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教学活动,体育教学更是如此。它不仅要求教师掌握如何向学生传授体育基础知识与运动技能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快速而准确地学会并运用你所传授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体育教学效果的具体体现。小学学生具有身心发展变化快、不稳定等特点,同时体育教学具有空间大、组织繁、外界干扰因素多、学生思想不易集中等特点,因此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学的关键。
关键词:体育课堂;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探讨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问题。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非常独特的,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尽量贴近学生实际,吸纳儿童文化,呵护童真童趣,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懂。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导出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要适当。小学低年级学生多以游戏为主,同时可安排学生普遍较喜欢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抽陀螺、滚铁环、踩高跷等来充实体育课堂;小学高年级则可多安排一些球类课程,如:足、篮、排球。同时应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专门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本教材,能够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注重运用游戏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为主,其次是发展智力和获得快乐,因此游戏教学在教学中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游戏获得必要的体育锻炼和方法?首先,在游戏教学中应避免单调重复,在已有趣味性的基础上,增加体育游戏的偶然因素,让学生始终对游戏充满期待。其次,尽量多的设计出较新颖的体育锻炼方法,避免重复以往惯有的游戏导入,从而使学生兴趣很受影响,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能力训练目标难以完成。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分析、研究所选教材的可变形式,设计多种调整措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方法,使其更具有时效性。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产生兴趣并能经常地、自觉地去锻炼,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出“活”——教得活、学得活、运用活,使学生对每节课都产生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儿童化教学法。
所谓儿童化教学法,就是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力求克服那种呆板的成人教学模式,教学语言应尽量接近儿童的心理和文化基础的要求,讲解示范应简明扼要,规范具体,既生动幽默又形象化。
(2)形象比喻教学法。
恰当的形象比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尝试欲,而且对学生理解动作技术有帮助,使一些复杂模糊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易学、易模仿练习。如:将仰卧推起成桥比喻成拱形桥;将蹲踞式起跑动作比喻为压紧的弹簧;在教前滚翻时,可用木块和小皮球进行滚动实验,将木块和小皮球同时用力向前抛出,并问学生:“木块和小皮球哪个容易向前滚动?”回答:“小皮球,因为它是圆的。”通过对比很容易让学生领会到,要向前滚动身体尽量团紧成圆形,这样一个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辅助设备
新课标下,教师在新、难动作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视觉的直观性,可用挂图、影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来满足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需要。理论教学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等),让学生直观地去领会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动作、动作细节和动作难点等,如某个具体技术动作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又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来进行放松,这种学生亲身感受到的教学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且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这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则不然。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这位教师,才会注意听他的课,老师应该严而有度,而不是高高在上,这样他们才会真心喜欢你,所以,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教育观,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尤其对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采取相应措施,对他们精神上鼓励,课外多关心,多加辅导,使体育能力有所提高。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学生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每一节体育课都应该富有激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 李国玉. 实施小学体育新课程的探讨[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
[2] 徐惠娥. 創设体育环境的新尝试[ J]. 山东教育,2001,(1)
[3] 郑春华. 小学体育课程新理念与教学新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03,(10)
[4] 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 傅道春.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键词:体育课堂;高效课堂;有效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学生整个生命体得到真实的进步和成长。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运动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角度,探讨了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问题。
一、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孩子的精神世界是非常独特的,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尽量贴近学生实际,吸纳儿童文化,呵护童真童趣,让学生喜欢,让学生懂。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导出学习内容,学习要求要适当。小学低年级学生多以游戏为主,同时可安排学生普遍较喜欢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抽陀螺、滚铁环、踩高跷等来充实体育课堂;小学高年级则可多安排一些球类课程,如:足、篮、排球。同时应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专门为本校学生量身定做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和合理利用校本教材,能够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二、注重运用游戏教学
体育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和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为主,其次是发展智力和获得快乐,因此游戏教学在教学中就显得尤其重要。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游戏获得必要的体育锻炼和方法?首先,在游戏教学中应避免单调重复,在已有趣味性的基础上,增加体育游戏的偶然因素,让学生始终对游戏充满期待。其次,尽量多的设计出较新颖的体育锻炼方法,避免重复以往惯有的游戏导入,从而使学生兴趣很受影响,造成课堂效率低下,能力训练目标难以完成。因此在备课时,教师应充分分析、研究所选教材的可变形式,设计多种调整措施,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游戏方法,使其更具有时效性。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要让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产生兴趣并能经常地、自觉地去锻炼,体育课堂教学中应体现出“活”——教得活、学得活、运用活,使学生对每节课都产生新鲜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1)儿童化教学法。
所谓儿童化教学法,就是在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儿童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教学,力求克服那种呆板的成人教学模式,教学语言应尽量接近儿童的心理和文化基础的要求,讲解示范应简明扼要,规范具体,既生动幽默又形象化。
(2)形象比喻教学法。
恰当的形象比喻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一种尝试欲,而且对学生理解动作技术有帮助,使一些复杂模糊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易学、易模仿练习。如:将仰卧推起成桥比喻成拱形桥;将蹲踞式起跑动作比喻为压紧的弹簧;在教前滚翻时,可用木块和小皮球进行滚动实验,将木块和小皮球同时用力向前抛出,并问学生:“木块和小皮球哪个容易向前滚动?”回答:“小皮球,因为它是圆的。”通过对比很容易让学生领会到,要向前滚动身体尽量团紧成圆形,这样一个教学难点就突破了。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辅助设备
新课标下,教师在新、难动作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视觉的直观性,可用挂图、影像、多媒体等辅助教学设备来满足学生的视觉和思维的需要。理论教学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等),让学生直观地去领会一些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动作、动作细节和动作难点等,如某个具体技术动作是如何一步一步完成的;又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音乐来进行放松,这种学生亲身感受到的教学不但能调动学生的思维,而且更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五、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这听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关系,其实则不然。大多数学生只有喜欢这位教师,才会注意听他的课,老师应该严而有度,而不是高高在上,这样他们才会真心喜欢你,所以,我们必须端正自己的教育观,面向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尤其对体育能力较差的学生,更采取相应措施,对他们精神上鼓励,课外多关心,多加辅导,使体育能力有所提高。只有在民主的师生关系中,教学氛围活跃,学生精神振奋,心情愉快,学习积极主动,学生才乐于参与教学过程,才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每一节体育课都应该富有激情。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看似简单,其实包含很多方面,包括体育教师本身的综合素质、课程体系设置、学生情况和学校情况等。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能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时刻关注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学生的成长,才能保证自己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参考文献
[1] 李国玉. 实施小学体育新课程的探讨[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5).
[2] 徐惠娥. 創设体育环境的新尝试[ J]. 山东教育,2001,(1)
[3] 郑春华. 小学体育课程新理念与教学新策略[J]. 教学与管理,2003,(10)
[4] 马启伟. 体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5] 傅道春. 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