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这一良好的思维品质,但一切创新离不开基础,因此,根据学科交际实用性强的特点,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是一种主体的全方位的全新教学,更是一种温馨情感交流和智慧潜能开发,教师利用学科的教学方法,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使学生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并把这种知识累积和技能当练习,当作实现创新教育的工具性的价值去追求,从而在此过程中开发他们 的创造性思维。
  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涉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方法及教学评价等诸多内容。
  
  一、更新教师观念
  
  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概念、新教材以及新的学生观,融入教师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合理实施。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改的前提。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挥学生的自我能动性,同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全新的教育观。教师要多读书,积累教学教学经验,多参加培训、教研教改等活动,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大有裨益。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氛围,愉悦的课堂氛围会使学生乐于接受知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轻松愉悦的氛围,学习是高效率的。愉快并不是教育目的,而是通过这样一个手段,培养其创新能力。教师必须改变那种死条框,教师讲、学生听,枯燥乏味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解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先进的教学模式、各种辅助工具进入课堂,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们“学习的乐园”。
  
  三、不断改进教法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创新教育,我们只有千方百计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用大量生动有趣的题材去刺激学生的好奇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思维。我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多作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之上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加工、整理、归纳、改写后进行复述。这样能促进学生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意识。我有时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或让学生作发挥性讨论,学生们积极性很高,各抒己见,把他们的思维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此外,我每节课抽出3-5分钟,让学生自由演说,充分展示他们自己的才能。总之,教学中不论从造句到看图说话,从讲故事到角色扮演,或即兴发表见解,都能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增强想象力,进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启发并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材料,做到用中学、学中用。
  
  四、采用正确的评价方法
  
  1.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新观念。教学评价活动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对教学评价的一种认识。长期以来,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处于评价的权威地位,而学生处于评价的被动状态,评价不能有效地发挥促进教学的作用,常常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此,教学评价需要形成全面的认识,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新观念。其主要思想是:将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重视教育价值的多元性。作为学生发展目标的各项内容的结构是不相同的,生成机理是不一样的,成果形态也是各异的,不能采取单一的试卷测试方法加以评价,人们由于价值观的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教学的某一过程或学生的某一行为也会产生不同的结论。因此,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主张对不同性质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以及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述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
  2.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我们积极主张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具有各自特色的评价方式。在评价中,要注意制订好评价方案,重点解决资料收集和分析的问题。积极采用学生自我报告(问卷调查、考核、同辈评鉴)行动观察(班级语言分析、轶事记录、角色扮演)等定性评价的方法,要做好观察现场的安排,充分讨论和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与收集到的资料的意义。要发扬民主的评价精神。消除评价中的教师特权,并要认真地研究评价报告的呈现方式以及给学生带来的感受,从而能真正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提高创新能力。
  3.利用科学的评价方法保护学生创造的激情
  关心、爱护、鼓励、赞扬的言行会使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使创新达到最佳程度。教育家弟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仅仅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青少年的天性是好奇和求异,教师不能对其斥为异端,不能压抑,要鼓励并正确引导科学评价,这样才会使学生迸出思维的火花,保护学生创造的激情。
  
