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市古建筑是现代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文化象征,由于多种原因,有许许多多的古建筑得不到应有的保护,破损甚至毁灭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对古建筑的保护以及合理修缮,提高古建筑寿命。基于此,本文就文物古建筑的保护及开发利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文物古建;保护;开发利用
引言
城市古建筑作为城市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对其保护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城市古建筑作为人类物质文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记忆; 另一方面城市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又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城市保持自身特色的重要因素,更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保护好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对于增加城市的综合文化魅力、吸引游人观光游览、促进城市旅游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威胁,不少历史古建筑被不同程度地破坏。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意识到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政府和民众的保护觉悟有了大幅的提高,也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但城市古建筑的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难题,许多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的城市古建筑被拆毁。
一、文物古建筑发展史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建筑就已出现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在汉代,中国古代建筑出现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唐代建筑样式变得更加复杂,宋辽金建筑风格逐渐发展,各种样式独特的建筑风格都已出现。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官式建筑尤为突出。
二、开发与保护文物古建筑的重要性
古建筑作为建筑实体世代传承下来,它不仅标志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而且还见证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才能。当历史的车轮被淹没时,我们会通过古建筑遗迹去追寻历史的痕迹;当历史退入帷幕的最深处时,唯有古建筑那闪耀的光芒才能使我们想起历史的轨迹。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不已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并且唤醒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记忆,还激发了我们以后在建筑领域上的灵感创新。保护文化古建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传承和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吸取古代文明的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养分,还能为我们以后建筑的风格提供参考,创造出多种建筑风格,因此,保护和发展古建筑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三、如何保护文物古建筑
(一)修葺文物古建筑
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尽可能多地保留历史信息”,于是乎早已变得破旧不堪的建筑还以其原貌被保留着,因为有些该换的地方不让换,该修的地方不让修,最后古建筑的命运就只能是静等坍塌。尽可能多的保留历史信息是正确的,但是不能盲目的保留,对古建筑的修葺的本质就是对古建筑遗迹的保护,因此我们要在尽可能小规模改造的前提下去对古建筑进行修葺,以确保文物古建筑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保存下来,让后人能够有幸目睹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二)对已不存在的古建筑重新修建
有许多古代建筑物由于时间的变迁以及恶略天气的摧残已经不复存在了。有些人觉得既然建筑物已经消失了,那么就没有必要费时费力的重新建造了,但是中国古代建筑造型独特,风格优雅,样式复杂,首先在样式上就值得我们欣赏。再者,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如果物质文化都消失了,那我们去哪里再追寻非物质文化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重新修建所有已经不复存在的文化古建筑,我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充分考虑文化古建筑的文化背景、功能作用以及它是否对我国建筑文明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重要的古建筑进行重新建设。
(三)保持原有建筑风格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中,必须要注意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古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以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都必须要保持其原有的格局。古建筑有其独特的风格,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来随意对古建筑进行修改。
(四)对古建筑周边的历史环境进行保护
任何事物与其存在的环境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脱离了环境就意味着其意义已经不在。历史文化遗传的环境对古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建筑所內涵的历史特色、人文等方面的信息都与周边地形、地貌、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对古建筑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也是必要的。
(五)加大资金投入
在提高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保护利用主体的多元化,加快对大量闲置的文物古建筑的盘活和再利用,更快、更多地激发地区活力。通过政策驱动,可以实现名城保护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六)对修葺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
文物古建筑很脆弱,因此需要既有耐心又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修葺人员。我们不仅应该加大对修葺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更应加强他们的实践性,有些人员只是书本知识记得牢,知道在修葺文物古建筑时应该注意什么,而在真正操作时却不知所措,不仅不会修葺好古建筑,而且还可能会对古建筑造成更大的损坏。理论与实践总是有许多差别,我们应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多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修葺我国的文物古建筑。
(七)加强人们的文明意识
