公报方式代替北京商定的互换照会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我方是否仍坚持互换照会方式;另外,在公报内容上是否能接受法方措辞。总理听完我汇报后,做了重要指示:不论对方称有多么困难,总不至于否认北京会谈有三项内部默契;只要对方不否认北京的内部默契,可以同意联合公报的方式及其措辞,但首先仍应提出互换照会方式,如对方仍有困难,只要他们实际上不支持制造“两个中国”的立场,可以同意,但是中国政府将单独发表声明,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作为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和法国政府谈判建交并互换大使,同时重申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反对制造“两个中国”。我国单独发表声明,他们无法反对,也无权干涉,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但出于礼貌,也出于实际需要,谈判中预先提出来,以免今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后来我领会总理的指示精神是:坚持北京的内部默契,做到“原则上坚定”;只要法方不否认北京的默契,实质上不支持制造“两个中国”,就可以“方式灵活”,同意他们“愈简单愈好”的办法,最后我方以单独发表声明这个对方无法反对的方法实现“尽早达成协议”。
  1964年1月2日第二轮谈判时,我按照总理的指示,首先表示我国政府向我通报了富尔在北京会谈的情况及达成的三项默契。我奉命仍提出北京商定的互换照会的方式。对方说,法方的方案也是按照北京会谈精神提出的,只是方式越简单越好。我提出可以同意联合公报方式,但公报措辞必须加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对方表示仍有困难,还是主张越简单越好。鉴于谈判中对方一再说明是遵守北京会谈的精神,没有出现违背三项默契的情况,我按预定的步骤提出,如法方坚持不支持“两个中国”的立场,为了照顾法方困难,我方同意法方所提方案,但是我国政府将单独发表声明,阐明我国同法国建交的立场。1月9日,波马歇第三次到我使馆,他首先复述了我在1月2日会谈中提出的方案,然后说,法方认为中法双方已就建交公报内容达成协议,对我国将单独发表声明一事,未正面表态,而以复述我方案的方式予以确认。接着,双方就公报发表的时间进行磋商,一致同意1月27日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建交联合公报。至此在瑞士共进行三轮谈判,达成了有历史意义的中法建交协议。
  中法建交是当时震动世界的大事,并对以后国际局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它的谈判方式和建交模式也是独特新颖的。
  (作者为中国前驻瑞士大使,中法建交谈判的中国政府代表。)
其他文献
重访纽约有感    天高云淡,清风送爽,金秋时节我重访纽约。  18年前,我曾在纽约工作过三年。这三年的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此后我一直无缘重访。  此番重访,乃为出席一国际会议。说来凑巧,与会时机竟恰好是9.11事件两周年刚过了没几天。  两年前,纽约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一个月后,我赴华盛顿开会,在那里度过了触目惊心的一周。只见美国人惶惶不可终日,CNN新闻的通栏大标题是“
期刊
爱德华·W.萨义德(1935~2003),美籍巴勒斯坦裔著名学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语和比较文学教授,已于今年9月25日去世。本刊从其名著《东方学》中摘取若干片段,以志纪念。———编者手记  人们用许多词语来表达这一[东西方之间的]关系:贝尔福和克罗默[注1]就用过好几个。东方是非理性的,堕落的,幼稚的,“不正常的”;而欧洲则是理性的,贞洁的,成熟的,“正常的”。要使这一简单对立关系不那么单调枯燥
期刊
2月4日,巴基斯坦“民族英雄”卡迪尔·汗向穆沙拉夫总统表示,他对向伊朗、利比亚和朝鲜转让核技术一事负全责,他坦承自己的违法行为。穆沙拉夫已决定宽恕他。其实,最后决定如何只是故事尾声,我们却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目睹了他从“民族英雄”到“国家罪人”的戏剧人生。  卡迪尔·汗1935年出生于印度中部的一个穆斯林家庭,后随父母移居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1956年从卡拉奇大学毕业后赴德留学。1972年在比利时鲁
期刊
●无论谁上台,有一点变化可以肯定:收敛单边主义,更多选择多边主义。  抓获萨达姆,布什并未表现出多少兴奋之情,他身上的负担实在太重。过去一年,世界形势跌宕起伏,纷乱无序。美国虽打赢了伊拉克战争,但面临着新的和更多的困难。为应对这些挑战,美国正调整其外交和安全政策。今后三五年,美国外交和安全政策走势将如何?    美国遇到挑战增多    人们一度认为,冷战后美国可挟实力号令天下,未料想9.11事件,
期刊
国际上关于人民币升值的舆论似乎在减弱,但这很可能是一种错觉。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往往会遇到汇率升值的压力;而当一国面对汇率贬值的压力时,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起突如其来的国际收支危机。然而,国际收支危机就像SARS一样,来得急,去得也快。和汇率贬值压力不同的是,一国所面对的汇率升值压力却像慢性病一样,将长期存在。能否处理好汇率升值压力,对于一国保证宏观稳定和持续增长、顺利地实现
期刊
  
期刊
新国旗体现了执政党对格鲁吉亚复兴的期待和建立新国家的决心,但这是一面带有强烈宗教和民族色彩的国旗,是执政党的党旗,结果引来一些人的忧虑。  1月28日,格鲁吉亚新总统萨卡什维利在他首次出访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欧洲委员会办公大楼门前,亲手升起了格鲁吉亚新国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萨卡什维利表示:“格鲁吉亚新国旗在伊斯坦布尔上空的升起,证明格鲁吉亚有资格称自己为古老的基督教国家和欧洲国家。”  萨卡什维利
期刊
东亚地区变化的政治、安全和经济趋势呼唤着新的安全结构,而建立一个“多元的安全共同体”将能够满足这种要求。这里所说的“多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各成员的安全关切和安全日程的多样性,二是指安全安排的多元性,即共同体是建立在如大国协调、自愿者联合、现存的安全同盟和地区或次地区机制等多种安排上。   在冷战结束后的10多年里,东亚的经济与安全生态发生了渐进的然而却是影响深远的变化。这些变化正在推动地区经济
期刊
沙特约有300个慈善会,每年在国内外用于从事慈善活动的款项估计高达20亿美元;  9.11后,美国国会将沙特的四家宗教慈善机构推上被告席;  目前,全球性的反恐运动对阿拉伯社会伊斯兰宗教慈善事业造成冲击。  1月19日,结束对沙特阿拉伯正式访问的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总统卡德罗夫表示,沙特领导人已向他保证,沙特已将以前所有不够透明的慈善机构掌握在国家控制之下,已停止向车臣境内的穆斯林分裂分子提供经济
期刊
前不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名24处新的世界文化遗产,特拉维夫作为整个城市名列其中,这为本已新闻迭出的以色列增加了让世界品评的新话题。特拉维夫(TELAVIV)意为“春天的沙丘”,的的确确是坐落在沙丘上。它建于1909年,由特拉维夫和雅法两部分组成。其中,特拉维夫居民以犹太人为主,雅法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如今,这座城市已拓展成一组城市群,从北部的赫兹利亚到南部的芮赫沃特,周围还有拉马特干、沙维雍等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