  五、课堂教学中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一)教师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营造和谐民主氛围。现代教育必须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在观念上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思想,要尊重学生人格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对待,充分挖掘其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整体素质,改“一言堂”为“群言堂”,改讲堂为学堂,变控制为协调,变指责为激励,起好主导作用。教师还要引导有方,点拔有方,通过导趣,引导学生乐学;通过导思引导学生活学;通过导法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导读引导学生善学;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实践表明每位学生都有着创新的潜在能力。教师要做的不是从零开始的培养,而是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进行开发与开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和谐民主、情趣的教学氛围,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感情换取感情,以心灵换取心灵。允许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多角度多侧面发表不同的独立见解,活跃民主的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
  (二)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激活思维。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托尔斯泰也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乌中斯基说:毫无兴趣只是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愿望。可见,学生有了兴趣,才能自觉地花时间下工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求新求趣,尊重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不同思维碰撞交流,让学生保持一种新鲜感,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活思维,开启创新潜能。
  (三)展开想象翅膀,培养创新思维。想象力是智慧的源泉,没有想象,智慧之门难以开启,离开了想象,生活学习如一潭死水。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动手动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动手操作和观察活动最能启发青少年的思维和想象,使学习变成学生的精神追求。想象能开拓学生思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四)质疑争辩,寻求创新精神。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惑,有所进取,教师要遵循“思维从问题开始”的心理学原理,注重以问题为载体,以创造为思维训练的基本。
  1.指导学生阅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通向知识的桥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仅靠课本上数量有限的文章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所以,要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让他们在浩瀚书海里遨游,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外活动是想象创造的另一天地,学生可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通过实践升华为能力,进而锻炼创造能力,课外活动的形式很多,如板报、手抄报、编故事、演讲比赛等各种各样的形式,都能使学生处于一个竞争、合作、愉悦的氛围,并在这样的氛围中,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美国教育家华特□科勒涅有句名言:“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句话精辟地论述了学生课堂教学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换言之,语文学习在社会大课堂广阔背景的有力衬托下,才更有活力。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关心时势,活跃思维,有现实生活作为依托才能使教育有源头活水。
  总之,教育教学改革任重而道远,为了社会的进步,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教师不仅要在不断探索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素养,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更新观念,勇敢地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
其他文献
数学作业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桥梁,它既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又是学生由知识向能力、智力转变和发展的有效途径。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数学作业应为学生展现自己的才华提供一片广阔的天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快乐,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期刊
职业教育教学担负着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的双重教学任务,探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着较为特殊的现实意义,但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到专业知识能否更全面地掌握,因此,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语文兴趣进行探讨、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创造教学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应该怎样让学生成为学习语文的“乐之者”?首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造教学情景,
期刊
摘要:我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确立了崭新的理念,在课程目标上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在数学学习的内容强调现实的、有意义的和富有挑战性的;在数学学习的方式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教学评价体系;并充分考虑和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新时代的数学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为
期刊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许多教师把目光集中在一些新领域的探索上。然而,怎样把关注点完全放在孩子们的身上,使学生真正成为课改的受益者是我们教师应该关注和探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几年教学,我发现低年级的数学课有和高年级有很多不同的特点。低段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课堂气气氛有时很活跃。可有时他们也会时而玩玩橡皮,时而敲敲铅笔,你即使再一次提醒他,他还是无所谓地翻翻课本。这
期刊
一、数学概念的特点及重要性    数学概念是反映一类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具有抽象与具体的双重性。数学概念之间又有逻辑联系。数学概念是导出数学定理和数学法则的基础。因此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学生数学素养的差异主要是在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应用和转化等方面的差异。数学素养的提高也为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条件及必要保障。因此抓好概念教学
期刊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一、概念教学中的比较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它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
期刊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中心,而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在中学历史的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通过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这是一条基本的途径。具体落实到教学,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期刊
每个人的学习生涯都少不了数学这门课,但在许多人印象里,数学却好像是数学家们在演算纸上花费心思展开的一场智力游戏。事实上,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也离不开数学。所以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数学教学,要把生活情境引入课堂,给孩子们一双“生活的眼睛”,让他们感到“数学有趣”、“数学有理”、“数学有用”。让他们觉得数学和生活的距离很近,数学的面纱就会被揭开,它不再神秘,不再深不可测。可具体如下
期刊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小学生如果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数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如何做到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呢?    一、导入新课,引发兴趣    刚刚上课,学生的思维还处于抑制状态,还没有进入学习的角色,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如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问题等。本人根据平时的学习思考、听课调研等,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与同行共同探讨。    一、优化组合,增强合作信心    学习小组,最好按照异质分组,即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要确定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