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民族学视野下京族的网络表征调查与研究

来源 :中国学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wu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表征。京族——作为我国跨境海洋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表征。在笔者长期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传播京族民族文化的主要窗口是通过旅游这一行为来实现的。本文通过对京族文化表征的网络调查,发掘京族旅游民族的表征特质,对保护非物质遗产和可持续性开发民族旅游业有着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旅游民族;京族文化重构;网络表征;民族认同;同质化
  
  一、对“旅游民族”概念的解读
  有学者提出,“旅游民族学是旅游学与民族学的交叉学科,它是运用民族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旅游现象,研究旅游活动所引起的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在探讨旅游过程中:游客、客源地、目的地、旅游业之间互动关系时,造成目标群体之间经济利益的冲突与平衡及文化内涵的碰撞和整合。特别是旅游所涉及的民族文化、民族认同、民族关系以及民族社会发展等等与“民族”相关的问题。
  而只有将旅游现象置于社会发展的“语境”中去考察,我们才能理解旅游这一独特社会活动的本质。《旅游民族学》一书中首先就现代旅游产业的社会背景进行描述,勾勒国际旅游业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然后,交代旅游与民族学的学术渊源,对当代旅游与旅游研究的概貌,西方旅游民族学的研究状况予以简介。并在纵览中国旅游民族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中国旅游民族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①
  这些研究对于民族旅游资源的评估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有着决策性意义。同时,在研究方法上,还融入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
  二、表征的意义
  根据人类学研究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异,在于人的“未特定化”,因此,人有超越自然的文化。哲学家深信,人不但生活在物理的世界中,同时也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所以,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逻各斯的动物”这一经典定义,这句话也可以解释为——人是符号和文化的动物。
  人创造文化,又被文化所创造。于是,人是文化的主体,同时又是文化的对象。人生存于世界上,也就意味着人在文化中。这种复杂的依赖关系,康德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在文化中,文化在我心中。”这句话也许可以解释这种关系。
  文化总是体现为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符号,举凡人类的器具、用品、行为方式,直至思想观念皆为文化之符号或文本。先有了文化的创造于是在某种成度上出现了符号的创造,或者,符号是伴随着文化共生的。从符号的角度看,它的基本功能在于表征(representation)。②符号之所以被创造出来,就是为了向人们传达某种意义。因此,从根本上说,表征一方面涉及到符号自身与意图和被表征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另一方面又和特定语境中的交流、传播、理解和解释密切相关。这么来看,所谓文化,究其本质,就是借助符号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所以一些文化学家坚持文化的核心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
  无论从什么意义上看,文化总是和传播密不可分,就想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文化史家把文化传播的漫长历史做了精致的分析。大约可以分为三个不同阶段:口传文化阶段、印刷文化阶段和电子文化阶段。在口传文化阶段,面对面的在场交流形式与语境,既使得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又使得传统的权威得以维持;在印刷文化阶段,信息不再依赖于在场,它贮存在可移动的媒介——印刷物中,让不在场的交流成为可能。印刷文化出现,在跨越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动摇了传统的权威。由于读者和作者不在同一时空里,阅读活动较之于面对面交流,更加带有批判、怀疑和“改写原本”的倾向。本世纪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也就是所谓的第三阶段。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遂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毫无疑问,古往今来,没有一种传播媒介像电子媒介这样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也许在今后不久的将来,还有第四个阶段会继续颠覆前面的历史。
  三、京族文化的网络表征调查研究
  


  笔者把京族文化的网络传播分为物质文化遗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类、新兴产业类三个大项,数据收集来源主要为:政府机构门户网站、大众媒体网页、商业网页以及论坛和个人空间四个方向。
  通过对京族文化表征的网络传播的调查与统计,我们可以得出清晰的结论:一、网络主要通过民俗类信息对京族文化进行传播,其中以京族哈节的节日文化表征为主;二、伴随节日的表征出现最多的主要为传统音乐与传统技艺;三、在新兴产业类中,民族演艺和会展业发展得较为突出,饮食和旅游业次之,其他产业的网络传播尚处于未启动或萌芽状态。
  网络成为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媒介。其传播共享性、交互性与受众主动性接受的特点决定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社会进步和人类文化实现不受地域限制的交流,同时又带来一些社会问题,因此我们要改善网络系统,让其为人类文化,甚至是传统民族文化服务。而与其说网络传播的是文化,不如说网络传播的是承载文化的表征——符号。解决民族传统文化的网络传播,关键在于,洞察该民族表征背后的文化,并且最终让网络表征体现出来。
  四、旅游民族的表征同质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身不同的文化,因此表征也各异。但在开发民族旅游业的同时,同行在做法中相互模仿,相互同化,形成了旅游民族之间不可避免的同质化。这些现象主要表现在:旅游环境布置的相似化;旅游主题设计的趋同化;旅游产品市场千篇一律等。在开发民族旅游的同时,开发者及相关部门忽略了该地区民族族群表征,于是导致了民族特征的丧失,最终只能使旅游业走进一条死胡同。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就是突出每个不同旅游民族自身的文化表征,重构民族的传统文化,最终才能让开发旅游和保护民族传统文化这两者并行下去。
  五、京族文化中旅游民族的表征特质
  京族文化中有许多特质,比如说它是一个跨境民族,其族群聚集方式有着跨国韵味;比如说它是一个海洋民族,靠海吃海,有着独特而鲜明的渔业经济;又比如说它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独弦琴是一个表达京族最突出的符号;京族还有很多很多独特风俗习惯、海神信仰、以及传统风情等等。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淀。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也越来越注重民族文化,只有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才能更好的让该民族文化繁衍生息,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意味着民族的消亡。③网络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传播、传承、保护和重塑与构建都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笔者认为,利用网络新媒体强大的传播效应让外族文化了解京族文化,并且产生民族认同,接受京族文化;其次,加强网络对京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构建;再次,通过宣传旅游文化,突出京族文化的表征特质,使京族文化走出民族旅游业同质化的圈圈。最终,使民族传统文化通过网络表征在新的里程中续写古往今来的辉煌。
  
