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农村学生普遍存在不爱课外阅读,知识面狭窄的现象。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学生阅读量少,阅读兴趣低下,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学生发展的一大障碍。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农村学生来说,课外阅读仿佛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制约着农村学生的阅读,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爱上阅读呢?这是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好好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课外阅读;制约因素;有效引导;兴趣培养
无意间,我在书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阅读,是最浪漫的教育。印象非常深刻,与此同时也勾起了我对当前农村学生阅读现状的担忧。
如今农村的孩子不爱阅读,知识面十分狭窄。他们读书的时间大多数只在课堂上,只是读读教材,抄一抄背一背,教材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阅读书籍。回到家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余下的时间不是看电视、上网,就是在外面嬉戏打闹。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学生不爱阅读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外在环境,虽然农村学校都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班级里也有图书角,但这一切似乎都是摆设。很多阅读室、图书馆开放时间短,学生借阅机会不多,教室里的图书角零零星星地摆放一些书籍,无人光顾,大多积满灰尘。
其次,在学校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学生读书意识或积极性不强。虽然有些老师在班里也会讲阅读的重要性,开家长会的时候也会说,但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很多老师自己也逐渐远离了阅读,在移动终端广泛普及的今天,老师的兴趣已经被转移到手机上、电脑上。因此,在老师们都不爱阅读的情况下,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阅读呢?
再次,学校里无书可读。这儿的“无书”并非真的没有书,而是没有适合师生看的书,图书馆里摆放着的大部分都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书籍,而且书籍更新慢,即使有部分爱读书的老师光顾一下图书馆,翻过来,掉过去的还是那几本书,适合学生看的就更少了。
另外,学生在学校里没有适合学生看的书,回到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家长都很忙,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即使家长没外出打工,也只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作业的检查上,很少关注自己孩子是否有阅读课外书籍,由于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没有这个意识。
以上种种因素影响着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农村学生来说,阅读仿佛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爱上阅读呢?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好好探讨的问题。
作为教育者,我认为,想要改变学生阅读的匮乏,首先从自身改变做起,只有老师们都爱上阅读,多阅读,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要求我们的学生喜欢阅读。
其次,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生阅读的面狭窄需要社会、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重视农村学校图书馆的兴建与投入,图书种类要不断更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再次,在家庭层面上,家长也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通过家校合作,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能共同努力,共同督促,才能双管齐下,达到理想效果。
那么,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设置故事悬念
现在的学生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我们可选择情节曲折生动,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通过问题引导他们去看课外书。例如,想我在给学生上名著阅读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首先给学生讲故事,当讲到汤姆为了反抗姑妈的打骂,老师的严惩而离家出走去当海盗这一故事情节时,全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正当他们想知道汤姆到底有没有当成海盗的重要关头,我打住了,趁热打铁,把学生想知道的情节和故事的结局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回去认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名著。学生的兴趣被我唤起,因此纷纷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去购买这本书认真阅读。通过推荐读物,学生就会自觉地从课外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通过一个个喜乐见闻的故事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诱使学生从被动地读书到自己想读更多的书,一步步走入书的殿堂,品尝知识的甘霖。
二、给学生树立榜样