在校园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标语“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对于文物古建筑所在地也应如此。有些文物古建筑当地的居民意识不到文物古建筑的重要性,任意攀爬,乱涂乱画;有些文物古建筑景点的游客们由于对这些古建筑的好奇,乱蹦乱跳,推推嚷嚷,更有甚者会在柱子或者石碑上留下 xxx 到此一游的标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会加速文物古建筑寿命的减少,因此加强人们的文明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对于保护古建筑物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办法。 三、文物古建筑的开发利用
(一)开发旅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意识逐渐上升,旅游需求也不再局限于游山玩水的感性认识,对景区景点文化内涵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旅游目的正逐渐从原来的休闲放松向补充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说,在新的时期内,文化旅游将是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对古建筑进行良好的保存,能让其完好的遗存状态展现,能使其在区域开发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确立,同时,对古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护,让游客能有充分感受到古建筑所包含的信息,感受历史文化气息。让古建筑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要注意加强管理,控制游客的流量,以免古建筑遭到破坏,同时保持其原有的宁静氛围。
(二)作为研究或者实习的基地
经过历史的变革,古建筑从自身到周边环境,都充斥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也可以说,历史的发展就是建筑的生命印记。古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历史、艺术等信息,能作为很好的研究基地,为历史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家等提供丰富的资料。其次,还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美术、认识、古建筑测绘实习的需求,让学生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古建筑,了解其内部构造特征,更好的感受古建筑的质朴美。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再加上时间以及风雨的摧残,我国的文化古建筑变得岌岌可危。文化古建筑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一旦失去不复存在,因此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古建筑就变得重要起来。经济发展与古建筑占用城市中心地方已经形成了矛盾,我们应当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保证能够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一达. 大都魂魄——北京人文奥运文物古建大修缮纪实[J].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11:134-179.
[2]李榮. 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的理论探索[D].太原理工大学,2011.
[3]苏丛柏. 无损检测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墙检测中的应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08:16.
[4]叶大华,王军辉. 北京地铁规划中对旧城古建筑地基基础的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J]. 城市勘测,2012,01:156-160.
【关键词】 文物古建;保护;开发利用
引言
城市古建筑作为城市文化遗产最重要的物质载体,对其保护具有多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城市古建筑作为人类物质文和精神文明的结晶,承载了城市发展的历史与记忆; 另一方面城市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又是城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是城市保持自身特色的重要因素,更能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城市的建设、发展中,保护好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对于增加城市的综合文化魅力、吸引游人观光游览、促进城市旅游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古建筑等文化遗产受到了严重威胁,不少历史古建筑被不同程度地破坏。近年来,不少专家学者意识到了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政府和民众的保护觉悟有了大幅的提高,也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但城市古建筑的保护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难题,许多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的城市古建筑被拆毁。
一、文物古建筑发展史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建筑就已出现艺术特征,如方整规则的庭院、纵轴对称的布局。在汉代,中国古代建筑出现第一个高峰,此时高台建筑减少,多屋楼阁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唐代建筑样式变得更加复杂,宋辽金建筑风格逐渐发展,各种样式独特的建筑风格都已出现。在建筑方面,明清到达了中国传统建筑最后一个高峰,官式建筑尤为突出。
二、开发与保护文物古建筑的重要性
古建筑作为建筑实体世代传承下来,它不仅标志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与进步,而且还见证了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才能。当历史的车轮被淹没时,我们会通过古建筑遗迹去追寻历史的痕迹;当历史退入帷幕的最深处时,唯有古建筑那闪耀的光芒才能使我们想起历史的轨迹。在我国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了许许多多令人惊叹不已的古建筑,这些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并且唤醒我们对古代文明的记忆,还激发了我们以后在建筑领域上的灵感创新。保护文化古建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传承和借鉴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思想,吸取古代文明的文化以及民间艺术的养分,还能为我们以后建筑的风格提供参考,创造出多种建筑风格,因此,保护和发展古建筑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三、如何保护文物古建筑
(一)修葺文物古建筑
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尽可能多地保留历史信息”,于是乎早已变得破旧不堪的建筑还以其原貌被保留着,因为有些该换的地方不让换,该修的地方不让修,最后古建筑的命运就只能是静等坍塌。尽可能多的保留历史信息是正确的,但是不能盲目的保留,对古建筑的修葺的本质就是对古建筑遗迹的保护,因此我们要在尽可能小规模改造的前提下去对古建筑进行修葺,以确保文物古建筑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保存下来,让后人能够有幸目睹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二)对已不存在的古建筑重新修建
有许多古代建筑物由于时间的变迁以及恶略天气的摧残已经不复存在了。有些人觉得既然建筑物已经消失了,那么就没有必要费时费力的重新建造了,但是中国古代建筑造型独特,风格优雅,样式复杂,首先在样式上就值得我们欣赏。再者,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如果物质文化都消失了,那我们去哪里再追寻非物质文化呢?