  注释:
  ①刘晖.旅游民族学【J】.民族出版社,2009(1).
  ②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商务印书馆,2003.
  ③李青华.京族【J】.吉林文史出版社,2010年.
其他文献
摘 要:总体来讲现今中学写作教学,没有独立的作文教学时间,也没有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缺乏独立的写作教材等原因,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对于小学生而言,作文教学基本走“轨线”,走“模式化”根本没有小学生应该具有的天真和想象力。写作既能巩固所学语言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输出和交际手段。 写作能力的培养过程就是要经过从学会语言组织,到学会自主观察与运用,到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和文字领域。培养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要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测验法和问卷法,探讨晕车与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方式的状况及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晕车状况与场独立性-场依存性认知方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场独立性倾向的大学生晕车次数少,不容易晕车,而具有场依存性倾向的大学生晕车次数多,容易晕车;(2)大学生的晕车状况在文理科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晕车状况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大学生的晕车次数显著的高于男大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日益壮大,主观幸福感成为其发展的焦点。就国内而言,多数研究集中在对大学生、老年人和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而对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关注较少。其次,在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发现主观幸福感是一个与个体心理/生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的整体概念,这提示我们要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研究和提出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
期刊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许多中国学者呼吁建立翻译学,经过一些争论之后,似乎已有共识。但是,要建立什么样的翻译学,则有不同的提法。其中一种意见是要建立“中国特色的翻译学”。本文将结合几个经典的传统译学理论和西方译学理论,对“中国特色的翻译学”提法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中国特色;翻译学;呼吁    自古以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提出过形形色色的翻译标准,或大相径庭,例如已有几千年历史
期刊
摘 要:养老保险制度从现收现付制到基金刺的转轨是当今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总体趋势,我国自1997年开始也进行了现收现付制向“统帐结合”制的转轨,但在转轨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引发我们对转轨初衷的思考。本文试图围绕制度转轨的四个不确定因素,即“艾伦条件”产生的不确定性、转轨成本的不确定性、个人账户“空账”做实的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完善程度的不确定性,分析探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问题。
期刊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的教学质量仍是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学校的教学质量,最终是由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来体现。数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一门学科,对学校的教学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提高數学的教学效益呢?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期刊
摘 要:为准确掌握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土地调查数据的现势性,充分发挥土地管理参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等土地管理制度,国土资源部组织每年年末开展全国土地变更調查。传统变更调查采用部分遥感结合地面调查的技术体系,操作方式以手工为主,成果以纸介质为主,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程度不高,给每年的变更调查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从2010年起,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基础上,全国范围内
期刊
“学校无大事,处处有教育”,在班级管理中,我很注重班级建设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然后由教师带动和影响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  首先,在多年的班级工作中,我深深感到,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必须搞好班风建设,而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就必须加强班主任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我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
期刊
摘 要:人类在主动造器的初始,便有了设计思想。易学为主导的《周易》、阴阳学延伸到的“阴阳五行说”、老子《道德经》及后来庄子学说构成了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文化基础。而早期中国传统设计思想的主要观点,由道家学说进行了最完整和最清晰的概括。本文力求从中国传统设计思想中的道家思想入手,探析原研哉的设计作品中所体现的道家与设计的巧妙结合之处。  关键词:传统设计思想;原研哉;设计    《道德经·第十五章》中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目前网络安全保密形势的严峻性,分析了校园网网络安全的具体特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一些网络安全建设构想,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关键词:校园网;网络安全;保密;防火墙    针对校园网的用户多,结点多,涉密内容多且分散的特点,在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的同时,也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技术安全体系,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系统安全保密。  一、用户层  用户层是网络的具体使用者,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