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ongy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花画作,色彩瑰丽、笔触精微、线条曼妙。虽然一看就知出自女性之手,然细观,下笔之果敢、挥洒之自如、堆叠之雄浑—尤其是大画,有黄钟大吕之“气”在画中流动,引人共鸣。所谓气,即神气、大气、骨气、气魄。棉花画中的每一个笔触,都有其心灵之气,以真挚、淳朴、纯净的力量直入人心。
  “气”是中国传统文化有代表性的标志之一,“气”论几乎占据了中国古代社会全部意识领域,长期影响着古代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对传统中国画而言,墨与水的自由交融在展现“气”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而在油画中,墨变成了彩,水变成了油,要以厚厚的色彩、层叠的笔触来展现出“气韵生动、略无凝滞”就要困难得多。而棉花的画,居然能向观者传递了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
  看棉花的画,令我不禁想起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画像砖石和敦煌壁画,其勾勒草木及人物衣饰等用线,都是顺势而设,而且画面上一些同类物体的形状及勾画形状的线条,大致都有变化之重复,正是这种变与不变,不变而变,令草木或衣饰展现出随风飘扬之态。棉花相当多的画作所呈现的笔触与线条,让整幅画的气韵流动起来,生动起来。棉花的画,只要你凝神观望片刻,便会产生一种幻觉:画中景象竟是活动着的,几欲脱框而出。
  棉花的作品虽然抽象,然而从中却不难看到自然,她也正是从自然和生活中感悟生命和美。中国古代艺术家一向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因此,棉花呈现给观者的,是通过她的慧眼,所抽象提炼的自然,从而给予观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与心灵的感悟。
  更难能可贵的是棉花的油画兼有西方艺术之“气”。用色大胆、热烈,布局流畅、奔放,看不见任何羁绊和任何流派的影响。棉花的作品色彩都极为饱满艳丽,流露出的是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正是缘于此,棉花的作品有一种超凡脱俗的力量,引领观者进入画中的世界。
  棉花喜用原色重色,色彩絢丽浓烈充满了画面,从中可以看到敦煌、宋画的意境,同时又有着西方油画的浪漫与自由。
  欣赏棉花的画,就如同一种旅行,回到中国的过往又游历西方的艺术世界;是穿越历史,又回到眼前的想象遨游,这旅行的过程不仅需要睁开眼睛,更需要打开心灵。
其他文献
编者按  如果仅从地图上看,草场地只是五环边上的一个小村子,紧邻机场辅路,穿插而过的南皋路和京包铁路将它分成几个部分;然而这么普通的村子,却聚集着北京几乎最优秀的机构和艺术家中的一批,红房子区、灰房子区、艺术东区、艾荷华、CCD300号等与民房和小型工厂、公司毗邻而居,画廊、机构、工作室的艺术从业者与当地居民、外来务工者甚至游客混杂出入成为草场地的常态,也因此让这个地方带上了一层有别于多数城乡结合
期刊
“2013艺术长沙—周春芽、郭伟、丁乙、向京艺术展”将于10月19 日至11月18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开幕。“艺术长沙”由长沙市人民政府、湖南广播电视台、湖南省文物局共同主办,湖南省博物馆馆长陈建明担任策展人。在此次展览上,周春芽、郭伟、丁乙、向京四位艺术家将为公众呈现100余件精彩的艺术创作。  “2013艺术长沙”展期长达1个月,此次展览除了展出周春芽、郭伟、丁乙、向京这四位艺术家的佳作之外
期刊
栗子油画艺术的表现主要定位予在当下现实境遇中的生存状态,包括存在的矛盾与尴尬、困境与荒诞等等。她对这种处境的表现不是简单地利用惯常的传统资源和现实层面的符号系统,也不是延伸到文化记忆的宏大叙事之中,而是潜植于内心隐秘、复杂而又被庸常秩序所迷失的幽闭之处。  这种内心深处体现在她的绘画中是一种神秘、诡异的感觉氛围。森林、狮子、云天和荒芜的场景是她新作《160分贝》里青睐的自然物象,但她不是描摹自然的