当然,我们也不能重新修建所有已经不复存在的文化古建筑,我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要充分考虑文化古建筑的文化背景、功能作用以及它是否对我国建筑文明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最主要的就是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重要的古建筑进行重新建设。
(三)保持原有建筑风格
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中,必须要注意保持其原有的建筑风格。古建筑的式样、高度、体量、材料、颜色、平面布局以及与周围建筑的关系等,都必须要保持其原有的格局。古建筑有其独特的风格,不能用现代人的标准来随意对古建筑进行修改。
(四)对古建筑周边的历史环境进行保护
任何事物与其存在的环境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脱离了环境就意味着其意义已经不在。历史文化遗传的环境对古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古建筑所內涵的历史特色、人文等方面的信息都与周边地形、地貌、水体、花木及其特征都有着重要的联系,因此,对古建筑周边环境进行保护也是必要的。
(五)加大资金投入
在提高政府财政资金投入的同时,还应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到文物古建筑保护工作中,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实现保护利用主体的多元化,加快对大量闲置的文物古建筑的盘活和再利用,更快、更多地激发地区活力。通过政策驱动,可以实现名城保护利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发展。
(六)对修葺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
文物古建筑很脆弱,因此需要既有耐心又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修葺人员。我们不仅应该加大对修葺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更应加强他们的实践性,有些人员只是书本知识记得牢,知道在修葺文物古建筑时应该注意什么,而在真正操作时却不知所措,不仅不会修葺好古建筑,而且还可能会对古建筑造成更大的损坏。理论与实践总是有许多差别,我们应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多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修葺我国的文物古建筑。
(七)加强人们的文明意识
在校园中我们总会看到这样的标语“校园是我家,清洁靠大家”,对于文物古建筑所在地也应如此。有些文物古建筑当地的居民意识不到文物古建筑的重要性,任意攀爬,乱涂乱画;有些文物古建筑景点的游客们由于对这些古建筑的好奇,乱蹦乱跳,推推嚷嚷,更有甚者会在柱子或者石碑上留下 xxx 到此一游的标记,这些不文明的行为都会加速文物古建筑寿命的减少,因此加强人们的文明意识,提高国民素质对于保护古建筑物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办法。 三、文物古建筑的开发利用
(一)开发旅游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意识逐渐上升,旅游需求也不再局限于游山玩水的感性认识,对景区景点文化内涵要求的呼声越来越高,人们的旅游目的正逐渐从原来的休闲放松向补充知识结构的方向发展。这也就是说,在新的时期内,文化旅游将是旅游发展的必然方向和趋势。对古建筑进行良好的保存,能让其完好的遗存状态展现,能使其在区域开发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确立,同时,对古建筑周边的环境进行保护,让游客能有充分感受到古建筑所包含的信息,感受历史文化气息。让古建筑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带动地方旅游经济的发展。但要注意加强管理,控制游客的流量,以免古建筑遭到破坏,同时保持其原有的宁静氛围。
(二)作为研究或者实习的基地
经过历史的变革,古建筑从自身到周边环境,都充斥着大量的历史信息,也可以说,历史的发展就是建筑的生命印记。古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历史、艺术等信息,能作为很好的研究基地,为历史学家、建筑学家、艺术家等提供丰富的资料。其次,还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基地,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美术、认识、古建筑测绘实习的需求,让学生能够更近距离的接触古建筑,了解其内部构造特征,更好的感受古建筑的质朴美。
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再加上时间以及风雨的摧残,我国的文化古建筑变得岌岌可危。文化古建筑作为非物质文化的载体一旦失去不复存在,因此如何保护我国的文化古建筑就变得重要起来。经济发展与古建筑占用城市中心地方已经形成了矛盾,我们应当积极的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保证能够保护文物古建筑的同时又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一达. 大都魂魄——北京人文奥运文物古建大修缮纪实[J].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2008,11:134-179.
[2]李榮. 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编制方法的理论探索[D].太原理工大学,2011.
[3]苏丛柏. 无损检测技术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墙检测中的应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全国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建设工程无损检测技术专业委员会:,2008:16.
[4]叶大华,王军辉. 北京地铁规划中对旧城古建筑地基基础的评估与保护对策研究[J]. 城市勘测,2012,01: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