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裔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的《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入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必修三,定位为略读课文,编排于第四单元(科普文单元)中。学生独立学习或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不能忽视其中的两个细节。
细节一:“教育”
课文标题为《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为什么不是“成长历程”,而是“教育历程”?显然,作者要紧扣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因素来叙写。“教育”这一细节,无疑关乎文章的主旨。联系文章内容,这里的“教育”既指客观上的教育,也指主观上的教育。客观上的教育包括源于自然、老师、科学家、家庭四个方面的教育,而主观上的教育则表现为自我的教育。
源于自然的教育:“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由此而引发的“无限遐想”极大地丰富了“我”童年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来自自然的教育客观上培养了“我”对自然物以及自然现象的极大兴趣,锻炼了“我”的想象力。
源于老师的教育:“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的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记得老师讲故事时在语言和表情中表现出的“崇敬”,记得老师对这位科学家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崇高评价,记得对老师讲故事的目的感觉(“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尽管“我”年龄尚小还“不理解”),无疑都是老师教育的功效。在老师的教育下,“我”对科学的认识和热爱逐渐形成。
源于科学家的教育:“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我”被爱因斯坦的故事“迷住”了,“我”对“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的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强烈“好奇”,于是,“花了很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爱因斯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科学而献身。“我”的行动正是爱因斯坦对待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的影响和感召的结果。
源于家庭的教育:“我的父母亲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的父母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父母为什么要“不时带我去”?(对幼小孩子的积极诱导)为什么要“让他们帮助我”?(对孩子追求的支持、理解、帮助)为什么要“常常在摇头”?(对家庭生活已经造成影响,但并不阻止,并不反对,并不叫停)这些难道还不是促成孩子成长的特殊“教育”?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对“我”坚定进行科学探究的信心和决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源于自我的教育:“我”在从幼小时对池中鲤鱼的观察到高中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有目的的科学探究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坚持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畏“世俗”,不怕失败,不放弃,坚持探索实践(“当我接通它后,通常总是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加点字足以说明這一点),正是本文倡导的科学精神之所在。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建立跟“我”的自我教育同样密切相关。
细节二:“他们”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他”或“她”?如果讲这个故事的老师不止一个,那为什么这么多的老师要重复讲这个科学家的故事呢?这个细节是学生发现并提出来的。学生的发现令我欣喜,我期待学生对这一细节的探究。于是,我反问学生:“是啊,为什么呢?”探究之后,学生给了我如下回答:
“这是教育的一致性,老师们对同一材料的教育意义有相同的认识。”
“这不是重复,这是反复,像修辞里面的反复。他们都讲这个故事,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孜孜不倦‘潜心’进行科学研究,为科学而献身,对我们多有意义,多有启发啊。多听几遍,能加深印象。”
“他们反复的讲述,也许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我’,还有‘我们’能从故事中真正明白并牢记住‘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
“靠一个老师,靠一朝一夕、一时一刻是培养不出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很多老师较长时间、不断反复的共同努力。”
……
学生的认识清晰深刻,也很到位。面对学生的探究,我们老师的确不用画蛇添足再多说什么了。
我以为,文本“细节”,无论是作者有意设置的,还是无心留下的,都有具有适度关注的价值。教师要有关注文本“细节”的教学意识和探索文本“细节”的教学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关注文本“细节”的学习意识和探索文本“细节”的学习行为。没有“细节”意识,不对“细节”进行探究,“细节”始终还是停留于文本意义的“细节”,只是有意无意的文字“摆设”,拓展不了,衍生不了,“细节”的鲜活生命必将“枯萎”,必将“冻结”。