期刊
有一种水墨,黑白灰中把玩油滑,它不一定没有意义;有一种图式,色域中流向浮泛,它也未必是荒谬,但他们都存在着杨勇的水墨图式的探索里,如此很好。  起初见杨勇的画,是颜色比较吸引我,但我坦言这并不是一个智慧的入手点,风景本就是古今东西艺术中的“常客”,“取巧”的印象着实没有讨好的了很挑剔的我。然而,系列性的呈现后,杨勇色域山水水墨语言的探试,让我不得不赞叹,他的现代山水画的美学意旨与主题情境都不止于悦
期刊
2013年9月27日,中国著名铜建筑艺术家朱炳仁的创意建筑作品《乡语》落户鸟巢南广场,作品全部由黄铜铸造,重达16吨,作品整体造型融合了西湖荷叶与中国当代建筑元素。朱炳仁介绍说:这件作品就如父辈伏地的手掌,鼓着的青筋是力量的乐奏,仿佛在抓取大地的一抱乡土,带上一阵沁人肺腑的泥土,从乡间走来,向城市走去;从中国走来,向世界走去。此次朱炳仁作品《乡语》现身鸟巢的活动,其发起者为第五届中国国际建筑艺术双
期刊
今日美术馆执行馆长。  推介词:今日美术馆在2013年推出了一个全新艺术项目——“今日艺术橱窗”,旨在为艺术家提供自由且开放的展示空间。从10月10日至12月10日,Unmask作品《0°No.3》入驻今日艺术橱窗,为公众打造值得驻足停留的艺术拐角。  作为中国当红艺术团体,Unmask很难用某个固定的符号、要素和形态来简单概括。其作品不拘泥于艺术经验和框架,打破雕塑与设计、艺术与商业的界限,同时
期刊
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概念对现今当代艺术家仍有着不容忽略的重要影响,不过也有评论家认为,很难从他的作品中看到“社会雕塑”的内容,相反“社会雕塑”以及“扩展的艺术观念”却在他的对话、演讲以及行动中得以体现。随着 9月初“社会雕塑:博伊斯在中国”的展出,关于博伊斯的话题进一步被人们所讨论,却鲜见有其本人的文本。本期解读我们即分享博伊斯本人的文章:《我在搜寻场域特征》是博伊斯在参加过1972年卡塞
期刊
1972年6月30日-10月8日:约瑟夫·博伊斯在第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上设立了“公民投票直接民主组织”咨询室。  博伊斯参加卡塞尔文献展意在通过这个受国际尊崇以及访问的艺术论坛上的咨询室来再现以及公开他的扩展的艺术观念。在100天的文献展期间,博伊斯每天都在咨询室与访客讨论公民投票直接民主的概念以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约瑟夫·博伊斯在咨询室一天的事项记录,弗里德利希阿鲁门博物馆(Fridericia
期刊
“以最大的热情、最崇高的敬意,欢迎大家光临指导,请!”伴随着石虎一句话的开幕辞,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石虎书画大展10月11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石虎经过十年的自身沉淀、潜心创作,将一千多件精品力作集中亮相,为广大书画爱好者奉上了一道丰盛的艺术盛宴,至今已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石虎粉丝前来参观、学习,展览可谓影响深远、盛况空前。  中国美术馆
期刊
从上世纪90年代寂灭于瞬间的圆明园画家村到之后鱼龙混杂的宋庄,北京这座城市所散发出的文化芳香或艺术腥臭,总能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艺青年,来此为自己的梦想寻找着高低不同的落点,在那些抽屉般的错落房间中,有人的梦想冲破了现实的天顶,变成为众人所羡慕的奇异植物,招摇着自身绚丽的色彩,如电影般梦幻;有人在平淡中坚持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让梦想的种子不断向下生长,用波澜不惊的外表覆盖着内心里纵横交错的根脉;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