“榜樣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意识地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种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把图书馆的书”搬到“教室里,发动学生捐献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也带头读书,并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班上和学生们交换图书来阅读……通过这样的途径,言传身教,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比如,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他的成绩不好,对学习没多大的兴趣,上课总会走神。但这位学生对科幻神话之类的故事很感兴趣,我趁机介绍了一些古代关于鬼狐神话之类的书籍给他看,如:《聊斋志异》《封神榜》等,这位学生很快就被这些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慢慢爱上阅读,对学习的兴趣慢慢变浓了,我经常适时表扬他,并让他在课堂上给同学讲故事,介绍阅读的感受。因为他对故事情节了解深入,在给同学讲述故事的时候,有声有色,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发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三、让学生体验阅读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促进、激励学生课外阅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如读书笔记、手抄报展示、演讲会、故事会、读书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讲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语言充分表达出来,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辩论。经常举行读书笔记交流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教师可选取学生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或集体评议朗读,这一环节的设置要让摘抄者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如:我们可用“这句话实在是太棒了”,“你摘抄的这些句子真美,能借我阅读吗?”等话语来激起这种成功感,当学生的摘抄连老师都如此赞赏时,对于学生无疑是一种鼓动,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老师所动,为同学所动,当然摘抄时也就得用上一番心思了,其质量也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么阅读。比如:学了《范进中举》这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儒林外史》;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就向学生介绍《水浒传》;学了《空城计》,我就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学了《满江红》,我就向学生介绍岳飞以及诗人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岳飞的故事和他的其他诗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五、激励学生阅读
中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要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除了引导之外,我觉得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把读书变成游戏或比赛,适当采取一定的奖励,是吸引学生阅读的一个好方法。例如,在班级我开展了一个可以升级的读书活动,读一本书,学生可以让家长写一张字条,写上书名和阅读的时间,每读完一本书就升一级,读完5本书就可以成为会员,会员的权利是可以从班级的图书架上或学生写的读书条中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本书。如果读完10本书,老师可以免费赠送一本书(这本书其实就是由该学生的家长赞助,谁的孩子到了此级别,谁的家长就买来一本书由老师亲手送给他的孩子),有了这样的激励,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特别高,有家长特别兴奋地打电话来说,自己的孩子主动读书了,不用家长监督了。
荀子在《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熏陶,是一种最浪漫的教育!比任何的说教都有说服力。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能多花一点心思,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能坚持引导学生阅读,我相信,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拥有知识的海洋,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关键词】课外阅读;制约因素;有效引导;兴趣培养
无意间,我在书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阅读,是最浪漫的教育。印象非常深刻,与此同时也勾起了我对当前农村学生阅读现状的担忧。
如今农村的孩子不爱阅读,知识面十分狭窄。他们读书的时间大多数只在课堂上,只是读读教材,抄一抄背一背,教材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阅读书籍。回到家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余下的时间不是看电视、上网,就是在外面嬉戏打闹。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农村学生不爱阅读呢?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外在环境,虽然农村学校都设有图书馆、阅览室,班级里也有图书角,但这一切似乎都是摆设。很多阅读室、图书馆开放时间短,学生借阅机会不多,教室里的图书角零零星星地摆放一些书籍,无人光顾,大多积满灰尘。
其次,在学校教师没有进行有效引导,学生读书意识或积极性不强。虽然有些老师在班里也会讲阅读的重要性,开家长会的时候也会说,但缺乏必要的引导和组织,学生很难产生阅读的兴趣。而且很多老师自己也逐渐远离了阅读,在移动终端广泛普及的今天,老师的兴趣已经被转移到手机上、电脑上。因此,在老师们都不爱阅读的情况下,学生又怎么会喜欢上阅读呢?