细节一:“教育”
课文标题为《一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为什么不是“成长历程”,而是“教育历程”?显然,作者要紧扣成长中最重要的“教育”因素来叙写。“教育”这一细节,无疑关乎文章的主旨。联系文章内容,这里的“教育”既指客观上的教育,也指主观上的教育。客观上的教育包括源于自然、老师、科学家、家庭四个方面的教育,而主观上的教育则表现为自我的教育。
源于自然的教育:“我蹲在那里的一个小池边,为慢慢畅游在水底睡莲之中五彩斑斓的鲤鱼所陶醉”,由此而引发的“无限遐想”极大地丰富了“我”童年的生活和精神世界。来自自然的教育客观上培养了“我”对自然物以及自然现象的极大兴趣,锻炼了“我”的想象力。
源于老师的教育:“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的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记得老师讲故事时在语言和表情中表现出的“崇敬”,记得老师对这位科学家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崇高评价,记得对老师讲故事的目的感觉(“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尽管“我”年龄尚小还“不理解”),无疑都是老师教育的功效。在老师的教育下,“我”对科学的认识和热爱逐渐形成。
源于科学家的教育:“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之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我”被爱因斯坦的故事“迷住”了,“我”对“他未完成的工作是什么”“他桌上的论文的内容是什么”产生了强烈“好奇”,于是,“花了很多时间静静阅读我能找到的关于这个伟人和他的理论的每一本书”,“要对这一秘密刨根究底”。爱因斯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为科学而献身。“我”的行动正是爱因斯坦对待科学的态度和精神的影响和感召的结果。
源于家庭的教育:“我的父母亲不时带我去旧金山游览著名的日本茶园”,“我的父母让他们帮助我在我读高中的那个学校的足球场中缠绕22英里长的铜线”,“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妈妈常常在摇头”。父母为什么要“不时带我去”?(对幼小孩子的积极诱导)为什么要“让他们帮助我”?(对孩子追求的支持、理解、帮助)为什么要“常常在摇头”?(对家庭生活已经造成影响,但并不阻止,并不反对,并不叫停)这些难道还不是促成孩子成长的特殊“教育”?卓有成效的家庭教育对“我”坚定进行科学探究的信心和决心起到了重要作用。
源于自我的教育:“我”在从幼小时对池中鲤鱼的观察到高中时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始有目的的科学探究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坚持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畏“世俗”,不怕失败,不放弃,坚持探索实践(“当我接通它后,通常总是烧断每一根保险丝”,“在屋子周期性陷入黑暗的同时”,加点字足以说明這一点),正是本文倡导的科学精神之所在。科学精神的培养和建立跟“我”的自我教育同样密切相关。
细节二:“他们”
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记得我的中学老师给班里讲了一个已故伟大科学家的故事。他们极其崇敬地讲到他,称他是整个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们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思想,但是他的发现却改变了整个世界和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不理解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但是最使我感兴趣的是他未能完成自己的伟大发现就撒手人寰。他们说他多年潜心于这个理论,但是他死后,他的未完成的论文仍然摆放在自己的办公桌上。”
为什么是“他们”,而不是“他”或“她”?如果讲这个故事的老师不止一个,那为什么这么多的老师要重复讲这个科学家的故事呢?这个细节是学生发现并提出来的。学生的发现令我欣喜,我期待学生对这一细节的探究。于是,我反问学生:“是啊,为什么呢?”探究之后,学生给了我如下回答:
“这是教育的一致性,老师们对同一材料的教育意义有相同的认识。”
“这不是重复,这是反复,像修辞里面的反复。他们都讲这个故事,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伟大的科学家,对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孜孜不倦‘潜心’进行科学研究,为科学而献身,对我们多有意义,多有启发啊。多听几遍,能加深印象。”
“他们反复的讲述,也许只为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我’,还有‘我们’能从故事中真正明白并牢记住‘他们想告诉我们的许多东西’。”
“靠一个老师,靠一朝一夕、一时一刻是培养不出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的培养需要很多老师较长时间、不断反复的共同努力。”
……
学生的认识清晰深刻,也很到位。面对学生的探究,我们老师的确不用画蛇添足再多说什么了。
我以为,文本“细节”,无论是作者有意设置的,还是无心留下的,都有具有适度关注的价值。教师要有关注文本“细节”的教学意识和探索文本“细节”的教学行为,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关注文本“细节”的学习意识和探索文本“细节”的学习行为。没有“细节”意识,不对“细节”进行探究,“细节”始终还是停留于文本意义的“细节”,只是有意无意的文字“摆设”,拓展不了,衍生不了,“细节”的鲜活生命必将“枯萎”,必将“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