再次,学校里无书可读。这儿的“无书”并非真的没有书,而是没有适合师生看的书,图书馆里摆放着的大部分都是十几年前出版的书籍,而且书籍更新慢,即使有部分爱读书的老师光顾一下图书馆,翻过来,掉过去的还是那几本书,适合学生看的就更少了。
另外,学生在学校里没有适合学生看的书,回到家里也好不到哪里。家长都很忙,大部分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即使家长没外出打工,也只把监管的重点放在作业的检查上,很少关注自己孩子是否有阅读课外书籍,由于农村家长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没有这个意识。
以上种种因素影响着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阅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对农村学生来说,阅读仿佛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让农村学生爱上阅读呢?这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好好探讨的问题。
作为教育者,我认为,想要改变学生阅读的匮乏,首先从自身改变做起,只有老师们都爱上阅读,多阅读,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这样才能更好地要求我们的学生喜欢阅读。
其次,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生阅读的面狭窄需要社会、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重视农村学校图书馆的兴建与投入,图书种类要不断更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为农村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
再次,在家庭层面上,家长也应该提高这方面的意识,通过家校合作,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能共同努力,共同督促,才能双管齐下,达到理想效果。
那么,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又怎样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设置故事悬念
现在的学生喜欢听有趣的故事,我们可选择情节曲折生动,适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故事作生动形象的讲述,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之时,通过问题引导他们去看课外书。例如,想我在给学生上名著阅读课《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我首先给学生讲故事,当讲到汤姆为了反抗姑妈的打骂,老师的严惩而离家出走去当海盗这一故事情节时,全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全神贯注,正当他们想知道汤姆到底有没有当成海盗的重要关头,我打住了,趁热打铁,把学生想知道的情节和故事的结局抛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回去认真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名著。学生的兴趣被我唤起,因此纷纷到图书馆借阅或到书店去购买这本书认真阅读。通过推荐读物,学生就会自觉地从课外书本中去寻找答案。这样,通过一个个喜乐见闻的故事诱发学生的读书欲望,诱使学生从被动地读书到自己想读更多的书,一步步走入书的殿堂,品尝知识的甘霖。
二、给学生树立榜样
“榜樣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意识地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置身于一种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把图书馆的书”搬到“教室里,发动学生捐献自己喜欢的书籍,老师也带头读书,并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在班上和学生们交换图书来阅读……通过这样的途径,言传身教,给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比如,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他的成绩不好,对学习没多大的兴趣,上课总会走神。但这位学生对科幻神话之类的故事很感兴趣,我趁机介绍了一些古代关于鬼狐神话之类的书籍给他看,如:《聊斋志异》《封神榜》等,这位学生很快就被这些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慢慢爱上阅读,对学习的兴趣慢慢变浓了,我经常适时表扬他,并让他在课堂上给同学讲故事,介绍阅读的感受。因为他对故事情节了解深入,在给同学讲述故事的时候,有声有色,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发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
三、让学生体验阅读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为促进、激励学生课外阅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如读书笔记、手抄报展示、演讲会、故事会、读书知识竞赛等。鼓励学生讲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用语言充分表达出来,在对话中交流,在交流中辩论。经常举行读书笔记交流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内容,谈谈自己阅读的体会,教师可选取学生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或集体评议朗读,这一环节的设置要让摘抄者感受到强烈的成功感,如:我们可用“这句话实在是太棒了”,“你摘抄的这些句子真美,能借我阅读吗?”等话语来激起这种成功感,当学生的摘抄连老师都如此赞赏时,对于学生无疑是一种鼓动,他们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老师所动,为同学所动,当然摘抄时也就得用上一番心思了,其质量也一定会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课内课外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是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课本内的文章只能举其一,只有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才能反其三,才能在应用中化方法为能力,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我都会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籍,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么阅读。比如:学了《范进中举》这课文,我就向学生介绍《儒林外史》;学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我就向学生介绍《水浒传》;学了《空城计》,我就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学了《满江红》,我就向学生介绍岳飞以及诗人当时的时代背景,并让学生课后去查找有关岳飞的故事和他的其他诗词......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提高了。
五、激励学生阅读
中小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要让学生做到持之以恒除了引导之外,我觉得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在平时要多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把读书变成游戏或比赛,适当采取一定的奖励,是吸引学生阅读的一个好方法。例如,在班级我开展了一个可以升级的读书活动,读一本书,学生可以让家长写一张字条,写上书名和阅读的时间,每读完一本书就升一级,读完5本书就可以成为会员,会员的权利是可以从班级的图书架上或学生写的读书条中随意选择自己喜爱的一本书。如果读完10本书,老师可以免费赠送一本书(这本书其实就是由该学生的家长赞助,谁的孩子到了此级别,谁的家长就买来一本书由老师亲手送给他的孩子),有了这样的激励,学生读书的积极性特别高,有家长特别兴奋地打电话来说,自己的孩子主动读书了,不用家长监督了。
荀子在《劝学篇》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阅读是一种润物无声的熏陶,是一种最浪漫的教育!比任何的说教都有说服力。如果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能多花一点心思,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每天的教学工作中能坚持引导学生阅读,我相信,我们农村的孩子也能拥有知识的海洋,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